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席卷天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秦时的徭役不同,先汉的徭役分兵役和劳役,劳役只要涉及建设是有工钱的,尤其是水利建设的工钱最多,那是老刘家的一种善政。
  先汉的徭役还有一个特色,那就是允许出钱让别人代工,并不需要本人必须去服徭役,这也是有别于秦时的一种改良。
  现今汉国的徭役又是遵循先汉,只是大体上减少劳役份额,为了方便分田更倾向于兵役。
  因为服兵役可以分田,成为郡县兵还有可能立功得爵,要是能被选入常备军基本上就算是抱上了铁饭碗,不但常备军待遇良好更有立功机会,就算是退役了也能被安排公职,汉国的百姓基本是亲自去服徭役。
  张边要服兵役,是看清楚了自家经过这么一件事情,日后在乡里会遭遇的窘境,他不知道太多的东西,却是只要知道能够进入军中,乡民就算是再有想法也不敢拿自家怎么样,一旦能够进入常备军的话,乡民相反是要来巴结。
  余沃旁观之下觉得很有趣,对于这么一个年轻少年郎却能想明白至关重要的事情并没有觉得什么意外。
  汉国的社会现状就是这个样子,除非是傻子不然就没人拒绝服兵役,哪怕仅是徭役期间的郡县兵也有诸多好处,分田仅是其中的一部分,履行郡县兵服役期间必然受到官府更多照顾,乡里人谁都会高看一眼。再来是自己要是能入常备军就算是改变人生,要是立功获爵立刻就能成为人生赢家。
  张边是在四天后走出家门,前往县里报备成为一名郡县兵。他在县里经过一个月短暂的训练,被分配到荥阳郡的荥阳服役。
  行军途中,张边看到的火热建设的一幕幕,才知道国家正在建设一条横跨西北与南边的国道。
  “各郡县踊跃参与建设,吃喝有公家,亦有工钱可拿。”张边一想到家乡是另外一个景象就泛起种种的恶心:“我等家乡却是另一番景象。”
  一同从令居要往荥阳服役的有二十六人,有各自的原因,不缺少与张边心思相似的人,又大多是出自富裕之家。
  有共同遭遇和理想相似的人很容易就能成为朋友,张边服役之后交到最好的朋友来自连乡,听到了连乡的很多改变。
  张庆听说了原乡的事情,对张边能主动寻求出路很是欣赏。
  西北姓张的人很多,一般姓张的家庭状况会稍微好一些,那是西北曾经的统治者是张氏,割据政权为了保证自己的政权稳固,对和自己姓氏相同的人基本会采取优待,有了优待自然是能得到更多的便利,也就让一些人改了原本的姓氏。
  “天子对天灾早有预言,除西北之地皆是深信不疑,皆早早展开自救,独西北受余孽蛊惑。”张庆的屁股现在坐得很正,那是他们家里出了一名常备军的战兵。他恨恨地说:“余孽之祸,荼毒乡亲,当杀!”
