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半是肉包子打狗,精明的意大利人自然不会干了。
英国人的封锁直布罗陀海峡的行动,直接引发了“军舰危机”,协约国和同盟国之间再次剑拔弩张,战争一触即发!
好吧,斐迪南都以为双方会直接打起来了,保加利亚都进行了全国动员,结果德国人直接缩回去了!
想想也对,大家都知道欧洲大战随时都可能会爆发,但是对德国人说现在爆发战争,这两艘无畏舰就先要完蛋了,在军事上这对德国人十分的不利!
况且德国人去年下水的军舰,还没有来得及服役呢?只要再等几个月德国海军又可以增加四艘无畏舰,加上这里的两艘无畏舰就是六艘,将进一步缩小和英国人的差距!
至于协约国,大家都还没有准备好呢?要是现在爆发战争,法国人就惨了,准备独自顶住德国人一两个月吧!
显然这也不是大家想要的结果,英国人虽然想要削弱法国,但前提条件是要先打败德国人!否则要是法国人提前被德国人打残了,这场战争后面还怎么打?
……
拦截这两艘军舰,主要是英国人不想让奥斯曼人这两艘无畏舰回国,打破了现在协约国在地中海的海军优势地位,影响到了地中海的制海权,所以才封锁了直布罗陀海峡禁止军舰通行,并不意味着英国人就已经做好了战争准备。
而德国人现在正缺军舰呢,不管他们怎么爆发,和英国人的差距还是那么巨大,德国海军内部一直都有征用这两艘无畏舰的想法,只不过因为盟友关系,被德国政府制止了。
英国人现在的做法政好如了他们的意,德国人是自然顺水推舟的接收了这两艘无畏舰。虽然两艘无畏舰改变不了德国海军仍然处于下风的局面,但总算是缩小了双方的差距!
当然抗议是少不了的,怎么也要给奥斯曼人一个交代不是?
英德的做法令一众吃瓜群众看得目瞪口呆,还有这种操作!
为了安抚奥斯曼帝国,德国人表示既然英国人阻路,这军舰肯定是送不过来了,那么干脆就分别在意大利和奥匈帝国重新建造吧,并且价格不变配置升级,再送两条巡洋舰好了!
意大利和奥匈帝国方面的问题,自然是由德国人出面搞定了,奥斯曼人只需要再等上两年,就能够获得无畏舰了,没有办法之下奥斯曼政府也只能接受德国人的说词了。
……
两大同盟没有打起来令许多人很失望,比如大洋彼岸的美国人,远东地区的日本人,他们都是盼星星盼月亮的期待着欧洲大陆能够爆发大战!
斐迪南清楚,到了现在这一步双方也就只差一点儿火星了,本来他以为奥斯曼人的海军回国会成为双方的导火索,没想到英德双方各怀鬼胎,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
……
不管国际形势怎么样发展,斐迪南现在要做的就是备战,提前储备足够的战略物资,招募到足够的炮灰都是现在保加利亚政府的当务之急!
在军舰危机爆发后,斐迪南就召开了内阁会议,加快了保加利亚的备战速度。
“首相,从现在开始加大粮食储备,并且让媒体放出风声,说乌克兰和罗马尼亚未来两年的粮食会欠收,国际粮食价格马上就要上涨了,建议民众们提前储备粮食!必要时政府也可以出面配合,尽可能的让民众多储备粮食。”
斐迪南一直努力让媒体建立的公信力,现在是时候让他们发挥作用了。如果说保加利亚国内粮食欠收,这个估计骗不了人,但是说国外么,那就不一样了,这个年代可没有互联网,普通人想要查消息几乎是不可能的!
就算有人信誓旦旦的说这消息是假的,也没有任何作用!大家都知道,在保加利亚只要有报纸刊登了假新闻,除了查封报社外,相关人员都是要蹲监狱的!
在普通民众看来,总不可能保加利亚所有的报纸,都集体脑子进水了,一起刊登这一则假新闻吧?
况且斐迪南这也不算造谣了,只要战争一爆发,粮食欠收是必然的,现在最重要的是抓紧最后的时间,再搜刮一批粮食!
虽然总参谋部信誓旦旦的保证,在战争初起就会拿下罗马尼亚的瓦拉几亚平原,完全可以保证国内的粮食供应。
不过斐迪南却不敢完全相信,拿下瓦拉几亚平原问题不大,本来就是一马平川,又和保加利亚接壤,罗马尼亚想要防守都做不到!
至于能不能保证保加利亚国内的粮食供应,这个就难说了,军方最多可以保证把地方打下来,恢复生产的事情就和他们没关系了。
理论上拿下了瓦拉几亚平原后,保加利亚的粮食总产量就会在现有的规模上直接增加三分之一,足以满足国内的需求,并且还有不少的富裕。
实际上只要当地的罗马尼亚人不配合,要恢复粮食生产没有个两三年的功夫,根本就不可能实现!
“是!”契科夫回答道
新闻署和科技部也是属于契科夫分管的,否则光一个教育大臣的名头,还不足以让他成为保加利亚内阁的二号人物!
“首相,到现在为止,我们一共从俄国引进了多少青壮?”斐迪南又问道
康斯坦丁想了想说:“原本国内就有八十多万俄国劳工,从去年开始我们又加大了引进力度,现在已经抵达保加利亚的俄国青壮大约有七十多万人,在俄国境内已经组织起来的青壮大约还有二十来万,如果战争在年底爆发,那么我们大约还可以引进七八十万!”
斐迪南盘算了一下,就算战争马上爆发,保加利亚也增加了一百四五十万炮灰,要是可以拖到年底那就更好了,两百二三十万炮灰基本上已经够世界大战的消耗了,当然如果可以再多些,结果还会更加完美!
