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到王府之后,亲兵带着他来到书房,顾炎武隐隐听到书房有女子嬉笑声音,便止住了脚步。
秦禾上前敲门道:“王爷,顾尚书来了。”
“快请进来。”侯玄演整了整衣襟,看着推门而入的顾炎武,笑道:“给顾大人上茶。”
旁边的丫鬟潇潇福了一记,转身出去沏茶,顾炎武问道:“王爷召下官来,不知所谓何事?”
侯玄演从桌上拿出一张纸来,顾炎武往前一瞧,王爷所用的纸张质地也是一般。看来外界风传王爷北伐之后,艰苦朴素,回京时候一声破旧衣裳,并非虚言啊。
侯玄演却不知道简单的一张纸,在顾炎武心里已经脑补了一出清廉节俭的反腐大戏,兴冲冲地说道:“你看这个。”
顾炎武接过纸张一看,排版十分清楚,几篇文章有的是说朝廷政令,有的是漠北捷报,用词十分简洁易懂。
“这是邸报?”顾炎武一眼就看了出来。
侯玄演拍手道:“不错,本朝的通政司自从甲申国难之后,一直就没有再重建。我打算重开通政司,而且这次面向百姓发行,以确保地方与朝廷齐心。”
通政司就是大明朝廷中,专门负责邸报的出版和发行的衙门。
顾炎武一听眼色一亮,礼部清闲这么久,所有的官员见了自己都忧心仲仲的生怕失业,没想到就落下这么个大活来。
“王爷此举高明啊,这样一来政令通畅,朝廷的意志也可以快速地布施四海,正是一招妙棋。”要不是这声音中气十足,侯玄演都怀疑眼前的顾炎武是马士英假扮的了,这语气完全是马士英的口吻,不过也说明了顾炎武对此事是很赞成的。
“呵呵,既然顾尚书也觉得可以,就回去着手准备吧。此事宜早不宜晚,尽快办好我们也好早日看看效果。”
顾炎武兴奋劲一过去,马上问道:“就是不知道面向百姓,他们会不会掏钱购买,不然光是纸张就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侯玄演笑道:“现在不是过去了,外番金银流入,民间藏银不少,多写点百姓感兴趣的内容,自然可以让他们养成购买邸报的习惯。”
有钱就是好办事,礼部的批条刚刚拿到,户部的银子已经到位。
顾炎武兴奋地带着礼部的闲散官员,精心准备了第一份金陵邸报,侯玄演一看大为光火,这玩意以前的秀才都不一定能看懂,这像是面对百姓么?
礼部官员光顾着卖弄文采,诗词歌赋、骈俪散文,措辞优美,多含典故。这东西要是在士子间,倒是可以引起共鸣。
但是既然有活干,礼部官员就干劲十足,修订版的很快就出来了。
侯玄演一看,这次还不错,除了详尽地解释了专利的含义,以及各种规程之外,还有漠北大捷的一些英雄故事。更有意思的是,为了吸引小民的目光,顾炎武找了当朝几个大佬,写了自己的一些童年趣事,刊登其上。
侯玄演望着中间的空缺,说道:“这个地方也利用起来,可以连载一些传奇小说之类的,话本也可以。”
顾炎武点了点头,问道:“哪几本适合?”
