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之文豪崛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以是乡愁思归,可以是寂寞倦怠,也可以是高兴激动……有了主题,再用诗的语言把它写出来。能写成什么样子,就要看个人习惯和修养了。”
  马珏手托香腮,歪着脑袋望着周赫煊:“有时候,我突然灵感来了,偶得一两句。可想把这一两句写成完整的诗,却怎么也写不出来,这时该怎么办啊?”
  “对啊,我也有这种情况。”陈子亚说。
  周赫煊耸耸肩道:“如果实在写不出来,那可以把妙手偶得的句子存起来,说不定哪天就能用上。”
  巴金说:“也可以像《一代人》那样,直接就是一首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首诗只有两句即可,再多就显画蛇添足了,周先生的诗我最喜欢这首。”
  “那可真难,两句诗就包含着千言万语。”赵芳敬佩地说。
  柳丽颖眼珠子一转,笑嘻嘻地说:“周先生,要不你现在就写一首?”
  这个提议立即被众人附和,都想考校考校周赫煊的现场作诗水平。
  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正好参观完碧云寺的整体布局回来,听说周赫煊要写诗,顿时停下脚步看热闹。


第三百六十九章 诗与情
  林徽因的主要身份是建筑师,是中国古建筑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但她的才名却跟建筑师的身份没多大关系,她是作家,散文、小说、剧本和文学翻译都极为精通,她还是诗人,属于新月派诗人之一。
  林徽因的诗歌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此时还没创作出来,这首诗是她在儿子出生后写下的。
  此刻林徽因手执铅笔,似笑非笑地站在树下。梁思成则取出照相机,对着周赫煊等人拍下一张照片,其实这照相机是用来拍古建筑的。
  巴金顺势一倒,完全不顾形象,悠闲的躺在石阶上闭目养神。
  就在周赫煊冥思苦想时,马珏抬头望着天空云彩,时而又低头看看周赫煊,脸上洋溢着动人的微笑。
  周赫煊抓耳挠腮,不知道该抄什么诗才好,马珏的举动突然给了他灵感。
  周赫煊捡起一块小石子,众人纷纷围过来,只见他在泥地上写到——
  《远和近》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哇,这是首爱情诗,写得真好!”姚薇薇已经犯花痴了,两眼冒光地看向周赫煊。
  陈子亚说:“细细品味,这首诗好像不简单,并非只是表达爱慕之情。”
  巴金评价道:“这首诗好像在讲人性,人与人之间总带着疏离和戒备,人对自然反而有着原始的亲切感,它隐含着人性回归自然的渴望。”
  “也是在讲距离和得失吧。”林徽因颇为感触,她想起远在上海的徐志摩。
  梁思成笑得有些不自然,感觉这首诗把他和林徽因、徐志摩的关系全写出来了。有些人隔得很远,心与心的距离却很近;有些人隔得很近,心与心的距离却很远。
  马珏突然脸红起来,因为她刚才正在看云,也在看周赫煊,这首诗明显是写的她。
  难道周先生喜欢我,只是不好说出口?
