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上伐清-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不为?”
  吴守玉率先表态,说道:“国公爷放心,我们吴家自愿放弃衙门工钱,自行出钱也算是为北方的同胞尽些绵薄之力。”
  侯玄演摆了摆手,笑道:“吴公子能说出这番话来,就已经很难得了,但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你们吴家不要,其他的商户为了讨好我,也不敢要了。这样一来,恐怕这项利民的仁政,就难以施行了。只要你们不要刻意压低工钱,剥削难民,就可以了,不用给我省钱。”众人连忙随声符合,侯玄演正色道:“我丑话说在前面,谁敢心黑手毒发国难财,我可是绝不手软。”
  吴守玉弯腰说道:“国公放心,竟然如此,我们吴家就单独捐助银子三十万两,帮助赈济难民。”
  侯玄演点了点头,道:“回头让衙门做面锦旗,给吴家送去。”
  苏州知府夏允彝,拿着加急文书,匆忙赶到顾家织布作坊内。
  侯玄演的亲兵,认得是本府的知府老爷,慌忙将他领到作坊内。
  夏允彝跑的太快官帽都歪了,一手扬着告急文书一边喊道:“文渊,扬州告急!”
  作坊内一听,顿时陷入慌乱,清兵南下的速度,他们都曾经见识过一次。商人们交头接耳,作坊内乱作一团。侯玄演沉声道:“慌什么,文书给我。”
  伸手接过夏允彝递来的文书,上面写着:李率泰十五万大军,业已荡平扬州三州七县,兵临扬州城下。水字营据城而守,力有不逮,乞速发援兵。
  侯玄演见人心大乱,轻笑一声,说道:“区区十五万杂兵,侥幸打到了扬州城,城里尚有十万兵马。朱大典邀我发兵合击清军,怕的是我发兵晚了,被李率泰逃掉而已。这才用了加急文书,夏知府你是一府之尊,慌慌张张像什么样子。”
  夏允彝是看过文书的,自然知道侯玄演在信口开河,但是一想,确实自己做得不对。江南初定,人心未必就稳固下来了,若是有人生了异心,实在太危险了。忙说道:“文渊说的是,是我太心急了,没看文书就给你送过来了。”
  侯玄演不动声色地把文书藏在袖中,站起身来说道:“随我回衙门,李率泰这厮,累次来犯。神宗有言: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这一次必杀此贼,砍下他的脑袋,传遍江南。”


第185章 挡路的就杀
  京口瓜洲一水间,火字营过了江,就在瓜洲镇登陆。
  立足未稳,火字营就受到了清兵猛攻,他早就料到江南援兵会从这里上岸。提前派自己的手下副将张应祥领兵埋伏在此。江边水雾太大,李好贤一时不慎,中了埋伏。
  李好贤站在船头,指挥着火字营边登陆边反击,所幸这里不是荆襄,运兵船乃是松江水师的战舰。炮火掩护下,李率泰的伏击很快被打退。
  扬州城中的朱大典,听到炮声,知道是援兵到了。打开城门率众杀出,接应援兵,李率泰见明军人多势众,冷笑一声果断下令退兵。沿途早就布置好了埋伏,只等明军追过来,在小铜山伏击。
  李好贤和朱大典凑在一块一商量,天色已晚,李率泰要是留有后手,害怕中计。于是先驻守扬州,等待着天明了再打。
  李率泰见他们没有上当,脸色铁青,这些清兵将领人手一本三国演义,打起仗来经常来个“奇谋”。可惜三国虽然经典,不过是一本小说,世间所有的小说,说白了就是一个懒散的人,干啥也干不成又不愿意出去做工干活,为了养家糊口只好写本书供大家消遣的读物,岂能真的靠它打仗。
  夜里两更天的时候,一艘战船护送着近千人来到扬州,守城小将问道:“来的是什么人?”
