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红楼-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见游说对象的第一句话是:我特为救“xx”而来。白师爷将他干掉贾雨村的后果点破,令他对这名老吏有些好感。
  白师爷诧异的停步,没想到事情峰回路转,看着贾环,如实的答道:“贾府尊推荐的几个席位,我兴趣不大。打算先回绍兴闲居一段时间。”
  贾环点点头,“我有个推荐,不知道白幕友是否愿意屈就。家父官居通政司右参议,幕府之中缺乏熟悉实务的人选。”
  白师爷愣了下。
  贾环的父亲就是荣国公府的嫡次子贾政。当今贾皇妃的父亲。这位置当然好得不能再好了。而且,听贾环的意思,这是要进去当“谋主”。与他在贾府尊的幕府地位相当。更难得是贾环对他的信任。他是“对头”贾雨村的心腹幕僚啊
  白师爷郑重的向贾环躬身再拜行礼,道:“在下必定不负贾三爷所托。”
  贾环就笑,“白师爷言重了。我不日就要返回京城。白师爷愿意的话,可以随我一起返回京城。”
  确实是言重了。白师爷估计不知道他所调用的政治资源,大部分时候都是不通过贾政的。即便白师爷不忠心,影响也不大。
  而他临时起意给贾政收罗一个有实际处理事务能力的幕僚,也是因为政老爹在雍治十三年会给皇帝点了学政:于八月二十日启程。大脸宝在大观园里撒欢的日子,就是贾政在外当官这两年。
  恰好白师爷是没有功名的读书人,估计与贾政谈的来。真要给政老爹找一个秀才当师爷,估计他也不自在。再者,贾政与贾雨村的关系其实还不错,应该能接受。
  接下来的一两年间,是贾府政治博弈的关键节点。贾环是不大可能有精力帮忙处理贾政的事务。当然,贾政在学政任上是干的不错的。他坏事是坏在粮道官任上。
  贾环和白师爷聊了一会,话题是薪资待遇问题。贾政这个招牌,对师爷们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老牌的勋贵世家子弟、皇妃的父亲。并且,贾家现在是准一流的勋贵。就等元春升贵妃,就是烈火烹油之势。贾政的前途肯定不会止步于正五品的通政司右参议。但薪资还是要给足。
  白师爷离开府衙后亦无去处。贾环留了他在家中住下。让元伯好好招待白师爷后,贾环回到后院黛玉的卧室中,在衣柜的镜子前,看着黛玉、晴雯、如意整理、打包书籍。微微有些沉吟。
  白师爷的询问,其实让他想起权衡的问题。要干掉贾雨村的理由,根本不用思考。看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这个二五仔必须要干掉。而且越早越好。
  从权利博弈的角度来说,不管金陵粮案的风波有多大,朝廷的处罚力度,有一个上限。龙江先生上报的处罚名单,不可能是无限制的添加人名上去。
  为此,贾环放弃了将郑国公邓鸿添加上去想法。邓鸿的拿捏、恶意、对苏诗诗的欲望都是不加掩饰的。但两害相权取其轻。他最终还是选择贾雨村。
  他实在不能容忍贾雨村借助贾家、王家的政治资源升上去,最好在贾府抄家时反咬一口。而且,贾雨村升到京城后,与贾赦狼狈为奸,将猪队友作死的能力放大数倍。他如何能忍
  当然,贾环和龙江先生也没有为邓鸿遮掩的想法。邓鸿确实参与了操纵粮价。怎么公关,付出多大的代价,这个可想而知。郑国公邓鸿的事情留待日后吧。
  至于,王子腾的不满
  贾环正思考时,耳边传来黛玉悦耳的声音,“环哥,你在想什么”
  贾环回过神,就见黛玉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他的面前,一双清亮的美眸探询的看着他。身穿着浅粉色的长衫,娇俏婀娜,娇花般的少女。此刻,精致的小脸上有一点不忿、娇嗔。
  晴雯在黛玉身后对着贾环抿嘴偷笑,美丽的大眼睛斜着,提示道:“三爷,你刚才在想谁啊”她自是向着三爷的。
