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席卷天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彦命令突骑兵不计代价的冲锋让汉军这一边的将校也产生了急迫感,在很多人看来那些突骑兵绝对是精锐,该是心急到什么程度才会愿意拿精锐来进行这种损失惨重的消耗战?肯定是有原因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要不你去问问?”骞建同刚才是在和李坛聊战局走向,谈到了突骑兵的损失,怂恿了李坛那么一句。他见李坛摇头,无奈地说:“有高级文官说我们来得太早,不知道君上那边……”
  “桑先生?”李坛无所谓地说:“是堵截的敌军太无能,难道我们留在原地?那样会更糟糕才对。”
  “说的是啊。”骞建同不断点头:“不可能放任敌军溃兵回到主营的嘛!”
  他们明明是消灭和俘虏超过两万的敌军士兵,没有得到赞赏也就罢了,竟然被说妨碍战局,内心里没有怒火就怪了。
  汉军之中的突骑兵都是系统部队,那就是刘彦为什么会不计较伤亡的原因。对于刘彦而言,系统部队不过是一帮数字,要改变这种观念还需要系统士兵有足够的智力,不是目前这种虽然有智商但是低下的模样。
  损失多少突骑兵,只要是有资源刘彦就能够补得上来,他唯一觉得可惜的是不像其他穿越者那样有召唤猛将的功能,那除了拿系统部队去拼消耗,要不还能怎么地?
  甚至可以这么说吧,要是不存在系统部队,战争中的士兵难道就不是消耗品?对于大多数汉军士兵而言,他们的幸运之处在于必定送死的任务有系统士兵去拼,他们打的是有希望之战。
  骞建同和李坛,包括许多没有作战任务的军官,他们是待在外围用望远镜观看战场,看着突骑兵不断有如浪潮发动冲锋,突破敌军的木栅栏或是其余什么障碍,用人和马的尸体为后方的步军打通前进之路。
  几乎所有人都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自己的效忠对象为什么要拿精锐的突骑兵去那样消耗,衍伸而出的问题就是那些突骑兵究竟是哪里来的。
  每一个人的脑海中都有无数个问号,却是没有人傻到去问刘彦那些问题。无数难以解释的疑团增加了刘彦的神秘感,尤其是刘彦好像可以无穷无尽的召唤精锐部队,他们内心有疑团的同时,人人都产生一种自己是效忠于神的理解。
  刘彦从来都没有扮演神或是神棍的想法,世间或许有神和不理解的高级存在,不然无法解释为什么会穿越,更无法解释系统是怎么来的。
  明明连穿越都经历了却不相信有神明或是某种高等生物的人,还有比这个更加神经大条或是莫名其妙的吗?刘彦会敬畏于未知,在敬畏中用自己的优势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汉军的强攻没有停止的时候,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他们在竭尽所能地压缩羌族士兵的活动空间。
  强攻给予羌族士兵的压力非常大,那远不止是物质上面,还有内心深处对未来的担忧和恐惧,致使哪怕是有督战队也无法阻止失去信心的士兵产生一而再再而三的崩溃。
  面对糟糕的局面,姚弋仲等高层并没有太好的办法,他们值得庆幸的是汉军的舰队并没有到来,老弱妇孺依然可以从那四条浮桥去到黄河北岸。
  刘彦不止一次被问为什么舰队没来,他给出的答案是石碣水军在极力阻挡,舰队最迟到午夜就会到来。
  其实汉军舰队遭遇的麻烦很大,他们是从西到东的航行轨道,石碣赵军是从笃马河而出占据上游位置。
  石碣赵国不止一次与东晋水军交战,或许别的战法没有学会多少,利用水流来放置火船却学了个通透。汉军舰队遭遇的麻烦就是源源不断从上游顺流而下的冒火小舟,甚至是木排和竹排的数量也是密集到恐怖。
