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由于俄罗斯上层统治集团推行的逆向改革措施,钳制了思想发展,严重阻碍了教育普及,影响了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加速社会阶层对立,为最后通过暴力革命手段和内战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打下了伏笔。
在外交方面,亚历山大三世积极推行泛斯拉夫主义,这当然和俄罗斯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不断上升有关。
俄罗斯推行的泛斯拉夫主义有很强的外交针对性,主要是针对巴尔干半岛和黑海沿岸,这显然是为了扩大俄罗斯在这些地区的影响力,巩固俄罗斯在斯拉夫民族居住区的统治地位。
俄罗斯在巴尔干半岛的政策一方面对提升自身国际地位,促进当地民族解放运动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消极因素也是显而易见的,在巴尔干地区的活动,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提供了导火索,为俄罗斯帝国覆灭埋下了隐患。
除了奥匈帝国以外,和俄罗斯逐鹿巴尔干的还有德意志帝国。
德国一直希望获得一个地中海的暖港,打通北海、波罗的海和地中海通道,拦腰将欧洲切断,所以加快了在巴尔干半岛地区的扩张势头。这也是德俄关系走向破裂的原因之一。
在总体上,亚历山大三世时期的俄罗斯是和欧洲在文化和经济上最为接近的时期,欧洲和俄罗斯之间有相互的认同感,而且此时的俄罗斯已经完全可以不用武力,只通过外交努力即可实现政治意图。
亚历山大三世在外交事务上最著名,也是底气十足的一句话就是:俄国沙皇还在钓鱼,欧洲暂时可以等着(有一次亚历山大三世在度假休息时去钓鱼,负责欧洲事务的臣属跑来向亚历山大三世汇报紧急公务,亚历山大三世说出了这句话)。
可以说,亚历山大三世是俄罗斯十九世纪历史上最强大的统治者。
在亚历山大三世统治时期,俄罗斯只发动了一次对外战争:斯科别列夫指挥的小规模的梅尔夫绿洲之战。
梅尔夫是位于中亚土库曼斯坦的一个绿洲城市,在中国汉代文献中称为马雷,南北朝时文献又作末国,元代文献中则将此地称作麻里兀,或作马兰。
在梅尔夫并入俄罗斯版图之后,土库曼斯坦正式成为俄罗斯帝国的一部分。
1亚历山大三世由于受到了亚历山大二世遇刺身亡的影响,心里有阴影,害怕遭到暗杀,而经常住在首都郊外的行宫加特契纳。
被人称为:加特契纳的隐士,又由于甚少发动战争,亚历山大三世也被人称为:和平制造者。
'72。七十二章、《俄保同盟》二'
看了盟约内容,亚历山大三世看看保罗…舒瓦洛夫也顺眼了很多,笑着说:“保罗伯爵,这次同保加利亚谈判的事,你办很不错!我们只付出了些许代价,就把保加利亚牢牢的绑在了俄罗斯的马车上了,在巴尔干地区扎下了一颗钉子!”
很显然亚历山大三世的气场很强大,至少保罗…舒瓦洛夫在他面前是战战克克的,尤其是德国撕毁再保险条约后。
不要以为怕马屁,是大苹果的专利,西方人也一样不逞多让。保罗…舒瓦洛夫忙说:“这都是沙皇陛下您的英明神武,带领着俄罗斯蒸蒸日上,令保加利亚人心生向往;还有尼古拉皇储的精明能干,我只是做好分内之事罢了,不值一提!”
亚历山大三世似乎对这些已经习以为常了,只是微笑没有反驳。
待保罗伯爵说完,才开口说:“嗯,这些拍马屁的话,就不要再说了!待会儿有一个关于保加利亚的会议,你也留下参加吧!”
