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1617-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再看了。”
  一艘福船,最少要造半年,此前还要有长时间晾晒木料,木料没有干透就下水,船在水中浸泡久了就散了,一根大木最少要晒好几年,加上造船的时间也长,没有几年功夫是不能下水的,造船要时间,招募合用的人手再使其忠心可用,没有几年时间也是不成的,张瀚现在的得力部下可以充实舰队的做战力量,但开船驶船张瀚就没有人了,等于白手起家,就算是有李家帮忙先弄一些家底,到底还要慢慢换上自己的人……李国助的话就是这个意思,等张瀚积累起足够的船只和信的过的人手,十年的时间都少说了。
  “所以文澜兄的意思,是不要这些普通的战船?”李国助也不是傻子,已经明白了张瀚话语中的含意。
  “嗯,正是。”张瀚道:“缓不济急,我听说荷兰夷近来超过了西班牙人,那个东印度公司嚣张的很,而且他们窥探台湾也不止一日,我这人的性格便是一旦做某事,就一定做好,绝不能受人的威胁。”
  荷兰人上一次窥探台湾还是万历年间的事,但近年来随着东印度公司实力的膨胀,他们对在中国近海找一个落脚点的兴趣又浓厚了起来。
  近来已经有很多东印度公司的人频繁在台南出没,上次蒋奎见着的那个荷兰人便是前锋人物,在台湾杀害了大量汉人和土著居民。荷兰人也对澳门大有兴趣,多次窥探,有识之士已经看得出来,这几年内,荷兰和葡萄牙人必有一战,而荷兰对殖民台南,也是势在必行之事。
  李国助隐隐明白张瀚的意思,张瀚做事的风格是大开大阖,经营台湾就是当成基业,现在台湾是无主之地,只有颜思齐和李家在经营,台南的土著人村落很多,他们结社自保,实力也不可轻侮。
  除此之外,没有官府,也不是国家,算是真正的无主之地,张瀚要这地盘就是要经营成十分牢固的后方,如果担心受怕,那就没有意义去经营了。
  若是要赚钱,张瀚买十艘八艘船,有李家在也不怕人抢,一年百十万的银子就赚到手了,何必多事?
  “我的宗旨就是拿银子砸。”张瀚语气轻松的道:“先多收木材,然后找能造船的人才,红毛夷的船大炮多,为什么我不能造这样的船?我知道李家打败过红夷,但那是以人多对人少,船多对船少,用火船冲角的打法击败了他们,我的想法就是用同样的坚船利炮来打他们的战舰,这样反而省时省力。”
  张瀚说到此,看着郑芝龙道:“一官会助我吗?我听说你精通多种夷语,这种事想来是能帮的上手了。”
  郑芝龙只觉得心里有些慌乱,也有些堵。
  从来不曾有哪个大海商敢说这样的话,简直是狂放之至,但细细想来,眼前张瀚的话又都是在道理之上,没有什么错处,只是郑芝龙感觉就是太想当然,眼前这位把世事想的太过于简单了。
  不过如此眼前这人真的这般自负,也可能是自己的机会?
  郑芝龙咽口唾沫,笑着道:“荷兰人的东印度公司,商船有好几百艘,都是夹板船,小则百余吨,大则二三百吨,一般都装有十几二十门火炮,如果是侧重战舰的装炮就更多。不过主力舰就是十三艘纯粹的战舰,也少量带装货物,主要还是放着士兵和火炮,用来震慑海盗和南洋地面上的各方势力。”
  张瀚道:“最大的战舰是多大?”
