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之文豪崛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牛津学派的加塞特就写文章反驳说:“隐喻是毫无用处的修辞格,它淹没并消解主题,除了骗稿费实在没有别的作用。在戏剧创作的时候,应该用直白的语言,直接的表达思想和主旨。莎士比亚戏剧中的隐喻,没有周赫煊先生分析的那么复杂,它仅仅是一种普通的创作手段,我们不应该对此进行过度解读。”
  短短几天时间,英国的文化界、戏剧界就吵起来,一派支持周赫煊的观点,并就此进行深入研究,另一派嘲笑周赫煊的解读纯属多余,属于戏剧创作理念的倒退式研究。
  与此同时,英国的语言学界,也开始关注周赫煊提出的认知语言学。甚至有语言学家给出版社写信,向周赫煊请教认知语言学的详细内容。
  周赫煊非常大方地回信,把认知语言学从头讲述。
  比如隐喻理论,在认知语言学中就分为三种,即本体隐喻、结构隐喻和取向隐喻——隐喻并非只存在于文学作品当中,我们平时说话也经常用到,比如骂人说“你这头猪”。这就是隐喻,人非猪,但可以跟猪一样笨。
  在回信以后,周赫煊干脆写了一篇关于认知语言学的论文,发表在英国的学术期刊上。
  如今西方正在兴起一种“结构语言学”,常常以城市来命名,比如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像布拉格学派,就是专门研究“功能语言学”这一分支,美国那边还有美国结构主义学派。
  周赫煊提出的“认知语言学”,既不同于当下主流的传统语言学,又不同于新兴的“结构语言学”,立即引起英国诸多语言学家的兴趣,竟然在30年代中期形成一个“伦敦学派”,接着传播到美国和法国形成“巴黎学派”、“纽约学派”。
  周赫煊关于莎士比亚戏剧的全新解释,在英国一直没有定论,拥护者众多,反对者也不少。反而是他提出的“认知语言学”,飞快地在英国传播开来,并开花结果酝酿出多个分支。
  至40年代初,“认知语言学”和“结构语言学”,已经成为世界两大新兴语言学流派。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周赫煊的“认知语言学”,甚至被欧洲一些学者做为反法西斯的武器使用。因为这种语言学的理论,充分注意到不同民族的认知特点,以及对语言表达的影响,各国学者的研究结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
  周赫煊也被公认为“认知语言学”的创始人,在语言学界的地位举足轻重。事实上,周赫煊只写过一篇论文而已,大致阐述了“认知语言学”的基础理论,剩下的内容都要靠后来的研究者去补充。
  但不管如何,后世在提起周赫煊的时候,“语言学家”这个头衔是摘不掉的。也没有人对此表示怀疑,甚至一些周赫煊的研究者,信誓旦旦地声称周先生会说20多种语言和方言。
  还有好事者编撰着花边故事,比如周先生初到某国时语言不通,跟一位当地的姑娘相爱同居并学会了那里的语言。这种扯淡的爱情传说,居然还被拍成了电影,结果被周赫煊的后人告上法庭。


第四百九十八章 伟大的段子手
  伦敦西北方约50公里处,有一个叫卢顿的小城。城郊东面的静谧村庄中,住着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萧伯纳。
  从1906年开始,直到萧伯纳去世,他一直住在这栋乡村小屋当中。