  面对密密麻麻燃烧着的小舟、竹排、木排,汉军这边在猝及不防的情况下遭受了不小的损失,有约三十条处于舰队尾部的战船被撞上并且引燃。
  庆幸的是汉军舰队反应还算迅速,牺牲掉接近二十艘战船,由跟随的非系统士兵紧急拉起铁索,并且是在两岸进行固定,才算是让整支舰队逃过一劫,但是在做业期间也一再损失战船。等待舰队加快速度前进,没有看到什么敌人就已经损失掉六十七艘战舰,可见火船攻势是多么可怕,对于曾经的赤壁之战数千条舟船葬身火海也不再有什么疑惑。
  那就是系统部队的劣势之处,他们拼消耗没有什么问题,可要灵活自主地作战则属于没有可能。这种现状之下,除了拼消耗又能怎么样?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才能得到改变。
  可能是汉军舰队的损失刺激到了石碣水军,后面石碣水军士气大振之下出击,他们被汉军舰队设下的铁索拦了一下,很快就继续追。
  双方的水军是随着汉军分出一批战船进行阻拦才发生,石碣赵军似乎认定汉军舰队徒有看去强大的战船却极度无能,等待真正爆发交战才知道自己错了。
  冷兵器战争中的水战并没有太多种办法,就是来来往往地互相发射火箭,再来就是互相撞击,跳帮战反而只是会发生在想要夺船的战斗中。
  原本以为汉军舰队不行的石碣水军,他们从开战之后就完全被压制,才发现汉军舰队并不是想象中那样无能,反而是信心十足而来的石碣水军面对密集到恐怖的箭矢和床弩全部发怵到颤栗。
  黄河之上的水战是不到半个时辰就落下帷幕,最后是以石碣水军损失惨重之下溃退。他们在溃退之后再次使用老办法,那就是继续放置任何可以燃烧的漂浮物,期望以相同的战法取得战果。
  就是那么一路走一路拉伸铁索拦截拖慢了汉军舰队的速度,最后是刘彦直接控制着让舰队分兵,只选出约有五十艘的战舰继续南下,其余都是被留下反而扑向还在追击的石碣水军。
  五十艘战船是在午夜准时抵达,他们的到来让靠近河道的羌族军队那边爆发出惊恐到极致的哗然声,四条浮桥之上的那些人更为恐惧。
  “今夜会有多少人葬身鱼腹?”桑虞看去有些忧愁善感,要不是不能饮酒的话,他真的想借酒消愁,原因是认定这场战事没有快速结束的可能性。他扭头看向纪昌,不解地问:“泰安,是什么原因让你看上去这么平静?”
  纪昌没有将自己的目光从那四条浮桥收回来,他在看着浮桥之上发生推挤,推挤之下人就像是下饺子似得掉入水中,那些落水的人是慌乱地扑腾着很快就沉下去。
  “君上已经命令一支部队从大海方向登陆了。”纪昌无比平静地说:“那支部队会很快出现在这边的北岸,逃到北岸的那些人会成为尸体或是俘虏。”
  桑虞彻底愣了,一小会之后才拍了拍自己的额头,看上去好像也不是那么忧郁,有些振奋地说:“君上是要拿那些老弱妇孺威胁南岸的敌军投降?”
  纪昌终于扭头用奇怪的眼神看向桑虞,怪异地说:“胡人是在乎自己的家人没有错,但愿意为家人而死的胡人又有多少?”
  “呃?”桑虞却是不解了,迟疑道:“那……”
  “老人我们是不会要的,应该会在事后全数杀掉。”纪昌笑了笑,说了一句与战事无关的话:“女人,我们极度缺少女人。逃到南岸的女人很多,多到可以满足数万单身汉。”
  好吧,桑虞再次脸色有些忧郁,闷闷地说:“那是胜利之后的事情,对于快速结束战局没有帮助嘛。”
  “不。”纪昌淡淡地说:“虽然不知道子深为什么心乱至此,但我和君上猜测的是姚弋仲不会死守营寨太久,应该很快就会进行突围。”
  “我能不心乱吗?石虎在襄国和邺城已经集结三十万大军!”桑虞有些激动地说:“石虎是要削弱羌族和氐族,却是不能坐视姚弋仲在这里全军覆没,战事拖得越久,我们就越有可能要直接与羯族大军对上。或许我们能够再次战而胜之,也许是持续僵持,但那无非就是给予其他国家坐收渔翁之利。若是面对如此局面,未来还怎么逐鹿天下?”