  胡八万亮出腰牌,大喊:“督帅亲至,快开城门。”
  小将不敢怠慢,但是军令如山,也不敢轻易开门,陪笑道:“将军恕罪,眼下非比寻常,还请将信物传上来一看。”说完吊下一根绳子,胡八万喊道:“正该如此。”说完将腰牌系住,拽了拽绳子,上边收到信号,拉了上来。仔细一看,果然是亲兵腰牌。
  守城水字营小将慌忙下城墙,打开城门,侯玄演跟他讨了几匹战马,让他带路纵马入城,来到主帅帐中。
  朱大典和李好贤也还没睡,对着沙盘推演战事,看到侯玄演掀开帐帘进来,赶紧迎了过来。
  侯玄演顾不上客气,将披风解开,随手丢在地上。用马鞭指着沙盘问道:“李率泰现在哪里?”
  朱大典指着小铜山,说道:“李率泰推到了此处,想要伏击我们,亏得我们没有追击。我在此处设有斥候,刚刚来报,才知道他的诡计。”
  侯玄演望着沙盘上的小铜山,伸手一招,张一筒马上拿来一个火把。侯玄演接过火把,边照着细看边说:“仪征县也丢了么?”
  朱大典面带愧色,说道:“末将守土无方,除了扬州城都被李率泰拿下了。”
  侯玄演展颜一笑,说道:“朱老将军不用自责,那李率泰当初两万人,都打得我心惊胆战。这个汉奸着实有些本事,而且当初我也是为了荆襄会战,才让你出兵攻打淮安府,为的是牵制满清兵力。仓促之间,你刚刚收复扬州,孤军深入江北还没有经营一番,就要打仗,难免失利。”
  朱大典脸色稍缓,咬牙道:“李率泰欺人太甚,扛着一杆大旗“报仇雪恨”,来到扬州屡次来犯,分明就是没有把我们放在眼里。上次我和他在淮安府交手,沿途抗清的乡兵义兵纷纷来投,结果堵在前面耽搁行军,李率泰大军一到,他们又落荒而逃,冲撞的后军七零八落。唉!这些鸟人又是义军,杀又杀不得。末将不是推诿战败责任,实在是这仗打的,太过憋屈。”
  侯玄演苦笑一声,摇了摇头,说道:“这些义兵虽然托名抗清,其实大多是投机而已,平日里聚在一块害民、掠民、虐民;当然也有一部分忠义之士,但是大多是不成器的。我那三叔父,逃出嘉定避祸时候,就差点被所谓义兵迫害的满门死绝。”
  李好贤在一旁听得大为恼火,骂道:“狗杀才,要是让我遇见,先杀光了再说。”
  侯玄演正色道:“老李说的没错,今后行军但凡遇见可能导致兵败的,不管是神是佛、是敌是友,格杀勿论。今时不同往日,社稷沦丧,异族入侵。行军打仗为的是天下汉民,只要大义无亏,不要顾及小节。”
  李好贤是山东土豪出身,听了这话自然情绪高昂,但是朱大典乃是大明官场浸淫多年的老油子,忧心忡忡地说道:“如此一来,恐怕会为人诟病,朝遭中奸人陷害。”他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当初他在崇祯朝为官,见识的太多了。官员议论朝政,从来不管对错,只看利益。要是这个官员不是你这一派的,他提出的任何意见,都要攻击他。就算你的心里也是这样想的,认为这是对的,也要往死里整他,说他祸国害民。
  所以明末的文臣武将,谁都不敢出言担责任。往往有了国家大事,都装死充楞,等到兵败之后,拼命地揽功推过,互相攻讦。
  侯玄演冷笑一声,说道:“哪个不开眼的奸人要害咱们,我就做的比他还奸,不能让前线流血的将士,还要流泪。你们放心,有我侯玄演在,谁也害不了你们。”
  朱大典挺着肚子,朗声笑道:“有了督帅这句话,我老朱就放心了。李率泰匹夫之勇,不足为惧,我们水字营一定一雪前耻,将他扛着的“报仇雪耻”大旗,插到他的胸口。”
  侯玄演问道:“你有什么主意,说来听听。”
  朱大典指着沙盘,说道:“”大小铜山前后都有河流,两河同源水流湍急,将大小铜山围在其中。虽然是冬天略有平缓,但是水温极低,根本不能淌水过河。李率泰在那伏击,也是确信我们仓促之间逃不出去。这个牢笼是天生地长,李率泰能用,我们也能用。我们有二十万大军,哪管他阴谋诡计,堂堂正正的过河之后,拆掉桥梁,与他决战。这小子的骑兵,还能飞过河去不成?”