  萧伯纳今年已经76岁了,满脸络腮胡子都变成银白色,但却没有显出半点老态,依旧如年轻时候那般精神矍铄。他翻看着一篇杂志文章,自言自语地笑道:“暗喻是一种人类普遍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这个阐述还真是有趣儿。”
  “有趣儿的人来拜访你了。”妻子夏洛特突然站在书房门口说。
  萧伯纳立即站起来,笑道:“我要亲自迎接那个小家伙。”
  萧伯纳几天前接到周赫煊的来信,他在回信当中,约定好了两人在这几天见面。萧伯纳快步来到客厅,只见周赫煊已经进来坐下了,身边还跟着一个美得惊人的年轻女子。
  年事已高的萧伯纳先生,忍不住有些心旌荡漾,他收回目光转而跟周赫煊握手道:“你好,来自东方的客人。”
  “你好,西方的幽默大师。”周赫煊笑着介绍,“这是我的女朋友薇薇安。”
  费雯丽连忙躬身握手,犹如朝拜偶像,甚至身体都在轻微颤抖。
  夏洛特老夫人亲自端来咖啡,朝周赫煊、费雯丽两人微微一笑,就这么在旁边坐下说:“周,我看了你关于莎剧研究和语言学方面的论文,真是让人耳目一新。”
  “只是自己的一点小想法。”周赫煊笑道。
  萧伯纳的妻子也不是普通人,属于费边社早期成员,一位爱尔兰激进主义者,同时积极从事女权主义运动。如今的女权主义是真正的女权主义,她们主张男女平等,特别是政治上的平等。
  更何况,费边社直接帮助建立了英国工党,之后几十年一直作为工党智库而存在。萧伯纳的妻子夏洛特,能够作为费边社早期成员,她的学识和见解比当下大部分男人都更优秀。
  当然,再出色的女人,那也是一个女人,比如吃醋这方面在所难免。
  相传夏洛特曾经使用望远镜,跟个特工似的,监视丈夫与情人偷情幽会,估计河东狮吼应该不止一次两次。
  萧伯纳也是会玩的,曝光出来的情人至少有两个。去年伦敦坎士塔出版社,还专门出版了一部《萧伯纳通信集》,里面全是萧伯纳写给英国女演员爱兰·戴莉的情书。
  而且萧伯纳在女人方面有个嗜好,只要是他真心喜欢的情人,不管对方有没有丈夫,他都想方设法的搞大情人肚子。他60多岁的时候,成功让一个20多岁的美国女演员为他生孩子,对方的丈夫毫不知情的喜当爹,那个私生子更是人到中年才得知自己是萧伯纳的儿子。
  萧伯纳叼着烟斗,划燃火柴道:“周,听说你们搞了一个国际反战组织?”
  “是的,我们的追求是世界和平。”周赫煊说。
  萧伯纳笑道:“那我可一定要参加,这种事情错过了就太可惜。对了,你公开呼吁抵制法西斯,那你对共产主义怎么看?”
  周赫煊眨眨眼:“我跟你一样。”
  “哈哈哈哈!”萧伯纳大笑,“太有趣了。”
  萧伯纳对共产主义的态度很微妙,他同情俄国十月革命,年轻时专门研究过《资本论》等书籍,去年还跑去苏联过75岁的生日。但他在英国倡导的“渐进社会主义”,却认为社会主义改良应该遵守英国宪法、遵守伦理道德、避免使用暴力,用一种温和的方式来推动英国成为社会主义国家。
  周赫煊说自己的态度跟萧伯纳一样,并非支持“渐进社会主义”学说,而是认为社会主义或者共产主义的发展,应该尊重特定的国情采取不同的手段。比如专制、落后而又腐败的沙俄,必须靠暴力推翻旧的统治者;而在社会制度健全的英国,则必须走渐进路线,纯靠暴力是完全行不通的。
  周赫煊说道:“我坚信,未来的世界属于社会主义。”
  “我也一样。”萧伯纳笑道。
  周赫煊并非在胡说八道,放眼二战后的西方国家,整个欧洲都在朝社会主义靠拢,英法等国一直持续的进行着社会主义改良。
  萧伯纳很快又聊到他在苏联的经历,评价道:“苏联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发展很顺利,虽然有着各种瑕疵,但却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只要再给苏联十年时间发展,必定能追赶,甚至是超过英国。”
