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之文豪崛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虽然正在放暑假,但华罗庚的宿舍内却还有三个学生在上课,他们分别周维烈、钟开莱和闵嗣鹤。
  华罗庚刚开始在西南联大教“堆垒素数论”这门课时,不仅受到数学系学生的追捧,就连物理系、化学系、机械系的学生都闻风而来。当时把教室都挤爆了,过道里也站满了人。结果几节课过后,学生就只剩下三个,教室里变得空空荡荡——听不懂啊!
  周维烈跟着华罗庚学了一年半的时间,才渐渐不把堆垒素数论当天书听,但想要理解透彻还是比较困难,至今都还在如饥似渴的学习当中。
  现在能听懂堆垒素数论的三个学生皆已毕业,周维烈即将前往剑桥大学攻读硕士,钟开莱即将前往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闵嗣鹤即将前往牛津大学攻读博士。
  说是在华罗庚家学习,其实真正学习的就周维烈一人。钟开莱和闵嗣鹤在旁边给他补课,嘴里嚼着小师弟买来的花生米,就差在旁边搁一壶小酒了。
  “胜利了!我们胜利了!”
  外面突然传来震天欢呼声,华罗庚猛地站起来,一瘸一拐地走出宿舍大门张望。之前只听说日本发出了乞降照会,接下来好几天都没消息,很多人心中都做好了继续打仗的准备。
  一堆学生朝教师宿舍奔来,华罗庚连忙问道:“日本真投降了?”
  “投降了。”一个学生手里挥舞着报纸,“华教授,日本政府前天就投降了,昨天日本天皇正式在广播里宣布投降,这是今天的报纸!”
  “太好了,太好了。”华罗庚回到房间,激动地对自己的三位爱徒说,“日本投降了!”
  周维烈扔掉手里的钢笔,欢呼雀跃道:“今天不学了,老师、钟师兄、闵师兄,我请大家下馆子吃好的!”
  “走走走,我今天要喝酒!”钟开莱大笑。


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香港
  周赫煊是在伦敦看到的日本天皇《停战诏书》,读完之后一脸冷笑,这特么都山穷水尽了还在死鸭子嘴硬。
  《停战诏书》或者说《终战诏书》里边,对于战争的时间描述是“已阅四载”,只从宣战日期算起,对九一八和七七事变只字未提,也根本不承认中日全面战争打了八年。
  不仅如此,这个所谓的“诏书”口口声声“解放东亚”,始终以救世主自居。还把盟军对日本造成的杀伤形容为“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简直就是强盗杀人,自己喊冤。
  通篇阅读下来,大概意思可以概括为:日本天皇和日本政府的宗旨是让日本人民幸福安宁,让世界诸国共同快乐繁荣。日本之所以向英美宣战(刻意不提中国),是为了东亚地区的安定,因此侵犯了他国主权实属意外。日本人民为了伟大事业而励精图治、众志成城,但敌人实在太凶残,为了民族的延续,为了人类的文明,为了万世之太平,日本天皇不得已只能终止战争。
  没有投降字眼,也没有忏悔认罪,更没有提及任何关于中国的内容。
  但这就是一份投降诏书,因为真正的重点只有这行字:朕已饬令帝国政府……愿意接受其联合公告。
  《波茨坦公告》的内容就是要让日本无条件投降,日本愿意接受公告,那么就是接受无条件投降,其他都是说的屁话和废话。
  可笑的是,日本报纸还在封锁《波茨坦公告》,日本人根本不知道天皇接受的那份公告的具体内容。日本《读卖报知》更加厚颜无耻,竟以“为万世开太平”为标题,声称:“我们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战争,是自卫自存的战争,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东亚解放和十亿民众福祉。”
