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儿不为奴-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缺的只是时间,足够的时间让他进行内政的磨合,进行军事装备的改良和兵马的训练。
  在甘露寺的第三天,徐应元被周士相从南京召了过来,随后徐应元便带着周士相的亲笔相踏上了北上的道路。他此行是秘密向清廷劝和的。
  郭雄他们提出的北地兵未必忠诚,且会思乡,有可能导致他们不愿为太平军卖命这个问题,周士相的看法恰恰相反,他认为正因为这些北地兵会思念家乡亲人,所以他们才有可能为太平军卖命。
  “吃大帅粮、拿大帅饷,跟着大帅回家乡!”
  “回家乡,有钱有粮见爹娘!”
  “……”
  周士相亲自写了这么几条宣传标语令军部下发江北军,由江北军组织宣传动员,告诉那些北地降兵们,只有好好的在太平军干,他们肯定能打回家乡去!
  安排了江北军的事务后,周士相在北固山上也是一天也没闲着,铁毅、蒋和他们带着五千军士回了南京。之前,周士相曾派人通知郭之奇,希望郭之奇能够在南京组织一次盛大的欢迎太平军大捷归来的凯旋仪式,不想郭之奇却不同意这样做,认为这会劳师动众,浪费民脂民膏。且周士相本人未回,南京那边也不知道该如何筹备这凯旋仪式,如何定下相应章程。这其中牵涉最深的无疑是定武帝的存在,江北大捷,消灭清军数万,斩杀都统以上将校数十人,更阵斩鞑酋亲舅舅,这是何等的大捷。这等大捷,定武帝该如何封赏周士相,周士相已是齐王,定武帝要如何赏他?难道加九锡不成?
  周士相在镇江养伤,某种程度上倒是化解了这个大问题,定武帝派大学士洪育鳌、司礼太监潘应龙来镇江探望慰问周士相。这是应有之礼,不想随洪、潘二人一起来的还有长公主朱淑仪。
  世人皆知,长公主朱淑仪是绍武帝嫡女,隆武帝、定武帝的嫡侄女,也是唐藩唯一的血脉传人,其身份贵不可及,以至于当年永历帝朱由榔都要封她为大长公主。不过这些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天下人都知道长公主朱淑仪早由永历下旨赐嫁周士相,此事也得到了定武帝的首肯,故而长公主的到来让甘露寺一下热闹起来,所有人都想看周士相如何和这位谋过面的未婚妻见面。
  瞎子李更是翘首以盼,天天蹲在甘露寺的大门外等未来主母,周士相听说后很是无奈的苦笑一声,他本心对这位见都没见过的长公主并无好感,也对这桩婚姻很反感,因为很明显,朱由榔也好,唐王也好,他们都是想通过下嫁公主联姻这种政治手段笼络周士相。在这桩婚姻中,最大的受益者不是周士相,也不是那位长公主。


第911章 齐王妃
  但再反感,周士相都必须正视自己那位未婚妻的存在。有关长公主的事,他从未刻意打听过,但也知这公主命很苦,当年李成栋部清军打入广州时,这位公主不过七岁,由乳娘带着从广州逃出,后一直流落民间,直至被回昆明述职的大学士郭之奇无意发现,这才有了永历朝的大长公主,今日定武朝的长公主。
  李成栋攻破广州是伪顺治三年底(隆武二年),从时间上算,这位长公主今年应是二十岁,这年纪无论是民间还是皇室,都是大姑娘了。不过真要按周士相的观念,这岁数倒也蛮好,真要让他聚个十六七岁的丫头做妻子,他倒是有些别扭。
  悔婚是不可能的了,周士相可不想给定武帝这个难堪,并且自在扬州险些被炮击后,他对于将来倒真是有所担忧。迎娶朱明公主,生下一位有朱家血脉的儿子,或许在未来能够解决一个很棘手的麻烦。所以他再是不愿,也不得不乖乖接受这桩政治婚姻,至于那位长公主是长得貌如天仙,还是丑八怪,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姓朱。
