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之文豪崛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先生被法庭传讯?什么时候的事?”周赫煊有些惊讶,他以前和杜重远见过几面,对这个人非常有好感,当时还捐了5万元给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
  张学良无奈地说:“就在昨天,罪名是‘侮辱天皇’、‘有害邦交’。”
  周赫煊气得发笑:“呵呵,这个罪名可真大。你就不准备救他?”
  “救他?我能怎么救?”张学良猛地喝干半杯红酒,语气激动道,“我打电话给老蒋,老蒋的秘书尽跟我说些废话。我拍电报给吴铁城,吴铁城让我慢慢等,他会尽量跟日本人周旋。周旋个屁!”
  张学良完全有理由生气,他的机要秘书前段时间才被老蒋枪毙,现在他的好友兼智囊又被法院传讯,而且似乎还准备重判杜重远。
  抛开私人感情不谈,只说政治上的交锋,张学良感觉自己被斩断了左膀右臂,老蒋的刀已经架在他脖子上。
  “唉!”
  周赫煊叹息一声,他突然想起来了,这就是历史上的“新生事件”啊。
  上海市长吴铁城和张学良交情不错,本来还想保人的,但日本方面却步步紧逼。刚开始,日本浪人纠集起来在上海闹事,紧接着,日本干脆往上海调兵威胁。
  历史上,就在下个月,吴铁城顶不住日本人的压力,不但彻底查封《新生周刊》,还因此撤换了上海公安局长,并正式宣布审判杜重远的开庭日期。杜重远被判处一年零两个月徒刑,罪名是“散布文字共同诽谤”。
  杜重远是怎么“诽谤”天皇的?
  一篇文章而已。
  《新生周刊》刊登了一篇《闲话皇帝》,文章在提到日本天皇时说:“日本的天皇,是个生物学家,对于做皇帝,因为世袭的关系他不得不做……日本的军部和资产阶级,才是日本真正的统治者。”
  就是这段话引起了日本人的不满,事实上这篇文章没有骂日本天皇,反而在学术上进行夸奖。作者认为日本天皇如果不做皇帝,肯定能在生物学上取得更多成就,日本天皇本人是极其聪明的。
  这特么也能把刊物的主编判刑?
  更为滑稽的是,杜重远被判刑的同时,《字林西报》也刊登了一副讽刺漫画。漫画里日本天皇拉着一辆炮车,车上载着诺贝尔和平奖证书,暗讽日本高喊和平友善,实则穷兵黩武。
  日本人对此提出严重抗议,但《字林西报》是英国人的报纸,漫画原作者是个美国人。这幅真正侮辱了日本天皇的漫画,虽然也被告上法庭,结局却是不了了之。
  两相对比,杜重远被判刑是真的冤。
  周赫煊为什么能清楚记得“新生事件”,因为这起事件是“西安事变”的奉系内部诱因。在杜重远被判刑入狱后不久,张学良又被老蒋调去西北“剿匪”,如此形势让东北军上下感觉前程未卜。
  于是乎,张学良的智囊团成员们,集体到监狱里面跟杜重远一起召开会议,共同讨论东北军的前途问题。那次秘密监狱大会,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还在坐牢的杜重远提出了一个计划:“张学良应该利用在西北之机,与杨虎城联络,停止内战,搞西北大联合,以西北为抗日根据地,和国内各实力派联系。”
  这为“西安事变”奠定了基调。
  张学良为什么要逼蒋抗日?完全是没有其他办法了。他如果不这样做,东北军迟早要被老蒋吞掉,就算张学良不能下定决心,他的智囊和部下们也会帮着他做出决定。
  逼蒋抗日,是整个东北军的集体意志。
  东北军并非全都是孬种,无数官兵将士想要打回东北,想要回到自己土生土长的故乡,而老蒋却逼着他们跟红军拼命。
  自从东北地区被日寇占领之后,东北军暗中做了各种努力。东北敌后抗战的最初一两年,那些东北民间抗日团体,超过80%都是东北军在支持。什么东北民间抗日救国会,说起来是民间组织,其实是张学良直接领导的,核心领导成员都是张学良的智囊团。
  张学良的耳根子是真的软。
  前年张学良下野后,曾一度开始研究共产主义,认为共产主义能救中国。但他跑去欧洲考察一圈,看到德国在希特勒的领导下开始复兴,于是回国后又公开宣传法西斯主义,认为在老蒋的领导下,可以建设出一个强大的法西斯中国。
  可以说,去年的张学良是真心想要辅佐老蒋,愿意为老蒋的独裁效命。
  为此,包括杜重远、阎宝航等张学良的好友兼智囊,纷纷表示不满,甚至一度脱离了张学良的团体。
  但张学良抛出的媚眼纯粹给瞎子看,老蒋不但不感激,反而调张学良去“剿匪”打内战,还枪毙了张学良的机要秘书,现在又要把杜重远扔进监狱,而且还一直不放张学良回北平,想要侵吞张学良在华北的地盘。
  这就好像一个痴情少女,愿意为自己的情郎付出一切。谁知那情郎却是个负心汉,只想着谋夺少女的家产,还要陷害少女的亲朋好友。
  张学良就是那个少女,他终于愤怒了,彻底对老蒋死心了。
  “明诚,你说我该怎么办?”张学良苦笑道。
  周赫煊笑问:“中国现在最重要的是什么?”
