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儿不为奴-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冒襄笑道:“那江北大营听着好大威风,可是鞑子却是进退两难,他们哪有什么水师能渡过江来!……鞑酋更是下旨把岳乐给抄了家,将岳乐的名字改成了阿其那,说清廷失南京都是岳乐的错。”
  “阿其那是什么?”柳如是不解。
  冒襄道:“鞑子话的意思叫狗。”
  “岳乐也是鞑子的亲王,爱新觉罗家的人,他是狗的话,那鞑酋是什么?”
  董小宛捂嘴而笑,钱谦益和柳如是亦是放声笑了起来。
  “痛快,真是痛快,那年轻的国公真乃神人,竟逼得鞑酋说他家都是狗!”
  钱谦益轻拍桌面,大是兴奋。
  “南都一复,江南百姓俱剪去辫子,戴上网巾,恢复我汉家衣冠,那清军却是不敢过问,真是畅快!”董小宛的脸红通通的,又把半杯酒一口喝下。
  “我在市集里听说,粤国公手下大将葛义带兵入镇江,城内清军俱是出降,百姓夹道迎接,好不威风。听说粤国公特别命令他的铁人卫,列队在金山寺前,百姓何曾见过如此勇士,都竖起大姆指,称他们是天兵。有这回事吗?”柳如是的神情既兴奋又羡慕,真想亲眼目睹那位年轻国公手下的雄兵劲旅。
  “怎么不是!金坛更奇,仅仅十八骑兵,就吓走六百多个贼鞑子!百姓还编成童谣来唱:是虎乎?否。十八铁将,惊走满城守虏!”冒襄唱做起来,抑扬顿挫,让四人笑得开怀。
  钱谦益感慨万分道:“鞑子兵平日跋扈猖狂,今日终于见我汉军威仪。”
  “我还听说,有个鞑子头头脱去军装逃跑,来到一家村店,肚子正饿,见店中的客人高声谈笑,鞑子不识趣,问发生什么事,村店老妇回答,说闻江南要尽杀北人,不留一人!吓得那鞑子饭也不敢吃,赶紧灰溜溜走人。”
  冒襄所说,众人又是一阵笑。
  柳如是见诸人皆饮足吃饱,便请移驾到小书房,换上龙井清茶。谈话间,却是说起了正事。
  “眼下当务之急是要把唐监国的檄文散出去,鼓动江南风潮,使管、梁二人不得安生。另外,南京既已光复,想来唐监国肯定会从广州过来,我要设法亲去南都,以老迈之躯为监国殿下和粤国公奔走呼应,使江南士绅皆奉唐王。”
  钱谦益说完,柳如是插嘴道:“马逢知反正归明,可不知他能否拿下浙江。”
  钱谦益问她:“河东君担心马逢知拿不下浙江?”
  柳如是点头道:“也不全是为此,总是兵贵神速,速取浙江,福建便能光复,如此江南便复弘光之时,半壁有之。毕竟鞑子大军在江北,若东南不速定,恐有波折。”
  冒襄闻言不以为然道:“浙江没有多少清军,赵国祚和佟国器现在肯定缩在杭州。马逢知这人虽是墙头草,但此番既已反正归明,粤国公又许他浙江全省,他若不尽力,岂不是对他自个不住?”
  “马逢知那边当不会再有反复,只是大木那边却需发力福建,如此闽浙必下。”
  “听太平军那边的人说,张尚书已叫人去金厦,希望说动延平发兵攻打达素。”
  “如今南京已下,局面大好,大木必然会取福建。”
  钱谦益不疑郑军会放着已成没牙老虎的达素不打,福建一省可是他那好学生梦寐以求的养兵之地。
  冒襄有些担心道:“管效忠和梁化凤现在倒好,一在苏州手握八千兵,一在常州手握五千兵,粤国公不打他们,他们也不打粤国公,却不知这二人打的何主意?”