  别小看家里有人被选为常备军战兵,那是整个家庭算作军属,能够得到更多的优待,同时社会地位也是拔高。最能体现的就是,乡中那些从军队退伍下来的公职人员立刻就当做自己人,别说是平时的善待,就是遇到事情了解决速度也是不一样的。
  刘彦预言天灾的事是最近才被广泛讨论,不过早在数年之前的确有过提醒,只是当时并没有得到重视。
  近期关于刘彦早有预言会爆发干旱的事情重新被反复提到,与过去没人重视相比,西北的的确确是爆发旱灾,那么关于北疆和中原会爆发旱灾就令人不得不信。
  诸夏的文化属于泛信仰类型,就是只要是神明就会相信,但却会因为祈祷没有得到回应又立刻不当回事,一旦某次祈祷灵验,下一次祈祷又没灵验,就又会从相信转为不信。
  只有在一件事情上诸夏一直保持着连贯,那就是对祖宗的信仰和对天子的期许方面。诸夏由人成神的例子有太多,大神基本上就是对民族有过贡献的人,地方上更是有着诸多的山河之神,比如灌口二郎神就是主持修建都江堰的李冰。
  在诸夏很多时候是将天子当成神在对待,不全是因为权力的威慑,和历代统治者的不断加强有关。
  天子平时就是一个口含天宪的天之子,从不会轻易提起什么神神叨叨的事情,可一旦慎重其事地提出来,基本上就是拿自己的统治稳固在做赌注。
  张边等人从令居往东,经过长安的时候有稍作停留,他们进入的长安正处于一种狂热氛围之中,本身自然是被影响到。
  思想是很奇妙的东西,反感的时候就会对一切不愿意相信的事情嗤之以鼻和无限排斥,可一旦反转过来又会对原先排斥的事情心怀笃定。
  “天子恩泽广布。”张庆指向那些干活干得火热朝天的人群,说道:“愿从之人无忧。”
  张边赞同地点头,他的确是能看到太多的例子,愿意出门寻找出路的人,就算不是服徭役,也可以去打工,真的比留在家乡等死要强。
  他们是西北人,在家乡看到太多负面的事情,一片死气沉沉的同时,天灾之下什么丑恶都能爆发出来。一出西北却是看到欣欣向荣的另一面,不会有太复杂的想法,是会下意识地认为是西北自弃,要是像其它地方的人配合国家政策,就算是灾年也有自救的办法,真不用对乡里乡亲下手。
  经过一个月的行军,他们抵达了荥阳,与其余地方过来的人会合,成为一支五百人的郡县兵编制。
  稍微接触下来,张边明显地发现来自其余地方的人对出身西北的自己有排斥,其余人中也就张庆可以交到其它区域的朋友。
  “因为我兄长在军中服役。”张庆有自得,更多的是郁闷:“如此方被接纳。”
  要是不出西北,张庆真不知道西北人在其它区域人眼中是什么样子,从他们的一些言论中,西北俨然就是一个不服王化的刁民之地。他就是想反驳也不知道该怎么反驳,谁让西北怀念张氏统治的人真的不少,再来是近期西北不断出乱子。
  “不独我等,中原之人对南方之人亦有歧视。”张边挠着头,说道:“大汉地域之分,竟是如此严重。”
  地域之分任何朝代都有,一般是京城看不起京城之外的所有人,都当是乡下人。然后是尚武的区域看不起软弱的区域,富庶的地方看不起穷困的地方,像是大多数地区认为西北这个地方不服王化仅是有较少的例子。
  “若非天子龙兴之地在山东,山东之人又何尝被高看过。”张庆说的是事实,谁让山东受于鲁儒的影响从来都是持不抵抗策略,反正谁打到山东都是当官的立刻投降。他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说道:“山东之人,尤其是临淄人,对天子建都关中甚有意见。”
  临淄是刘彦第一个王都所在,后面转到了襄国,最后是选择在长安建都,要说临淄人没意见才有鬼了。
  “观山东之人,自称君子,却是小人。”张边就对那几个鼻孔朝天的临淄人没任何好感:“身无寸功,却是自视甚高,多有欺人之举。”
  “国朝功勋重臣,十有六七皆是山东出身。”张庆说出了原因:“虽因都城换地,却仍有香火之情。”
  说着两人就哀叹了,西北仅有一个谢艾成为功勋,要是像谢艾这样的人多一些,西北怎么也该对汉国更有归属感一些,再来是怎么也能为西北争取更多的有利政策。
  “兄长对天子早有预言……”张边话没说完被张庆制止,讪讪然地笑了笑。
  “自是相信的。”张庆盯着张边,严肃地说:“不可不信!”
