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之文豪崛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廖雅泉又说:“周赫煊那本《枪炮、细菌与钢铁》,我有反复研究过,里面的各种资料数据极难获得。而周赫煊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根本没有翻阅任何资料,他是凭记忆写出来的。此人的头脑极其可怕,不知道里面都装着些什么。”
  “你跟他的关系进展得如何?”三井次郎问。
  廖雅泉说:“我经常暗示爱慕他,但他却装作不知道,刻意回避我的亲近。”
  “他对你起疑心了吗?”三井次郎问道。
  “很有可能。”廖雅泉说,“当我第二次去打开保险箱时,里面的东西都不见了。手表他自己戴着,项链送给了未婚妻,这两样东西应该无关紧要。但最重要的神秘小盒子,却消失得无影无踪,他可能藏到了别的地方。”
  三井次郎说:“周赫煊曾言,他是美国洪门成员。总部派情报人员去调查了美国致公党,但致公党的所有堂口,都说没有周赫煊这个人。”
  廖雅泉猜测道:“会不会是洪门的秘密机构?”
  “似乎也有这个可能。”三井次郎说,“你加紧对周赫煊的引诱,如果能成为他的枕边人,说不定就可以得到更多消息。”
  “我会努力的。”廖雅泉说。
  三井次郎挥挥手:“去吧,小心行事。这个周赫煊值得长期调查,不要太着急。”
  廖雅泉没有立即离开日租界,而是去百货公司买了些东西,才慢悠悠返回周赫煊家中。
  《晚七点闲话》这个访谈节目,周赫煊本来想每天一播。但由于请名人做访谈太费钱,而且内容策划也需要时间,所以只能每周六播出。
  今天正是周末,周赫煊下午去帮孙永浩说媒,往女方家里跑了一趟。
  女方的父亲只是木匠,见到周先生亲自登门,顿觉脸上有光,笑呵呵地便答应了亲事。双方准备请算命先生挑日子,只等下聘和正式结婚了。
  刚回到家中,张乐怡就问:“成了吗?”
  周赫煊还没回答,孙永浩便乐不可支地说:“成了,成了,明天就去找算命的挑日子。”
  廖雅泉在旁笑道:“永浩哥,你可要多谢周先生。”
  “那是自然,呵呵。”孙永浩一个劲儿地傻笑。
  吃过晚饭,周赫煊坐在书房迷思苦想,久久不能动笔。
  张乐怡进来问道:“遇到什么难事儿了?”
  “《狗官》的结局我拿捏不准。”周赫煊解释说,“男主人公被当兵的剥皮吃掉,如果在这个地方完结,那么小说的整体结构就更完整。如果醒来发现是一场大梦,然后改过自新想做好人,却被同僚排挤诬陷而死,这个结局又更讽刺有力。你说该哪个结局好?”
  张乐怡笑着说:“这有什么好为难的,两个结局都写啊。”
  周赫煊一愣,顿时笑了:“这主意好。前面一个做为正式结局,后面的内容当做外传连载。”
  “你慢慢写吧,我回婉容那里了。今天逛街热出一身汗,得洗个澡才舒服。”张乐怡说,“宵夜我热在锅里,待会儿你自己端来吃。”
  “乐怡,你对我真好!”周赫煊起身将张乐怡抱住。
  他正待要亲,张乐怡却连忙推开:“别抱了,今天出了好多汗,黏糊糊的。”
  “就算有汗也是美人香汗。”周赫煊笑道。
  张乐怡心头甜丝丝的,啐道:“惯会说这种话来哄我,真是上了你的当。”
  周赫煊说:“南北战事就该结束了,过段时间我就去庐山拜访伯父,把咱们的婚事定下来。”
  北伐确实要结束了。
  张宗昌、褚玉璞去年连遭重创,剩下的部队战斗力低得可怜。孙传芳倒还有些精锐,可无奈遇到两个猪队友,在张、褚二人不断溃败的影响下,孙部也只能跟着后撤。
  张作霖的奉军嫡系特别厉害,直接把阎锡山赶回山西,又掉头过来把冯玉祥打得落花流水,甚至将冯玉祥主力包围。常凯申连忙改变作战计划,调阎锡山向正太路方向出击,打算抄截奉军后路。
  奉军怕后路被断,连忙撤围后退,冯玉祥、阎锡山趁机发起大反攻。
  如今山东的北伐军已经占领济南,河北方向的北伐军兵指石家庄,北平、天津两地就快成为前线了。
  张乐怡怀着愉悦的心情离开,心思全在未来的婚事上。高兴之余,她又难免忐忑不安,怕父亲对此会坚决反对。
  夜晚,廖雅泉偷偷抹黑起床,钻进周赫煊的卧室。
  这位女间谍已经等不及了,打定主意要将周赫煊拿下。


第二百零三章 私语
  周赫煊还没有睡熟,便听到一阵轻柔的脚步声。
  黑暗中,他脸上露出诡异的冷笑:廖雅泉啊,廖雅泉,你终于忍不住了!
