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席卷天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孙豹没有恼怒,依然是笑呵呵地说:“贵部本来就是来获得财富与人口,既然本来就没有占领城池的打算,何不当成礼物,送给我们,增进百济与汉部的友谊呢?”
  好像是那么一回事?
  刘彦问:“公孙猪加,想必也是熟读圣贤之书的吧?”
  公孙豹的官名太诡异,不过他本人估计早就习惯并觉得理所当然,不会有汉部这边听了想笑的冲动。他答道:“自然。”
  刘彦点着头:“那就难怪了。”
  真是特么的,与儒生,特别是大儒讲道理,那绝对是脑子坏了!


第132章 扫荡,再扫荡
  进攻城池?刘彦觉得自己的脑子比较正常,哪怕是高句丽后方看上去比较空虚,可每一座城池里面至少会有一万人以上,且不谈高句丽人会不会全城动员防御,就是打下城池之后,汉部可怎么将人给掳走?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扫荡外围的村庄,抢掠物资减少我们的后勤压力。”刘彦骑着高头大马,目视着出现了火光的村庄,那里一片哀嚎与惨叫:“将‘野人’抓起来,分批送回半岛,看情况看决定是不是转运到长广郡或东牟郡。”
  在这个年代,不是居住在城池里的人都叫野人,特别是朝鲜半岛这种既封闭又处于半奴隶社会的阶段。
  能抢的东西还是比较不少,目前的时节是秋收刚过,恰恰就是地主家有余粮的时刻。除了粮食之外,得说一句天大的实话,也就是少量的皮草有点价值,要不高句丽人可显得穷到令人无法容忍的地步。
  汉部在大肆抢掠,明显刺激到了百济军,开始有小股的百济士兵偷偷摸摸参与到抢劫。百济士兵见汉部那边只要粮食、皮草、人口,对铜器似乎根本不感兴趣,他们两眼放光地开始对所有能够找到的铜器进行了搜刮。
  “既然百济人喜欢铜器,那铜器就归他们所有。”刘彦摸着下巴说道:“再问看看可不可以聘请,让他们暂时充当起辅兵,我们付工钱。”
  纪昌听得愣了愣神,点头答应下来。
  周围已经开始出现了成建制的高句丽军队,数量很多,规模上却是比较小,证明说高句丽肯定是反应过来了。
  “让他们去集结,我们与高句丽来一次野战。”刘彦在看山川舆图,那都是后面慢慢补充起来的标记,至于是什么地名也是胡乱命名,会这样是公孙豹不提供帮助。他说:“这片地方恰好就是一个可以野战的地形,等待击败这一支敌军,可以尝试一下攻城。”
  说实话,这鬼地方叫什么刘彦都不知道,不过从人口分布和城池分布来看,高句丽境内的人口密集程度显然是要高于后赵的大部分地区。会这样是与高句丽的国土狭小有关,但何尝不是说明后赵将中原大部分地区给玩残了,颇有真的要将中原建设成为一个大牧场的意图呢?
  后面的数天,汉部继续清扫村落,那些百济部队在纪昌交付五十斤的黄金给公孙豹之后成了汉部的辅兵组织。除了给公孙豹五十斤黄金(这年头叫赤金),每一名百济士兵还能额外获得一些“工资”,商定是每天两个五铢钱,讲究概不赊欠。
  “将军,有一支一万五千人的高句丽军队正在向这边移动,会合当地的数千,该是会达到两万。”公孙豹可不是出于什么好心,他身在这边,肯定是要注意别把自己陷进去。他非常认真地建议:“要不,我们还是撤退吧?”