侯玄演不耐烦地说道:“我大明人才济济,好的小说不计其数,什么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这种旷世奇作,都可以连载嘛。”
第445章 一个扫黄案件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
这一期金陵邸报的发行,大大出乎了朝臣的预料,在金陵附近直接卖疯了。
街头巷尾,到处都有人捧着一张报纸,看得津津有味。
其实很多人认识的字还不算多,勉强能读下来,也十分吃力。但是这其中又夹杂着学习的乐趣,让人乐在其中。
通政司事先准备的人手根本不够,好在现在是活字印刷,通政司当即决定加大刊印的数量,顾炎武满脸喜色地前来王府邀功。
侯玄演正在书房看着新制水力纺车,这东西确实比较实用,王爷的脸色写满了开心,这是机器代替手工的开始。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人为引导的工业革命的苗头。
顾炎武忘情之下推门而入,侯玄演也不计较,反而拉着他问道:“顾绛,你看这个水力纺车,正是巧妙,难得那个木匠能想出这个主意,是个人才。”
顾炎武对此不置可否,在他看来这玩意虽然很好,但是还不如宣教文化的报纸来的重要。开民之智啊,这是何等的魄力和功绩,顾炎武已经醉心其中。
“王爷,金陵邸报面向百姓之后,反响不是一般的热烈,再这样下去就要出现当日洛阳纸贵的局面了。”
侯玄演倒不是很上心,报纸这东西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总不能一下子让全国都这样。这要配合扫盲班和各地的学堂,在他看来报纸想要真正流行起来,要等十年还差不多。
顾炎武却不这么认为,他现在充满了信心和干劲,笑道:“王爷,要想更进一步,下官倒有一个主意。”
侯玄演一边摆弄纺车,一边说道:“说来听听。”
“天下百姓人人敬仰王爷,若是王爷每期都写就一篇刊印,必能将此物推广至四海。”
“什么?”侯玄演惊叫一声:“让我写?不行不行,我忙的很,哪有这些闲工夫。”
侯玄演大摇其头,这玩意是个苦差事,他转念一想说道:“找两个枪手还行。”
顾炎武一愣,说道:“军中火铳手大抵上过扫盲班,让他们读书认字尚嫌费力,岂能写就文章。”
侯玄演一听哑然失笑,毕竟枪手是后世的职业,顾炎武是听不懂的。
“找几个文采好的,以我的名义和口吻,多发几篇就是了。”
“那不是弄虚作假?”顾炎武愕然道,他还有一句潜台词没有说出来:这也太不要脸了。
“文人的事,怎么能叫弄虚作假,这叫不得已而为之。本王操劳国事,把自己忙得形容枯槁,闲暇陪伴妻子女儿时间都没有,再来一个写稿,岂能忙得过来。”侯玄演义正辞严地说道。
顾炎武看着眼前正在摆弄纺车的王爷,怎么也看不出此人哪里来的自信说自己形容枯槁,明明就是红光满面还很有闲情逸致。
眼看王爷态度坚决,顾炎武知道强求也没有用,只好妥协道:“那这第一次,就由王爷着墨可好?”
侯玄演苦笑一声,摸着额头说道:“好吧,真拿你们没有办法。”
顾炎武兴冲冲地走到书案前,亲自给他研磨铺纸,侯玄演笑道:“能得顾绛研磨,不写出点好东西,还真对不起你。”
“王爷,请!”顾炎武一摆手,神色颇为激动。
王府外,顾炎武皱着眉头,捧着一张纸。
上面是王爷亲笔写就的文章,马上要登在下一期的邸报上,但是内容实在是出乎顾炎武的预料。王爷用了近乎夸张的语调,将那对贪财的木匠父子一顿夸赞,并且说出了他赏赐下的金银。
那是整整一千两黄金,就算是酷爱木匠的天启帝,也没有这么豪绰的手笔。
侯玄演当然不是木匠爱好者,其实他看到这些东西还行,让他自己做是门都没有。