  郑芝龙道:“是巴达维亚号,六百五十吨,桅杆高五十五米,长五十六米,宽十米,吃水五点一米,船上有士兵三百余人,有半蛇火炮二十四门,炮子重二十余斤,可打十余里远……”
  “十余里远?”常威在一边笑道:“那肯定不是有效射程,就算是半蛇铳也打不远这么远。”
  当时的火炮,气闭性和火药都还在原始状态,半蛇铳就是明军仿制的红夷大炮,可重五六千斤,装填十几二十多斤的炮子,有效射程最多也就五六里,十里远可能可以打到,不过效果当然会很差。
  “是,常公子说的是。”郑芝龙有意夸大战舰火炮的威力,不料当场被堵回来,他定了定神,又道:“巴达维亚是他们的旗舰,其余十几艘船也多半是这样的规格,可能稍小些,但有些战舰上的火炮数量更多,巴达维亚号毕竟是老船,火炮数量不是很多,有一些新船已经是四十多门火炮了。”
  张瀚默默点头,欧洲那边现在是大航海和风帆战舰的大发展时期,一百多年后就迎来了巅峰期,那时的风帆战舰都有百门以上的大炮,甚至有了风帆铁甲舰,一直到蒸汽战舰投入使用,风帆战舰才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十几年后,就是有英国人造出了海上君主号,为了对抗荷兰人,此时的英国人正在拼了老命的造舰,海上君主号重达一千六百多吨,大炮就有一百多门,这还只是一个开始,往下去的战舰越来越大,火炮也越来越多,威力也是越来越大。
  张瀚知道,此时的战舰火炮数量不多,威力也不大,瞄准精度不高,因此给了小型战船对抗的空间,不管是李旦还是郑芝龙,还有后来的郑成功都击败过西班牙人或荷兰人,但他们的打法就是蚁群战法……以人多和船多取胜,郑成功与荷兰人开战时,拥有十余万众,过千艘船,是郑家两代人几十年的积累,就算这样,海战打的坚苦无比,依靠众多火船和水手们的牺牲才赢得了胜利。
  这要打法,不要说张瀚等不起,就算能等的起,他也不会用。


第389章 细雨
  郑成功身后不到百年,英国人的坚船利炮又来了,那时候中国的海军和水师在哪里?那些小船,看到庞大的风帆战舰和黑洞洞的炮口,除了望风而逃,又复何用?
  “一官,你精通各种夷语,”张瀚看着郑芝龙道:“可否能去南洋地界,替我招募能造船的人才?”
  不论是西班牙人还是荷兰人,战舰都是在本土制造,包括刚进入亚洲还没有太大势力的英国人也是一样,本土造舰需要的技术和人才,包括木料,资金都很方便,在海外造船诸多不便,所以这些欧洲人在澳门和南洋有铸炮的工场,却是没有造船的船厂,更多的是维修厂,就算是小型的单桅帆船也是在本土制造,只有小型的舢板船可以在南洋制造。
  郑芝龙心里清楚,嘴上答道:“造船的人还是以造福船和广东船等各种船的为多,那个要几百人是很容易的事。大人要造西式大舰,那么要用的人就少的多,想来在南洋地界总会有一些,如果大人信任,在下愿意替大人操办这事。”
  郑芝龙说话时,甘辉与何斌等人也是眼巴巴的看着。
  张瀚这投入,不止百万,可能是得大几百万两,看这位主的意思,几百万银子砸出一支与荷兰东印度公司较劲的战舰舰队来。
  何斌等人没有一个觉得会成功,他们认为张瀚有些过于自信。
  如果不是眼前这么庞大的基业令人如在梦幻之中,这些人简直会觉得张瀚是个疯子。
  李旦那样的身份,几十年的时间,也没有攒出一支真正的大舰队来,李旦的中军舰也就是稍加改装,多放了几门炮,还是千方百计改良测试,最终才放心加了这几门炮,那些红毛夷的造船技术和使用软帆的技术,用大炮的技术,岂是容易攻克的难关?