  中国沦陷区的很多日本兵也能收到广播,一部分军官和士兵选择剖腹自杀,一部分则关掉收音机声称那是敌人的阴谋。比如东北地区的某些日军就还在负隅顽抗,他们说天皇广播是伪造的,然后继续跟苏联红军进行战斗。
  不管如何,日本败了,中国胜利。
  国人在欢呼庆祝之余,更关心的是未来时局。铺天盖地的舆论根本不是国民政府能控制的,各行各业都高呼组建民主的联合政府,而共党明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广受人民的认可与拥护。
  面对如此形势,常凯申也不得不选择妥协。他无法直接镇压舆论,而是邀请太祖到重庆谈判,并认为太祖不敢去重庆。
  于是,重庆谈判开始,双方签署《双十协定》。
  ……
  八月底。
  周维烈、钟开莱和闵嗣鹤离开昆明,来到香港。他们要从香港坐船出发,分别前往英国和美国留学。
  火车沿着广九铁路行驶,在途径新界和九龙的交界处时,三个年轻人都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国军部队已经收复了新界,而九龙依旧是日军在占领。
  按照常凯申的命令,国军是应该收复香港全境的。但已经下台的丘吉尔撺掇英国政府,不断向美国施压,常凯申受制于杜鲁门,不得不让中国军队在新界停下脚步。
  英军还在慢吞吞而来,在此期间,香港依旧由日军控制着,英国佬竟然委托日军负责香港治安。
  三人在九龙车站下火车,刚走上站台,就看到有人高举着写有他们名字的纸板。
  “朱叔叔!”周维烈欣喜地走过去。
  朱国桢笑道:“大少爷又长高了啊。”
  周维烈介绍说:“朱叔叔,这两位是我的的同学钟开莱和闵嗣鹤。钟师兄,闵师兄,这位是著名武术家朱国桢先生。”
  “朱先生你好!”
  “两位同学好,都是栋梁之才啊!”
  周维烈好奇道:“朱叔叔怎么在香港?我爸也在吗?”
  朱国桢说:“我跟随先生一起乘英国军舰来香港的,你们恐怕要在香港多待几天了。英军和日军正在办理交接程序,为了确保安全,交接期间港口暂时封闭。”
  “为什么中国赢得了胜利,香港却不能收回?”周维烈不忿道。
  朱国桢说:“这你得问先生,我一个粗人可回答不了。”
  朱国桢带着三人来到九龙码头,乘坐小渡轮前往港岛,接着又坐缆车直奔太平山顶。
  来到一幢西洋风格的别墅前,朱国桢指着别墅说:“这里以前是港督山顶别墅,现在被先生买下来了,等明年还要把太太们接来。”
  “我还以为要搬回天津三乐堂呢。”周维烈满肚子疑惑。
  港督山顶别墅就是未来的香港山顶公园,不过那时已经只剩下几间守卫室了。这破房子多灾多难,建好第二年就被台风吹塌,重建好的第二年又被台风吹塌,荒置几十年又再度修建,结果还没建好又碰到鼠疫爆发,再度搁置修建计划。
  日军占领香港期间,港督山顶别墅被严重破坏,修缮费用极其高昂。再加上粉岭那边还有一栋港督别墅,新任港督在跟周赫煊聊天的时候,便把山顶别墅卖给了周赫煊。
  新任港督詹逊只是“署理港督”,并非正式的。事实上,他一个月前还被关在战俘营里,英国政府怕耽搁太久容易生变,就赶紧提拔詹逊做港督主办交接事宜。
  周维烈跟随朱国桢走进别墅,发现这里破破烂烂的,还有几个工人正在打理花园内一米多高的杂草。
  一处已经整理好的花园里,周赫煊正在跟“港督”詹逊喝下午茶,一起喝茶的还有英国海军上将夏悫。在战后初期的香港,夏悫才是太上皇,他即将在香港成立军政府,本人出任军政府首长兼三军总司令。
  现在香港的局势很古怪,詹逊担任署理总督并成立临时政府,但临时政府没有任何实权,一切行政治安都由日军负责。而马上夏悫就要组建军政府,但军政府相关人员还未到达,所以夏悫又让詹逊的临时政府继续管理香港。
  两人现在放着交接大事和香港政府不管,跑来周赫煊的山顶别墅喝茶,其实就是在商量军政府和临时政府的问题。
  “爸爸!”周维烈上前喊道。
  “我儿子。”周赫煊给两个英国佬介绍了一下,又对周维烈说,“这是你哈科特叔叔(夏悫),这是你金逊叔叔(詹逊)。”
  周维烈明显对两个英国佬怀有敌意,当场便问:“为什么中国不能收回香港?”