  “说来也是诡异,这都快一月了,管、梁二人却是半点动作也没,就好像江南太平,没有任何事发生般。”
  柳如是也是诧异。


第767章 管效忠,梁化凤
  江宁巡抚衙门驻地原为苏州有名的鹤山书院,明永乐年间改为衙署,清廷改明南直隶为江南省后,在苏州设江宁巡抚,管辖苏州、松江、江宁、淮安、扬州等府州县。
  蒋国柱从江宁回到苏州后,便一直和管效忠忙着收复失地,并且监视崇明尚未撤走的海匪。江宁失陷后的第三天,也就是九月十二日,正抽空和苏州知府阎绍庆听戏的蒋国柱接到了这个让他措手不及的消息。
  阎绍庆也是吓得慌了,这人说起来对大清十分的忠心。顺治十年,张名振和张煌言三入长江之时,上烸县的衙役曾经想挟持阎绍庆反正归明,几次拿刀架他脖子上威胁,阎绍庆都不肯降明。后来江宁巡抚周国佐率兵赶到,阎绍庆方捡回条命。因坚不降贼,调任江南接替周国佐的蒋国柱特意向清廷特意举保阎绍庆升任苏州知府一职。
  郑军来时,苏州府不少官员都和郑军私通,阎绍庆却坚信郑军拿不下南京,只令严守城门,城内不得出一人,城外也不得进一人。郑军于南京城下大败之时,城内一干官绅无不佩服知府大人眼光独到,知那海匪不可靠。随后便有人在阎绍庆那进言,说钱谦益在海匪来时很是活跃,替那郑贼充当说客,理当锁拿。阎绍庆心动,但却不敢下手,因为钱谦益不但是江南文坛领袖,更和两江总督郎廷佐有私交,所以在没有总督衙门明确指示前,他不敢做这得罪江南士绅读书人的事。
  管效忠这会领兵去了昆山,蒋国柱手下没兵,便立即派人将这消息告知管效忠,请他立即带兵回防苏州。另外,蒋国柱让阎绍庆亲自去趟常州,请梁化凤无论如何也要把常州守住。
  阎绍庆到了常州后,不但见到了梁化凤,更见到了大学士额色黑。梁化凤这边收到南京丢失的消息比蒋国柱和阎绍庆要早,因为他手下一支兵马在金坛遭到了太平军的袭击,留在镇江的一支兵马也被太平军消灭,只逃回来十来人。
  知道南京丢了,梁化凤当时也是不亚晴天霹雳,他始终弄不明白太平军是怎么跑到南京,又如何夺取这座雄城的。
  梁化凤不明白,额色黑更不明白,他离开江宁时,安亲王岳乐亲领大军去剿浙寇,这才几天功夫,南京丢了,岳乐也被俘了,而他才刚刚把皇帝给梁化凤的密旨拿出来,都还没动身去苏州将另一秘旨给管效忠呢。
  额色黑问梁化凤能否夺回南京,救回安亲王,梁化凤的回答让他很失望。梁化凤明言他手里只有不到五千兵,若是守城,尚能维持,可这攻城,叫他如何做?郑贼海匪十几万大军都没能拿下南京,况他?再说,镇江已经被太平军收复,欲取南京,首先就得拿下镇江,要不然,他还没到南京就被镇江太平军抄了后路,两方夹击,他又不是神兵神将,哪里能撑得下来。
  额色黑没有办法,便问梁化凤现在应该怎么办。梁化凤说当务之急是把管效忠手里的八千兵拿过来,如此他就有能力守住江南,坚持到皇帝大军赶到。额色黑思虑后,同意就这么办,反正皇帝已经下旨叫梁化凤捕捉管效忠。可是额色黑还有一个顾虑,那就是一旦梁化凤拿下了管效忠,松江的马逢知又该如何办?这人可是墙头草,若是知道南京被明军占领,他肯定会反。没了管效忠牵制于他,江南还不是保不住。
  梁化凤却道不必担心马逢知,这人就是叛降归明,也断无胆量攻打于他,很可能如上次海匪入江一样,继续观望。
  额色黑也没有更好办法,便同意梁化凤所请,准备将管效忠从苏州诳来,正商议如何哄管效忠来时,阎绍庆就从苏州赶来了。
  阎绍庆转达了蒋国柱请求梁化凤务必守住常州的意思,梁化凤不置可否,额色黑要阎绍庆回去,让管效忠领军到常州来,两军合力夺回南京。便是夺不回,凭借两军合力,怎么也能守住常州。
