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短短的两三年,汉国的疆域扩张了数倍,疆土却不是军队攻占下来就算完事,对一些残余的清剿,对一些不稳之辈的警惕,每一处都需要用到兵力。
这么说吧,汉国现在有七个常备骑兵军和六个步兵军。骑兵军有六个是在针对拓跋代国和慕容燕国上面,一个是在谢安麾下。步兵军却有两个军是在桓温帐下,一个是作为应急步兵军用以调动平叛,剩下的自然也是在拓跋代国和慕容燕国战场。全国同一时间服役的郡县兵拢共是五十万左右,有三十余万是被调往北线,有五万是在桓温账下听用,剩下的是处于各州郡。
别看汉国现在的总兵力多达七十多万,但是汉军的战线也多,国内更缺不了戍卫军,作战还会出现损员,是真的抽不出多少兵力给谢安。
要灭亡张氏凉国,行动之前做什么准备是一回事,真的展开行动肯定是要快、狠、准,战事爆发之后就该保持迅猛的推进,绝对不能让张氏凉国有喘息的空档,要不就失去了最佳时机。
按照中枢之前的商讨,禁卫军是该在完成深入草原的作战任务后,调回中枢再被投入针对慕容燕国的战场,现在的情势却需要作出改变。
“慕容鲜卑所处的地区长期处于冰寒,最近几年气候倾向于早入冬和晚开春,适合作战的时间也就四个月不到。”徐正是太尉嘛,他不提出建议由谁来?也就说:“既然现在是灭掉西凉的绝佳时机,不如将禁卫军调到谢安麾下听用。”
禁卫军是出了名的能打,对作战时的气候要求也没有那么高,徐正是真心认为不该等气候转暖,是应该无视掉苦寒,就在今年的秋末和冬季直接将张氏凉国料理了。
刘彦细细想了一下,最后是看向纪昌。
“今岁的秋收已经完成。”纪昌当然知道刘彦看过来是什么意思,立即说道:“完全可以支应对西凉的战场开辟。”
对拓跋代国和慕容燕国的战事会受于气候的影响暂时缓下来,军队处于非战时状态对粮秣的消耗会大批量的减少,对于收了粮食却依然大体上缺粮的汉国是件能松了口气的事。
“西南……”刘彦就想到了对西南半岛的战事,见商量已经有了结果也就岔开话题:“是个什么情况?”
元朔四年初,汉军登陆交趾并对林邑展开入侵,汉军现在日南那边与林邑打了几次,后面更是在海岸线全面登陆,迫使林邑放弃海岸线转为坚守内陆。
汉国的正规军已经将林邑先前从东晋小朝廷抢过去的旧土光复了回来,收获第一批成果之后,面对切断海岸线与内陆的山脉没有太好的办法,正规军也就暂时偃旗息鼓,是开门放出诸多家族。
“儿郎们已经翻越山脉进入林邑。”庾翼过来参加议事,大部分时间就是带着耳朵没有嘴巴,有机会展现自己的存在感当然乐意:“损失损失有些大,收获却也是不错。”
庾翼所谓的翻越,那就真的是费尽千辛万苦地翻山越岭,厮杀中折损的人没几个,死于失足落山以及毒虫、瘴气等等自然环境的人却是不少。
各家族的武装被放出来,他们是在山脉另一头打下多少土地就属于家族所有,哪怕是不归于家族也能贡献给国家换取爵位和赏赐,是卯足了劲想要有所作为。
人的欲望有多大,干事的决心就会有多坚决,要说是带着大决心闯入深山密林,等待进去了哪怕后悔也是一种前进太难和后退心有不甘,也只能是硬着头皮继续向前。
“哦……”刘彦还真的是没有太重视各家族的动向,很是有兴趣地问:“说说,什么收获不错。”
庾翼是各家族在中枢公开的代言人,这一点刘彦是明示允许的。他之所以会在汉国当官,很大程度也是为各家族在西南半岛的开拓做保障,既然刘彦有兴趣知道,他自然是会卖力介绍。
要说各家族费尽千心万难翻山越岭之后收获的什么东西最多,应该当属摸清楚了西南半岛的天气,当然还算上开辟了路径,应对毒虫之类的经验也是累积足够。他们深入内陆,过了山脉并没有碰上太多的野人,重新入了平地发现到处都是香蕉,少不了满地的猴子和大象。
“哈?”徐正乐了:“三餐吃那个什么?”
