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之文豪崛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新明大戏院!”
  李寿民吩咐车夫一声,回头对周赫煊说:“这两天协庆社在津演出,可千万不能错过。”
  周赫煊对传统戏曲没啥爱好,也不知协庆社是哪个当红的戏班子。既然李寿民喜欢看,他就当是陪朋友去散心。
  黄包车在街上跑了一阵,周赫煊看着稀稀拉拉的行人,忍不住说道:“这天津城里冷清了许多啊,以前周末好热闹的。”
  “还不是褚玉……”李寿民看了眼李栓柱,改口道,“还不是褚大帅的功劳,今天抓赤党,明天征饷银,天津的老百姓可是遇到一位青天大老爷啰。”
  “呵呵呵。”李栓柱就算再傻,也听出其中的讽刺。但这属于事实,加之李寿民又是周赫煊的好朋友,他除了傻笑也不知该说什么。
  说实话,如今天津百姓还挺怀念冯玉祥的统治,换章将军虽然在政治上摇摆不定,但理民方面可比褚玉璞要温和得多。
  行不多远,大街上突然出现个报童。他光着赤脚,身上穿着破旧的单衣,手里拿着一本册子大喊:“《射雕英雄传》单行本印发咯,一套四册,印数有限,先买先得,后买可就没有啦!”
  李寿民哈哈大笑:“赫煊兄,你的大作居然都出书了。”
  “还要多亏了祥基牵线。”周赫煊让车夫停下来,冲报童招手道,“《射雕英雄传》怎么卖的啊?”
  报童立即跑过来:“一套四册,每册一元,可以分开单买,整套全买只要三块半。”
  “给我一套,剩下五角是给你的小费。”周赫煊掏出4块银元说。
  “好嘞,谢谢先生!”报童大喜。
  周赫煊拿过书来一看,发现每本只有六个章节,大概16万字的内容。联系到现在的物价来算,这书卖得可够贵,跟抢人没什么区别。
  民国知识分子少,能写书出版的就更少,因此不但文人的稿费高,书价也贵得离谱。
  老舍的长篇小说《离婚》当中,就有这么个情节:同事劝老李别买书了,把每个月的买书钱省下来,几年功夫就能在北平买一处小房子。
  几年的买书钱可以在京城买房,这放在后世简直属于天方夜谭,但搁民国时候却是事实。
  要不怎么说张恨水一本书的稿费,就在北平买下一座王府呢。
  周赫煊把书递给李寿民兄弟,问报童道:“这《射雕英雄传》卖得怎么样?”
  报童笑道:“卖得可好了,我才上街叫卖一小会儿,就已经卖出去8套,正准备回去拿货呢。比卖报纸还赚得多。”报童得了5角钱的小费,心里特别畅快,他又说,“要是天天都有《射雕英雄传》卖,再过半年我就能赚足学费,可以去学堂里读书了。”
  看着报童脸上幸福的笑容,周赫煊却感觉很悲哀,好多话想说又说不出口。他挥手道:“去忙吧,多读点书才有盼头。”
  “我娘也这么说。”报童兴奋地跑开,很快又转身鞠躬道,“谢谢先生!”
  李寿民也有些感触,没来由地发问:“赫煊,你说这国家,什么时候才能振奋起来?”
  周赫煊无奈地摇头:“中国只要不统一,就永远是无休止的内耗,军阀们可不管老百姓的死活。”
  两人不再说话,各自沉默起来。
  黄包车转眼就抵达新明大戏院,不管外面如何战火连天,这里总是热闹依旧,宛若两个毫不相干的世界。
  周赫煊买了四张高级票坐在前头,在看完一出开场戏后,今天的重头戏终于来了。
  听报幕的一介绍,周赫煊才知道协庆社是尚小云的班子。
  尚小云是尚派艺术的创始人,在30年代与梅兰芳齐名,位列京剧四大名旦。此时他虽然还没有闯出这个名头,但也已经誉满大江南北了,再残暴的军阀也不敢轻易杀之。
  名声很重要啊!