  高句丽在半岛可是“强国”来着,要不百济和新罗也不会一直被压着猛揍,似乎他们现在脚下的土地不久前就是属于百济,是被高句丽侵略给占了去,才会让百济退到了汉江边上。
  刘彦与纪昌对视了一眼,他们其实也不是那么了解高句丽的情况。
  想了一想,刘彦点头:“那就暂时向带方郡方向转进。”
  转进嘛,这词用得太好了,不过这里可不是什么贬义词了,汉部有计划地向带方郡移动,一路依然就是对村落烧杀抢掠,就是大部分的高句丽人学乖了,竟然提前跑到了附近的城池躲避。
  “君上,高句丽军开始有计划地阻击了。”纪昌拿着下面汇报上来的军情:“李匡的那个屯,遭遇到了有组织的高句丽部队。”
  李匡的汇报还是挺详细,他不止介绍了交战经过,对高句丽军的装备和战斗力都进行了描述。
  “类似于郡县兵之类的吗?”刘彦觉得这才算是正常,他们要退,高句丽就需要阻击:“那是为从东北边过来的两万高句丽大军创造追上我们的机会。”
  “便宜百济人了。”纪昌怎么都能判断出一点,该死的百济人将与高句丽对峙的部队退后,可能还战略性欺骗承诺什么,高句丽才会从中部地区抽调部队。他冷着脸:“君上,适当让在登陆点那边的部队进行收缩吧。”
  刘彦听出来了,纪昌是觉得百济人完全不能信任,应该及早做好相关的准备。
  作为军谋类型的长史,纪昌完全有理由怀疑可以怀疑的一切,职责就是协助刘彦做好筹划,堵上可能出现的漏洞。
  他们在高句丽掳掠的物资和人口都是在往仁川那边送,几乎是到了一批就送走一批,为了达到快速运输,刘彦将维持庙岛列岛的船只也尽数调了过来,结果就是本土那边造成了一些影响。
  纵观地图,朝鲜半岛的带方郡方向是一个椭圆形的半岛,没有实地过去却是不知道地形怎么样。
  不过,刘彦十分清楚朝鲜半岛就是一个多山地区,该类的地形说不利于入侵很有道理,可一旦入侵成功想要找个地方固守其实也并不困难。
  花了四天的时间,到后面几乎是没有再攻击村落,他们撤到了一个叫列口的地方。
  列口是西汉时期初置,属于乐浪郡治下的一个县,被高句丽侵占之后已经废掉了县的级别。
  事实上高句丽的行政划分比较怪,他们执行的是部族制度,因此不存在县这个行政单位,有的就是城邑制度,既是什么部族、家族拥有一座城,然后听命于高氏王族。
  “统帅两万大军的是金元道。”公孙豹满脸的严肃:“那是一员名将。”
  金元道?反正刘彦除了隋唐时期的高句丽一些统帅将领知道一些,对东晋十六国时期的高句丽就是两眼抓瞎。
  所谓的高句丽名将金元道,传闻是高氏王族的家奴。说他是高氏家族的家奴可不是什么诋毁的意思,在高句丽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当王族家奴。他屡次在高句丽的南方带兵侵略百济或是新罗,似乎是胜多败少,对于百济和新罗来讲,那不是名将是什么?
  刘彦内心里无比的腻歪,朝鲜半岛这个旮旯地方只是比倭列岛那边好一些,倭列岛是村庄级别的斗殴,朝鲜半岛应该是镇级别的械斗,就这样能出什么名将?
  当然了,鄙视归鄙视,但刘彦还是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例如必要的城寨立起来,外围的防御工事弄上。
  “什么?!”公孙豹既是迷惑又是气愤:“三千百济军另外立营?”
  话说,百济人只是带上了最基本的辎重,那根本就没有办法立营。
  “要不,你们撤回国内?”刘彦一副为百济军好的嘴脸:“这里马上就要爆发大战,刀剑、箭镞没有长眼睛,我们的战争让我们自己来应付就是了。”
  公孙豹有种要吐血的冲动,他们在汉江边上的时候刘彦没说让百济军退,等和汉部一块退到了列口才让退?
  “我们会被堵在半路上!”公孙豹想了想:“我发现有你们的船队在这一带活动,要不然……让我们乘坐你们的战船撤退?”
