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没有,这次我并无任何怨言。大汗曾经叫我不要因为将来的流血战争而担心,希望大汗记得那时的话,怜悯于我……”
四周的女真人听着,贝勒,贝子,阿哥们,还有都堂总兵们,游击到奉御们,梅勒章京,甲喇章京,牛录额真和牛录章京们,所有人都在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采。
他们确实满意,征伐了一个部落,打击了一个不怎么服从的蒙古台吉,现在对方服软了,如狗一般的跪伏在大汗面前乞求原谅和宽恕,并且表示愿意奉献财物,就是说除了抢掠所得,这个部落还会挤出最后一滴羊奶来换取平安,换得女真人的信任,这种感觉,叫在场所有的女真人都感觉无与伦比的尊贵和自豪。
……
天黑之色,辽阳城中到处是一片死寂,只有最高层的贵族们的家中灯火通明,保持着相当的热闹。
皇太极收到邀请,今晚要去汗宫赴宴。
他在精心打扮自己,铜镜里是一张方面大耳稍显肥胖的脸庞,眼睛很大,眼神坚毅,鼻梁高耸,谈不上英俊,但从衣饰到举止仪容都十分精心的设计过,叫人一看就心生敬畏,有一种十分明显的军事贵族的气息。
剽悍,英武,孔武有力,有决心和意志,同时十分尊贵,也富于权谋智计,同时还有学识,这是皇太极努力从自己的一举手一投足还有言谈举止中向人们透露出来的信息,要做到这些,并不容易。
但皇太极做到了,相比于有些衰迈和不思进取的代善,莽撞失礼没有心机的莽古尔泰,过于阴沉和自以为是的阿敏,皇太极的仪容气度向来为旗下贵族们所敬重,他的威望越来越高,已经是当之无愧的下一任大汗的唯一候选人。
十三山的事情并没有有损于他的威望,事后证明皇太极的判断没有错,十三山是一个十分紧要的地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判断越来越为大众所接受,十三山已经卡住了后金粮道,隔三岔五就有粮道被袭的消息传来,虽然规模并不大,损失也不是不能接受,但隔几个月后一盘算,就是一个叫人心惊肉跳的数字了。
后金统治区域已经很大,整个辽东都司只剩下辽西一隅之地,整个辽东,辽中,辽南,半个辽西都落在后金手中,还有极北之地,松嫩平原的大半地方,一直到黑龙江流域甚至是近库页岛地方,原本大明的奴儿干都司已经有大半归后金统治了。
治下百姓超过三百万人,这还是大量的辽民逃亡和被屠杀之后的人数,辽民很多,原本在太平年间还可以依靠种种办法来维持生计,大明在辽东都司有整套的一个经济循环圈,粮食收入只是一方面,来自海对岸的商贸体系,辽西对关外的贸易体系,驻军和官员,还有与之相关的阶层,士绅和生员阶层,商人和中小地主,种种错踪复杂的社会阶层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体系,农民只是体系中的一部份,大明太大了,辽东地广人稀,粮食欠收的情形不会比陕北更坏,也不会比人口过于稠密的河南更糟,事实上大明北方的小冰期灾害只有河南与陕北,晋北等地最为严重,农民起义的主力也来自这几个地方,山东,河北,半个山西和陕西,京师四周的府州县治都没有爆发农民起义,如果辽东不是经历了数年的残酷战事,不是几十万人被屠杀,二百万人流离失所,官绅和生员阶层,中小地主和商人阶层几乎消失殆尽,来自大明中枢和其余地方对辽镇的支持和流通也当然全部消失,剩下的就是残破的地方和三百万几乎全部是底层百姓,也就是舍不得离开故土的农民和小市民阶层组成,后金除了掠夺走各地的府库和官绅富商阶层的财富外,底下的事情就是十分头疼的阶段:养活这三百万饥贫的汉民,而不是更丰富的战争红利。