  马珏忍不住胡思乱想,含羞带怯的偷偷朝周赫煊看去,心儿砰砰直跳。
  就在马珏偷看周赫煊时,那个叫陈栋的男生也在凝视着马珏。他感觉这首诗写出了自己的心声:喜欢的人近在咫尺,却犹如远在天边,可望而不可即。天上的云彩在千万里之外,却和喜欢的人融为一体,已经走进他的心里。
  同一首诗,在不同的人眼里,有着完全不同的解读。
  梁思成、林徽因、马珏、陈栋他们对诗的理解,都跟爱情有关。这是一种情感折射,《远和近》犹如一面镜子,照出他们隐藏在心底的所思所想。
  巴金还没有喜欢的恋人,他完全从哲学角度来分析这首诗,探寻生活与人性的本质。在《远和近》的诗句中,人际关系被扭曲倒置,人与人因心灵的阻隔而疏远,人与自然反而变得更加亲近。
  在巴金看来,《远和近》充斥着一种孤寂和凄凉,体现的是人性的矛盾。
  “这首诗,越读越有意思。”巴金笑道。
  巴金也是会写诗的,18岁就在上海《时事新报》发表新诗《被虐待者的哭声》。九一八到抗战胜利期间,他写了许多抗战诗,诗歌主题都比较大,并不纠结于个人那点小情绪。
  巴金在九一八时写的诗是这样的:“我说这是最后一次的眼泪了,哭泣是一件很可耻的事。我们的眼泪已经流得够多了!这给人做枪靶子的生活也过得够多了……”
  而到全面抗战爆发时,巴金的诗已经变成这样:“我们再没有眼泪为你们流,只有全量的赤血能洗尽我们的悔与羞;我们更没有权利侮辱死者的光荣,只有我们还须忍受更大的惨痛和苦辛……”
  对于巴金来说,不管是诗歌还是小说,都是承载思想的工具,他似乎不屑于写情诗和苦闷诗。
  几个学生迅速地把诗歌抄录好,马珏没有抄,她已经记住了诗歌的内容,接下来一直不怎么说话,只是偶尔偷偷看上周赫煊几眼。
  陈栋问道:“周先生,前不久我读到一首《我爱这土地》,结尾两句非常精彩。你知道这首诗吗?”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周赫煊笑问。
  “对对对,就是那首。”陈栋说,“我们班好多同学都会背诵,可惜‘夜风’没有其他作品。你认识这位叫‘夜风’的诗人吗?”
  周赫煊不想撒谎,模棱两可道:“算是认识吧。”
  “他是谁?”其他几个学生连忙询问。
  “他不想暴露身份,所以我也不能说。”周赫煊道。
  “那真是太可惜了。”陈栋遗憾道。
  巴金还没读过《我爱这土地》,他问:“你们在说哪首诗?”
  学生们立即把诗朗诵出来,巴金听了之后拍掌赞道:“写得真好,称得上爱国诗当中的佳作!”
  林徽因没有参与讨论,继续考察碧云寺古建筑去了。梁思成跟在她身后,两人不发一言,却极有默契,就像左手和右手一样了解彼此。
  日头渐渐西斜,众人结伴下山。
  天边燃起绚丽的火烧云,将山岭镀上一层金色,人们的脸色也是一层金色。
  “马珏你怎么了?一直都不说话。”赵芳好奇地问。
  “没有啊,我只是有些累了。”马珏语气慌张地说,她手里捏着一首刚写的诗,犹豫着要不要送出去。
  周赫煊完全没有往那方面想,他叮嘱说:“回家后用热水泡泡脚,身体会感觉舒服许多。”
  马珏低头看着路面,轻声应道:“嗯,我会的。”
  一直行至山下,众人分开的时候,马珏才突然将一张纸条,偷偷塞到周赫煊手里,然后突然变得活跃起来,蹦蹦跳跳地跑开挥手道:“周先生再见,两位李先生和孙女士再见!”
  周赫煊感觉不对劲,等进城坐上黄包车才把纸条拿出来,上面是一首诗:
  《他》
  他是一束光;
  在我漆黑的梦里照进光明。
  他是一片云;
  在我荒芜的心里撒下雨露。
  他是一阵风;
  吹乱我的发丝和悲喜。
  他是一泓泉;
  洗净我的……
  什么鬼?
  周赫煊看着这首仓促写成的情诗,娟秀的笔迹中带着些慌乱。但意思表达得明白而含蓄,这显然是在向周赫煊示爱,又用“他”代替“你”来掩饰,免得被拒绝后感到尴尬。
  民国的女孩子,都这么热情奔放的吗?


第三百七十章 可知少女心事?
