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1617-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粮食和杂货,布匹,营业额也比以前多的多,但更多的是大量的库存。
  慕名想来与和裕升打好关系的商人不在少数,也有一些颇有实力的大商家,但张瀚的主意是要做走私贸易,卖给这些内地商人的利润就有些看不上眼了。
  张瀚在前头走的时候,杨士明跟在身后,眼中的光芒也是十分的复杂。
  这个小东主,去年到店里时,他和李玉景都不大看的上眼,以前就是个小书呆子,也没见有什么特别的长处,到了店里,三个掌柜也不服气,恐怕这东主迟早得换人,当时他对张瀚也是爱理不理,冬天时天冷,张瀚在外头冷了,有时候笑呵呵的到他和李玉景呆的屋子里暖和一下,屋里有火盆,张瀚伸手烤火,一边笑着和他说几句闲话,当时他也是爱搭不理,虽说不能对东主不客气,可毕竟心里还是把对方当一个小毛孩子。
  现在这“小毛孩子”却是气宇轩昂的走在自己头里,自己只能亦步亦趋毕恭毕敬的跟在后头,而更可悲的是,自己还不是跟在最核心头的一群人里头……一想到自己当初的表现,错失了好时机,杨士明恨不得抽自己一耳光子!
  ……
  天快擦黑时,张瀚从其余几个库回来,算是查验完毕。
  李玉景还在账房里把各种明细账目都备好了,预备一会和张瀚一起看帐,杨士明和其余的管库这时才松了口气,包括看守库房的镖师们在内,种种细处都没有什么错处,张瀚也是满意,各人都松了口气。
  “东主,人都带来了。”
  张瀚没有回东院……东院是骡马行和镖行和校场所在,地方最大,南北千多步,几乎是从堡的南墙到北墙,东西三百步,占了新平堡一块极大的地方,如果不是张瀚现在的实力,光是有钱也别想买下这么大的一块地方来。
  西院就是库房区,南院就是原本的老店扩大了一些,东西南三个大院,占了原本新平堡北街很大的一段街面,好在东院是往北扩大,那边是原本的贫民区和一些菜田,若是往南,那是北街和南街的衔接,要么是商号要么是住宅,还有几个小型的庙宇,纵是张瀚实力再强,手头银子再多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人都被王长富带到了西院,都是目露凶光的精壮剽悍的汉子,多半是戴着毡帽,穿着灰袍劲装,腰间束带的利落打扮。
  当时一般的人,商人是商人的装扮,百姓是百姓的装扮,士子又有士子的穿戴,基本上属于什么阶层,从打扮就能看的出来。
  眼前这些人,走在哪里儿,都是能叫人一眼就看的出来,这是一群边军汉子。
  特别是这些人身上有一种若有若无的阴冷之气,聚在一起时,身上的气息叫人觉着冷,眼中的目光更是叫人有些害怕,这是杀过人的人,而且,杀的还不止一人两人,只有经历过杀戮的汉子,才会在眼里和身上带出这些叫人害怕的杀气出来。
  张瀚前世算是杀伐果决,今世已经亲手杀过好几个人,不论说哪一条他也不弱于这些人,站在这些剽悍汉子们的身前时,他的身量,气息,胆色,还有那凌于人上的目光,都是足以压服眼前这些桀骜不驯的边军汉子们。
  “看,咱们东主这么往人前一站,那气势,了不起!”
