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1617-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算和裕升将来在草原立国,大家都在张瀚手下混日子,但叫蒙古人归化成汉人一样也是不可能的……最少短期内不可能,所以蒙古人还会分部落,还会有各部大汗和台吉们,张瀚会牢牢控制各部,但吃相不会太难看,俄木布洪不仅有相当的自主权力,张瀚还会主动扶持他,叫他掌握一部份的权力。
  可能在若干年后,张瀚又会逐渐削弱各部,并且用文化,经济,军事,政治等各方面的手段更有效的控制住草原,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毕其功的话绝不会是三年五年,最少也是十几二十年,甚至更久。
  同化首要是文明,文明的内核很难说,包括文化,教育,生活习惯等等,这种东西硬塞是肯定事倍功半,最好的办法就是潜移默化,然而这需要时间。
  和裕升肯定会对各地进行实际的控制,用一个个兵站,军台墩堡把蒙古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但既然已经有了强悍的军力,也杀了不少人,下一步就是怀柔。
  正如后世某个异族政治家说的那样:手握大棒,但说话要轻柔。
  俄木布洪猛然跪下,胖脸涨的通红……或许原本就很红,他用汉语道:“侄儿拜谢叔父,此后叔父的事就是侄儿的事,侄儿的兵马就是叔父的兵马,但有逆贼,叔父战旗所至之处,必有侄儿和麾下兵马一同效力。”
  “甚好。”张瀚微微一笑,将这小胖子拉了起来。
  ……
  大殿前的一幕并没有瞒过大明钦使的眼睛,护卫的武将就在大殿两侧站着,所有人都用敬畏的眼光打量着张瀚……这个人已经成为大明的传奇,从小商人到大商人,小武官到高品武官,然后从大明的武官商人再到草原之主……众人都不是傻子,刚刚跪下行礼的可是俺答汗的嫡重孙,土默特部的大汗,土默特现在虽然很惨,但好歹还是草原上的一大部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而且还是大明的顺义王,这样的身份还是跪在张瀚脚下,这几日在城中他们又听说了土谢图汗杀马盟誓,眼前这人在草原上的地位还用多说?
  就是这座宏伟的汗宫,张瀚其实就是真正的主人,各人看到张瀚慢慢走过来,情绪居然都有一些紧张!
  徐石麒也一样紧张,他手中的圣旨是丝布的,圣旨的形式有多种,有的是真正布置政务的,只是普通的纸张书写,有的是封赠诰命,用的就是讲究的绸布,他手中的就是这种。
  现在徐石麒不担心别的,他已经在担心是否能顺利完成传旨的任务了。
  “臣拜见钦使。”
  张瀚大步走到徐石麒身前,距离数步距离后停步,拜舞下去。
  不知为何,徐石麒先是松了口气,接着居然有一点感动!
  人的这种心理很奇怪,如果是普通的传旨对象,徐石麒不会有什么感觉,张瀚做的就是臣子应该做的,这是很普通的礼节,然而眼前跪下的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强者,自汉唐以降,有哪个汉人敢拍着胸脯说能占据草原,使草原上的游牧民族臣服,这事儿就算是当年的大明成祖皇帝也没有办到,五次征伐不过是在草原上武装游行,毫无效果。按大明当时的国力来说当然也能在草原上筑堡,不过从成祖年其后数十年,大明的精力是在沿农耕区域和草原区域的分界线修补新筑长城,建了几千个敌台墩堡,并没有想起来要把这些东西延伸到草原。
  军制,施政的效率,决心,财力,这些东西并不是王朝越大就能做的越好,有时候却是恰恰相反。
  徐石麒现在一点不敢轻视拜伏在前面的人,他甚至有意侧开了一下身子。
  张瀚拜伏的是眼前这一份圣旨,徐石麒不敢怠慢,迅速宣读。
  旨意很正统,出自内阁润饰,骈四俪六,十分讲究文法,不过朝廷的旨意里根本听不出欣喜和骄傲一类的情绪,击败蒙古,攻克青城,在朝廷那边似乎是一件无足轻重的事情一样。
  事实上谁都知道拿下青城的意义,就象当年蒙古人在俺答汗的率领下围住京城,但他们拿不下来,对大明这种庞大的帝国来说还是不小的耻辱,就算是开马市也是迫不得已,而今事隔数十年,结果是大明的臣子拿下了青城,如果不是张瀚自行其事,而是在体系内做这样的事,比如张瀚是一个副将或参将,奉巡抚之命反击,一战下青城,朝廷的反应肯定不是现在这样!