  “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周赫煊道,“不过欧洲乃至全世界关键点,在于德国而不是苏联。德国现在就像一锅渐渐沸腾的热油,稍微碰到点冷水,就要油腥四溅。”
  萧伯纳点头说:“德国确实很糟糕,希特勒即将带领德国走上一条危险的道路。虽然反犹太是欧洲的传统,但纳粹思想还是太过激进了,最让人警惕的是,纳粹思想居然开始得到大部分德国人民的认同。一个希特勒不可怕,但几千万个希特勒就太可怕了。”
  周赫煊笑道:“做为亚洲人,其实我并不太关心欧洲的形式。在远东,日本才是危险的野兽,它们已经亮出爪牙,准备撕碎吞噬眼前的一切。”
  “是吗?”萧伯纳诧异道,“对此我没有太多的了解。但我真诚的祝愿中国,希望中国能够摆脱列强殖民,成为真正自由的国度。”
  “谢谢你的祝福,或许,萧伯纳先生可以亲自到中国去看看。”周赫煊说。
  即便周赫煊不邀请,萧伯纳明年也会前往中国,考察中国反抗日本侵略的情况。他笑问道:“你什么时候回亚洲?我可以跟你一起过去。”
  “真的?那太好了,就在下个月。”周赫煊喜道。
  费雯丽坐在旁边有些失望,她本来想听萧伯纳谈戏剧艺术,结果两个女人一直聊着政治问题,费雯丽对此完全不感兴趣。
  萧伯纳虽然是英国戏剧界的泰山北斗,但他更喜欢政治理论家的身份,而且也确实为英国未来几十年的政治改革做出不小的理论贡献。
  萧伯纳应该庆幸,他出生在一个政治环境相对安定的国度。他参与提出的“渐进社会主义”,能够靠组建政党来一步步实现。反观中国的同行们,如张君劢、李璜等人,他们组建的政党只能做国党的陪衬品,没有自己的枪杆子根本不可能达成理想。
  当然,不管是戏剧家,还是政治理论家,这两个身份都不是萧伯纳最出名的地方。
  绝大部分中国人对萧伯纳的印象,是做为一个段子手存在的,即便到了21世纪,网络上还充斥着各种关于萧伯纳的段子。
  比如一个小姑娘写信给萧伯纳说:“您是一位最使我敬佩的作家,为了表示对您的热爱,我打算用您的名字来命名我的小狮子狗。不知您的意见如何?”萧伯纳回信说:“亲爱的孩子,我十分赞同你诚恳的希望。但是最主要的一点,你一定要和你的小狮子狗商量商量,并征得它的同意才行。”
  又比如美国现代舞创始人伊莎多拉,开玩笑般写信向萧伯纳求爱,希望和萧伯纳生一个孩子,好同时拥有她的美貌和萧伯纳的智慧。萧伯纳居然回信说:“如果孩子的容貌像我,而脑子像你怎么办?”
  就算萧伯纳死了都还在玩段子,他坟前的墓志铭如此写道:“我早就知道,无论我活多久,这种事情一定会发生的。”
  如果萧伯纳生活在网络时代,他一定可以成为最伟大的段子手。


第四百九十九章 神药计划
  整个六月和七月,周赫煊都在英国度过,受邀演讲、拜访名人、参加舞会、出席沙龙……忙得是不亦乐乎。
  甚至连费雯丽都成了伦敦的小名人,周赫煊带着她频频现身各种场合,费雯丽的美貌迅速在小圈子里流传开来,报纸直接用“周的美丽女友”来称呼她。
  既然费雯丽喜欢做明星,周赫煊也就顺着她的意思,不遗余力地捧起来。
  七月底,由萧伯纳亲自改写剧本的《泰坦尼克号》,在伦敦大剧院进行公开首演,费雯丽理所当然的饰演女主角萝丝。
  周赫煊还是很给力的,此时的伦敦大剧院虽然还没成为英国国家剧院,但能在这里演出的都是大腕儿,像费雯丽这种不知名的学生根本不可能登上舞台。
  为此,周赫煊花了2000英镑包场三天,亏本了他自己承担,门票收入则跟伦敦大剧院五五分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