  纪昌一听倒是对桑虞产生了佩服感,那不止是限制在局部,已经是着眼整个天下了啊!


第342章 战场歌声
  当今之世的国家并不少算,太远的也就不谈,与汉部这边同样处于同一个棋盘的却是有十来个,排在第一序列的就有石碣赵国、慕容燕国、东晋小朝廷,至于第二序列的国家则有张氏凉国、李氏成汉、拓跋代国,第三序列的国家是冉氏秦国、高句丽、百济、匈奴诸部,第四序列就是一些地方割据势力。
  汉部能够排在第一序列在很多人看来是打出来的战绩,但要是真正了解汉部并不会只看军事,还要看生产力以及经济实力。
  要是公开公正的评论,棋盘之上的东晋与汉部,一个国家和一个部族,任何一个在生产力和经济实力上都能完胜其余诸国。
  东晋虽然狼狈,但他们起码曾经对中原有过统治权,再来是族裔和固有传统领地的底蕴,使得东晋在生产能力与经济实力上哪怕是因为失去中原而受到重创,可软实力上依然不可小觑。
  汉部这边纯粹就是刘彦自己的原因,非系统的生产有在建设,农业规划亦是在进行,手工业之类的东西成型速度最慢。
  所有人都只看到汉军不缺兵器和甲胄,但他们不了解的是一切的基础都是有刘彦存在,他们只会理所当然地认为汉部有内政高手,还是那种几十上百层楼那么高的高手。
  当然了,刘彦那些东西也是用资源换来,一样使用真材实料制造,差别就是制作过程由系统人员进行,并不是凭空而来。
  姚弋仲做好一切安排,人是孤身来到中军的箭楼上面。
  夜幕之中,黄河的河道上满满都是一片火光,那是到来的汉军舰船在向浮桥发射海量的火箭,火箭引燃了浮桥,火势再向河道的漂浮物进行蔓延。
  不用过多猜测,汉军的舰队肯定是向河道抛入火油之类的引燃物,油比水轻的物理定律之下,它们会顺着水流向下漂,粘上一些漂浮在河道之上的东西,只要有火星就会燃烧起来。
  汉军舰队出现,四条浮桥先后被毁,连带浮桥一块消失的至少有六千左右的人,他们不是葬身于大火就是落到水里不知道被冲往哪处。
  姚弋仲已经向全营进行通报,着重宣传被汉军杀死的那六千多老弱妇孺,想要引起士兵们的愤慨,不能说没有效果,但效果实际上非常有限。
  胡人的观念与汉家苗裔有区别。汉家苗裔注重家庭,宁愿牺牲自己也会保全老幼。胡人却是优先保存自己才会在力所能及的时候照顾老幼,甚至是一旦遭遇到必须牺牲什么人的时候,被牺牲掉的绝对是老弱,那从草原遭遇白灾时老人要自行出去了断就能看得出来。
  黄河这条后路被断对姚弋仲的心理压力极大,他都这样了,可以想象其余人该是何等的心态。
  面对危局身为主帅的姚弋仲表现出了绝对优秀的品质,他镇定地安抚军队,不至于一败涂地到连反抗都办不到。他却也没有奢望能够反败为胜,毕竟士兵的心态处于慌乱之中,看屡次反扑的崩溃之轻易就能看得出来,坚持会随着汉军不断进攻而变得脆弱无比。
  一阵木头被牛皮靴踏动的声音传来,姚弋仲扭头看去,姚襄先是脑袋出现然后慢慢爬上箭楼。
  “父亲。”姚襄有着青少年很难得的品质,那就是有足够的坚持和遇事的镇定。他先是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