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席卷天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彦没有过多去观察百官是什么模样,是看一眼荀羡点了点头。
  荀羡手持一个卷轴迈步而出,朗盛道:“王上诏,众臣听宣!”
  文武百官无不是起身再拜,齐声呼:“臣,聆诏。”
  宣读诏书一般是宦官干的活,刘彦没有始置宦官,是由贴身秘书郎来干这个活,包括朝会之上宣读和去百官家中宣诏(旨)。
  荀羡在宣的诏并不是百官想象中的内容,他们原以为会有谁被处置,听了却是长长的封赏。
  诏书宣读起,汉国取消左右丞相分治,由纪昌担任丞相,桑虞为御使大夫,然后一系列的官职安排。
  徐正正式卸任征南将军一职成为太尉,这个还算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他们尽管心情忐忑,却是喜悦三公总算不再空缺,想着刘彦称帝已经提上日程。
  听到庾翼被委任廷尉众臣多少是有些诧异,他们多多少少知道庾氏一族为什么会转投汉国,怀疑交换条件有了变化,思考庾翼成为廷尉之后会有什么影响。
  自然了,庾翼被委任廷尉要有基础,而基础就是庾氏一族在建康争夺战的功劳,连带桓氏一族和众多世家只要有功也会得到封赏,使本来就对南方世家充斥朝堂有警惕心的人不得不多想。
  诏书很长,重要的委任牵扯到不少利益团体,要是细细分析会发现一点,中枢的三公九卿分布转变之下,一套平衡被形成。
  要说大殿里谁最开心和兴奋就某过于冉闵,兴奋曾经追随自己的一些人升官晋爵,开心桑虞被撸掉了右丞相一职。
  丞相只剩下一个不再分左右,等于是原本属于丞相的权利被集中,纪昌是一个很纯粹的人,由他担任丞相说明君王对权利的分配进行重要一环的调整。
  不能说御使大夫这个职位不重要,若说丞相是一个国家的政府最高行政长官,御使大夫的权利就是主要管理记事和管理图籍、奏章,监察文武百官,应该说御使大夫的权利一点也不小。
  桑虞转任御使大夫,从行政级别上并没有降低,只因为御使大夫实际上的地位本来就是相当于副丞相,以前桑虞就是副丞相的定位,成了御使大夫之后除了不再具有民政管理权之外,相反是多了一项监察文武百官的重要职权。
  诏书还在念,有一些人则是一直没有听到关于自己的内容而开始情绪出现波动,其中以冉闵和桓温最为着急。
  徐正本来是征南将军,他晋升为太尉之后,等于是征南将军这个职位有了空缺,而目前汉国对长江以南的战争还没有结束,按理来说徐正卸任之后该进行重新的委任。
  桓温认为自己是最合适的征南将军人选,不是他出身于长江以南这一点,还有关于汉国朝堂对他的近一步考察。而他要是成为征南将军,说什么也不会偏袒南方世家,应该说下手会比其余人都要狠。再来是,他先征讨李氏成汉,灭掉李氏成汉被封侯,可是武职上并没有得到晋升,这么一来他无论怎么看都属于征南将军的不二人选。
  荀羡还在继续念,刚才刘彦发飙,还没有进行任何处置的时候突然有诏书,让百官心中的各种惶恐与不安随着诏书的公布被冲散了一些,百官的注意力是转到政局的改变上面。
  诏书总算是念到了军方的部分,冉闵听到的是自己晋升为骠骑将军,虽说是略略失望不是大将军,但内心里大部分还是比较喜悦。
  汉国的核心武职其实并不多,置太尉为武将第一人,可是太尉根本就不会领兵作战,那么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冠军将军这些可以统兵作战的位比三公级别武将职位就显得很重要,还有卫将军、中尉、中领军这些位比九卿级别的武将其实是戍卫中央不外出作战的。