  别的不说,光是一个用软帆的绳技,沿海的中国人就没有几个内行的。
  何斌向甘辉几个使了个眼色,意思很明确:别的不管,先揽下差事再说。
  在座的也都是人精,彼此都对着眼色,也有人开始说话,无非都是支持郑芝龙,表示一定要替张瀚效力的意思。
  李国助看看这些随员,也知道他们的心思,他皱了皱眉,还是向张瀚道:“大木,索具,人才,这是最难得的,还有制船也要大量精铁,这一层不必担心,我想文澜你还是先解决造船的工具,人才之事,不要操切,慢慢来。”
  “嗯,说的很是,”张瀚扫了一眼在座各人,特别是郑芝龙兄弟,微笑着道:“天不早了,大家早些休息。”
  ……
  第二天难得的下了雨,张瀚早晨在细雨中练武。
  他现在已经彻底放弃了自己能上阵的打算……轮着谁也轮不到他了,整个团体都需要他,没有哪个班底的成员会同意张瀚亲自上战场,如果他上了战场,只能是事关命运的决战或是垂死一搏。
  不过练武强身,张瀚一直在坚持。
  如果可以的话,他还会和新兵一起跑圈,锻炼身体之余,也叫新兵们更快的接受自己。
  张瀚打了一套拳,又练了一套刀法,等身上出了一层薄汗之后,就收了式,洗浴更衣。
  李梦年等侍从司的人都在等他,各人都抱了厚厚的一摞文书。
  张瀚看着他们,笑骂道:“就急成这样?”
  李梦年笑道:“都是各地送来的急件,大人可以慢慢拆开,我等却是万万不敢耽搁,否则军法司可不会放过我们。”
  张瀚这里,不管文职武职都是受军法管制,所以众人都知道不守规矩的下场很不好。
  惩罚其实不算严,相比明军的动辄斩刑要轻很多,不同之处就是在于打五十军棍就是五十,不会多,不会少,更不会不打。
  “嗯。”
  张瀚很快吃完早饭,然后拆看这些急件。
  各地的情形不同,帐局,骡马行,粮店,各地的商会,驻守商团,事情真是千头万绪,送到张瀚手里的已经是最高层级的事情了,当然耽搁不得。
  “那些俄罗斯人怎么样了?”张瀚做着批复,有些事他直接处理,有一些事交给侍从司分发给各司或各个军事主管,其实更多的杂事都是由各司直接处理,只在月报报上来由张瀚看过之后由侍从司归档就行。
  整个团体已经运作良好,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李梦年笑道:“昨天晚上他们都喝醉了,职下过来时他们还没有醒过来。”
  张瀚打了个哈哈,简单的道:“这帮老毛子就是这样,拍脑袋就来,喝起酒来就不管什么事情了。”
  他说了一句,接着还是看自己眼前的文书。
  近来的盘子真是太大了,可以说张瀚处理的这些东西已经比郑国昌这个大同巡抚还要复杂,也要重要的多。
  和裕升已经成功的把影响力扩展到了晋南,在太原等几个府都设了分号,晋王近来在晋北加设的税卡肯定是看到了太原一带和裕升的实力和收入而眼红,这也算是扩张带来的代价之一。
  整个山西,半个畿辅,宣府,大同,延绥,直抵关中,关连到的府有十几个,卫所好二十多个,县一百多个,骡马行和帐局分号近二百家。
  骡马行和帐局人手已经超过五千八百人,正在往六千大关迈入。
  在太原等地也建了商会,只是影响力和实力都远不及大同这边,在那边张瀚行事不能随意,所以只能慢慢来。
  镖师的人手并没有增加太多,晋北到张家口京师和畿辅以南的地方都很太平了,各地还有商团弓手驻扎,张瀚为了锻炼骑兵经常派骑兵在各处巡逻,算是长途拉练和找练兵的机会,不过几乎找不到了,连大山里的土匪也被剿的差不多,现在新兵想打仗和杀人,只能和周大牛部搞假打,参谋司拟好计划,周大牛出来晃悠一圈,新兵们不明就里以为是打仗,其实到最后也死不了几个人,只是长途的负重越野和准战斗训练。
  派往草原的人手也越来越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