保罗伯爵立刻做出了感激淋漓的表情,这次是真心的。自从德俄关系破裂后,他就被边缘化了,再也没有参加过高层会议。
这次沙皇留下他参加会议,这明显是一个好的信号,意味着他有机会重回权利中心。
……
圣彼得堡郊外的行宫加特契纳,一场事关保加利亚命运的会议召开了。
没有繁琐的礼仪,亚力山大三世直接开门见山的进入了主题,说:“我想同保加利亚缔结的条约,你们都知道了吧!今天的叫你们过来,就是要确定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对保加利亚的外交政策!”
(备注:后面不是主要人物都称呼官职,外国人重名太多了,作者君也会晕。比如时任俄罗斯外交大臣:尼古拉…吉尔斯,就和尼古拉二世同名,这样的还有很多!)
亚历山大三世刚说完,财政大臣就开口说:“沙皇陛下,我们既然已经决定战略重心东移,那么对于巴尔干地区只要保持足够的影响力就够了,没必要投入太大的精力!”
“但这只是占时的,欧洲才是世界的中心,我们未来还是要回来的,不能放松对巴尔干地区的渗透!”陆军大臣立马反对道
财政大臣摇了摇头,然后质问道:“可是我们的精力不是无限的对嘛?帝国的财政不能同时支持我们两线作战,西伯利亚铁路刚刚动工,这已经占用了我们大量的资金!”
“短期内在欧洲收缩,是为了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向东方,等皇俄罗斯计划完成后,再回到欧洲也不迟,到时候我们的国力将更加强大,巴尔干挡不住帝国的步伐!”
……
然后俄罗斯帝国主要政要都参与了进来,开始唇枪舌战,保罗伯爵站在一边一言不发。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看到下面吵个不停,亚历山大三世注意到了旁观的保罗…舒瓦洛夫。
现在亚历山大三世,已经开始就对政治不怎么感兴趣了,听到众人的越扯越远,已经偏离了今天的话题。“咳咳”咳嗽了一声,然后说:“好了,诸位安静下来!保罗伯爵刚从索非亚回来,对那边的情况很熟悉,我们还是先听听他的意见吧!”
保罗…舒瓦洛夫心中一惊,大叫不妙,现在这个时候开口,这不是站队么!
俄罗斯帝国现在主要分成了:东进派和欧洲派,以及中立派。哦,这还没完。
东进派又分成:主张向远东扩张的远东派;主张进入阿富汗然后向印度扩张的印度派;以及主张向中亚奥斯曼扩张的中亚派。
欧洲派同样也有派系,主张向巴尔干地区扩张的巴尔干派;主张向北欧扩张的北欧派;甚至还有主张向奥匈扩张的激进派。
乱七八糟的,五花八门,当然政府高层没有那么多乱,主要是远东派和巴尔干派,没有那么多脑残的想法。
由于在欧洲的扩张受挫,现在俄罗斯帝国是远东派占时据于上风,他们有尼古拉皇储的支持。
听到亚历山大三世问话,保罗…舒瓦洛夫立刻开口说:“沙皇陛下,从我看到情况来说,目前保加利亚人大都亲俄,说明我们长期在巴尔干地区的渗透,是成功的!”
“而且最近几年,保加利亚的经济发展很快,但是本身资源贫瘠,又缺乏劳动力。现在保加利亚向帝国靠拢,这方面的原因也是主要因素。如果我们持续向他们输出资源和劳动力,数十年后我们就可以从经济上掌控保加利亚。”
保罗…舒瓦洛夫还是很谨慎的,只是回到了亚历山大三世的问题,仅限于保加利亚,没有对巴尔干问题做出明确表态,同时又表现出了倾向远东派的意思。
保罗伯爵话音刚落,亚历山大三世就流露出了浓浓的兴趣。他不怎么喜欢战争,经济控制文化影响正好符合亚历山大三世的胃口。
看到了亚力山大三世的表现,众人很识时务的选择了闭嘴,没有人选择去挑战沙皇的权威。
“那么你认为,要多久我们才能掌控保加利亚呢?”亚历山大三世看着保罗…舒瓦洛夫问
保罗…舒瓦洛夫想了想,然后说:“沙皇陛下,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二十年后保加利亚就会全面亲俄,三十年后,我们甚至可以兵不血刃的把它变成帝国旗下的一个大公国!”
