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儿不为奴-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接拿碎瓷片割断脐带。便是用了剪刀之类的也不知用开水煮沸消毒,所以造成产后感染很是严重,很多孕妇在生孩子时闯过了鬼门关,结果却死在产后感染上,当真是冤枉的很。
  周士相连夜将生产需要注意的地方一一列举,然后要宋襄公寻些稳婆和郎中来,针对女人生孩子容易出现的问题寻找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如产钳、酒精消毒等手段。尔后这些手段要编成册子,用通俗易懂的白话表述出来发给民间稳婆,或将稳婆组织起来进行培训,然后一带一片进行推广,最好是专门对孕妇进行详细讲解,让她们自己也有生产安全的意识,尽可能在保证生育率提高的同时,保障孕妇及新生婴儿的健康。
  周士相一大男人哪里知道这些事,婉儿又是未生育过,所以当宋襄公一头雾水好奇的看向他时,他慌忙便将石元灵这个生过两个儿子的熟女推了出来,说都是她的主意。如此,才让宋襄公释了心头困惑,要不然他还真得担心秀才是中了什么邪,对女人生孩子感兴趣了。
  提高生育率,减少孕妇和婴儿死亡是好事,是德政,宋襄公自然不会反对,将此事专门交办下去。突然想到一个不好的事情,秀才莫名其妙对女人生孩子上心,莫不是石元灵和林婉儿肚中有喜了?
  若是婉儿姑娘怀了孩子,宋襄公倒是欢喜,可要是石元灵怀了周士相的孩子,宋襄公可就大大头疼了。
  心急如焚的宋襄公赶紧寻了借口探望了石元灵,发现对方并没有孕像这才松了口气,继而还是有些担心周士相会在石元灵身上播出种子来,这女人可真是个大麻烦,真不知周士相是脑子抽了哪根筋,偏喜欢了她。真要让石元灵生了周士相长子出来,那以后可有热闹看了。
  ……
  向荣神神秘秘的将一幅字画递到了周士相面前,道:“伯爷,你瞧,这上面写的什么。”
  周士相以为向荣在哪弄了个什么名人真迹来讨好他,结果接过一看,却是首李后主的《虞美人》。
  《虞美人》这词太过有名,也太过熟悉,周士相看了头一句就不由自主读了起来。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读完之后,周士相颇是感慨,字里行间不难看出李后主亡国之后的命运坎坷。只是向荣这家伙弄个虞美人给他看是什么意思?
  向荣嘿嘿一笑:“伯爷,这《虞美人》是耿继茂写的。”


第487章 欲加之病
  “耿继茂写的?”
  周士相有些惊讶,单以书法而言,这首《虞美人》写得可真是不错,很难让人想象这么好的字会是耿继茂写出来的。去年向荣和他说起过耿继茂被囚禁在靖南王府后一直靠读书写字打发时间,原以为那小子不过是装个样子给自己看,好让自己对他放下戒心,不曾想这小子还真有几下子,比起同为王二代的尚之信,耿王爷还真是有点文武双全的味道。仅论这字,周士相不得不承认自己是小看了耿继茂,至少,这字远比他这秀才写的好看。
  “如假包换,这幅字是奴才安排在靖南王府的人专门拿出来的,奴才敢拿脑袋担保,绝对是耿继茂亲手写的!”
  向荣打了包票,这字肯定是耿继茂写的,若是假的,他便自个把脑袋剁了。周士相很反感“奴才”这个称呼,曾交待向荣不必自称“奴才”,奈何这人奴才做得久了,改不了口,便由他去了。
  “耿王爷倒是好心情。”
  周士相笑了笑,将字放下,看向向荣,问他道:“你拿这幅字给本帅看,是想让本帅夸赞你旧主子字写的好么?若是如此,你这奴才倒是颇念旧情啊,知道寻机会替旧主讨些好啊。”
  向荣干笑一声,生怕周士相误解,赶紧大表忠心道:“奴才心中只有伯爷,可没什么旧主不旧主的。”
  “行了,少在这装蒜,说吧,你拿耿继茂这幅字来给本帅看,到底要告诉本帅什么?”