  桓温如愿听到自己成了征南将军,刹那间就是差点咧嘴笑出声。
  汉国的四征将军中,目前是以征北将军和征南将军的兵权最为庞大,毕竟北方有石羯赵国和慕容燕国、拓跋代国,南方还有许多的世家正在负隅顽抗。征西将军在目前就是一个光杆,仅是有一个幕府却没有直属野战兵团。征东将军则是显得比较诡异,除开有一支数量不多的直属部队之外,就是多国的仆从军,然后还监管东海、渤海的舰队。
  吕泰安安分分地跪拜在地,原以为封赏什么的大概与自己没什么事,听到被委任为征东将军立即愣神,随后是感恩戴德地抬头昂视了一下刘彦。
  感到惊喜的不止是吕泰,谢安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谢安在对石羯赵国的战事中表现只能说是中规中矩带着一些出彩,绝对不能说是怎么的优秀。他却清楚自己南调作战后懈怠得太明显,不被革职拿办已经是天大的运气,再有就是谢氏一族在汉国与东晋小朝廷的对抗中死硬了一些,导致他听到自己被任命为征西中郎将的时候真的是呆住了。
  中郎将是晋升为将军的必要途径,谢安惊喜之余意识到汉国向西部进军已经提上日程,就是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


第524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
  关于取消左右丞相的事情桑虞事先并不知晓,委任御使大夫的事刘彦更是没有与他事先沟通,可以说是刘彦……可能还有纪昌参与,在他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以诏书的形式形成既定事实。
  右丞相是专门管民政,国家所有关于“民”的政事都能参与或插手。在这么一个职位上,要是真的有心中饱私囊或是为家族牟利,只要在行政文书上稍微动一下手脚就能办到。哪怕是动手脚有下面的人察觉,他们敢得罪一个掌握重权的右丞相吗?很显然只有二愣子才敢,但官场不会有那么多二愣子。
  刘彦可以观察到桑虞额头在往地板滴汗。
  这么冷的天还能流汗流到滴在地上,桑虞是真的被吓到了。他现在的注意力不在身躯,不然能够感觉到浑身湿透透,内衣已经完全黏在肌肤。他现在所有的意志都是在支撑意识清明,脑海中的警钟大作,要不是全力支撑着,眼前一黑一黑外加金星狂冒,昏倒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有人欢喜有人忧愁,大朝会在诏书念完之后,散朝声被喊出,刘彦步入后殿,大部分人依然是保持跪拜的姿势,站起来的人满脸怪异也没有离去。
  是等刘彦离开大概一刻钟后,大殿里的人才好像从震惊或是喜悦中回过神来,先是一声声的道贺出现,自觉是好事的人会满脸带笑地回应,觉得受损的人则是带着僵硬的笑容。
  桑虞是整整调整了一刻钟才恢复正常,他要寻找纪昌的身影,在一片同僚的身影中找了许久,期间还要应付各种善意或是恶意,一圈下来却是没有找到纪昌。
  “恭喜啊,右丞相……啊,不,该称呼御使大夫了。”冉闵一脸乐呵地专门在殿外堵桑虞,堵到人之后就是以看似没心没肺的姿态,全然不顾桑虞压根就不想搭理,又接着说:“以公的才能,定能为大汉官场清明廉洁出大力,就是……”
  桑虞刚才已经礼节性地行礼过,郁闷冉闵堂堂位比三公的骠骑将军竟然能干出这事,迈出的脚步没有停下来,只给冉闵留下一个背影。
  “还御使大夫呢,一点礼貌都没有。”冉闵说话的对象是正好路过的桓温,他是直接伸手扯住桓温,又在桓温一脸错愕的表情说:“等肃孝、恒安、睿才几个够格的出来,找个地方一块畅饮。”
