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1617-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老书吏原本眯着眼在衙门口晒太阳,他已经见多了风雨,兵部这里什么事没见过?什么倭寇,俺答,西南夷,王师天兵一至,统统一鼓荡平,现在他看着各人的表情,心中情不自禁的慌乱起来,他心中情不自禁的想道:“天哪,天,难道皇明的天,真要塌下来了吗?”
  ……
  来自辽东的急报第一时间便是送到该到的地方。
  宫中,内阁,兵部,半个时辰不到,几乎整个皇城都知道辽东有变,王师惨败,几万人的军队几近全军覆灭,光是总兵就死了好几个。
  这可不是去年辽东惨败那样的消息,李永芳是投降,而且只是一个边关上的游击,张承荫率部不过一万来人,轻敌冒进,也只是个声名不显的副总兵。
  这一次万历调集的兵将几乎是整个大明声名最为显赫的名将,杜松和刘铤一提起来,谁人不知,哪个不晓?
  论名声,资历,还有家丁的力量,整个大明也没有几家将门比他们强了。况且还有李如柏代表的辽镇将门力量。
  这样的征讨实力在京师中人看来已经强到逆天,说实话大明打三大征也没有动员这么大的力量,结果却是叫人大跌眼镜。
  最为紧张的,当然是宫中和内阁。
  方从哲正好还没有下值回家,接到消息后更是神思不属,十分紧张。
  他的内阁首辅之位原本就很不稳,此番辽东惨败更是雪上加霜,方从哲知道外间必定已经有人在密会商议,现在他的当务之急便是看皇帝的心意如何,接下来便是要在各党之间折冲,设法平息风潮,这其中必定也有利益的让渡,就算他渡过表面的关隘,日后也很难安然坐在首辅的位子上了。
  在内阁外,明显能看到一群群的小宦官在来回奔走着,人人脸上都挂着紧张的神采。辽事已经报入宫中,这些太监的嗅觉最为灵敏,人人都知道出了大事,这个当口没有人敢有一丁点的懈怠,万一撞在什么枪口上头倒了霉,那可真是冤枉透了。
  傍晚时分,一个有品阶的御前牌子持着铜拂尘赶到了内阁。
  方从哲心中不安,竟是起身到阶前相迎。
  他干涩着嗓子道:“公公可有旨意?”
  “皇爷只是叫咱家带句话给方相爷,不算传旨。”御前牌子微笑着道:“皇爷说,败了也无甚要紧,重新收拾再派兵便是,钱粮若不足再想法子,要紧的是挑出得力的经略人选才是……方相爷你在这事上要上点心,皇爷也在思谋这事,今天的晚膳都免传了。”
  方从哲毕恭毕敬的站着听太监传话,就算声明了不是传旨,他仍然得如临大宾,其实象这样听传话还不如说是传旨呢。
  听完之后,方从哲身子一软,差点儿瘫在椅子里头。
  见首辅相爷这般模样,太监从鼻孔里笑了一声,大约是笑方从哲身为首辅居然这么沉不住气,实在叫人有些瞧不起。
  “新经略……”方从哲沉吟着,心里也明白杨镐完蛋了。
  杨镐的奏疏里没有一句替自己请罪认错的话,在方从哲看来简直是荒唐透顶。不论杜松怎么冒进,马林怎么失期,他杨镐才是真正最终负责的人,将帅协调,分兵合进日期这些事,难道不是他杨镐的职责,怎么可以全推到部下身上?
  若是杨镐切实认罪,方从哲还能设法替他转圆,好歹能保住性命,现在看来,皇帝只字不提杨镐,显然是心中怒极,杨镐这人算是死定了。
  至于新经略的人选,方从哲心中还是乱糟糟的,一时半会的根本起不到。
  “公公请上奏皇上,容臣一些时间,慢慢思虑清楚了再上奏。”
  太监笑道:“这也是应该的,从容些儿才好。”
  方从哲这时慢慢定下心来,从这个御前牌子的反应来看,这一次惨败最少在万历那里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他心中不觉有些惭愧,向来自诩读书过万卷,深明世理通晓人心,处理政务也很顺手,在各党的党争中也是如鱼得水,现在看来,自己毕竟只是一个书生!大事临头,少了静气,比起当国四十七年的皇帝来说,这一方面还是差的太远了。
  方从哲看向太监,说道:“皇上还有别的话吗?”