  只要周赫煊的《大国崛起》完结出书,名声传遍全中国时,褚大帅是绝对不敢再为难他的。当然,真惹毛了褚玉璞,直接扣一个赤色分子的帽子,天王老子褚大帅也想杀就杀。
  让周赫煊惊讶的是,尚小云今天居然演的是时装戏。这位京剧大师穿着西装,全程用西洋乐器伴奏,曲目名叫《摩登伽女》。
  穿西装,凑洋乐,唱京剧,故事内容却在演绎佛教经典,画风奇葩诡异到了极点。
  “好!”
  唱到精彩处,现场叫好声四起,那声音似乎能把戏院的屋顶给掀翻。
  周赫煊好奇地转头看向旁边,身旁那人也不嫌热得慌,六月份了还带着帽子,半张脸都被帽檐遮住。最奇怪的是,这人刚才的叫好声尖细无比,分明就是个穿着男装的女人。


第三十一章 冬皇
  等尚小云唱完《摩登伽女》,周赫煊偷偷地往旁边一指,低声说:“是个女的。”
  “肯定是个漂亮女人。”李寿民轻声笑道。
  “说不定是丑女呢,因为长得太丑才用帽子遮脸。”周赫煊也是无聊透顶,居然跟李寿民说起八卦来。
  李寿民怕李栓柱听见,小声说道:“褚玉璞的亲兄弟褚玉凤,现在乃是天津城里的太上皇。那混账东西好色无比,如今貌美女子出门都要遮掩一番,就是怕被褚玉凤给盯上。”
  “原来如此。”周赫煊哭笑不得。
  李寿民不再提这茬,而是把话题转到尚小云身上,赞道:“尚大家的功力又涨了,已经达到不温不火、刚柔并济的境界。”
  “想不到寿民兄还这么懂戏。”周赫煊笑道。
  他把话说出口,才猛然想到李寿民后世的另一个身份。此君不但以还珠楼主为笔名,写出脍炙人口的《蜀山剑侠传》,而且还是造诣高深的剧作家。
  在历史上,李寿民最开始喜欢看川剧,举家搬到京津地区后,又渐渐爱上京剧。他连续当了很多年票友,后来终于有机会和尚小云当面说话,两人竟一见如故,就此拜把子结为异姓兄弟。
  李寿民后来还写出《汉明妃》、《墨黛》等优秀剧本,送给尚小云做独家演出剧目,一经问世便轰动全国。
  从一个普通京剧票友,摇身变成著名的剧作家,李寿民的人生还是很剽悍的,当然那都是后话了。
  临近中午,协庆社的演出终于结束。
  众人说笑着起身离场,却听李寿民惊讶地喊道:“冬皇!”
  “什么冬皇?”周赫煊好奇地转身看去,只见旁边那个女扮男装的帽子被挤落了,露出一张清秀可人的俏脸。
  李寿民惊喜地说:“她是孟小冬!”
  就算周赫煊再不熟悉传统戏剧,但孟小冬的大名他还是听过的。此女七岁登台,十二岁走红无锡,十四岁名动江南,被人尊称为“冬皇”。也不知她在南方遇到了什么麻烦,十七岁正当红时突然退隐,在天津蛰居三年才重新登台。
  按照历史轨迹,孟小冬明年就要跟梅兰芳结婚,但两人又很快分手,二十年后她嫁给了青帮头子杜月笙。
  如今正是孟小冬隐居天津学艺的最后一年。
  李寿民曾在杭州定居过,他对孟小冬可是念念不忘,就好像粉丝遇到偶像,当即追上去说:“冬皇你好,我在杭州看过你的演出,能再见到你真是太高兴了!”
  孟小冬重新戴好帽子,微笑着跟李寿民握手道:“承蒙厚爱,不胜荣幸。”
  李寿民激动地说:“我叫李寿民,这是我朋友周赫煊,《射雕英雄传》就是他写的小说。”
  “哦。”孟小冬颇感兴趣地看着周赫煊,失笑道,“我还以为《射雕英雄传》的作者,肯定是个精通武艺的强壮汉子。”
  周赫煊笑道:“抱歉,我让孟小姐失望了。”
  “那倒没有,文质彬彬也蛮好。”孟小冬抿嘴道。
  几人谈笑间已经走出戏院,孟小冬正打算喊车离去,李寿民连忙说:“已经中午了,一起下馆子吃饭吧。”
  孟小冬的性格颇为直爽,稍作犹豫便点头道:“好啊。”
  李寿民领头去找饭馆,周赫煊坏笑着低声怂恿:“喜欢就别怂,大着胆子去追,我支持你!”