  不知为何,在知道长公主要来后,周士相突然变得有些紧张起来。他不是新婚之人,他曾有过妻儿,现在广州也有两个女人,但对于这位朱明公主,他就是有说不出来的感觉,弄得好像丑媳妇见公婆般。有时想得很开,对自己的心态感到好笑,有时却又无比纠结紧张。
  一旦迎聚长公主,齐王府的女主人肯定是这位长公主,石元灵的身份注定她不可能成为正室,甚至侧室都不可能,按这个年头的说法,石元灵就是个侍妾,一个摆不上台面的寡妇。
  周士相已经派人将耿精忠的骨灰送回广州了,他不知道石元灵知道儿子的死,会不会对他有怨言,亦或产生怀疑。毕竟,若说这个世上谁最想耿精忠死,恐怕排来排去都是他周士相。
  耿继茂肯定不是无缘无故病死的,这件事能瞒得了很多人,但绝瞒不过石元灵。身为妻子,石元灵不可能不了解自己丈夫的身体情况,耿继茂又正当年,突然发病,未过多久就死了,这件事,换谁都会有怀疑,便是耿仲德等一干靖南藩下降将对此也是心知肚明,只是没有人将这件事挑破而矣。但谁也不肯保证,耿精忠成人之后,未来不会有人将他父亲的死因对他透露几句。
  霸占其母,毒杀其父,这等深仇大恨,成年之后的耿精仲如何看?他是愿意继续看着母亲被杀父仇人压在身下,忍辱偷生、认贼作父,换取自己的性命和荣华富贵,还是忍辱负重,在时机到来之时为父报仇呢?
  周士相自己也不敢说耿精忠将来会不会突然给他这个“后爹”一刀,因此他安排耿精忠上战场。这个安排从一开始就是存的让耿精忠死在战场上的心思,但这个心思,脸皮厚如他,也不曾对任何人透露过一句。结果,耿精忠真的如他所愿战死了,在知道这个消息后,他有过惊讶,但旋即却是无比轻松。至于,这背后有没有什么隐情,周士相不想深究,他也不想知道。
  对于石元灵,周士相对她倒谈不上感情,当日在平南王府纯因一时性起,对这位丰腴的靖南王福晋产生了一股冲动,这才有了“王府藏娇”。
  食髓知味,周士相不得不承认,石元灵这个女人身上还是别有一番“趣味”的。在她身上,周士相能够随心所欲,能欲求得偿,心满意足。而婉儿姑娘那里,却好像总是放不开,多了仪式性的味道,少了情调,也少了水润般的滋滑,这便让他无法尽性。
  欺男霸女,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周士相都是不屑做的,可惜,石元灵的身子却让他做了这等无耻之事。现在想来,他总觉得当日他真是精虫上脑,每回从石元灵身上爬起来,他也会突然有种圣人般的空灵之感,那刻,当真是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无比鄙视。然而,不久之后,他又会想念石元灵的身子。在江西、在南京、在扬州,无数个夜里,周士相都是远水解不了近渴。那心里,真是痒得不得了。
  但愿石元灵能够知趣,耿精忠也算是为国战死,该有的身后之名总会给他,“归义伯”这个爵位周士相也可让耿聚忠承袭,不会就此断了,但愿如此能让石元灵不会闹将起来吧,毕竟他周士相也断了腿,这仗实在是险恶。
  林婉儿的出身也局限了她不可能压过长公主成为齐王妃。周士相从不在意婉儿的过往,这个乱世,女人能活下来已是不易,如何还能苛求所谓的名节。真要苛求的话,苏州那帮可怜的女人下场还不凄惨么?她们的父兄无有胆量去反抗祸害她们的强盗,却将罪过都推在这些可怜女人身上,逼着她们以死来成全家门的名声,若没有周士相,这些女人最终的下场会凄惨到难以用言语形容的地步。
