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殖民海外-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忽悠少年说:你才十三岁,二十年后,也不过三十三,反正乞丐一个,二十监狱生活,包吃包住,还将你抚养成人了。
    选择荆州,离家乡近,二十年后还能找到家,说不定有什么事,还能请个假。
    这个选择,让两人后悔了好多年,肠子都悔青了。
    南阳是不可能的,就去岭南浈阳好好呆着吧!
    身后的李儒,有了哭笑不得,此计可谓是最省事的移民之法,还是让人心甘情愿、努力付出以赎罪的那种,且万一出现死伤,也不用多做解释。
    因为在他们,在他们家人心中,他们就是死刑犯!
    “故土难离啊!不然何至于如此大费周折!”
    曹性摇了摇头:“谁说不是呢!”
    司隶是典型的人多地少,而日南正好相反。
    大军又行了一天,夜里再次有三千余“逃兵”产生,当然,逃出去的一个没有,第二日凌晨,又是开审批大会,三千余“逃兵”,再次成了日南开发的一份子。
    大军再次缩减,但曹性及麾下文武,却没有一点担心敌军的意思,每天聚在一起,商议来商议去。
    为将者,每日里跟士卒说的也是训练的内容,相互之间磨合的内容。
    并且对行军了两天的新卒,加强了军事训练。
    行军途中还要训练跑步、队列、兵器等等,誓有把新卒都逼着逃跑的意思。
    晚上,逃兵自然还有,且超过了前一天。
    同样,被抓了回来。
    三天时间,简直就是御林军在陪新卒,玩数万人规模的捉迷藏,完全没有要打仗的意思,仿佛都不是要去前线打仗的。
    晚上捉迷藏,白天还要行军、还要训练,行军速度自然快不了,五日过后,才行了一百余里,到达黄河南岸的小平津。
    亮出身份之后,小平津就落入了曹性手中,驻守的北军五校人马,收编入大军之中。
    往东收编了孟津之后,总算与“叛军”相遇了。
    曹性一马当先,“叛军”一方,同样一骑奔出,就在两人当面之时,“叛军”一骑飞身下马:“末将蔡阳,领河东十二营,前来与主公汇合!”

第374章 黄河来人
    中平五年,司隶的第一场雪,开始落下。
    华夏族的母亲,黄河在此时结霜冰冻。
    南岸,荥阳,曹性站立于关墙之上,仰望着两旁的高山,俯视着关下,司隶东去的必经之路。
    此关就是虎牢关。
    洛阳的东大门,北离黄河不过十余里,位于南北大山之间,为天下险关,千年前,周天子在此牢虎而得名。
    其不在新建或加固的洛阳八关之列,也没有新增都尉驻守,因为他本身就一直是洛阳的重要关卡,一直就有都尉驻守于此。
    都尉,比两千石,仅比最高武官中郎将低一级,比校尉低半级的存在。
    现在可能一抓一大把,但灵帝初乃至恒帝时,中郎将不过个位数,校尉都尉不过两位数,都尉就是准顶级武官。
    虎牢关常年有都尉驻守于此,可见其地位之重要。
    曹性以缅怀的心情,在关城上行走着,打量着每一个角落:
    “文优,一路过来,我们虽占据了小平津、孟津、潼关、旋门关,八关收其半,但此关却极为重要!
    未来,这里将绽放灿烂的莲华!
    如果群雄反对于我,此关东面,就是我们与他们的主战场!”
    李儒陷入了沉思,曹性静静的看着他,知道他一直不乐意自己待在洛阳,但能做到不乐意,也尽职尽守的支持自己,为自己出谋划策。
    光这一点,自己已经很满足了!
    “主公,介时恐怕你要跟整个天下作对了!开弓没有回头箭!值吗?”
    李儒脸上满是忧虑。
    还不死心啊!
    “文优,就如逃兵南迁日南一计一样,能救多少汉人生命,算多少。
    汉人五千万,看似为世界第一大族,某却觉得太少太少!