皇太极比普通的女真人能看的长远些……天灾和饥荒总会过去,三百万汉民最少能种数千万亩地,其能提供的战争支持远非几万旗丁可比,现在养不活六万旗丁免于耕作,只是战争加上天灾的破坏,只要渡过这一段时间,后金的国力就非同小可。就算现在,后金的国力仍然远远超出蒙古,后金披甲拥有锐利的武器,漂亮而坚固的铁甲,严密的上下组织和战时体制,从平时的训练到战时动员,指挥,后金一方都有蒙古人无法比拟的优势,从军国体系的角度来看,后金的这种精干而有效率的体制也超过了大而无当的大明帝国,从文明的层次来说后金要低一层,而从耕战的军国体系角度来说,后金比大明并不落后,甚至超出一筹。
皇太极对庆贺征伐蒙古的宴席毫无兴趣可言,但他不能不参加这样的场合,如果老汗没有接他,或是他没有到场,第二天就会有谣言说他失宠,这样的事皇太极绝不会允许其发生,哪怕是一次。
当身上的一切都修饰完毕,处处细节都趋于完美之时,皇太极深吸口气,吩咐左右道:“走,往汗王宫。”
一个正白旗的旗奴上前道:“禀主子,抚顺额附早前就来了,奴才叫他在客厅等候。”
皇太极一征,李永芳这个时候来做什么?
第884章 晚宴
今晚的晚宴应该是没有请李永芳,这个汉人额附近来已经失宠,主要原因就是对十三山的战事不利,不过人们都明白这人是替代善和萨哈廉背了黑锅,所以并没有太多人落井下石。另外李永芳对东江镇和辽西展开了一系列的情报战,东江和辽西的塘报上都多次提及抓到了李永芳所派细作等语,不管怎样,李永芳主管的谍报战还是有声有色,只是近来努儿哈赤和上层贵族们对女真的武力越来越依赖,对谍报战这种起家的小手段反而是不怎么看的上了。
皇太极赶到的时候,李永芳正在客厅坐着发征。
送上的茶水已经不怎么温热,正在冒着最后的热气,几碟点心小食放在一旁也没有动过,几个奴才垂袖站着,等候客人吩咐,但李永芳毫无动作,既没有观看府中的陈设解闷,也没有与府中的下人说几句话闲,从始到终,就是这么呆征征的坐着。
听到皇太极进门的声响后,李永芳猛然一惊,赶紧先站起身,然后打千一跪,口中道:“奴才给四贝勒请安。”
皇太极面露微笑,将李永芳搀扶起来,说道:“额附不必多礼,请起来说话。”
“谢四贝勒。”
“额附此时前来定然有事。”时间不多,皇太极并没有客套,直接道:“还请直言。”
“奴才奉命去甄别从十三山放归汉军,依大贝勒意思不如全部斩决,老汗迟疑未决,奴才想,纵然会有些细作在里头,但几百人全部斩决,汉军必定上下不安,弊大于利,还请四贝勒于此事上头做主。”
李永芳在此之前一直很滑头,在各大贝勒之间并没有选边下注,现在这样上门来求事,明显就是要站在皇太极一边,但皇太极并未感觉欣喜。
很简单,是李永芳自身的情形十分恶化了。
从十三山回来后,李永芳已经背了一口结实的黑锅,月前传来复州百姓要叛逃的消息,努儿哈赤打算派兵进剿。
这所谓的“进剿”其实就是派兵去屠杀,海盖复金等地已经被狠狠屠过一回,后来努儿哈赤派两红旗驻在复州金州一带,张盘收复旅顺后登州总兵沈有容又攻过一回金州,打下来又放弃了,后金也视这些临近海域的地方为鸡肋,守备的话要派大军,后勤供给压力太大,不守的话又等于把大片地盘放弃白送给明军,所以进退两难。