  每个人走路的声音都不同,只要细心聆听便知,那摸黑进卧室的明显是廖雅泉。
  这几个月来,廖雅泉在他面前各种暗示勾引。周赫煊不为所动,甚至装做不解风情的样子,就是想看看对方能够憋多久。
  悉悉索索的脱衣声传来,紧接着是一个温软的身体钻进被窝。
  “谁?”周赫煊猛地“惊醒”,明知故问道。
  廖雅泉蜷缩在周赫煊怀里,轻声温柔道:“是我。”
  “雅泉?你……你怎么来了?”周赫煊惊呼,“别这样,你快下去,我是有未婚妻的人。”
  “我不管,我喜欢你,我就是要做你的女人。”廖雅泉的手探进衣服里,轻轻抚摸着周赫煊的胸膛。
  周赫煊抓住她的手腕,苦口婆心劝道:“雅泉,你是个好女人,但我们不适合。我不能给你任何承诺,我就快要结婚了。”
  廖雅泉柔弱地说:“那我就跟小冬姐一样,做你的姨太太。”
  “不行,我不值得你这样,你快走吧。”周赫煊掀开被子坐起来。
  “值得,值得。”廖雅泉倾诉衷肠说,“我在最落魄的时候,是你出手帮我,还给我安排工作。你风度翩翩、才华横溢、重情重义,是世间最完美的男人,反正我认定你了。周大哥,你要是担心乐怡姐姐生气,那我们就偷偷的好,不让她知道。”
  “我没你说得那么好……喂,你别这样啊。”
  周赫煊话没说完,廖雅泉已经扑过来了,发疯似的扯开他身上的睡衣,对着他的脖颈胡乱亲吻。
  那个词儿叫什么来着?
  嗯,半推半就。
  周赫煊见火候差不多,自己也起了生理反应,顿时像一头发情的野兽,将廖雅泉反身压在下边。
  廖雅泉在间谍学校里面,学习过相关理论课程,但还是首次实际操作。她本来头脑极为清醒,但随着男人的动作,身体不由自主地开始发烫,思维也变得有些迟钝。
  经过一番不可描述的运动后,黑暗中只剩下男女的喘息声。
  周赫煊把床头的台灯打开,点了根香烟抽起来。
  “你真厉害!”廖雅泉像只小猫般趴在周赫煊怀中,脸色艳丽红润,语气里充满了崇拜和爱慕。
  周赫煊一手抖着烟灰,一手搂着少女娇躯,脑子里却思绪万千。
  贤者时间,男人的思维都异常清晰,他在想以后该如何应付这个女间谍。
  首先,是绝对不能戳穿的。
  廖雅泉已经暴露身份,凡事都要好办得多。如果把她弄死或逼走,鬼知道日本人还会派个谁过来,那时候才麻烦呢。
  或许可以时不时的泄露点“秘密”,把这女人给稳住,免得她沉不住气狗急跳墙。
  至于那些“秘密”,就让日本人去调查吧,查得天荒地老都别想查出什么。
  等两人都歇息得差不多了,廖雅泉突然道:“周大哥,你能说说以前在国外的事吗?”
