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之文豪崛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房产中介立即跟着接话:“那是,周先生什么人?阮小姐又什么人?佣人请20个都不嫌多。”
  “你看看,我说得对吧。”何阿英春风满面。
  阮玲玉红着脸没说话,胆怯地朝阳台看去,生怕母亲的言行会引起周赫煊的不满。
  房产中介也快步走去阳台,点头哈腰地问:“周先生,您对房子还满意吧?”
  周赫煊抽着烟点点头:“挺满意的,多少钱?”
  “一口价,五万!”房产中介伸出巴掌道。
  周赫煊笑问:“以现在上海的情况,你确定五万有人买?”
  房产中介叫冤道:“我的周先生诶,这可是霞飞路的花园别墅。放到一年前,别说五万,你十五万都买不到!”
  房产中介还真没说谎,就拿鲁迅刚到上海时租的房子举例。那只是一栋石库门的老房子,地段偏得都算郊区了,可全款买下却需要5万元,而且还是七年前的价格。
  至于霞飞路的别墅,有钱都买不到,到了30年代一向只租不卖。
  生活在民国时期的上海非常艰难,大部分市民每月收入的30%—50%都要用来付房租。
  为啥周赫煊突然想在上海买房?
  两个原因。
  第一,海格路那边的房子是岳父买的,把阮玲玉母女安置在那里不合适,最好还是专门买一套房;
  第二,上海的楼市崩了,房价在半年内下跌八成,而且还在继续崩盘当中。
  “两万,不行我就去别处看看。”周赫煊笑着说。
  房产中介面露苦色:“周先生,两万是真的太低了。要不,我先给法国房东打个电话,具体再商量一下。”
  “去吧。”周赫煊点头道。
  1934年白银危机在中国所造成的影响是连续性的,就拿房价来说吧,只是公共租界的地价就蒸发6亿元,整个上海的地价蒸发达20亿元以上。而在上海投资地产最多的是英国人和法国人,包括租界政府(工部局),那损失简直让他们滴血。
  无数投机者在房地产市场的损失,很快又通过对金融机构贷款的违约,转嫁到各大金融机构那边,酿成更加严重的金融风潮,引起大批银行和企业的破产倒闭,其中包括很多英资和法资企业。
  英法政府加上英法企业,仅在上海的损失,至少就在10亿元以上。
  英国资本家们已经急坏了,不断督促英国政府帮助中国解决白银危机。资本的力量是巨大的,英国政府那边已经顶不住压力,终于放弃了重新控制中国海关的打算,正在积极跟南京方面进行谈判。
  “三万五。”房产中介打完电话回来,“周先生,法国房东说要三万五!”
  周赫煊笑道:“三万。”
  房产中介又跑去打电话,很快喜滋滋地说:“周先生,成了,要不咱们约个时间签合同?”
  “可以。”周赫煊点头道。
  房产中介笑道:“周先生,您这房子买值了。我在上海做了那么多年,头一次卖这么低价的。”
  周赫煊摁灭烟头:“值个屁,亏大发了。等到下个月再买,估计两万块他都要卖。”
  “看您说的……那个,我去约房东。”房产中介尴尬地跑开。
  阮玲玉走过来,低声道:“谢谢你。”
  “你跟我还说这些啊。”周赫煊笑着搂住阮玲玉的腰。
  “就是,就是。”何阿英高兴得声音发抖,“都是一家人,不用分那么清。姑爷,你今晚想吃什么?我去给你做。不是我吹牛啊,我的手艺好得很,上海菜做得顶呱呱!”
  “不用了,我晚上还有事。”周赫煊说,“英国驻沪总领事约我吃饭。”
  何阿英一脸崇敬道:“姑爷真是做大事的人,连英国总领事都要请你,要不你把阿阮也带去见见世面。”
  “妈!”阮玲玉悄悄拉扯何阿英的衣服。
  周赫煊点头说:“可以啊。”
  何阿英顿时更加兴奋:“阿阮,你看姑爷多疼你啊,以后有你享福的。”
  阮玲玉羞得满脸通红,心头跟吃了蜜一样。
  周赫煊突然问:“对了,那个唐季珊没有再难为你吧?”