  对别人,对婉儿,周士相都一样,他不想礼法这个怪兽继续吞食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只是周士相明白,他对婉儿再好,也不能将她抬为王妃,因为他的部下们不会接受。他可以阻止礼法吞食人命,但却不能阻止礼法决定一个女人的地位。长公主的出现,无疑是符合了大多数人的理念,这位有着高贵出身的女人,才是太平军上下认可的主母。哪怕如蒋和等执意要周士相称帝的部下们,对于长公主来做齐王妃也是认可的,而不会因为他们要逼周士相篡明朝的皇位而敌视这个朱家公主。
  女人,自古至今,除了个例,大多数都是历史的配角。几乎每朝开国皇帝的后宫中都会有前朝帝室之女,而这些前朝帝女,她们根本无力改变娘家的结局。
  在忐忑两日后,司礼太监潘应龙和大学士洪育鳌陪着长公主来了甘露寺。
  尚未成亲,按规矩,长公主不当来见周士相,这与礼法不合。但现时现境,这礼法早就薄得很,南京皇宫的一应摆设和规矩休说和崇祯朝比了,就是弘光朝、隆武朝、永历朝都比不得。旁的不说,但说这用阉人,永历的宫中好歹还有大量从北京逃出来的崇祯朝阉宦,从南京及福京(福州)过去的宦官,定武皇宫倒好,拢共到现在不过收拢了两百多阉人。内廷二十四衙门只恢复了司礼、司设、尚宝、沅衣、尚衣、内官等监(局),其他衙门一概未设,因为设了也没有阉人可用,以致于南京皇城内很多活计都是宫女来做。
  在广东时,周士相便给下面吩咐过,不得录用新阉之人入宫,更是对潘应龙言明,倘若发现宫中私自招新阉之人,便唯他这司礼太监是责。潘应龙对此倒是没有意见,世上没有人比阉人更明白阉人的痛苦,既然齐王反对,唐王也是不喜排场,加上定武朝廷新立,皇城也用不了太多阉人,潘应龙也就顺水推舟。退一万步说,他这司礼太监背着齐王和内阁私下招人,他潘公公也拿不出这些阉人的钱粮来。
  如今的南京城,皇城也好,内阁六部也好,大大小小的衙门,上到官员俸禄,下到冰火炭钱,一个铜板都是齐王府给列单开好,每月十号准时送至,多一文没有,也绝不少一文。大小官员,概不能免,也只定武帝那里每月能多领些钱,为的却是让皇帝偶尔赏赐用,要不然定武帝一时高兴想赏人,结果却发现自己手里一文钱也没有,那也未免太不合适。
  周士相先见的是洪育鳌和潘应龙,二者一个代表内阁,一个代表皇帝。潘应龙带来了定武帝表彰周士相的圣旨,不过多是空话套话,并无实质内容,上面所列的封赏之物也不过只存在于纸面上,周士相直想要实物的话,得他自己去办备。
  宣完圣旨,又是一番场面话后,潘应龙感慨地说道:“长公主听说殿下伤了腿,很是担心殿下,每天都往大报恩寺为殿下烧香祈祷,当真是殷殷之心,令人动容啊。”
  洪育鳌也点头道:“长公主确是贤德,我亦曾听说公主曾求见圣上,欲亲至扬州探望殿下。皇后担心江北正在大战,公主去了会给殿下添乱,所以劝了下来。这次听说我和潘公公要来镇江,公主非要来看殿下,皇上劝不得,皇后也没办法,只得让我二人带公主一起前来。”
  潘应龙笑了起来:“皇后对咱家有过交待,公主毕竟早年流落民间,若是在殿下面前有什么失礼之处,还请殿下莫怪。”
  周士相自不会说其他,嘴里赞美了公主几句,心里也是有些微微暖意,觉得这长公主对他倒是不错,知他受伤便心急如焚,确是难得,看来这位公主倒不是不知世情的姑娘。


第912章 公主也是穿越来的?
  周士相腿上绑着绷带,夹着固定的木板,谈话的时候一直坐在那里,刚才接圣旨的时候也是象征性的躬身,由桂永智代领。坐的时间有些长了,周士相感到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