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各方见面,是近期以来最大的事情。”孙绰抹了一把脸,让自己看上去精神一些:“代表着天下大势的走向。”
不就是在纠结这个嘛,要不连商量都不需要有,直接说不用去就行了。
关乎天下未来的走势,这样的大事不去参与的话,那几方联合起来的势力,瓜分石碣赵国有没有他们的份,等待瓜分完石碣赵国之后会不会再合起来针对他们?
其实,包括庾翼在内的大部分倒是有另外的见解,比如石碣赵国崩溃之后,啃咬完石碣赵国的各方势力是进行混战,在中院重新恢复一统之前,没有人会有那个闲工夫渡过天堑长江找东晋小朝廷的麻烦。
“去吧。”庾翼认为他们不能完全没有存在感:“再则,听闻今天各方还会有武斗。”
孙绰一听到武斗立刻就是冷下脸,他被阳裕逼得太狼狈太恼火,要说内心里面没有想报复的想法属于不可能。问题是,他没有带来勇猛的武士,一对一觉得打不赢野蛮的鲜卑人,多对多晋军又不是他的私人部曲。总之就是既无奈又憋屈,可真是干不过,他能怎么样?
东晋使节团这边在拖拖拉拉,其余各方却是已经做好了准备。
张氏凉国的使节团和冉氏秦国的使节团,两支使节团是主动要求被安置在相连的宅子,他们也是一同出发前往下密西城楼处,那里将是刘彦正式接见他们的地点,亦是活动的举办地点。
谢艾的副使叫章华,其实张氏凉国的使节团在级别上并不大,比如谢艾目前只是一名主簿,章华干脆就是一名散官。他俩带来的人也不多,仅仅是三百名西凉将士。会这样不能说张骏不重视这一次会面,主要是他们所在的凉州离青州着实太远,中间又是敌对势力居多,能走李氏成汉其实已经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蒋干在没有确定几国相聚时就已经来到下密,他所代表的冉氏秦国并不存在副使,倒是过来的五百多冉闵军将士皆是显得剽悍。不剽悍也不行,他们不是走李氏成汉再经由长江沿线,走的是石碣赵国的腹地,等于是一路杀过来,以至于礼物什么的也压根就没有带。
使节团规模比较大的是慕容燕国,正使阳裕负责诸多事宜,副使李洪负责使节团内部的将士领导。
李洪是谁?他是辽东晋人,一开始是作为慕容一家子的奴隶,历经无数血战成了右司马。
先是冉氏秦国与张氏凉国的人来到西城楼,第三波抵达的竟是东晋使节团,第四波是慕容燕国的人,拓跋代国的人是和汉部这边的人一同到来。
作为东道主,刘彦这边当然是要做诸多的准备,例如安排各国使节团的方位,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更是必不可少。
为了防止慕容燕国与东晋那边的人再起什么龌蹉,他们的中间是被冉闵和张骏的人隔开,阳裕找了半天没有找到孙绰的身影,庾翼则是一直在表现得比较亲密的谢艾和蒋干身上来回扫视。
现场最低调的该是拓跋鲜卑的代表团,他们被安排在离刘彦比较近的地方,拓跋孤没有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是站在刘彦身侧不断笑嘻嘻地说着什么,给人一种与刘彦相当亲密的感觉。