  “想都别想!”刘彦很干脆利索地拒绝:“我怎么知道你们会不会把船抢了?”
  公孙豹好像是要解释什么,几句仁义道德的话还没有讲完,刘彦一句话说了出来。
  “我们不是盟军,不可能共处一个营盘。要么你们赶紧立营,要么你们就撤退。”刘彦亦是一脸的严肃:“放心吧,哪怕是你们半路被堵,要是战死,看在相处还算愉快的份上,我们会给你们报仇的!”
  “……”公孙豹的脸一瞬间就黑了。


第133章 初次交锋
  “怕了吗?”
  “什么?”
  “敌军密密麻麻。”
  “哦……”
  汉部这边的士卒看着也是密布,按照平时的操练那般排成了四四方方的军阵,此时正在鼓声之中缓缓地进行推进。
  转进到了带方郡的汉部军队,找了个依山傍水的地方,花了半天将营盘立了起来,还没有布置防御工事,后一脚高句丽的大军出现了。
  要是懂得目测,出现的高句丽大军大概也就是四千人左右,刘彦也就下令李坛和李匡带着本部出了营盘,对高句丽到来的军队展开试探性的进攻。
  高句丽的统帅反应速度并不慢,做出了最正确的调度,将部族私兵堆到了前线,为后方的一些部队创造可以整队的时间。
  “两人是亲戚?”刘彦是站在半山腰上观战,在他的视野中是,本方一千人就是非常传统的阵型。他看向了大部分凑成堆,只有少部分看得出是有军阵的高句丽:“希望血缘关系能让两人拥有更多的默契。”
  鼓声响得比较有节奏感,要是注意观察的话,可以看得出汉部这边的士卒就是依照鼓声的鼓点在迈步。
  不止是刘彦这边的人在看,龟缩在另一个山侧半腰的百济军,准备迎战的高句丽,视线都是随着那汉部一千人的军阵在移动着。
  “什么来路?”金元道可以很负责任的讲:“半岛之上,从未有过如此装扮的军旅。”
  汉部的军队现在还无法简称为汉军,一是汉部非国家形式,二是不管从战力、组织力、信仰上都没有资格。
  汉部士卒身穿黑色的束裤,上身是一身红色的战袍。刀盾兵的少部分会套着金属扎甲,余下全是皮甲。长矛兵和弓箭手则全部没有着甲,只是长矛兵多了一个小圆盾,弓箭手腰间会有一柄战刀。
  “不知道是哪来的敌军。”乞仠乙连力表情非常慎重:“绝对不是百济的军队,从装扮到气势,能看出不会是半岛上的军队。”
  搞半天,高句丽只是知道西南边有人在烧杀抢掠,原先以为是百济趁着前燕与高句丽大战浑水摸鱼,是听了斥候的描述才知道不像。
  高句丽要不是知道前燕没有水军,高句丽会怀疑出现的部队是燕军,金元道与乞仠乙连力到了现场一看,非但没有解开迷惑,反而是变得更加困惑。
  高句丽不是百济或新罗这种窝在半岛边角的国家,他们是从晋国那里用武力完成复国(原来被强汉灭了,汉元帝复国一次,到了西晋是第二次),多多少少还是见过世面。他们清楚世界有多么大,哪些又是强国。
  金元道与乞仠乙连力是带着部分的精锐快马加鞭过来,大部队还在二十里之外赶路。两人就是想要亲眼看看肆虐西南部的是什么人,亲眼看过之后依然看不出来路,但是看到敌军排成军阵在推进已经感到忌惮。
  军阵啊,可是要长久训练才能列得出来,让乌合之众排军阵是属于妄想。全高句丽,能够玩得动军阵的部队不超过十万,大部分是在北部战线,南边为了防备百济和新罗也就是留下两万,就这两万还对百济和新罗造成了全面压制,可以想象精兵和乌合之众究竟是什么区别。
  战鼓声的节奏在变快,金元道瞪大眼睛看着即将接触战场,只听那里爆发出一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