  夏悫听不懂中文,詹逊却听得懂,后者说道:“小朋友,因为英国对香港的租期还没到。”
  “那是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理应作废!”闵嗣鹤立即反驳说。
  詹逊微笑着摇头:“年轻人,你还不懂政治。”
  闵嗣鹤的口才不好,顿时不知该怎么辩解,钟开莱和周维烈也在周赫煊的眼神示意下闭嘴。
  又聊了片刻,夏悫和詹逊起身告辞。临走的时候,夏悫邀请道:“周先生,请务必参加明天的香港军政府成立仪式。”
  “真是抱歉,我还有别的事情。”周赫煊直接就拒绝了。他虽然必须跟这两个英国佬搞好关系,但并不代表他赞同英国在香港的殖民统治,香港军政府什么的更是扯淡。


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奇迹之地
  等两个英国佬离开后,周赫煊热情地招呼钟开莱和闵嗣鹤,笑道:“你们都是维烈的同学,千万不要拘束,就跟回到自己家一样。这几天就住家里,等港口通航以后,我会让人给你们买船票。”
  “多谢周先生。”钟开莱和闵嗣鹤连忙说。
  可惜周赫煊对数学家并不了解,他根本不知道,这两个年轻人都是未来的大师级人物。
  钟开莱会选择留在美国,担任斯坦福大学数学系主任直至退休,被公认为20世纪后半叶概率学界的学术教父。他刚开始是学物理的,感觉吴有训讲的内容书上全都有,于是就看书自学还各种逃课。被吴有训抓现行大骂一通,钟开莱担心在物理系混不下去,于是果断转到了数学系。
  闵嗣鹤则选择回到祖国,他是虔诚的基督徒,有些事情不便细说,知道他是陈景润的恩师就行了。
  由于别墅荒置多年,许多地方都损毁严重,周赫煊只能让佣人紧急的收拾好几个房间,勉强够众人生活休息。这里连饮水都比较困难,是派人从山下买水坐缆车运上来的,做饭还得烧柴禾才行。而且因为运输材料困难,这栋别墅的修缮费用,差不多可以在山下另修一栋了。
  但周赫煊还是义无反顾地买了下来,没别的原因,就因为这里夏天很凉快。当初选择在山顶修别墅,那位港督的真正想法其实是避暑……
  至于站在自家阳台上,可以饱览大半个港岛的风光,这属于不在考虑范围内的附带效果。
  最没用的还有装逼属性,再过几年,有钱都别想在太平山顶买房子。那些富豪只能扎堆在半山腰买房,即所谓的“半山别墅”,以后香港的超人、爵士、大亨们,说白了都住在周赫煊脚底下。
  夜晚,钟开莱和闵嗣鹤都睡下了,周维烈来到父亲的房间。他身上没有白天时的冲动,而是带着无尽疑惑问:“爸爸,中国不能收回香港,是因为自身的国力太弱吗?”
  “不是。”周赫煊摇头道,“若国民政府更强硬一些,直接在英国军舰抵港前派兵过新界,那么日本驻军多半不敢主动开枪,这样就能制造出中国已经收回香港的既定事实。英国是绝对不敢贸然开战的,他们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真的吗?”周维烈惊讶道。
  周赫煊苦笑道:“真是这样的。因为现在英国的工党政府外交政策极为软弱,只要中国军队提前占领香港,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