“继续努力,这方面的工作还不能放松,一旦战争爆发,俄国人肯定也会大肆征兵,到时候再想拉人就不容易了!”斐迪南淡淡的说
“好的,陛下!我们加快速度!”康斯坦丁肯定的回答道
为了让战备工作顺利推进,斐迪南一直都留在了索非亚居中指挥,就连刚刚建成的两艘超级无畏舰服役,他都没有亲自参加。
这两艘无畏舰被斐迪南分别命名为了:君士坦丁堡号和巴尔干号。
这里面的政治意味十分的浓厚,君士坦丁堡号这是斐迪南光复君士坦丁堡这座圣城的功绩;还有就是上一艘君士坦丁堡号在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中沉没了,民众强烈要求重建,斐迪南自然要顺行民意了!
巴尔干号光从字面上的含义来看,大家都知道这是斐迪南再对巴尔干半岛宣誓主权了;更深层次的目的就是告诉协约国,这是我们之前的约定,大家都必须要遵守!
两艘军舰的规格都是一样的,参数如下:
排水量:26500吨
长:1897m
宽:27米
吃水:83m
主机:帕森斯式直接传动型蒸汽轮机2组/4轴
主锅炉:b&w式(赫拉克勒斯号为亚罗式)混燃水锅炉22座
功率:34000马力
航速:225节
续航力:10节时4000海里
武备:305毫米45倍径双联装炮7座(前二后三,成背负式,两舷各一),150毫米50倍径单装炮20门,47毫米单装炮4门,450毫米水下鱼雷发射管4具
装甲:舷侧270毫米,甲板70毫米,炮座270毫米,炮塔前320毫米,司令塔310毫米
舰员:1046~1126名
'330。六十二章、各国实力对比'
随着斐迪南的一声令下,原本从俄国运往欧洲大陆销售的粮食,大都被保加利亚半道截留了下来。
不对,是买了下来!反正对毛熊来说粮食都是要卖的,卖给谁不是卖呢?只要保加利亚出的起钱,提前打道回府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至于欧洲会发生什么?还用想么?当然是粮价上涨啊!
保加利亚在加大储粮,其他国家也没闲着啊!
英国人是不慌不忙,仗着有皇家海军在,殖民地有的是粮食可以运过来,无非是运费高了一点儿,国际粮价上涨就上涨吧,价格高了大不了把殖民地粮食拿出来卖好了!
法国人也无所谓,本来就是粮食出口大国,涨价正好啊,可以大赚一笔!可惜现在不是赚钱的时候,不过没关系高卢鸡又不缺这点儿钱!
相比协约国都可以做到粮食自给自足,英国人本土粮食不够,但是殖民地上多呀,保加利亚是为了备战储粮,本来也是粮食出口国,只是出口量小。
同盟国就苦逼了,奥斯曼帝国自给自足还是可以做到的,至于粮食出口,他们的农业生产技术还停留在上个世纪,就不用想了!
罗马尼亚和奥匈帝国还不错,都是主要欧洲的粮食出口国,不然斐迪南怀疑现在德国和意大利都要饿肚子了。
保加利亚的举动可是引起了连锁反应,英法都是很默契的限制粮食流入同盟国,俄国人的粮食又被保加利亚给截胡了。
光奥匈帝国和罗马尼亚的粮食,弥补德意两国的粮食不足还可以,要做战略储备就不够了,然后欧洲几个粮食出口国如:荷兰、丹麦、瑞典等都大赚了一笔。
不过这些都和斐迪南没有关系,这会儿他正带着一帮政要、参谋在分析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实力对比。
人口对比如下:(预估1914年各国人口)
同盟国方面:德国约6690万、奥匈帝国约5420万(加了塞尔维亚地区)、奥斯曼帝国约2100万(减去了移民、战争损失,历史上是2380万)、意大利约3510万、罗马尼亚685万、黑山王国126万(加了被主角驱逐的人口),总计:18531亿人口。
协约国方面:俄罗斯帝国约165亿(扣除了移民造成的人口减少)、大英帝国约4560万、法兰西共和国约3970万、保加利亚约2780万,总计:2781亿人口。
很明显在人力上协约国占据了优势,比同盟国多出了九千多万人口,并且这还是在没有计算殖民地的前提下,否则光大英帝国殖民地人口就有四个多亿,双方在人力上根本就没法比。
经济方面,这些年保加利亚在爆产能,德国人也没闲着,同样采取了激进的手段爆产能。
从国民总收入上就可以看出来:
德国120亿美元
英国110亿美元
沙俄70亿美元
法国60亿美元
意大利40亿美元
保加利亚38亿美元
奥匈帝国30亿美元
美国137亿美元
日本20亿美元
备注:国民总收入不等于工业,这里面很多东西都是虚的,被推高的,理解不了看看股市就知道了。
综合国力排名:
1、英国
2、德国
3、法国
4、俄国
5、美国、奥匈
6、意大利、保加利亚
7、日本
8、民国
9、奥斯曼帝国
10、西班牙王国
不要绝对奇怪,当时美国人在世界上的话语权不高,甚至还比不上意大利,军事力量列强末尾,综合评估自然不高了,把他们放在第五位都看在斐迪南多次强调经济的重要性上,否则美国人的排名还会忘后掉。
1910年,伦敦日报的一份各国综合实力排名中,美国就在欧洲几大列强之后,和日本并列排在在列强的末尾。在这个年代的欧洲人眼中,美国爆发户还没有什么地位!
1914年列强陆海军人员数量
俄国1468万
法国967万
德国943万
奥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