  “刚刚这群家伙打咱们眼前过,你他娘的可不是这么说的。”
  先说话的是汤望宗,后说话的是孙耀,这两人已经安顿下来,住处找好了,发了腰牌,上头有他们的名字,身高,体形,相貌,年龄和籍贯等各种信息,十分详细,另外每人发了根铁枪,还有腰刀,发下来的时候还特别嘱咐他们要好生保养这兵器,那把刀是买的上好闽铁打的,工本钱就是六两银子,还不算铁匠的工钱,铁枪也是精铁打制,不是边军用的那种烂货。另外就是每人一面盾牌,刀牌这东西难练,但队中不能没有,这得看天赋,如果练的不好,时间久了就转练长枪或是镗钯和长刀,他们编成的小队里还有一根火铳,是东北院里自己制的,也是先练着,谁打放的好,可能将来就编在火器队里头。
  每人还发了一顶笠帽,这是夏秋天时戴的,再过一阵再发一顶暖帽,每人一双长皮靴和短靴,还有一双布鞋,袍子是灰色,袖口短,下摆也短,人穿着再束上腰带,整个人就精神了很多,东院里有二百多号镖师,全部是一样的衣服,帽子,一样的牛皮腰带,上头有卡扣,可以悬挂东西,一样的靴子,孙耀和汤望宗换了衣束,领了一些洗漱用具和被褥,出来时已经感觉和院里的镖师们一样,是这个集体中的一员了。
  他们和镖师惟一的不同就是胸牌上有一个明显的“学”字,这是见习镖师的标识,只有把这个字去掉了,他们才算是正式的镖师。
  孙耀和汤望宗都有赏银,孙耀尤其富裕,离开灵丘时孙耀给家里留了不少银子,可身上还带了不少,原本打算到新平堡就看房子,自己买个住处安顿下来再说,结果在东院里晃了一圈,和不少镖师打了招呼,彼此记了姓名之后,一种集体荣誉感自然而然的就生了出来,孙耀和汤望宗一合计,银子搁在身上不是个事,两人跑出去直接存到了和裕升的帐局里,领了凭单往身上贴身的地方一装,就算安顿了下来。
  和他们一样的新镖师也有一些,最引人注意的还是这一群夜不收,他们单独院一个院,衣服样式什么的都是一样,但明显和镖行的镖师们格格不入,这一群人,很有点特立独行的感觉和味道。
  孙耀和汤望宗暂时还没操练,身上精力足,好奇心也重,看这么一群家伙一起往西院来,两人就索性跟了来,别的镖师都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看这俩家伙窜出来都是冷笑一声:这两货,过几天有哭的时候。
  “标下等,见过东主!”
  一个矮壮汉子跨前一步,怒吼着向张瀚问好。这人的罗圈腿十分明显,比身旁的夜不收们明显矮一头,但脸上凶悍之气十分明显,气势明显强出一头,张瀚注意看了,只有少数几个夜不收脸上凶悍之气不减,大多的人,看那矮壮汉子时,都是有些忌惮之意。
  王长富上前对张瀚耳语道:“这是王朵儿,鞑官后人,一向在蓟镇效力来着。”
  “北虏啊?”
  “东主可不能这么说……”王长富一脸郁闷的道:“鞑官和北虏不同,对咱大明忠心着哪。”
  “非我族类什么的……”
  王长富急眼了:“东主,人家给咱大明扛了二百多年的活了,北虏他们可没少杀,你可甭胡咧咧了。”
  张瀚记得看明末清兴的书籍时,蒙古人和后金可是铁杆好哥们,沈阳辽阳全是投效的蒙古人打开的城门或是在城中作乱,帮着后金攻下大明的坚城。不过鞑官似乎确实是和普通的蒙古人不同,国初时投效,然后一直替大明戍边打仗,在京卫里鞑官最多,明初的骑兵队伍里似乎很多鞑官,还有一个鞑官家族还做到侯伯的位子,从王长富的话里来看,这帮人还算是靠的住。


第111章 安排
  “好汉!”
  既然信的过,张瀚便是按着朵儿的肩膀,赞了一声。
  “标下谢东主!”
  朵儿红头涨脸,谢了一声退后。
  王长富小声解释道:“这厮其实已经是队官,后来醉酒误事又殴打上官,然后被革职,差点没地方混饭吃……”
  张瀚也小声道:“不是叫你找些厚道稳重些的人吗?”
  王长富诧异道:“这样的人有家有小要养家,还当过队官,还不够厚道老实?东主,他们可是夜不收啊!”