    在日南,打量土地被开垦出来,却因为人手不足,而无人耕种!直到马均推出粗种、广种之法,才让这尴尬局面得已缓解!
    日南的西南,还有更多的土地,等着我们汉人去征服!
    没个几千万,是很难种完的。”
    没有可以让土着佃农去种呀!
    从对方的平静的表情,曹性感觉李儒内心可能是这么想的。
    “且这里面还有大量的矿脉,光日南楚中县、新楚县,就探测到大型铁矿脉一座,金银混合矿脉一座,探测到的数座小型矿脉,除了一座玉石矿,余等小型铜铁都没人手去开采!
    日南太守蒋琬,已经数次提议,让某裁减战力低弱的圣象八旗,以添矿脉之空缺!”
    占人那么矮,还不会种地,小胳膊小腿,叫他们砍树也费劲,且斧头可是危险品。
    去低矮的矿洞挖矿正好,至于矿镐这种危险品嘛!把洞口一睹不就都解决了。
    曾几何时,自己都有些动容,但还是没有采纳。
    原因就是,矿难哪有战争前线来的快!
    总觉得别人是毒士,又偏偏重用毒士的人,往往自己也好不到哪儿去。
    听说金银矿、玉石矿,李儒眼睛跳动了一下:“主公,玉石为帝王赏赐专用!且不可泄露也!”
    古代好带玉,玉为身份的象征,而生产技术一项为帝王家垄断,因此,市面上流传的玉石,最初多出自帝王赏赐。
    “放心,不会有人知道的!知道的人,别人也看不到!”
    说到这,曹性突然眼前一亮,将心中突然冒出的想法,与李儒商议一二,李儒肯定的点点头:“如此,可收数百太学才子!入后将军府!”
    太学三万学子,两人一直惦记着呢。
    “主公!来了!叔治公来了!”
    龚都话刚落音,曹性与李儒相视一笑,快步前去迎接。
    曹性领着文武,从关门而出,刚行十余里,就见到了打着“楚”、“曹”旗的队伍。
    此时已经出了虎牢关的山区,进入了华中平原,一眼望去,来军不下五万,其中还有大量推车。
    眼睛火热的曹性,加快了步伐。
    “叔治!三年了!三年不见如隔三甲子啊!还有雷公,你小子三年过得可好!夏侯兰!我的军正!”
    来人正是如今已升辽东太守,青州名士王修。
    雷公自然就是张雷了,还有军正夏侯兰。
    四人热情的握着手,天南地北的一通寒暄,此时,什么名士,什么铁面,都不再重要,有的只是亦师亦友亦主从的感情。
    曹性不忘将李儒介绍给大家认识,在青州名士面前,李儒还是有些自卑的,因此寒暄时,说话不多,但话语间,其总一针见血,让王修频频侧目。
    “幸不辱命!四万辅兵,一万正兵,百万人一月之粮草,已经带到!”
    夏侯兰拱手作揖。
    “好好!有此五万大军,还有粮草,洛阳可无虑也!”
    这些人马,前一秒钟还是黄河“水贼”,与讨伐水贼之援兵,如今尽入司隶。
    从洛阳出发已经旬日,地狱式训练,也进行了七日,新卒还剩下一万,余等两万,除肥胖衙役、瘦弱少年二人外,都成了日南五年劳改人员。
    剩下的一万新卒,不仅都是青壮,且意志都很坚定的人员,优秀的兵源也。
    王修、夏侯兰、张雷三人的到来,还带了大量军械甲胄。
    这一日,甲胄、军服、兵器正式下发到了这群着黑衣,拿棍棒、菜刀的新卒手里。
    虎牢关,十余里外的空地,五万御林军、一万正兵、五万辅兵,列成一个个方阵。
    看着御林军、一万新卒身上崭新,让众人爱不释手的鲨鱼、鲸鱼皮甲。
    骑着枣红马的曹性,来回巡视训话:“这些甲胄只是九牛一毛!如今我麾下正兵,已人人着甲,都伯及以上,人人有铁甲!