  从香山游玩回来已经五天,马珏一直没有收到周赫煊的回信,她心里难免忐忑起来。更多的还有尴尬,万一被拒绝的话,今后见面可就不知该如何相处了。
  北大,女生休息室。
  马珏趴在窗后眺望远处风景,身边尽是女生叽叽喳喳的议论声,周赫煊那首《远与近》引来阵阵惊叹。
  北大的女生人数不多,全校加起来也就几十个,堪称是和尚学校。
  马珏从女生休息室回到教室,一路上被男生指指点点、评头论足。她刚坐下,就发现自己书桌上写着“万绿丛中一点红”,心里顿时更加郁闷,气呼呼的把那些字擦掉。
  等一堂课上完,马珏从洗手间回教室时,发现书桌上的字已经变成“杏眼圆瞪,柳眉倒竖”,而且桌子里面还躺着六封情书。
  马珏无奈地摇头叹气,她收情书都收得麻木了,一天至少有十几封。刚开始她每一封都要打开看看,甚至评价情书的文笔优劣,可现在都懒得拆阅,无非就是些仰慕的话,或者是蹩脚的情诗。
  说起情诗,马珏又想起周赫煊那首《远和近》。写得是真好啊,比她平时收到的情诗要好千百倍,而且意境深远、回味无穷。
  这些天,《远和近》已经传遍北大,校刊出现多篇诗歌评论,而且这些诗评的内容角度迥异,显然大家对《远和近》的解读各不相同。
  马珏对此是极为钦佩的,寥寥几行诗,就蕴含着那么多哲理。
  晚上回到家里,北大岳父马裕藻拿出两封信和一本书,递给马钰说:“你的信件。”
  “谢谢爸爸。”马珏看到其中一封的寄信人落款是周赫煊,顿时欣喜不已,拿着书信就跑回自己房间。
  另外一封信和那本书,是鲁迅寄来的。鲁迅每次读到好书,读完之后都会给马珏寄一本,并在信中对书进行简单的点评。
  马珏捧着周赫煊的信不敢拆开,生怕会被对方拒绝,于是她决定先看鲁迅的信。
  鲁迅的信写得很简单,首先评价了马珏前段时间写的诗歌和散文,接着又介绍了那本新寄来的书,还说自己过段时间要来北平。
  马珏读完鲁迅的信,呆坐良久,终于把周赫煊的信打开,结果让她非常沮丧。
  周赫煊似乎完全不解风情,根本不提马珏的示爱,而是单纯从文学角度评价那首《他》。并说这首诗写得太仓促,虽然勉强具有韵律和意象,但还需细细打磨,遣词造句也要更加凝练才行。
  大笨蛋!
  马珏顿时气苦,心头把周赫煊骂了一百遍。
  其实周赫煊也为难啊,他家里好几个女人,不想再招惹小姑娘。可直接拒绝的话,又怕伤了少女的心,而且还会让马珏感到尴尬难以见人,只能假装不知道。
  当天晚上,马珏翻来覆去的睡不着,她爬起来给鲁迅写信倾诉,说自己好像喜欢上了一个人,但对方是有妻子的,而且也对她的爱视而不见。她感觉很苦恼,明知道这样不应该,却总是抑制不住那种感情,希望鲁迅能够帮她出主意。
  写完鲁迅的回信,马珏又给周赫煊回信,感谢周赫煊对她的诗歌进行品评指导,又谈了些文学上的话题,最后再写一首诗请周赫煊评价:
  夜已经睡了;
  却醒着我的思念。
  夏间虫鸣;
  唱出寂寥的歌声;
  在夜空中飘扬翻转;
  和着一段冰凉月光;
  揉碎了我的梦。
  梦里人;
  可知少女心事?
  马珏的这首情诗,很快就寄到周赫煊那里。
  周赫煊看了摇头苦笑,继续中规中矩地对诗歌进行评价,想要让马珏知难而退。
  崔慧茀来到书房,检查了周赫煊刚刚练习的书法,说道:“周先生的进步很快,已经初窥门径了,接下来最好照着魏碑临摹楷书。”
  “好的,等过几天,我就找王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