他之所以如此抬高那两个私德有亏的木匠,一是为了鼓励民间的发明,众所周知曾经的四大发明都是我们汉人的,但是到了明清之际,欧洲疯狂涌现出各种发明家,汉人却熄了火,这说明不是我们没有发明创造的智慧只是没有适合的土壤和环境。就拿这个水力纺车来说,其实早在南宋我们就有了利用水转作为动力的大纺车,不过后来逐渐失传。这一次的水力纺车则更加先进,而且十分简单,甚至可以推广到锻造、打磨、搬运。从功用上讲,这已经是一个合格的动力装置。
二来这个水力纺车也值得这样赏赐,它将开启机器代替手工的时代,汉人的丝绸和布匹天下驰名,但是身穿锦缎的又有几人?有了这种可以昼夜不停的设备,才可能让富裕的汉人们,都穿上锦缎。不光是为了赚那些洋鬼子们的钱,就算为了天下百姓能够穿上好一些的衣服,这项发明也值得大赏特赏。
说白了,这是一个抛门砖,将会引来一股发明热潮。
虽然侯玄演拒绝了“投稿”,但是报纸带来的巨大声望,让朝中不少重臣都跃跃欲试。
王夫之就偷偷找上了好友顾炎武,在第三期上发表了一些自己的论点,他的文章中痛批禁欲主义,反对离开人欲空谈天理,天理即在人欲之中。并且对朱熹进行了挖苦讽刺,此举引来不少保守派的反对,张名振等人就刊文驳斥,认为他这是为了博人眼球。
双方展开了连续几期的辩论,陈明遇、张煌言、马士英、姜建勋等朝中重臣全部忍不住参与其中。每个人在洋洋洒洒的文章中,都夹带私货,很快又有了不同的矛盾。
普通百姓哪里见过这种神仙打架,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捧着张报纸,津津乐道。
慢慢地这种争论传播到了民间,引发了民众思潮的空前活跃,对此侯玄演一概不管。
别人怎么想是他们的自由,老子可管不到,只要不作乱造反就行。
在大佬们争论的主要板块下面,有一块豆腐块大小的地方,其实才是普通市井百姓们的最爱。
这里连载了许多有趣的故事,或香艳、或悬疑、或热血
这中间还有个小插曲,近期在民间流传一些淫秽书籍,大肆印刷贩卖。这些书籍内容太过不堪入目,尤其是对娱乐生活匮乏的大明百姓来说,简直跟春药一般。甚至一度导致青楼的生意变好,街头猥亵流氓增加。
金陵府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在一间宅子内,抓到了这些书籍的作者。
此人靠着卖书,已经过上了一妻一妾两个大宅子的富足生活,被抓之后犹自嚣张大叫:“老子无罪。”
金陵知府本以为是个小案子,谁知道断案的时候,有不少军中武将前来求情。
原来这个作者竟然是北伐军中的一个小官,当初在青龙山抗清的义士,厚土营小将陈日生。这下知府大人可犯了难,到后来徐元宝出马将他保了出来,并且拍着胸脯许诺不再让他写黄书。
徐元宝是王爷身边的红人,心腹中的心腹,府衙不得不给他这个面子。谁知道陈日生还不悔改,在牢前叫嚣道:“不让我写,我拿什么养活家人,我上有老娘下有嗷嗷待哺的孩子,这都不打紧,跟着我吃点苦也就算了。主要是我还有两个如花似玉的娇妻,我要是没了钱,肯定要跟野男人跑了。”
徐元宝大怒,问道:“要不是念你我在金陵的交情把你救出来,难道你在牢里写也能赚钱?”
“那我不管,救人就到底,你给我想办法。”陈日生把脑袋一扬,吃定了自己的小兄弟。他在北伐军中虽然因为作战不勇猛,一直没有升官,但是资历够老。当初押着多铎进城,剥光多铎衣服的就是他。所以才这么嚣张,有恃无恐。
我上面有人!
到最后徐元宝没有办法,正好打听到顾炎武的通政司内正在招募人手写稿,便用关系将他安插进去,那些报纸上俗套的小故事,就是出自他的笔下。
第446章 奇袭
和报纸一样火热的,还有六月的炎炎夏日,日本国主征夷大将军德川家光就在这时候来到了金陵。
陪同他的还有卫国公朱大典,年近古稀的朱大典,虽然还狠健硕,但是侯玄演已经不忍心让他继续奔波了。
这一次特意点名让他一起回来,准备另派他人前去日本,坐镇这个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