  阮玲玉道:“没有,唐老板蛮照顾我的。最近他好像生意上出了些问题,已经离开上海,跑到南洋去了。”
  生意不出问题才怪,以前唐季珊的主要出口地区是美国,但美国爆发经济危机,导致唐季珊的茶叶生意很难做,于是又把主要市场转移到非洲和南洋。现在英镑和美元都疯狂贬值,英国茶叶在国际市场更具竞争力,唐季珊那是急得焦头烂额。
  这都是白银危机给中国商人带来的负面影响,唐季珊只是无数中国商人的一个缩影而已。
  倒是上海的房地产可以做投资,只要周赫煊在上海投资几十套房产,等到明年楼市回暖就能大赚。多的利润没有,赚一两百万还是很轻松的。
  傍晚,周赫煊带着阮玲玉去赴约。
  说来很好笑,英国驻沪总领事邀请周赫煊的目的,居然是想请周赫煊做谈判中间人——现在轮到英国政府急了,而南京方面则一直在拖时间。


第六百七十一章 上海首富
  在上海西郊的罗别跟路,有一座英国古典式乡村别墅,名叫“罗别花园”,俗称“沙逊别墅”。
  这里是上海首富维克多·沙逊的住所,也是周赫煊今晚赴宴的地方。
  两个缠头的印度阿三,背着枪守卫在别墅大门口。看到周赫煊的轿车驶来,其中一个阿三立即上前检查,随即招呼里面的同事放行。
  当轿车开进别墅后,立即有人跑来引路,把汽车领到主屋一侧才停下。
  接着又是英国管家带着佣人现身,走到轿车一侧恭敬行礼:“晚上好,先生!”
  “你好。”周赫煊摇下车窗点头回礼。
  一个佣人小心翼翼地帮忙打开车门,等周赫煊和阮玲玉下车,立即又有佣人端着拧干的热毛巾呈上来:“先生,太太,请净手。”
  周赫煊边擦手,边朝阮玲玉吐槽道:“不愧是上海首富,排场还真大。”
  等他们净手完毕,英国管家才弯腰行礼说:“先生、太太,请跟我来!”
  周赫煊随着管家前往主屋,而司机则开车前往后方的车库。这座别墅占地面积很大,不仅有花园草坪,还有专门的花房和马厩。新中国成立后,这里被用来做上海纺织局工人的疗养院。
  主屋两侧种着芭蕉、罗汉松、盘槐等树木,郁郁葱葱,极为清幽,只这环境就让周赫煊颇为羡慕。
  主屋入口是个大平台,进门过后还有走廊,穿过走廊是200平米的长方形大厅。大厅东面则是餐厅,餐厅面积也很大,放置着一张极长的餐桌,至少可容纳20人同时用餐。
  “哈哈哈哈。”维克多·沙逊突然站起来,大笑着走向周赫煊,“周先生,久仰大名,今天终于见面了!”
  “沙逊先生,你还是说英文吧,我不太听得懂上海话。”周赫煊好笑道。
  维克多·沙逊身材比较魁梧,一只眼睛是瞎的,一条腿也是瘸的,走起路来却颇为快速。他握着周赫煊的手说:“在上海住了十多年,我已经习惯说上海话了。”
  英国驻沪总领事叫伯瑞南,一个拄着文明棍的老绅士,他彬彬有礼地握手道:“你好,周先生,我们又见面了。”
  “你好,领事先生。”周赫煊点点头。
  沙逊和伯瑞南的太太也在,两个老女人热情招呼,大家很快就围着餐桌坐下。
  这一顿晚宴是标准的法国大餐,先是开胃小菜,接着是冷菜和汤,周赫煊都饿得呱呱叫了才上主菜。每端上来一盘食物,都有厨师过来介绍用料和做法,并细数食物的特色与吃法。
  阮玲玉显得很拘谨,她还是第一次这样吃饭,感觉浑身都不自在。
  沙逊和伯瑞南完全没提正事,尽谈些没边没际的话题。周赫煊也不着急,反正对方说什么,他就顺着往下说,嘻嘻哈哈胡扯一大堆。
  直到餐后甜点端上桌,伯瑞南才开始聊重点:“周先生对当前中国的经济局势怎么看?”