  张瀚喃喃道:“懂了……”
  “在下任敬……”
  “在下赵世文……”
  “在下赵世武……”
  赵世文和赵世武是兄弟二人,均是山西人,却在延绥镇当夜不收,家小在大同这边,这一次算是能回家就近谋事,两兄弟都膀大腰圆,神情剽悍,张瀚对他们也十分满意。
  “在下李从业,见过东主。”
  李从业也是蓟镇过来的,嘴里一口南音,看王长富的脸色,对李从业也是亲厚有加,张瀚心中明白,这大约是王长富的旧识,他着意看了一眼,李从业身量适中,走动时脚步轻捷,眼神锐利,脸部线条明显是南人,他没有细问,只是照例勉励了几句。
  “在下愿为东主效力!”
  三十来人,一晃儿功夫也就接见完了,张瀚的表现也是叫这些夜不收们初步的接受。
  各人都是老于沙场的好手,张瀚的气息并没有刻意展露出来,但从话语,一举手一投足都是透着强悍的自信和掌控力,而各人也听说过,东主打放火铳是个好手,亲手格毙多人,在见着张瀚之前,各人都不大相信,毕竟东主太过年轻,此时见了面了,夜不收们倒也是信实了此前的话,没有这气息的人,装也装不象,有这气息的人,纵是不刻意显露,到底还是能感受得着。
  王长富道:“就是王朵儿和赵家兄弟,李从业任敬这几人跟着东主。”
  张瀚点点头,向着众人道:“大家各有原因,离了边军到我这里,此前已经给过安家银子,今日初会,我这东主也不能太小气,每人再发给五两银子,挑出来随我出外办事的加倍,各人在此好生操练,我知道各人都有本事在身,但我每月给各位三两月俸,每家按丁口给粮食,发衣服鞋子,也不是叫大伙在这里每日闲晃的,有事出去办事,没事就接受王都头的管束,不服管束的也好,退了安家银子,海阔天空任你去得,到我这里,就守我这里的规矩,军中有斩刑,我这里没有斩刑,但规矩其实是比军中还严,各人听清了么?”
  朵儿又上前一步,昂首道:“咱知道银子多拿就得有多拿的道理,东主放心,咱们受得管束,家小也搬取了来,忠心也是没有二话,既跟了东主,就是指东打东,指西打西。”
  这王朵儿虽是鞑官,到底归附二百来年,说汉话已经与汉人无异,不过这些鞑官出身的也多半还会蒙古话,加上武艺过人,骑射俱佳,倒确实是个难得的人才。
  张瀚心中也是有些感慨,这样的人才,边军不得用,叫自己一个月三两银给请了来,而且对方明显感激至诚,在到新平堡之前,这些人是自己也吃不饱,更不论家小,现在的境遇比起在边军时天差地远,忠心什么的,确实也是不在话下。
  其余众人当然也是依样学样,有不少人肚里也是暗骂,朵儿这厮看着粗直,其实心思动的真他娘的快。
  张瀚此时也有些疲惫,但还是得振作精神继续忙碌,他和众人说了几句后折向自己的公事房,李玉景还在那边等着他。
  这一弄连晚餐也是在房间里吃的,常氏差人来叫了张瀚几次,见他实在忙的不可开交,也就算了。
  一直快到起更时分才把各处的细帐给看完,有一些需要批复的张瀚顺手批了下去,对李遇春等在外的重要人物,张瀚分别写了几封信,交代了未来几个月大致的方针策略。
  这一走估计最少最快三个月,甚至可能一来一返要半年时间,张瀚在信中都是写明了,自己此行要很久时间,为了未来大计,此行也是非走不可。
  主店他交给周逢吉,收粮是李遇春,老蔡是骡马行和兼管工匠,李玉景管账目,杨士明管银库,还有几个管其余的各库,除了账目是没办法外,张瀚也不大愿意叫人知道自己的全部家底是多少,哪怕是自己的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