拓跋孤是拓跋什翼犍的四弟,曾经在石碣赵国当了很久的人质,回到拓跋鲜卑之后,拓跋什翼犍为了感念他的付出可是划了一半的疆土给予治理。他的个性比较谦和,不像拓跋屈那般的暴烈,亦是与拓跋秀比较亲,这就是为什么被选为使节团的正使。
拓跋屈是拓跋什翼犍的三弟,拓跋孤的三哥。
拓跋孤也没有在说什么其它的,就是在谈论底下各国使节互相瞪眼,或是各国使节哪一方比较亲密。
刘彦一直笑着,时不时地应一句,对于这个自来熟的舅子则是有些无奈,一切只因为拓跋孤的话真的相当多。
城楼下方目前仅仅是凑着几堆人,他们来自各个使节团准备起来的将士,等一下会当场进行较量。
必须说明的是,庾翼仅仅是带了几个世家子和相应的随从,武士什么的却是一个没有带,甚至连副使孙绰都没有到场,令其余几国的使节团看得频频皱眉,连带刘彦也算是彻底服气了。
刘彦服气什么?无外乎就是庾翼真的够能忍,再来就是庾翼来了总比不来好,哪怕来了要被各种怪异的眼神看,但真的该来。
“其实……他真的蛮不错。”拓跋孤没有笑话庾翼,对刘彦说:“还是很有勇气的。”
第307章 只是前奏
势不如人,再有是连接遭遇背叛,庾翼敢出现在这个场合是真的要有莫大的勇气,心理素质稍微差一些的人估计连那些怪异的眼神都忍不住,哪能一脸平静地端坐在位。
讲道理的话,不算东道主汉部的一帮人,城楼之上可是有三个晋人势力,张氏凉国与冉氏秦国混到了一块,司马东晋却是独自被凉到了一边。
从场面来看,谢艾与蒋干带来的人不算少,他们也一直显得相对热闹,尤其是在面对慕容鲜卑的时候,两个国家还能笑语相对,就是慕容鲜卑那边不怎么搭理。
“慕容鲜卑与冉闵那边的仇恨不小。”拓跋孤笑嘻嘻地说:“上一次慕容燕军南下,于幽州与石碣赵军大战,石虎本部崩溃,连带其余诸部也是大败亏输,仅有冉闵本部顶住了慕容燕军并且杀死慕容燕军诸多大将。”
那些事情刘彦都知道,甚至还知道慕容遵与慕容霸被冉闵击溃追杀,后面要不是慕容恪率军驰援,真不知道冉闵会不会将两人宰了。
一直胜利,且一直都在持续走向下一个胜利的慕容一家子,他们对冉闵能够击败慕容遵和慕容霸感到无比介怀,只因为冉闵仅仅是用三千人就接连击败率领两万人的慕容遵和率领一万人的慕容霸,被视为奇耻大辱。
“是啊,慕容恪后面是带着将近三万人才迫使冉闵撤退。”拓跋孤一脸的佩服:“冉闵是撤而不乱,慕容恪也只能脱离不战。说起来,冉闵真是一名大将。”
刘彦怎么会不知道冉闵是一员大将?冉闵不但是大将并且是悍将,就是作为君主的时候不像作为一名将军那样优秀,反而是冉闵成为君主之后开始连出昏招了。
冉闵极力与张骏靠拢的同时,他派出了两支使节团,一支使节团当然是来到青州,另一支使节团则是去河套那边寻找匈奴诸部。
说好的晋人守护者呢?说好的民族大义呢?固守潼关和晓关形成实际割据也就罢了,口号喊得震天响,假装看不到关外一片哀嚎,联合同为晋人的张骏无可厚非,去联络匈奴是几个意思?
