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速在德国政坛脱颖而出。
这是个非常奇怪而且矛盾的人,他没有任何工厂管理经验,在担任德国军备部长后,却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极大提高了德国军工厂的生产力,为希特勒的扩张计划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而当希特勒穷兵黩武陷入疯狂时,施佩尔又试图暗杀希特勒,并在战争末期阻止了希特勒摧毁德国基础设施的命令。可当希特勒穷途末路时,他又不顾生命危险,飞到即将陷落的柏林探望希特勒,鼓励希特勒不要放弃,要坚持到底。
就连专门研究二战的历史学家都搞不清楚,施佩尔到底是个无辜的好纳粹,还是希特勒魔王的最大帮凶?
此刻,最让周赫煊感到惊讶的是,参加舞会的英国政客、贵族和学者,居然一个个热情地与施佩尔握手。他们毫不掩饰的对纳粹德国以及希特勒,表达出尊敬和崇拜,而在前一刻,他们还高呼着世界和平的口号。
就连萧伯纳和汤因比,都对施佩尔的到来无比热情,大肆赞扬着希特勒上台后的一系列政策。
周赫煊突然有些看不懂了,此时的英国到底有多么病态?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未来爱德华失去国王之位,绝对不是因为他支持纳粹,因为整个英国统治阶级都是支持纳粹的。
萧伯纳甚至公开表达了这样的言论:“有些人是活在世界上的无用动物……我呼吁化学家去发明一种人道气体,这种气体将迅速的、无痛苦的杀人。这样死亡将变得人道而非残忍。”
是不是很纳粹?完全契合了希特勒对犹太人的做法。
很难想象,萧伯纳居然是一个反战分子,曾主动站出来谴责日本进攻中国。
在艾伯特王子的陪同下,施佩尔走到周赫煊面前,尊敬地说:“周先生你好,我代表元首向您致敬!”
周赫煊开玩笑道:“那我是不是该举起右臂,回一句:嗨,希特勒!”
“哈哈哈,周先生真是幽默。”施佩尔大笑,“如果有时间的话,周先生可以去德国走一趟,元首阁下很乐意接见你。毫无疑问,你是他第二喜欢的作家。”
周赫煊有点受宠若惊,问道:“那希特勒先生第一喜欢的作家是谁?”
“卡尔·麦,一位德国探险小说家。”施佩尔说,“在元首的柏林书房里,收藏了一万多本书。其中有两部作品,长期放在他的书桌上,以方便随时翻阅。一部是卡尔·麦的《荒漠追踪》,另一部就是周先生的《大国崛起》。”
周赫煊笑容古怪道:“那真是我的……荣幸。”
“元首是这样评价两部作品的。”施佩尔模仿着希特勒的语气:“我读《荒漠追踪》,完全被惊呆了,立刻沉浸在卡尔·麦的小说世界里。他又说,我最喜欢的历史著作是《大国崛起》,它让我热血沸腾,激励我为德意志而奋斗。”
“……”周赫煊彻底无语了,原来《大国崛起》还是励志文学。
希特勒是个爱好读书和藏书的人,他读的书五花八门,包括名著小说、军事著作、建筑设计、现代艺术、营养学、占星学等等。他一边读书一边做批注,还经常对打扰他读书的情妇爱娃怒吼:“滚出去!给我保持绝对的安静!”