  肃孝是徐正的表字,以冉闵的武将职位其实不能称呼太尉的表字,不过冉闵显然是根本没在意。
  桓温稍微一想也就知道冉闵是什么意思了。
  徐正是太尉,冉闵是骠骑将军,吕泰是征东将军,桓温是征南将军,李坛是征北将军。其中以李坛的年龄最轻,徐正和吕泰的资格最老,桓温和冉闵都是半路加入刘彦麾下,现在他们都是军方的巨头。
  汉国目前已经出现了武将第一人的太尉,连带位比三公的骠骑将军也有人担任,四征则是最早出现的高级别将军号,那么四镇将军、四平将军、四抚将军肯定也必然出现,就是不太清楚会不会有杂号将军。
  对于冉闵来讲,除开四征将军,以下的中郎将都不算够资格能够并立,他的话让旁边的人听到就是一阵侧目,不过他却依然我行我素,真的是等觉得够格的人出来,有一个拉一个,就是没有等到徐正。
  后面冉闵一问,由吕泰提供答案,说是纪昌和徐正先后被刘彦召唤过去了。
  议事大殿的后方是后殿,后殿就是一个休闲的室内场所,比如君王主持完朝会想要开宴,一般就是临时在后殿举行,正式一些的国宴级别则是要前往专门的宫阙。
  刘彦不是在后殿见的纪昌和徐正,是在一处林苑。
  石虎修建宫城的时候,宫殿、章台、楼阁修了不少,却是以林苑的数量最多,然后又仿照南方的一些林园进行模仿建设。
  襄国这边宫城中的林苑有分规格,最大的是王室宗族的狩猎苑,里面放养着许多的动物和猛兽,石虎要是有空就会带着臣子进行围猎。
  有传言称,襄国这边的林苑是意外多发地,原因是林苑里面的猛兽着实太多,不但是数量多也是种类多,它们是按照野生的模式生活,猎杀动物就成了平常事,导致宫城的一些宫女、宦官甚至是侍卫也会被猛兽袭击,经常会发生猛兽吃人的惨事,然而石虎并不引以为意,石虎甚至会对宫女、宦官、侍卫被猛兽袭击吃掉感到开心。
  石虎的爱好成了刘彦的难题,刘彦没进住之前林苑基本上是被封锁的状态,决定进住之后军方用了大批人手对猛兽进行抓捕和猎杀,但林苑的范围着实太大,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确认是不是有遗漏掉猛兽,结果是王室成员只能猫在后宫不能闲逛。
  刘彦自身的武力值很可观,时刻也有甲士随身护卫,是一点都不担心会遭遇猛兽。他住进了宫城之后,已经有多次亲身干掉猛兽,不过却是瞒着文武百官。
  徐正和纪昌来林苑的路上都看到有禁卫还在抓捕和猎杀猛兽,他们一致认为这座宫城真心不像话,像是危险的动物园多过于像是一国君王该住的地方。
  “至今为止是还没有发生猛兽袭人的事件,但太尉理当恳请王上加派士卒进行全面检查。”纪昌深蹙眉头,万分严肃:“王上安慰关乎社稷,王室成员亦是不容有失。”
  按照规格丞相和太尉只能说是地位相等,只不过军和政之间的区别。纪昌曾经的左丞相是管军务,专职丞相又有太尉之后,军务理所当然是该归于太尉管辖。
  身份高的人不会随意乱说话,徐正听出了纪昌的意思,真的关心安危,何尝不是纪昌在表达今后不会再插手军务。
  徐正面对纪昌的善意感到非常高兴,咧着嘴笑道:“老纪,咱两是老相识了,何必像外人那般客套。你知我知即可,太生分是看不起老徐啊。”
  “……”纪昌怎么都觉得徐正是有些乐过了头,沉默走了一小会,提点道:“古往今来,身为人臣应当恪守本份,忠于君王,不愧于国家。”
  “是是是,你脑袋瓜子好使,说的都对。”徐正依然还是乐呵呵的模样:“老徐是心里高兴,不想学你明明乐得很,却是非要摆出一副死人脸。”
  纪昌脸颊抽搐了几下,内心里却是无比感动。
  这人和人要是熟悉,粗鲁的人不会假装彬彬有礼,那是真的当成知交,有些时候口无遮拦是因为信得过对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