  “这倒没有了。”
  方从哲有些踌躇,他想问问皇帝能不能发内帑出来救急……朝廷实在是没钱,如果府库充盈一些,他也不必与本兵一起连发红旗催促用兵,可是在这种时候,皇帝只要没有主动提,他这个首辅也不能主动提出来……皇上再淡定也会杀人的,杨镐的人头就铁定保不住,方从哲不想在这个关口冒险。
  “皇上的身子怎样?”
  按说刺探内宫情形,特别是问皇帝的身体是犯大忌讳的,只是方从哲身份特殊,首辅大学士都不知道皇帝身体如何,万一有什么“大变”发生,百官都看首辅,首辅却是抓瞎,那如何得了?
  十几年前时,万历感觉自己要“大渐”,召见了当时的首辅叶向高,要发内帑赈灾,撤回税监和矿使,结果叶向高拟旨未定,万历就叫太监把旨意给抢了回去……万历挺了过来,没事儿了。
  提起皇帝身体,御前牌子脸上有些愁容,看看方从哲,缓缓道:“皇爷最近有些咳喘,入春后比冬天时反而厉害些,胃口也大不如前,比起去年,天颜似乎清减了不少。”
  万历这种从小胖到老的人,到了老年胃气不佳而致消受,加上喘咳之征,这些都不是好消息。方从哲心里颇觉不安,脸上还是从容的道:“都是些时症,不碍的,你们小心伺候便是。”
  “这是当然,咱家就是干这个的。”御前牌子躬一躬身,转身离去。
  方从哲这才长吁了一口气,脸上的神色彻底放松了下来。


第188章 出行
  天黑之后,方府的门房里聚集了好几十人。
  个个都是方翅乌纱,黑缎子面的官靴,红色或蓝色的带补服的官常服在身,各人又都有贴身的小厮跟着伺候,时不时的添茶续水,或是送上些小食点心……方府可是没有饭招待客人的,在门房里候见的也不是什么大人物……就算有几个红袍官儿也是冷曹闲衙门里出来的,真正有实权的要角大员,这时多半在外客厅或是外书房里候着,真正得力的心腹人物,早就直接延请到书房里去了。
  辽东的消息传来,京师不仅民间震动,官场也是大震。
  原本各党都有出手弹劾方从哲的打算,后来傍晚从内阁传出消息,万历皇上已经派宦官传过中旨,对方从哲无一语斥责,相反还是隐隐表示了对方首辅的支持。这样一弄,弹劾首辅肯定是不成了,凭白树敌,自己最终还是灰头土脸。
  驱逐首辅在大明不是头一回,也不会是最后一回,有成功也有失败,最要紧的就是发动的时机或是揣摩皇帝的心意。
  有皇帝支持辅臣仍然去职的首辅,皆因闹到举朝各派势力全部反对,首辅就算有皇帝支持也只能黯然离去,也有群臣揣摩出皇帝心思,几封奏章轻飘飘的就能叫首辅请辞的事例。
  方从哲此时根基尚牢,各党最终的火力多半是要落在兵部尚书和辽东经略杨镐的头上。
  本兵一时攻不倒,杨镐却是破鼓人人捶,方从哲也明确表示,杨镐此回罪过不轻,待新经略上任后,在前方查明实证,到时候再做临机处置。
  到晚间时,辽东新经略的人选,已经成为各党之间竟逐的焦点所在了。
  “辽事容易办的很!”