庾翼就说:“蕉果。”
对了,生活在长江以北的人,还真的是对香蕉会感到陌生。然后,香蕉在现在的确是称呼为蕉果。
“没办法的事情,那边三天两头就下雨,尤其是入了秋更是漫长雨季,携带的干粮被水一泡很快就馊了,恰好当地又是到了蕉果成熟的季节。”庾翼说话的时候脸色并不好看:“蕉果吃多了,儿郎们腹泻比较严重,能送回交趾医治和调养还能把命捡回来。”
不能及时送回汉军控制区是怎么样,从庾翼那难看的脸色就能得到答案。
刘彦很清楚西南半岛那边是什么情况。他还没有穿越之前没少看一些极限生存的节目,与国外的一些生存节目相比起来,国内的一些综艺开始玩生存挑战根本就是儿戏。而与国外的一些生存节目相比起来,真正没有任何现代工具去野外生存,尤其是到西南半岛那种极度原始的地方进行生存,与天斗、与地斗、与任何东西斗,需要的不止是勇气。
现在是个什么样的社会?可没有现代那么多的科技产品,以华夏文明的发展程度至少是弄出了打火石,但生火至少是需要干柴的吧!问题是,西南半岛那边时不时就会下一场雨,想要获得干燥的柴火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西南半岛对人的麻烦,尤其是对不适应时时刻刻湿润潮湿的人来讲,就是很难保持干爽这一点要人命,身体素质稍微弱一些的人又无法保持干爽,生病是分分钟的事情。所以了,对各家族的武装来说,不生病是极好的,生病了能不能扛得住是关键,或者说能不能得到及时且有效的医治是人命关天的大事。
“代价很大……很大……”庾翼先是脸色黯然,估计也没有想到开拓西南会是那么艰难,后面才换上牺牲有所得的神色,说道:“那边的确适合耕种,一年三熟、四熟不在话下。除了粮食之外,当地矿产非常丰富,仅是露天的金矿已经发现两个,更有随处可见的宝石和香木。”
足够的利益前提下,牺牲当然是可以接受,尤其是牺牲的大部分人对于世家来说是低微的仆众,他们有付出也得到了收获,就是多少不甘心于那些收获被国朝占去了一部分。
“狗头金和翡翠之类的吧?”刘彦其实有些拿不准,就问:“发现了那些东西,有劳力进行开发吗?”