  李寿民翻翻白眼,颇为无语地说:“赫煊兄,你想多了。”
  周赫煊自讨个没趣儿,懒得再跟李寿民废话,掏出香烟吞云吐雾起来。
  孟小冬挥手拍散飘来的烟雾,主动出声问:“听说周先生在褚大帅麾下做事?”
  “算是吧。”周赫煊苦笑道,他的身份确实有点尴尬。
  孟小冬说:“褚大帅在天津的所作所为,你就没有劝劝吗?”
  李寿民帮周赫煊解释道:“赫煊兄也是身不由己,被褚大帅强抓去应差的,他哪能说得上话?”
  “这倒也是。”孟小冬点点头。她当年就是被南方某位大帅看上,不肯屈服才逃到天津的,深知这些军阀头子有多么难打交道。
  新明大戏院就是后世的人民艺术剧院,附近酒肆密布、热闹非凡,娱乐休闲场所众多,是天津中产阶级吃喝玩乐的好地方,褚玉璞的横征暴敛似乎都没影响到这里的繁华。
  众人没走多远,就看到有人在路边耍把式卖艺,里里外外围了二三十号人看热闹。
  “好!”
  “再来一个!”
  虽然看不清里面的情况,但只凭那轰然叫好声,就知道那边的表演很精彩。
  就在这时,反派登场了。
  “嘛呢?干嘛呢?”
  七八个混混提着棍子来势汹汹,围观人群连忙退散,生怕被殃及池鱼。但他们又不愿走远,站在边上指指点点继续看好戏,活像鲁迅先生笔下的冷血国民。
  等人群散开,周赫煊才看清里面的情况。那是两个矮壮精瘦的汉子,浑身皮肤黝黑发亮,穿着洗得发旧、满是补丁的短褂,地上还搁着两把红缨枪。
  混混头子把红缨枪踢开,大声呵斥道:“谁许你在这里耍把式的?拜过码头没有!”
  其中一个汉子抱拳见礼,开口就是山西口音:“额们兄弟只想讨口饭吃,有什么坏了规矩的地方,还请各位见谅。”
  “见个屁谅!从谦德庄(天津人民公园)到这边,都是李爷的地盘,哪个跑江湖的敢不去拜码头?”混混头子指着地上的赏钱吼道,“钱都捡起来带走,把这两个外乡人狠狠打一顿!”
  周赫煊见此苦笑着摇摇头,这种事情太多了,他不想管,也管不过来。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完全出乎周赫煊的意料——
  那群混混刚准备上去抢钱,之前没说话的卖艺汉子突然站出来,大喝道:“谁敢动一个试试!”
  “给我往死里打!”混混头子大呼小叫。
  双方立即战作一团,两个卖艺汉子的招式很普通,不像电影里演得那么花哨。但他们每打出一拳,都会放倒一个混混,是真的放倒,爬都爬不起来那种。
  周赫煊看得目瞪口呆,他见到真功夫了!
  混混头子终于感到害怕,手忙脚乱地掏出只铁哨子,塞进嘴里吹响:“吁!!!!!”
  警察来得好快,哨声传出还不到一分钟,就有两个黑皮子大盖帽冲到现场,举枪对准卖艺汉子大喝:“不许动!”
  好吧,警察是来帮混混的。


第三十二章 二等二级中校副官周赫煊是也
  为什么警察要偏帮混混呢?
  不是所谓的保护伞,而是他们本就属于同一个帮会。
  谦德庄在晚清时还臭坑遍布、芦苇丛生,后来李家建起了私人花园,占地二百余亩,即为后世的天津人民公园。1917年河北发大水,大量灾民逃来天津,谦德庄这边渐渐形成居民聚落,到如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