  西北的其他人怎么想的不重要,但凡是理智的人都明白一点,统治者已经换了,哪怕是感恩张氏也只能藏在心里,该干的事情就是融合进汉国,要不然就是自绝于国家。
  别说是真的发生了,就算是没有发生,天子说的就是真理,之所以还没发生只是时间没到。
  丞相府近期的大动作就是在干补救的事情,效果上还非常不错,各地有了西北的例子之后,将信将疑的人也会最大程度地配合官府,对于国家应对即将发生的天灾自然是有利。


第761章 驻军日常
  张边是八月初出令居,九月初的时候抵达荥阳。
  从各地汇集到荥阳的服兵役者,他们在各自的家乡基本是会经过基础训练,最少也是一个月。
  他们抵达服徭役的地方后会划出很详细的计划,要是不出现什么意外的话,基本上是每三天就要操练一天,其余则是执行巡逻任务。
  荥阳郡在东汉是一个大郡,汉末诸侯乱战打残了中原,尤其是接近关中的区域先有诸侯讨伐董卓,后面又历经西凉兵一再肆虐,该破败的地方早就破败。
  后面的曹魏时期,曹操是有重视各地的复苏问题,可是不断的战乱再加上人口锐减,能恢复的其实相当有限。曹魏优先重视的是豫州,也就是许昌周边,后面改都邺城变成重视冀州,除此之外的其余区域想重视也是有心无力。
  到司马一家子窜了老曹家的位移都洛阳,这一片古老而又有过辉煌的土地才再一次得到重视,可是好景并不长久,司马昭等老一辈的人先后死去,小辈们为了权力不断攻伐,稍微恢复点元气的古老土地又是在战火连天中被不断破坏。
  西晋政权崩溃,先有南匈奴建立“皇汉”,刘渊选择长安作为都城。
  南匈奴虽然是个游牧民族,可是他们经过数百年的汉化,思想上……尤其是高层的思想与中原的贵族和士大夫其实是无限接近。他们起事的口号是恢复汉家统治,得说的是对统治范围内的汉人其实还好。
  “皇汉”是终结在南匈奴自己手里,刘渊的继承者刘耀更元改制,去汉国号改为赵,还发神经针对统治阶层中的汉人,就给了羯族人取而代之的机会。
  石勒一开始对汉家文化十分的推崇,对于集团内的汉人知识分子十分尊重,就是对汉人……尤其是对汉人女性则是异常残忍。他在位十四年的成就就是击败前赵(南匈奴),压服了羌族和氐族成为自己的爪牙,同时也击败并吸纳中原汉人最大的抵抗势力乞活军,内政建设方面是压根没有。
  石虎篡权成为后赵(石碣赵国)的统治者。与石勒还能稍微伪装一下相比,石虎是连伪装都懒得做,不但残暴地对付汉人,还明文法律写下汉人为最低一等。
  经过石虎的一再努力,汉人数量再次锐减的同时,中原绝大多数地区被转为牧场,荥阳就是在那种背景下成为一片废墟,还是等汉国光复之后重新修缮。
  “不独荥阳,一路走来废墟处处,便是重新修缮亦是破败明显。”张庆服役热情很高,对于外界的信息有很高的了解欲望:“大汉光复四年,除最先光复之山东,余处皆是如此光景。”
  现在的荥阳,它的城墙处处豁口,更有成片的倒塌,新的居民一直想要将城墙重新修建起来,一开始是没足够人力和财力,后面中枢决定各座城池不再修建城墙,重新城墙的事也就没了后续。
  人们对于城池没有城墙是一种迟疑态度,没有城墙的城池要是有人来犯,拿什么作为防御依托。再则现在是野兽到处乱窜的年代,城墙不止是有敌军来犯的防御依托,另一个存在作用也是防止野兽进入城池肆虐,对不再修建城墙感到迟疑非常合理。
  没开玩笑,就算是国家稳定的时候,野兽伤人的事情也是一再出现,那是自然环境大部分没有经过开发,至少是没开发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