  遮遮掩掩的背后,其实反而是掩饰心虚,朝廷的软弱无能昭然若揭。
  在听旨意的时候,张瀚只是心中感慨,内阁中人的见识其实不如二十不到的天启皇帝,要按皇帝的意思,赞张瀚之功,赏张瀚爵位,大大方方的把功劳揽下来,这样的效果要比这份旨意要来的好的多。
  张瀚如果领旨谢恩,日后再举反旗,事上的人会怎么看他?
  就算张瀚自己,如果朝廷给足了封赏,就算私下做一些限制的小动作,张瀚也不能怎样,甚至在考虑很多事情的时候,也要考虑到这一份恩义。
  并不是说张瀚拘泥,食古不化,而是现实的考量。
  朝廷和天子这么看重,天子亲自施恩,如果张瀚还是一意谋反,底下的人会怎么看他?有些事情,不光是考虑实力,也得考虑人心。
  一尺深的水,一跃可过,但不小心就能摔进水沟里淹死,古往至今,不知道多少英雄豪杰死在了“不小心”上头。
  张瀚起身后,李慎明小声道:“这样看来,将来大义名份都够了。”
  “还不够。”张瀚小声道:“天子毕竟还是施以恩赏,大面上过的去,仍然算是对我有恩。”
  “恭喜左都督。”徐石麒宣读完毕后,一个锦衣卫指过绸布圣旨,交给了张瀚。
  张瀚抱拳微笑:“徐主事辛苦。”
  一般的进士官员都有些傲气,何况是浙人东林党加新科进士,又是六品主事,进士最好就是入翰林院,其次是都察院行取御史,再次便是任部职,再次是其余职位的京官,这人能任部职,就算没有办法入翰林,将来不能入阁,前程也不可限量,估计傲气是肯定有的。


第833章 西域
  如果不打算谋反,张瀚也不想现在就和朝廷搞的很僵,最少在表面上要维持忠诚和平和的臣子形象。
  这一次朝廷的赏赐就是赐银牌五千面,绸缎表里数百匹,赐给张瀚银一千两,从都督同知升到左都督,同时加勋官和散阶至左柱国和骠骑将军,另外还能荫一子为天成卫指挥同知,另一子为指挥佥事。
  这样算是把官职,勋衔,恩荫,这一整套的事全做完了。
  如果不考虑张瀚的本职还是天成卫和镇虏两卫掌印指挥兼天成卫城守备官的话,朝廷做的其实已经挺到位了,这样的官职和勋位,再上一步就只能封爵,不知道多少总兵官,比如麻承恩,现在还没有荫职,他的荫职是麻家祖上传下来的,并不是自己挣的,另外麻承恩是延绥镇总兵官,但他在五军都督府的官职只是都督同知,距离左都督这个武官极品职位还有好几步要走。
  至于武官最期盼的封爵当然不可能,加太子太保,少保一类的荣誉也没有得到。不过朝廷原本就吝惜名爵,现在的一些勋位,比如武官的上护军,散阶的骠骑将军,金吾将军一类的勋位散阶,一般的武将都没有了。
  因为加勋位散阶就意味着武将可以按资历或功劳往上升,一旦有了确切的升职的渠道,就意味着很多武将可以得到顶级的勋位,等再立新功的话,朝廷就得拿出侯伯这样的爵位来赏,一旦武将有了封爵,那就意味着可以和文官平起平座,事情就麻烦了。
  就采取模糊和不确定的办法,最好是连散阶和勋官都不授,最多是五军都督府的职位来确定武官的品级,这样就很好了。
  这一份旨意,包含的东西很多,张瀚这一次感觉到的不是哪一派文官对自己的敌意,而是很明确的感受到了整个文官集团传递来的防范和敌意。