  周士相懒得猜测向荣用意,反正感觉肯定不是什么好事,要不然向荣也不会巴巴的来见自己。本能的脑海中便脑补一幕恶奴欺旧主的场景出来,在这场景中,他周士相肯定不是什么好人,十足一个抢了人家老婆,又花钱买了人家奴才,进而再害人家性命的风流大官人。
  唔……
  我可不能干西门官人干的事,周士相暗自警醒,不论向荣如何栽赃陷害耿继茂,为大局着想,他也不能就此痛下杀手,怎么也得把靖南藩下那帮降将降兵完全消化了才能动手,要不然恐有些麻烦。
  向荣却是没有察觉周士相内心态度,而是很小人般的献了谗言:“伯爷,奴才以为耿继茂这是对伯爷心中有怨恨!”
  “怨恨?”
  周士相撇了撇嘴,向荣这谗言进得也太低级了些,广州城内哪个不知道靖南王对自己有怨恨,换你老婆被霸占,部下被分瓜,财富被洗劫,能不怨恨?有怨恨才正常,没怨恨才不正常!
  “你家旧主对本帅心有怨恨也是应该,不过本帅也不能因他写了首《虞美人》就对他大加治罪吧?你啊,以后把心思用在其他方面上,别鬼鬼崇崇的,本帅真要杀耿继茂那小子早就动手杀了,焉留他活到今日?”周士相急着去吃饭,暂时也没有除去耿继茂的心思,因此不欲和向荣再啰嗦。
  见周士相不以为然,向荣急了,道:“伯爷,你可不能小看这首词,奴才可是打听的清楚,这词据说是当年李后主老婆小周后被宋太宗强幸之后所写,所以这词明着是思故国,实际透的可是冲天怨气……”
  周士相眉头一挑:“你是说?……”
  也不知向荣有没有明白周士相想问的是什么,反正他赶紧点头道:“伯爷,耿继茂明面上自知生杀皆操于伯爷之手,故而不敢对伯爷有任何不满,可私底下,这人心隔肚皮,奴才总觉得他有点不对,所以一直叫人留心着他,这不,总算叫奴才给看出来了,他是拿李后主自许,把伯爷当成宋太宗一般起怨呢。”
  “做个李后主也无妨,手无缚鸡之力,又能如何?”
  “伯爷,耿继茂可不是手无缚鸡之力之人!”向荣提醒道。
  “嗯?”
  向荣此话让周士相犹豫起来,这奴才说的不错,若真把耿继茂视为手无缚鸡之力的李后主确是小瞧了他,这小子跟着尚可喜一路南下,手下可是沾了不少汉人血的,广州屠城、潮州屠城可都有他的“功劳”,且马上马下本领都有,算是个文武双全的人物,若不是广州老窝被自己端了,他又如何肯投降。所以对这种人不能真的轻视,不然有朝一日可会给他弄出大事来的。
  “伯爷,奴才伺候人一辈子,见得人可多了,这人啊,不怕有怨恨,怕的却是忍。俗话说忍字头上一把刀,伯爷你大人大量,不与耿继茂一般计较,还跟朝廷为他请封王,可耿继茂心中就真的对伯爷感恩戴德?”向荣真是浑不念旧主之情,一心要把旧主置之死地。
  “那日本帅回城,耿继茂亲自为本帅牵马,还是很恭顺的嘛。”
  周士相隐隐动了杀机,耿继茂单是怨恨倒也罢了,哪怕他在人前流露这种怨恨也无所谓,可这小子却在人前一点怨意也不显,反而每日在府中装模作样读书写字,这份心机便大大的不良了。他从惠州回广州时,耿继茂也和宋襄公等人出城相迎,看到自己过来,头一个便满脸堆笑的上前恭贺自己大胜回师,且执意要为自己牵马,表现极其恭顺,让人一点也看不出其心中怨恨之意,单这装孙子的本事,便常人所不及。遭此大变,却还能忍成这样,和那为夫差尝粪的勾践倒有一比。
  周士相可不想自己成为夫差,已经起意要除去耿继茂,可这杀人的话总不便亲自说出口。向荣也是人精,见状凑了一句道:“伯爷,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元灵那边若是知道,怕是要闹……”周士相故作一脸为难。
  “只要伯爷疼夫人,夫人也总要认命。”
  “杀了他怕是不妥,郭学士已回昆明为其请封王,若本帅将他杀了,恐怕靖南藩下不免寒心,朝廷那边知道了也会对本帅不满。”周士相很是踌躇。
  向荣眼珠子一转,却道:“奴才伺候耿继茂这么多年,知他身子骨向来不好,若是暴毙也属正常。”
  “暴毙?”周士相一怔:“能行得通?”