刘彦所知的是西南那边的金矿并不是太多,倒是在山脉的另一边有一个大银矿和几个大煤矿,甚至有亚洲能够数得上号的铁矿和铜矿,其中煤矿更有亚洲独一无二的无烟煤。
无烟煤啊!或许对于现在来讲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可是等待进入蒸汽时代,蒸汽涡轮也被研究出来,等待船只列装了蒸汽驱动装置,无烟煤就是十足珍贵的战略物资。要深切地知道一点,占据了西南半岛的法兰西,他们因为手里面掌握了无烟煤的矿可是在欧罗巴刁的不行,那嘚瑟的嘴脸让地球第一强国都有些看不过去。
“臣得到文书,已经在疏通九德究河,要是这条横跨山脉的河可以利用……”庾翼的回答有些答非所问,但道理就摆在那里:“以现如今的倚重,交通是命脉。”
所谓的九德究河,那个“德”字其实是去掉双人旁的“彳”换成三点水,不过简体字早就没了那个字。这个命名要追述到西汉时期,毕竟华夏苗裔就是在西汉首次开拓到该地,一些命名当然是开拓时进行命名。
“寡人会让当地驻军倾力配合。”刘彦没有半点敷衍的意思,慎重地补充:“若是有其它需要,庾卿也可以开口。”
庾翼当即行礼,脸上少有的是一片感动。
对于刘彦来讲,汉国不断开拓是在开疆辟土,但何尝不是民族的生存空间得到扩增?任何人向外开拓和探索,他都会极力地支持,能开拓多远是一回事,可以将民族的冒险精神培养起来,绝对就是当代人对于子孙来讲,一件功在千秋的大伟业。
第579章 时光荏苒
即将临近冬季的关中,无战事。
不知道是因为季节的关系,还是其它,张氏凉军与氐、羌、杂胡是在秋季末尾退了个干干净净,不止是退离秦州一线,甚至是放弃了陇西和陇东的一退到底。
谢安手头的兵力有限,仅仅是在敌军主动退却之后光复失地,并未向联军发起有威胁的攻击。
等待关中飘雪之后,又确认氐、羌、杂胡等那一批人消失,张氏凉军则摆出固守姿态,谢安规划一下防区便去了长安。
长安是在元朔三年开始进行梳理,主要是清除城内的建筑废墟,对道路进行一定的修复。这个是因为刘彦已经将长安设为未来的帝都所在,先期清理是为了后面的建设。
经过一年多的清理,长安城内的废墟依然没有完全收拾干净,甚至是旧有宫城是一动不动。导致这样的结果当然是因为人手极度不足,一般情况下只有奴隶在干活,等待到了百姓纳赋的时候,关中人口稀缺并无法提供多少徭役。
谢安会来到长安,是他收到来自中枢的指示,将有一批援军会纳入指挥体系,同时骠骑将军冉闵也会派人押送多达十八万的奴隶前来。
冉闵快要全面攻克朔州,对羯族的坑杀一刻都没有停止,其余诸族倒是留了条活路。
诸族所谓的活路是,男女不管几岁皆是充作奴隶,其中适龄女子则是按照中枢的要求赏赐给有功将士。
汉国现在的男女比例还是差距有些大,大概是三名男性对比一名女性,不想办法三名男性之中就有两名会成为光棍,或是男性只能大龄之后娶比自己年轻非常多的女子为妻。
为了改善男女差距,汉国能想到最快速的方法就是向外获得女性,除开抢敌对民族的女人之外,对属国女人的明媒正娶和诱拐也是不断。而汉国的属国,不就是东北、朝鲜半岛、倭列岛嘛。
在众多属国中,受到汉国男女比例差距太大伤害最多的是高句丽。
高句丽一再被慕容鲜卑料理,几次大败让大量的青壮不是战死就是被俘。那么高句丽的男人肯定是变少,汉国作为宗主国理所当然有义务帮忙,明的和暗的的方式就没有停过,从元朔二年开始到至今,高句丽改变贯籍为汉国的女性数量超过八万。而高句丽的总人口也就七八十万,等于是高句丽的适嫁女性差不多被汉国这边网罗一空。
消灭一个民族,优先融合他们的女性会是一个绝佳的主意,毕竟光有男人可无法诞生后代,而适合生育的女人越多也就代表一个民族随时可以激增人口。
高句丽对汉国大肆从本国获得女性是一种快疯了的态度,高层很清楚高句丽现在不能与汉国翻脸,底层却是没有那么多的顾虑,结果是高句丽社会上开始出现排斥汉人的现象,高句丽军队里的士卒对汉国也是越来越仇视。不过得说,汉国由上而下就没有一个人将高句丽的怒火当回事。
除开高句丽之外,百济、新罗和倭列岛诸国的适龄女性也是汉国的目标,就是不能像高句丽做起来那么肆无忌惮和过份。百济和新罗鉴于高句丽的状况,是一种内部宣传的抵制,后面更是请求汉国每年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