最后还是决定放弃,迁海边居民到内陆居住,不肯迁的当然就是杀光了事。
这一次所谓的复州百姓要叛逃,无非是又一次大屠杀的借口,李永芳对此深感忧虑,他当然不是心疼复州的百姓,当初为了震慑辽中和辽南,李永芳和代善屠杀了大量的辽南汉民,他现在的忧虑是后金已经取得了较为牢固的统治地位之后,却并没有转换角度,以统治者的立场来对待治下的汉民,而是仍然是以征服者和外来者的心态,动辄以屠杀来解决问题。
李永芳因此对努儿哈赤道:“传闻复州百姓想要叛逃的话不实,乃是蛊惑人心之语,如果这样就派兵的话,会被复州百姓笑话。”
努儿哈赤闻言大怒,先以鞭子抽了李永芳一通,然后才道:“李永芳,当初你在抚顺的时候,我念你是一个明白人,所以收留你,把骨肉至亲嫁给你。我屡次用兵,皆得取胜,这都是蒙受上天眷顾的原故。可是你李永芳不信天命,以为明帝长久,我为一时?当辽中各地百姓逃亡之时,你假意劝谏,实为心中笑话,你是巴不得百姓都逃走了才好?你这是要辜负岳父我啊,原本要将你治罪,可是你是我女婿的事,明国,朝鲜,蒙古都知道了,恐怕会笑我过河拆桥,也会笑你所投非人,李永芳,我不治你的罪,这事就这么过去了,但我的心里话要说给我你知道,我的怨恨,也要你知道!”
皇太极知道这事,传言努儿哈赤一边鞭打一边流泪,还有诸如:“你敢看不起我,李永芳,你还以为你是明国游击,看不起我这蛮夷?”
这一类的传言很多,都是旗下人在纷传,投效的汉人将领也在传言,在努儿哈赤的政治形象上是一次严重的失分,皇太极早就严令自己的旗下人不准纷传此事,哪怕是此时面对李永芳,他也绝口不提上次的事,只是思索着李永芳的请求。
片刻之后,皇太极便道:“此事我会进言,父汗也应该不会下令将所有的斩首,但额附一定要用心甄别,不要叫大量细作涌入东京。”
自占了辽阳后,后金将这座辽中的大城改称为东京,象佛阿拉和赫图阿拉等处就算是旧京,由于辽南局面一直恶化,后金虽然在这两年专注于蒙古战事,但仍然没有完成迁都沈阳的计划。
李永芳道:“奴才省得,这些放回的汉军不管是何背景,一律放到辽南各处与东江镇交战,不叫他们留在东京或是心腹地方。”
“这还差不多。”皇太极满意的一点头,和努儿哈赤等人猜忌汉官汉将不同,皇太极绝不会以简单的族群划分来猜立场,李永芳这种老牌汉奸是最早投降的大明高级将领,努儿哈赤哪怕怒极时狂抽他鞭子也不会处死他,原因就是李永芳是一块大牌子,后金怎么对他,汉军将领就会怎么想这个满洲政权对汉人的态度,不管谁会投降或暗中联络大明,李永芳却是绝对没有这种可能,所以完全可以如信任女真官员那样,对这个汉人额附给予最大的信任。
李永芳欲言又止,皇太极却已经没空再谈下去,在他出门之后,李永芳才颓然坐倒,他这一次来,最想说的话却并没有说出口来。
……
皇太极抵达汗王宫时,正好遇到大队的旗丁和甲兵押着数百汉军往城南去,十三山陆续放归了过千被俘的汉军,旗丁当然是一个也没有放回来,十三山被援救时已经向上交了几十颗建虏首级,其实可以交的更多,只是考虑到不宜太过震动朝廷和后金方,所以还是隐藏了不少首级没交,被俘的旗丁全部斩首,首级也是留着备用,这个时候后金方还不大可能出现中高级将领投降的事,那些最底层的旗丁投降了也没有用,还会引起朝廷忌惮,不如斩首了事。
这些汉军已经成了辽阳城中近期讨论的热点,有坚持将他们全杀掉的,也有建议先全部关押起来的,理性的声音就是审问过后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