  “你想听?”周赫煊笑问。
  “嗯,我想了解你更多一些。”廖雅泉像个坠入情网的傻姑娘。
  “我以前祖籍直隶,家境还算殷实,可惜遇到义和团跟八国联军……”周赫煊又开始瞎编故事,“就这样,在那个传教士死后,我靠坑蒙拐骗在美国活下来。”
  “周大哥你真厉害,靠自学旁听都能成为大学问家。”廖雅泉不停地恭维,那种少女崇拜的语态,很容易讨得男人欢心。
  可惜周赫煊的故事是假的,廖雅泉的身份也是假的。
  这种恭维不但没让周赫煊得意高兴,反而更加警惕。他笑道:“可能是我脑袋更聪明吧,看过一遍的东西,基本上都能记下来。”
  “那岂不是过目不忘?”廖雅泉惊道。
  周赫煊说:“这很正常。去年我还遇到个小孩子,是希望小学的学生,他也有过目不忘之能。”
  “中国……我们中国确实很多能人异士。”廖雅泉差点说漏嘴,她转开话题问,“周大哥,我听说美国有《排华法案》,对咱们中国人很不友好。所以在美国的华人,都需要抱团才能生存。”
  周赫煊笑道:“是啊,华人在美国确实处境很糟糕。”
  “报社的人说你加入过洪门?”廖雅泉问。
  周赫煊道:“你看不起社团帮会吗?”
  廖雅泉连忙解释:“怎么会?孙中山先生也是洪门中人,我最佩服的就是他。小时候,我常听爸爸讲起孙先生,还说他是洪门里的红棍,可威风了。你也是红棍吗?”
  “我不是,我是白纸扇。”周赫煊笑道。
  “白纸扇是什么?”廖雅泉天真地问道。
  周赫煊解释说:“白纸扇就是俗称的军师,靠脑瓜子吃饭的。”
  “哦,原来是这样,那岂不是很威风?”廖雅泉兴奋道。
  周赫煊面露微笑:“威风也谈不上,因为我加入的是洪门秘密堂口,一般人连听都没听说过。”
  听到这里,廖雅泉呼吸都急促了些,她问:“什么秘密堂口啊?听起来很有趣的样子。”
  “嘿嘿,这个可不能跟你说。”周赫煊点到为止。
  廖雅泉心里跟猫抓似的,撒娇道:“说嘛,说嘛,人家很好奇。”
  周赫煊眼珠子一转,咳嗽道:“咳,那就给你透露点,你可别往外说。”
  廖雅泉赌咒发誓:“我保证不乱说。”
  周赫煊故意误导思路:“我加入的那个秘密组织,并非完全隶属于洪门,就连美国的一些大人物也有参与。严格说起来,洪门也是被利用的工……”说到这里,周赫煊戛然而止,表情严肃道,“呃,睡觉吧,这种事情你以后少问。”
  廖雅泉脑子完全乱了,美国洪门居然是神秘组织的工具,还有美国高层也参与其中。
  难道如今驻扎在天津的那个美国准将,就是这个组织的人吗?
  如此重要的情报,明天必须要告知三井先生!
  清早醒来,廖雅泉装作身体不舒服的样子,直躺到快中午时才起床,然后出门直奔三井医院。


第二百零四章 惨案
  中华广播公司。
  已经快到午饭时间,播音室里却还忙碌着。
  一男一女两个南开大学的学生,正在播送着学术节目。
  今天讲的是化学科普知识:“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由元素构成的。像我们赖以生存的水,便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早在1869年,沙俄化学家门捷列夫就发明了元素周期表……”
  张乐怡拆阅完读者来信,笑着问周赫煊:“这种科学知识,真的有人听吗?内容太过粗浅,学生们早就知道,老百姓又听不懂。”
  周赫煊解释说:“这种节目,主要是播给小孩子听的。也许此时此刻,就有个十二三岁的孩子,听了广播后对化学产生兴趣,几十年后成为中国伟大的化学家。”
  “这样说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