  “欲加之罪尚行得通,况欲加之病呢?伯爷放心,耿继茂的病靖南王府上下个个都知道,统统都可作证,过往医案也是写得清楚,这事,没把柄落下。”
  向荣把话说的这么明了,周士相也不再迟疑,沉吟片刻,吩咐他道:“这事手脚须干净,不能留下什么首尾,要不然,你和你的旧主子一块去吧。”
  得了准信,向荣心下大喜,赶紧道:“奴才办事,伯爷放一万个心便是!”
  “这事你去办,本帅什么都不知道。”周士相说着便抬脚往厅外走去。
  向荣却在后又问了声:“伯爷,那两个小的呢?斩草若不除根,后患可是无穷。”
  周士相脚步微顿,迟疑一会,终是道:“留着,不动。”
  “伯爷……”向荣还要再劝。
  “留着,不许你动手。”周士相坚定说道。
  “奴才知道。”向荣心下有些失望,却是不敢违令。
  走到厅口时,周士相忽的转身瞪了一眼一脸失望的向荣:“怎么本帅觉得不是你在替我除祸患,而是我在替你除去祸患呢?”


第488章 延平请兵
  周士相启程往肇庆前,金厦延平藩突遣使至广州,来人是延平藩下参军陈永华。
  “人生不识陈近南,便称英雄亦枉然!”
  陈永华的大名天下谁不知,周士相接见了这位前世颇有名气的英雄人物,不过他还没无聊到问陈永华是不是另有一个“陈近南”大名。在和这位比自己还小两岁的年轻人谈话时,他更多的是关心对方来广州的目的,或者说国姓爷遣来他手下最信重的军师到广州来想干嘛。
  陈永华首先恭贺太平军大败济度,其后便告诉周士相,延平郡王已决定七月挥师北上长江,直取南都。
  国姓爷入长江之役,周士相早就知道,因此倒没有什么惊讶,只是委婉提醒陈永华回去之后得与国姓爷说,要注重军纪,且要速战速决。南都坚城,大军万不可在城下多顿,若取江口当倾全力攻之,绝对不要幻想南都清军会投降,更不能给清军拖延机会,使其援军入城,一鼓而下之方能成事。
  “多谢兴平好意,学生回去之后定当转告藩主。”
  陈永华来前延平藩下几次军议,藩主也好,大将也好,都对此次入江之役信心十足,藩主更是雄心勃勃,准备于孝陵祭祀太祖皇帝。藩下将士也是人人摩拳擦掌,秣兵厉马要给清廷以重击,却不知兴平怎么会认为藩主会幻想江南清军会妥协,真要兵临南京城下,藩主也好,将士们也好,哪个不盼着立即攻城,又怎会收力不发,给清军以拖延机会呢。
  陈永华不以为是,但周士相如此郑重交待,他也只能代他家藩主礼貌性谢过,接着便道出了所来之目的。
  “我家藩主欲请兴平率部入闽,如此我家藩主在海上直入长江,兴平大军在陆上牵制浙、闽清军,水陆夹击,清军必不可当。若南都下,我家藩主以福建全省酬兴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