希特勒喜欢《荒漠追踪》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这本书展现了一个未知的辽阔世界,而希特勒热衷于征服这种未知。他喜欢《大国崛起》同样如此,书中列强的崛起和衰落,让希特勒产生各种想象,他想把德国打造成最强大的帝国。
“你们的元首阁下难道不清楚,我是反纳粹的吗?”周赫煊忍不住问。
“他当然知道。”施佩尔用狂热的语气说,“周先生在《大国崛起·德国篇》中,预言了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出现,元首阁下对此非常喜欢。但他不赞同书中德国必然战败的结局,他认为胜利最终属于德意志。元首是伟大的,他有着打破一些困难的雄心壮志,德意志在他的带领下,将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元首还说,他很想跟你谈谈,让你修改《德国篇》的最后一部分。如果你不改的话,他会用事实来证明给你看。”
周赫煊笑道:“我突然有点兴趣见见希特勒先生了。”
“那最好。”施佩尔说,“如果周先生愿意去柏林,元首将会授予你一枚帝国总理勋章,这是他对我亲口说的。”
“那真是越来越有趣儿了。”周赫煊大笑。
舞会总是那么无聊,周赫煊有伤在身,还不能跳舞,只能坐在沙发上喝饮料。身边陪他聊天的人换来换去,走一波又来一波,话题无非跟文学有关。
甚至有那么几个贵族,在周赫煊面前高谈阔论莎士比亚戏剧,无非是想展现自己的文学底蕴和艺术品位。
艾伯特王子喝下几杯红酒后,就勾肩搭背地跟周赫煊扯淡。刚开始还谈文学艺术,渐渐就扯到老国王的病情,还说自己的哥哥不省心,被一个已婚妇女迷得晕头转向。
萧伯纳那边也聚着一堆人,跟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畅谈戏剧艺术,不时用幽默的谈吐逗得众人开怀大笑。
汤因比跳完两支舞,跑过来对周赫煊说,他要前往德国获授勋章,并希望周赫煊陪他一起去,因为《历史研究》是他们两个合著的作品。
“我会去看看的,那位元首很有趣。”周赫煊喝着红酒道。
第七百一十一章 家中日常
接下来两个月,周赫煊一直逗留在英国,陪老婆孩子们尽情游玩享受。
此时的伦敦,应该是全世界污染最严重的城市。空气中弥漫着硫磺味道,天空总是雾蒙蒙的,泰晤士河花花绿绿,从河中捕上来的鱼没人敢吃。
好在伦敦多雨,大大减轻了空气污染程度。若是连续晴朗一个星期,连雨水都是黑色的,简直可怕到了极点。
然而,这却是工业文明的象征,中国想要这种污染而不可得。
为了老婆孩子的健康,周赫煊一直住在伦敦郊区,偶尔还带着家人去英国中北部走走。倒是《银河英雄传说》的连载快了许多,让英国科幻粉丝大呼过瘾,甚至有人建议周赫煊干脆移民英国算了。
在周赫煊逗留英国的日子里,发生了许多大事。
12月2日,常凯申改组南京国民政府,自任行政院长,完成独裁的最后一步,而汪兆铭则彻底失势。
12月9日,中共领导的“一二九运动”爆发,掀起全民抗日的浪潮。
1月2日,平津两地学生南下,进行大规模的抗日宣传。
1月28日,东北抗联成立,杨靖宇、周保中、李兆麟分别担任三路军总司令。
2月17日,红军组成的中国抗日先锋军发表《东征宣言》。
2月20日,中国抗日先锋军强渡黄河,开始了红军的东征历程。
2月26日,日本青年军官发动“二二六政变”,未遂,日本政府彻底军国主义化。
顺便一提,英国国王也换人了。艾伯特王子的哥哥顺利加冕,被称为“爱德华八世”,并闹着要迎娶一个结婚两次的女人为王后,踏上他不爱江山爱美人的传奇之旅。
……
伦敦郊外,乡间别墅。
阮玲玉和周璇在旅店住了两个半月,终于被允许搬进别墅。
此时此刻,张乐怡、婉容、廖雅泉和阮玲玉四个女人,正坐在一起打麻将。
张乐怡牌风很顺,已经赢了不少钱,乐得眉开眼笑。
廖雅泉输急了,钱是小事,就是觉得没面子,于是悄悄的藏牌作弊。
婉容有些心不在焉,她最近迷上了油画,而且是已经显得过时的浪漫主义风景画。她常去考陶尔德艺术学院,跟那里的画家和教授们交流学习,甚至生出了入学读书的念头。
婉容创作的浪漫主义“墨渍画”和“水彩画”,让伦敦的画家们赞叹不已。其实那玩意儿就跟中国的泼墨写意画差不多,西方画家在100年前兴冲冲创作出所谓的“墨渍画”,殊不知中国早就有了更高级的“泼墨画”。
此时此刻,婉容虽然坐在麻将桌上,但她心里却在构思新作,有时候胡牌了都不知道。
阮玲玉面对三位姐姐,打牌时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好在她牌技不高,并不需要刻意让牌,只需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即可。
“碰!三条。”张乐怡气势如虹地喊。
“哈哈,胡了!”廖雅泉笑嘻嘻推牌,摊手收钱的时候,趁机把换掉的两张麻将放回去。
张乐怡看了一眼廖雅泉的牌,皱眉说:“这么快就清一色?”