  门房中的客人多半是陛辞的地方官,临行前再来求见首辅,也有一些是奉命办事的中下层官员,手里有与内阁和首辅相爷相关的政事,然后找个借口来私邸请见,多少攀个交情。也有是门生弟子,只是关系较为疏远,这才被安排在门房候见,不过这一类是多半会得见的,方从哲好歹会念点香火情份。
  最多的便是来撞木钟的求差事的,说大话的中年官员便是其中一个。
  辽东的事传扬开来,方府的门房客厅中众官也不免要凑凑热闹,聊几句辽东的事,关心一下时局,尽管众人多半对辽东之事并不了然于胸。
  此人貌不惊人,身材矮小瘦弱,说话时却偏昂首挺胸,显示出强烈的自信和过于张扬的傲人神采。
  这样的人一般心理都较为狭隘记仇,厅中的人和这人不熟,倒也没有人驳他的回。
  有人认得这人是前翰林庶吉士后又调补户科给事中的姚宗文,给事中位卑权重,基本上在大明朝堂属于横着走的一群,而且将来升官极快,姚宗文却是性格过于张扬浮夸,不为上官所喜,前两年其母病逝,姚宗文丁忧返乡,此时应该是刚刚丁忧完了想回京来复职,不过消息灵通人士知道这人身上毛病多,补缺复职一事迟迟没有下文,这一次方宗文到首辅府邸来想必是来求复职一事。
  无人趣凑,方宗文也不以为意,犹自大言道:“辽事应用辽人守辽土,不需朝廷调派大军,只需选拔得人,多选辽人军户中强者充实士伍,将帅用心,经略指挥得宜,东虏不过跳梁小丑耳。”
  有人笑道:“方大人胸有成竹,果然知兵矣。”
  这人是在讥讽,方宗文却坦然道:“吾自幼喜读兵书,倒也称的上称兵。若朝廷放吾于辽东,实粮饷,选壮士,实营伍,辽事转瞬可定。”
  “无知狂生!”在场的人都在心里下了评判。
  ……
  方从哲在等几个重要的客人,此前他已经见过楚党和齐党的人,两党提出来的人选都是同一样,现在只要等东林党的人到来,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新经略的人选在今晚就能定下来,而且多半估计可以叫皇帝觉得称心。
  这时一个长随走进来,将门房里候见人的名帖捧了上去。
  方从哲随意瞄了几眼,示意把几个还算熟悉的门生的帖子留下,叫他们等着候见,其余的人一起奉还,今晚不再见外客。
  “老爷,”长随提醒道:“这个方老爷是给事中。”
  相府的人要学会识别官员的重要性,并且给主人适当的提醒。给事中只是七品或从七品,但运作好了,权势甚至不在部堂之下。
  “他是来求起复的。”方从哲道:“这人风评不好,裹着几个人卖直求名,晾着他,以后再说了。”
  “是。”长随躬身应着,又顺口把方宗文在门房里说的话说了。
  “用辽人守辽土”,这个口号发扬光大是孙承宗手里的事,后来被不少人奉为圭臬,其实是一个巨坑,方从哲知道这风声由来并非无因,其中鬼祟之事甚多,他没有多加评价,只轻轻说道:“妄人!”
  ……
  距离萨尔浒之役结束已经十余日,八旗上下的兴奋和疲乏均是渐渐沉淀了下来。
  赫图阿拉在表面上又恢复了平静,各牛录都分配了不少的战利品,从明军辎重里的粮食到银两,再到战场上的战利器,衣物,靴子,袍服,当然更多的是铠甲和兵器,还有大量的战马都分发了下去。
  张瀚在八旗各处都是看到一张张喜笑颜开的笑脸,亲人受伤或死亡的伤痛已经远离了这些女真人,剩下的只有获得战利品的喜悦之情。
  春色也很明显,四周放眼可见的苍山上已经隐隐披上了一层绿色,各处的黑土上都长了一层细细的绿草,原本一片枯寂的山水顿时就加了不少灵秀之色。
  然而张瀚一时不得踏上返程,他的团队已经焦燥不堪,张瀚本人倒还瞧不出什么来,只有他最亲近的身边人才知道,张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