  额色黑是内阁大学士,又是满州人,此刻是江南最高官员,他的话阎绍庆自是不敢答应,忙又赶回苏州。可在常州和苏州交界的吕城镇,阎绍庆却意外从几个南京跑出来的满州大兵口中得知,朝廷已经下旨要梁化凤捉拿管效忠和蒋国柱。
  这个消息可让阎绍庆吃了一惊,他没有怀疑,因为这几个大兵确是真满州,有一人还是安亲王岳乐的戈什哈。他们从南京逃出来后到了宜兴,这会正是要去常州寻大学士额色黑的。再想到额色黑和梁化凤要管效忠到常州这件事,阎绍庆哪里还不明白这就是出鸿门宴,管效忠真来了常州,肯定会被拿下,手下的兵马也会被梁化凤接收。
  阎绍庆心里打鼓,很是犹豫,不知道是不是将这个消息告诉蒋国柱,毕竟是蒋国柱将他从上烸知县任上提为苏州知府的,又许将来保他任江宁布政,这样再任几年,将来便有机会出任督抚大员。可蒋国柱一旦被抓,他就失了后台,恐怕还会受牵连,连苏州知府都做不得。思来想去,阎绍庆决定将这个消息告诉蒋国柱,他将宝押在了蒋国柱和管效忠身上。因为梁化凤手里的兵马并不比管效忠多,且太平军要进军江南,第一个打的就是梁化凤。梁化凤若是战败,朝廷在这江南能依靠的就只有管效忠和蒋国柱了,到时恐怕朝廷就不会谈什么密旨拿人,反而要极力倚重蒋、管二人了。
  在大清做官,光有忠心是远远不够的,这后台更是重要。阎绍庆拿定了主意,匆匆赶回苏州,一入城便进了巡抚衙门。
  蒋国柱听了阎绍庆所说,面色铁青,坐在堂中发了半天呆,尔后却是面色不变,让阎绍庆监视下面的人,不要让任何人有异动。
  管效忠是快马赶回苏州的,深夜进的城,在巡抚衙门和蒋国柱一番密议之后,天亮就回了昆山,然后将军中几个苏松将领秘密除掉,领着大军直接回了苏州城。
  松江的马逢知得知管效忠领军回苏州,颇是纳闷,不知道管效忠此举是何意思。自从管效忠领兵到昆山后,马逢知就对管部有戒备之心,总觉清廷会与自己秋后算账,哪怕他在最后时刻卖了力气,令得郑军无法在崇明立足,清廷还是要算自己的帐。
  这些日子来,马逢知也不知自己是怎么过来的,每日提心吊胆,又抱有希望。替郑成功向清廷请降不果后,马逢知便更加卖命起来,已经两次派其部水师攻打崇明四周的郑军,双方各有损失。可即便如此,他这心总是不安定,生怕管效忠会突然领军杀奔而来。
  现在管效忠却突然一声不吭的撤军回苏州,马逢知不能不弄个明白,要不然他怕是觉都不能睡了。没让他等多久,南京被太平军光复的消息就传到了松江军营。
  马逢知在发呆之后,笑了起来,连日笼罩在脸上的阴云一下消散。他知道,这一回,清廷再也没法算自己的帐了。而他也将能够重新下注,获取最大利益。
  钱谦益今年的第三封书信秘密送到了马逢知手中,信中钱谦益要马逢知立即反正归明,马逢知却没有对钱谦益派来的人做任何答复,只说容他考虑几日。
  马逢知没有时间考虑,因为就在当晚,几个从南京秘密过来的太平军就进了他的军营。
  罗纶代表周士相和张煌言告诉马逢知,若马部立即反正,则立即请报监国授予其国公一爵,且不需其对付管效忠和梁化凤,只需他出兵浙省攻打浙东,以牵制清闽浙总督赵国祚和浙省巡抚佟国器。罗纶最后很明确的告诉马逢知,倘若他能光复浙省全省,则浙省便归马部养兵。
  马逢知没有问他若不反正归明,太平军会拿他怎么办,因为他清楚,自己已经没有选择。周士相许出的条件十分诱人,太过诱人,国公是虚,浙省是实。
  马逢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