廖雅泉得意道:“没办法,我的手气回来了。”
这位日本军部派来的高级间谍,已经彻底堕落了,居然日常打麻将都要出老千,而且还乐在其中。
阮玲玉怯怯地奉承道:“廖姐姐牌打得真好。”
这话说出口,阮玲玉又怕得罪张乐怡,连忙补充道:“大姐也打得好,每次都嬴。”
张乐怡无奈地翻了个白眼,阮玲玉那种怯懦样子,让她又好气又好笑,实在恨不起来。换个稍微强势点的,比如廖雅泉那样,张乐怡绝对不会再放进家门。
屋外的花园里,小灵均站在一块小黑板前,手里拿着树枝充当教鞭,对两个弟弟说:“这是‘国’字,跟我一起念……国,中国的国!”
“国,中国的国!”
硕明和扬舲两兄弟,上个月刚满3岁,一边跟着姐姐学认字,一边悄悄摆弄自己的玩具。
花园的另一边,费雯丽正在跟孟小冬切磋唱京剧。几个干完活儿的英国佣人,此刻远远站着,免费欣赏两位女主人的精彩演出。
“你把我的手枪弄坏了,快赔我!”
“不赔,是你自己弄坏的。”
“就是你弄坏的,快赔。”
“我没有手枪,只有宝剑。”
“那把你的宝剑赔我。”
“不赔,这是爸爸给我做的宝剑。”
“快给我!”
“呜呜呜呜……哥哥抢我的宝剑。”
两个小家伙突然打闹起来,廖雅泉生的儿子扬舲,被婉容生的儿子硕明给按到地上,边哭边喊,死抓着一把木剑不肯放手。
小灵均已经6岁半了,很有些老师的派头,她挥舞着教鞭说:“不许哭,不许打架,都给我认真听讲!”
硕明和扬舲顿时被吓住,乖乖重新坐好,趁着姐姐不注意,突然又互相踢打对方的腿脚。
小灵均在黑板上写了个生字,转身一看,两个弟弟又打起来了,顿时扔掉教鞭往屋里冲——去告状。
书房里,周赫煊正在写小说。
周末放假的马珏坐在他旁边,时而看书,时而看人,脸上挂着淡淡笑意。
“砰!”
房门猛地被推开,小灵均扑到周赫煊腿上,委屈大哭道:“爸爸,爸爸。呜呜呜呜!弟弟们不听话,人家教他们认字,他们还要打架。”
周赫煊哭笑不得地抱起女儿,帮她擦眼泪道:“咱家的小戏精,又不高兴了?”
小灵均噘嘴哭得更厉害,朝外面喊道:“妈妈,爸爸也欺负我!哇哇哇哇……我不是戏精,我不是戏精,哇哇哇哇!”
“噗嗤!”
马珏被逗乐了,笑着说:“灵均真可爱。”
周赫煊抱着女儿笑道:“多大了,还哭鼻子?快去跟维烈弟弟玩吧。”
“不去。”小灵均的嘴巴越噘越高,“维烈就是个书呆子,整天就知道看书,一点都不好玩。”
就在此时,小扬舲举着一把断掉的木剑跑进来,大哭着告状:“爸爸,爸爸,哥哥把我的宝剑弄坏了!”
小硕明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