  张学良说:“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那你就做这个就可以啊,何必考虑细枝末节?”周赫煊说。


第六百六十三章 法西斯就是抢劫犯
  张学良面露苦笑:“我如果公开号召抗日,肯定要跟南京方面产生矛盾,到时候局面更加不可收拾。内战,咱们已经打得够多了。”
  “事在人为而已。”周赫煊品着红酒说,“你首先得想法子离开武昌,这里是老蒋的地盘。”
  张学良摇头道:“我暂时还不想撕破脸。”
  “那就当我什么都没说。”周赫煊不打算再劝,或者说时机未到。
  等常凯申使用驱狼吞虎之策,派遣张学良去西北“剿匪”,到那时张学良自然而然就脱困了。老蒋打的好算盘,想让东北军、晋绥军和红军互相消耗,哪想到这三股势力居然“结盟”起来,形成“西北大联合”的局面。
  说到“西北大联合”,就不得不再次提到杜重远。此人无论是名声、财力、背景和人脉都很足,因为一篇文章被判刑实在太可疑了。
  杜重远坐牢的原因无非有两点:第一,他在张学良的幕僚团中排名前三,老蒋有意要敲打张学良,杜重远属于最好的人选;第二,杜重远来到上海以后,跟沈钧儒、邹韬奋、李公朴等进步人士走得很近,还跟周公、潘汉年建立起了关系,老蒋对此非常不满。
  对于杜重远坐牢,周赫煊是乐见其成的,因为此人坐牢实在坐得太妙了。
  杜重远本来还对时局比较迷茫,结果他入狱以后,东北军将官、进步人士、各势力代表纷纷前来探望。经过与这些人的多方交流,杜重远终于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西北大联合”思想,并最终影响到张学良的决策。
  杜重远如果不坐牢,“西安事变”有可能就不会发生呢。
  历史就是这么奇妙,一次偶然的个人事件,居然直接影响到整个局势的发展。
  “不说这些烦心事了。”张学良突然转开话题,“明诚这次来武昌,是专门来看望我的吗?”
  “算是吧。”周赫煊笑了笑,“我跟五哥在美国弄了一个飞行俱乐部,专门为今后的抗战培养飞行员。现在俱乐部那边飞机数量比学员还多,我想请六帅帮忙,招募一些合格的飞行学员。”
  张学良顿时高兴道:“这是好事啊。明天我写一封调令,你可以拿着调令去北平,东北军将士任你挑选。”
  “如此,就多谢了!”周赫煊抱拳道。
  张学良突然又变得沉默起来,问道:“明诚,你好像是反对法西斯独裁的?”
  “当然。”周赫煊说。
  张学良斜躺在沙发上,望着天花板说:“我在欧洲考察了大半年,发现英国、法国等资本主义列强,国内情况极其糟糕。相反,实行法西斯主义的德国和意大利却国力强盛、民气高涨,这是为什么?”
  “你看到的是表象而已。”周赫煊笑道。
  张学良两年前的欧洲之行,是在墨索里尼的女儿和女婿陪同下完成的,先后与墨索里尼、希特勒、瑞典国王、法国航空部长等人会晤。希特勒和墨索里尼那万众拥护的场面,带给张学良无限的震撼,再对比欧洲各国的现状,张学良立马就在思想上倒向法西斯。
  张学良甚至给朋友写信说:“意大利和德国之所以能复兴,主要是由于人民对其领袖的衷心支持。因此,他们才有充分的力量克服通往民族复兴之路上的障碍……中国无法实现复兴,是没有能够绝对忠实于自己的领袖,并全力支持他……内战与外侮皆由此出。”
  等张学良回国后,立即号召全国支持老蒋,想把老蒋打造成一个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式的人物。
  老蒋高兴坏了,连忙对张学良委以重任,任命张学良为南方地区的“剿匪”副司令,而他自己则是“剿匪”总司令。在老蒋看来,自己做得已经够厚道了,让张学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啊,他却不想想张学良讨厌打内战。
  此事表明,张学良在政治上极其幼稚。而此时此刻,张学良的思想也处于极端迷惘当中,他拿着共产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反复比较,一会儿觉得这个好,一会儿又觉得那个好,整个人都快被弄疯了。
  “表象是什么?真相又是什么?”张学良求教道。
  周赫煊说:“我们先要知道,英法两国为什么看起来衰落和软弱。”
  “因为世界经济危机。”张学良给出答案。
  “回答正确,但又不完全正确。”周赫煊详细解释道,“英法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而现有的自由资本主义有重大缺陷。相关的研究文章有很多,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从欧战(一战)结束后就在讨论这个问题,六帅可以找些资料来阅读一下。世界经济危机,以及危机所带来的各种严峻后果,都是资本主义缺陷的一种体现。”
  张学良又问:“那德国和意大利,又为什么能依靠法西斯而复兴呢?”
  “两个原因。”周赫煊竖起两根指头说,“第一,德国和意大利,本身就有很强的教育、经济和工业基础。包括日本,日本现在的军国主义也是一种法西斯,跟德国和意大利没有太大区别。而这些,正好又是中国所欠缺的。中国不仅缺乏强国的基础,而且还四分五裂,所以中国根本没有实行法西斯主义的先决条件。”
  张学良惨然地笑了笑,问道:“第二个原因呢?”
  周赫煊说:“我们要搞清楚法西斯的本质是什么,法西斯其实是一种垄断资产阶级对内实行的集权专政。而其领袖,不管是希特勒、墨索里尼,还是日本天皇,只不过是垄断资产阶级的代言人。”
  “只是代言人?”张学良诧异道。
  在张学良看来,领袖就代表法西斯,法西斯就是领袖。一个国家,只要有了一个被民众爱戴的铁血领袖,就能全国齐心协力,摒除内外矛盾飞速发展。
  周赫煊笑道:“六帅,你不会认为,希特勒和墨索里尼能够上台,没有他们本国的财团支持吧?中国连垄断资产阶级都没有,又拿什么来实行法西斯主义?”
  张学良沉默许久,又问道:“那些垄断资产阶级,为什么要支持墨索里尼和希特勒?”
  “我们就来分析希特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