果然,听完保罗…舒瓦洛夫的话,亚历山大三世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二十年很久么?当然,那是足够新一代人成长的时间!如果能用一代人的时间去融合一个国家,那实在是太短了。
俄罗斯帝国为什么对巴尔干地区输出斯拉夫文化?不就是为了在文化同化巴尔干各国么!
现在保加利亚主动要求移民,不是正好么?在坐的已经忽略了现在俄罗斯帝国可不是一个民族,甚至主体民族还不到一半。对外移民也是其它民族占多数,长期被欺压的少数民族,会对俄罗斯帝国有多少感情呢?
“那好,如果诸位没有其他意见的话,那么我就批准这份条约了!未来帝国对保加利亚的策略,就是以政治上拉拢,经济文化上渗透为主!”亚历山大三世用肯定的语气问
这个问题当然没有人会反对,东进派自然是支持的,《俄保同盟》还是尼古拉皇储主导推进的,符合他们优先的东方战略;欧洲派也没有反对的理由,这并不影响他们的战略;中立派继续打酱油。
亚历山大三世批准了《俄保同盟》后,俄罗斯政府难得高效了一回,外交部同保加利亚驻俄大使,赶在圣诞节前夜对外宣布了这一消息。
'73。七十三章、局势'
尘埃落定,斐迪南总算将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君不见历史上《法俄同盟》,圣彼得堡都拖了两年才批准。
明面上的《俄保同盟》,只是经济文化上的交流合作,仅限于经济同盟。
但是列强都不是傻子,没有哪个国家会相信这只是单纯的经济合作。
不过当时的国际形势,英德奥三国希望将俄罗斯的目光移向东方,减轻欧洲和印度的压力,法国希望同俄罗斯结盟,在这一背景下列强默许了《俄保同盟》的建立。
斐迪南在俄保谈判的当口,派契科夫出访,也是这方面的考虑。毕竟单纯采购商品,工业部的人出马更适合。
从英国开始,然后途径法德奥匈的路线,就是向各国透露俄罗斯战略东移。尽管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此举完全就是为了示好列强,表明这次结盟不针对各国。
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边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几下翅膀,就有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洲一场龙卷风。
斐迪南穿越后的蝴蝶效应,已经发生了,诞生了历史上没有《俄保同盟》。列强可以无视,那是他们实力雄厚,巴尔干各国却不能忽视。
首先受到影响的就是罗马尼亚,夹在了保加利亚同俄罗斯中间,而且俄罗斯从来没有掩饰对罗马尼亚的野心。
罗马尼亚应该庆幸,俄罗斯现在的沙皇是亚历山大三世,一个和平主义者,不然他们日子会更加不好过。
然后是奥斯曼帝国,他们同俄罗斯的恩怨已经有上百年了,双方是血海深仇。平均下来不到二十年一次大战,小冲突更是没有断过,算算日子又差不多该开始了。
接下来才是塞尔维亚,塞保战争才过去几年,1886年要不是老大奥匈出头,现在塞尔维亚是什么样就很难说了。
保加利亚最近几年的高速发展,已经引起他们的警惕了,现在俄保结盟更令他们忧心忡忡,就连国内的亲俄派一时间都受到了打击。
围绕俄保结盟,巴尔干各国纷纷开展外交活动,各显神通。
奥斯曼帝国继续加强同德国的外交寻求支持,连在“巴格达铁路”问题上,都做出了让步。
19世纪80年代末,德国为争霸世界,推行东进政策,把势力伸入近东,力图修建一条铁路,使之与欧陆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