    作为御林军!你们也是正兵的一员!将逐步享受到这待遇!”
    “将军威武!将军威武!”
    隔得远的人虽听不到,但不妨碍五万御林军,跟着前排,他们的主将们的狂热呼喊。
    曹性摆摆手,场面慢慢安静下来:“辅兵!总有一天,你们也将如此!”
    “主公威武!”
    五万辅兵的呼喊,明显要低于御林军一些,他们不是正兵,正常情况下,前线离他们还有些距离,甲胄等装备,也就没那么重要了。

第375章 董大将军?
    枣红马,带着曹性,来到洛阳新兵的方阵。
    一个个换上衣甲兵器的洛阳新兵们,眼里全是狂热。
    “今日起!你们正式成为我麾下将士!
    前些日子的逃兵政策,将不复存在!穿上这军衣、拿起这兵器,你们就是战士!就是军人!
    此乃之后!再有逃兵者!斩!
    如果畏惧者!现在可以退出!我准了!”
    一万新卒,目不斜视,一声不吭,脚像扎根了一般。
    曹性足足等了半个时辰:“好!没有人退出!那么,我宣布你们就是曹军辅兵的一员了!
    假以时日,想做正兵者!某会根据尔等的作战能力、平时表现,而提拔!”
    “拜见主公!”
    一万新编辅兵,全体鞠躬行礼。
    能得一万好苗子效忠,也是一庆幸也。
    粮草辎重除留守军一年的粮草用度以外,余等由王修领军运往洛阳军营。
    曹性领十万大军辗转往南,伊阙、广成、大谷、轘辕,哪里能抵抗,相继接手洛阳八关,及原有的虎牢关,全收归治下。
    同时作为根基的南面也来人了。
    再回洛阳时,大军已至十七万,加上留守洛阳之人,正好二十万大军。
    北军五校、西园八校,补上了袁术、袁绍等人带走留下的缺额,并扩编至十万人,东面、南面的正兵,全部编入其中。
    余等十万辅兵,亦比时下郡国兵精锐。
    袁术、袁绍主领,麾下还有曹操、惇于琼、吴匡、张璋等将的北军五校一部分、西园八校小部分,这近万御林军。
    以及又汇聚而来的以游侠、士家豪强私曲、佃农,为主的两万义军。
    好似被遗忘了。
    洛阳,皇宫。
    天空刚露鱼白,朝会再次召开,这次是灵帝建的西宫德阳殿。
    相比崇德殿,这座新的宫殿,更加奢靡一些,不过这些此时已经无人去关心。
    董太皇太后,何皇后,小皇帝,三人位于台上,或者说陛上。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
    小皇帝还算凑合的完成了礼仪流程。
    九卿之列,一位中年文官出列。
    “启禀陛下!虎贲中郎将袁术,下军校尉袁绍,越骑校尉吴匡等,于城郊十数日,臣恳请陛下迎接他们回宫!戍卫京师!”
    朝堂之上瞬间热闹了起来。
    “什么?”
    “他们可是叛……”
    这时,十余位中小朝官出列:“臣等附议!只有此才能体现陛下爱才惜才!”
    很凑巧,这十余位人,包过提议的九卿,曹性都没见过,都是朝堂的新面孔。
    看来自己离开十多天,司隶地区军权变了,朝堂之中,也有些变化啊!
    只是这人搞笑的很,洛阳军乱,小皇帝吓得不轻,不仅不治主要人员的罪,还要皇帝亲自去请他们回城。
    这就是爱才了?
    一个称帝,一个准备称帝的袁家兄弟,会领情?
    这话一出,身为统领天下兵马的董重不干了:“陛下,王少府之言,实为无稽之谈!袁术、袁绍,扰乱京师!不治其罪已是法外开恩!不负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