  眼前的青年文官应该是专门挑出来的,定然是盛气凌人十分骄傲的那种,张瀚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打算看着对方的下巴说话。
  岂料徐石麒也是抱拳,还主动弯下了腰,作揖道:“下官见过张大人。”
  “见过张大人。”一群有举人或秀才身边的文人幕僚,也是在一旁揖拜了下去。
  张瀚在内的所有人面面相觑,一时不知道说什么是好。
  ……
  送走钦使和大队人马后,张瀚和李慎明两人屏退左右,在李慎明的住所密谈。
  张瀚环顾左右,说道:“遵路兄还是讲究享受,这里比我的住处要舒服许多。”
  李慎明也是世家出身,东奔西走也不会亏待自己,他这里的用具除了睡觉的床是原本主人的,其余的多半是用大车拉过来,每样东西都很考究,不是北虏这里的土财主能比的。
  李慎明哼一声,说道:“你可是凤磐公后人,山西全省也没有几个比你家世更强的,硬是把自己弄的如武夫一般,比麻承恩还不讲究,这事可怨不得别人,只能怨你自己。”
  张瀚笑道:“我就赞一句,遵路兄就是一车的话回来,看来我们以后没法闲聊了。”
  “哪有空闲聊?”李慎明皱眉道:“看来我要去一次北方,回来得一两个月时间。”
  张瀚不动声色的道:“你是说去和漠北三汗会盟的事?”
  “对了。”李慎明道:“孙孝征不在,难道你有别的合适人选?”
  “当然有。”张瀚微笑道:“遵路兄虽然当仁不让,不过这一次我就不用劳动你了。”
  李慎明低头沉吟了片刻,抬头道:“看来文澜打算自己去,不过这样的话,漠北那边会不会因此而轻视我们?”
  “不会。”张瀚断然道:“猎骑兵营,枪骑兵团,铳骑兵第一团,全部随我北上。盛列军阵,多设旌旗,随我一起与漠北三汗会盟。我会在阵前与他们见面,多加安抚。”
  “善。”李慎明赞道:“以武力压迫,再施以甜言蜜语,文澜是把漠北三汗当小娘对待了,这么一弄,还不投怀送抱?”
  “这事说着简单。”李慎明又道:“道理可能不少人懂,不过象文澜这样能迅速下定决心,又立刻去做,能在混乱纷杂的局面中挑出最好的办法来,这就是英明天授。”
  张瀚其实只是感觉不必一来一回的耽搁事情,另外打算亲自看一下漠北的商道,这一次他还会带上马超人和李大用等公司的巨头,梁兴也会跟着,然后自己和三汗会盟,顺道把和俄罗斯人的贸易交换点给定了……其实没想那么复杂,不过被李慎明这么一说,心中自然也是有些得意。
  张瀚想了想,说道:“很快要入冬,军令司和参谋司会根据会战情形拟定冬季驻军和训练计划,另外就是制定明春的作战计划,时间很紧迫,耽搁不得。”
  李慎明问道:“明春是要打算对套部和鄂尔多斯用兵?”
  “没错。”张瀚道:“这两处地方都是占有河套地方最肥美的土地,岂能就这么叫他们轻易占着,先打服了再说,最少也能获得贸易的利润。另外就是得到这两处后,我们可以往西域走,先掺透商队和少量的军队,看看具体的情形再决定打不打。”
  西域现在的情形已经和当年完全不同,现在的西域是卫拉特蒙古人和叶尔羌蒙古人的地盘,后世新疆的几个重要的民族还都是被各部蒙古人压服着,完全动弹不得,原本西域地方有几十个小国,现在也都不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