  侯玄演心里还惦记着,当初打扬州,李率泰那两万人的悍勇。摸着下巴说道:“有没有什么办法,阴他一手。”
  李好贤说道:“打吧!李率泰凶名已经传到江南,就让咱们打一仗给南人看着,真刀真枪的干,清兵也不是我们的对手。”


第186章 陷阵杀将
  江南地势与荆襄迥异,一眼望去除了大小铜山,根本遮挡不住十五万的大军。
  李率泰在山顶望着山下黑压压的人群,一眼望去根本看不到边际,平铺在扬州大地上,旗帜遮天蔽日,盔甲武器鲜明。
  张应祥昨天伏击李好贤,被炮弹炸开的石头打中眼睛,经过随军郎中医治,取出坏死的眼球,成了独眼将军。
  他眨着眼,强忍着疼痛,说道:“都统,看他们这样子,像是要和咱们决战啊。”
  李率泰眼珠一转,说道:“朱大典手下败将,不足为惧。李好贤这厮也在,正好为荆襄二十万兄弟报仇。我们先守在山上,等他们围了上来,咱们一举而下,下山的马儿冲击力,这些人恐怕还没见识过,哈哈。”
  张应祥跟着他哈哈一笑,牵动眼部伤口,疼的直咧嘴。
  中军帐中,侯玄演扶剑站在瞭望车上,左右一看,李好贤朱大典都对着他点了点头。
  侯玄演扬声道:“战鼓一响,水字营火炮齐射,将清兵赶下山来。火字营顶在前面,列成方阵,顶住骑兵冲击。我已经下令给水师,堵住他们去仪征的路。歼敌之后,将李率泰的脑袋削下给我,我已经许下此话,将他的脑袋传遍江南。”说完伸手一挥,鼓声大作。
  李率泰舔了舔嘴唇,拔出腰刀,却没有见到明军冲锋。
  就在这时,小铜山的缓坡上忽然一片火光闪烁!透过硝烟也能看见那多道闪光。
  片刻之后,“轰轰轰……”的炮声轰鸣才传来。
  小铜山上,山石坚硬无比,所以才被叫做铜山。两百门火炮齐射,将山上的石块炸的飞溅,十五万人挤在山上,炸的山上血雾蒙蒙、腥味弥漫。
  这时的场景,就像是传说中的炼狱一般,恐怖的气息在山间散开。
  山坡被炸的地动山摇,松动的泥土很快带着清兵滑下,瞬间又被炸成碎块。石子石块溅射到清兵身上,一出出的血窟窿触目惊心,更有大点的石块,能将人的脑袋砸开,白花花的脑浆混着黑红的血液,浸入土中。
  冬天干燥的山上,草木易燃,山上很快火势大了起来。
  李率泰大骂一声,翻身上马,指挥着大军冲了下来。
  十五万人马,是绝对不可能被炮火击溃的,哪怕是二百门。一轮齐射之后,清兵就放弃了躲在山上,依据地势优势的想法。
  清兵呼嚎着冲下山来,谁都知道混战在一处之后,火炮的的功能就没有了。
  李好贤狂笑一声,提马挺枪上前,指挥着烈火营迎击当先的骑兵。
  数以万计的清军骑兵,一起飞奔下山,整个大地仿佛都在震颤。烈火营不为所动,在荆襄这样的冲锋,他们面对过几百次。熟稔地转换着阵型,使用刀盾、长枪、火铳、弓箭,尽可能的保护友军,杀伤清兵。
  骑兵气势为之一挫,排头兵几千人顿时沦为长枪下的亡魂,前军见状拉开距离。烈火营和水字营也拔出近战兵刃,长枪的飞刺,刀剑的挥舞,和调头的清兵战成一团。
  隆冬清寒的土地上,瞬间变成了煮沸的修罗场。主客相搏、山川震朔,沉闷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