喊口号在任何一个政权都是属于极度平常的事情,但喊出口号再用其它的实际作为来打自己的脸,模样似乎有些难看。
刘彦也在喊口号的,他喊的是恢复汉人血勇与荣耀。这个口号无比的实际,可不是说要保护晋人,只说是汉人。
汉人是什么?就是接受并且服从刘彦领导,就是所谓的自己人。而自己人的界线没有那么狭隘,晋人愿意来到汉部天然上更容易成为刘彦的自己人,另外一些认同汉文化的什么人过来汉部也能成为自己人。
没办法,中原的晋人一再被清洗本来就少,觉得自己是汉人的就更少,刘彦要是不主动融合可以融合那些人,人口的制约将限定他们可以迈得多远的脚步。
至于说不讲文化认同,去讲血统什么的,炎黄苗裔的扩张史上不知道融合了多少异族,压根就不存在什么血统论,再来是……刘彦是后世穿越而来,后世历经那么多的沦陷,再有胡人自行汉化改姓,血统一再融合之下,讲血统等于是自己抽自己的嘴巴。
刘彦按照文化去认同,是一种主动的融合。在这个过程中,汉文化会是绝对的主流,建立的国家里面只有汉人而不会有其余民族,再来是只会融合有相同外貌的人,对于黄皮肤之外,甚至是什么金发碧眼,绝对不会融合进汉人的大家庭。
讲真心话,一个只有一个民族的国家才会是一个最纯净的国家,民族越多的国家越脆弱,遭遇到什么困境的时候越是容易崩溃。所以讲什么多元化都行,就是别讲什么多民族团结,因为不同民族根本就团结不到一块去,奥匈和所谓南斯拉夫就是最好的榜样。
刘彦在思考事情,无视掉下方那些频频看来的目光。
沉重的战鼓之声先被敲响,后面是轰隆的马蹄声和脚步声,引得城楼之上的众人将视线移过去。
“这个阅兵是个什么说法?”
“古已有之,相传西周幽王最喜欢干这事。”
“幽王?那个为博褒姒一笑,戏弄诸侯的幽王?”
“没文化不要乱讲话,国家兴亡岂是一介女子能够造成的事?分明是当时周国抵御东夷和犬戎连连征战,那些个诸侯受不了连连征战找了个借口拒绝出兵。”
“也对……”
不是也对,是非常的对,把国家的兴衰推给一个女人,君王包括满国的文武觉不觉得丢人现眼。例如商推翻夏和周推翻商,可以看到总是有一个末代残暴的君王,必然还会有一个祸害众生的女人。
那些将历史那么记载的人,无不是为了所谓的政治正确,历史为胜利者书写,还能奢望胜利者将战败者写得多好?往好了写,岂不是说自己混账竟然造反。只有将战败者写得无比不堪,那才能向天下众生说明自己完全就是被逼的,结果是被逼着、逼着、再逼着……天下是老子的了。
西城外正在集结的部队不算少,但他们并不是直接过来城楼这边,是出了营盘之后在空地上进行排队。
刘彦已经站了起来,他的左边是纪昌、吕议、蔡优、桑虞等文士,他的右边是徐正、李坛、吕泰、骞建同等武将,等于是被左右拥护着来到城垛边上。
既然刘彦都已经站起来并走过去,其余的使节等人就没有必要待在原地,也是全部围拢到了城垛边上,该是什么人就和什么人待在一块,看去颇为有些泾渭分明。
有一点比较奇怪,北方草原上慕容鲜卑与拓跋鲜卑正在开战,可是来到下密的两波鲜卑人看着并不怎么剑拔弩张,甚至阳裕和李洪对拓跋孤带显得还很尊重。
拓跋代国来到下密这边的人不算多,第一批是以拓跋孤为首的近三百人,其中就有帮助拓跋什翼犍建国的长史燕凤。
说起长史这个官职并不算高,但长史在一些国家中实际上权力只比君王底,比任何人都要高,那是总管国家行政与军队后勤,导致国家的丞相、司马、司徒啥玩意的人也要尊重长史。
纪昌在汉部就是作为长史,因此他能够站在最靠近刘彦的位置。
汉部已经有建国的计划,很快就会公布。建国之后,刘彦理所当然就是君王,纪昌会转任成为左丞相,以后在汉部只会有局部战区的长史,不再有总管国家行政和军队后勤的总长史。
除纪昌为左丞相之外,桑虞会就任右丞相,蔡优为治粟内史,吕议为典客。这些是已经预定的官职,其余则是依然在选任之中,包括关于武职的官职全部都是。
没有错,刘彦没有跟得上时代潮流,不是走九品中正制,也不是三省六部。为什么会这样?其实就是因为没有足够的人才闹的,总不能是官职大把,然后真正任命的没有几个吧。
别说什么三条腿的人不少找,想当官的人大把,之类的荤话。以为官是能随便当的?认识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