  周赫煊笑道:“挺好的,现在上海房价大跌,我趁机买了些房产,估计明年就能赚上一笔。”
  维克托·沙逊壕气地说:“周先生要是想置办房产,看上哪里只管跟我讲,保证给你最低价!”
  “一定,一定。”周赫煊附和道。
  沙逊家族号称“东方的罗斯柴尔德”,在印度、东南亚和中国有着巨大影响力。维克多·沙逊的父亲和叔叔们,都曾经从事鸦片贸易,伊利亚斯·沙逊更是当时中国最大的鸦片贩子,鸦片战争就是他们从中挑起的。
  维克多·沙逊是现任沙逊家族的中国负责人,他刚接手家族事业时,主要业务为银行、军火和鸦片。在维克多·沙逊的努力下,主营项目渐渐转向房地产,人称“地产之王”。
  上海的地价、房价被炒得那么高,维克托·沙逊要负很大责任。
  同样的,当中国爆发白银危机,整个上海损失最惨重的也是维克多·沙逊,他的财产至少在半年内蒸发了一半。这家伙在“一二八”事变之后,就感觉中国局势危急,正一步步的抛售各种产业,可白银危机打乱了他的计划,价值上亿元的房地产和银行资产被死死套住。
  要说谁最想解决中国白银危机,那肯定是维克多·沙逊。
  聊了一会儿房地产,伯瑞南突然说道:“周先生,你认识李滋罗斯吗?”
  “听说过。”周赫煊笑道,“他是英国首席财政顾问,诺曼先生的得力助手。我去年拜访诺曼先生的时候,诺曼先生提起过这个人。”
  伯瑞南说:“李滋罗斯正在访问日本。”
  “嗯哼。”周赫煊点点头,“伯瑞南先生想说什么?”
  伯瑞南道:“李滋罗斯是受诺曼先生的委派,前往日本协商共同解决中国白银危机,可惜协商的结果并不能令人满意。”
  “日本当然不干。”周赫煊笑道。
  几个月前,周赫煊拜访了英格兰银行总裁蒙塔古·诺曼,那老神经病极为心动,想要趁机把中国纳入英镑体系。但一来谈判不顺利,二来英国外交部忌讳日本,经过多方角力,居然想要拉日本一起解决中国白银问题。
  李滋罗斯作为蒙塔古·诺曼的得力助手,被派往日本游说。日本方面直接就拒绝了,他们想要独占中国,怎么可能带英国人玩儿?
  伯瑞南继续说:“周先生,你是众所周知的爱国者,你跟我们一样,都想要尽快解决中国的白银危机。但现在出了些问题,我们需要你的帮助。”
  “什么问题?你们谈判到哪个阶段了?”周赫煊问。
  伯瑞南避重就轻地说:“一切都比较顺利,只是关于日本方面还有些问题需要解决。”
  好吧,南京政府已经基本控制了中国的主要银行,并趁机控制了许多民族企业的股份。老蒋和孔祥熙、宋子文打算收尾了,愿意跟英国进行实质性谈判,而且拿出了极大的诚意。
  什么诚意?
  答应英国继续控制中国海关,包括让英国负责招聘海关外籍职员,只不过外籍职员数量由中国决定。
  反倒是英国比较怂,害怕引起日本政府的不满,提出关于海关的内容不写进条款当中——日本也盯上了海关总税务司司长的位子。
  周赫煊笑道:“有什么事就直说吧?”
  维克多·沙逊大着嗓门道:“我想请周先生游说南京政府,承认满洲国的合法地位。只要办成了这件事,我就送你50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