  贾环禁不住失笑,他刚才想起了苏诗诗临别前的那个吻,或许脸上有些情绪流露吧说道:“一些往事。妹妹的书籍整理好了吗”
  黛玉点点头,细声道:“差不多了。环哥,最新一期的金陵简报怎么没送来呢”
  今天已经是十六日了。一般十五日就要刊印出来。她在上面发表了一首诗。
  贾环拍拍额头,“呃,忘了。我们过两天就走。我让报社那边停止送报纸过来了。我一会要去山长家中道别,帮你要一份过来。”
  黛玉看得金陵简报都是他亲自过滤、剪切后的。那些乱七八糟的艳情故事、凶杀案、露骨的广告肯定不能给她看。
  见贾环恍然的模样,黛玉禁不住展颜轻笑,“哦。”有一股怡人的妩媚风情流泻出来。在下午四点许寒风呼啸的冬季里,仿佛将光线晦暗的卧室中点亮。
  贾环晚饭在山长家中吃的。纪鸣、田师爷与席。这是道别的一餐饭。贾环喝了一点酒。
  饭后,张安博叫贾环到他的书房中。张承剑泡了茶送进来,关上窗户阻隔窗外的寒风。又点了炭盆,让布置的文雅的书房中变得暖和起来。
  张安博峨冠博带,形容清廋,叹口气,道:“子玉此去京城,一路顺风。明年的春闱大比,定要取得好名次。国朝虽然不讲出身,但高名次的进士日后的仕途会轻省些。子玉争取成为翰林、庶吉士,最不济也要成为御史、给事中。”
  虽然贾环耽搁了这两个月,但他看过贾环最近的卷子,中进士不会有问题。关键是名次。要取中前十,恐怕需要一定的运气。
  贾环行礼道:“弟子谨记。”
  张安博捻须一笑,打趣道:“我要你谨记的可不是这件事。唉,算了,不说了。你去吧,我在金陵无须牵挂。国子监的改革我会推行下去。”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但是他这个弟子恐怕难以做到。他为人宽厚,不拘细节。倒不会因此而教训贾环。
  贾环老脸一红。他知道山长要说什么。
  “山长,珍重”
  贾环再拜而别,辞别长者。这一去,再见山长就不知道是那一年。希望,他回京之后,不会失败。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五章 将要离去。
  冬夜里寒意凛然。北风呼号。
  郑国公邓鸿与手下的将校饮酒回来,在摇晃的马车中微微沉思着。他刚得到确切的消息:贾环要离开金陵了。
  对这个少年,他心情很有些复杂。当然,关系、立场是敌对,这确凿无疑。
  他前些时日请钦差宁儒吃过酒,宁儒指点了他几句,让他在这场汹涌的金陵粮案风暴中脱身。付出的代价,不足为外人道。在属下面前,他永远都是胸有成竹的模样。但实际上,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而今,这个搅动、主导金陵风云的少年,终于是要离开了。
  他心中一松,似乎有一头猛虎即将离去。
  …
  …
  夜色之中,冷清的甄家门前,一辆马车缓缓的驶入。片刻后,仆人们将喝的有些飘的甄礼送到垂花门中,有仆妇接着送往内院。
  回到家中,甄礼心神放松,破口大骂道:“麻痹的,一群龟孙子,就想着讹诈我们家。都是些什么几把玩意。”
  卧室内,甄礼的妻子许氏正在三姑娘甄祎闲聊,见状忙从丫鬟、婆子手中接过丈夫。低头垂泪,服侍着丈夫安睡。
  一旁的甄祎心中涌起凄苦的情绪。
  家中的情况不大好。背负了200万两银子的巨额债务。上下压力极大,连宝二哥都变得严肃了些。大哥正在变卖家产,但往往数千两银子的古玩、字画,只能变卖数百两。
  这一切,都是那个即将离开金陵的少年所赐。
  淮扬巡抚沙胜上书朝廷甄家参与郑家贩运私盐,证据确凿的事情已经传到江南。而查抄郑家的首倡者就是贾环。
  甄祎在想:她现在再见到那个少年,还能保证像第一次见到他时的那样问他吗?
  她当日在米行大街上的惋惜、悲叹很有些无所谓。他,是最后的赢家。
  而甄家没落了。
  …
  …
  夜里的秦淮河上依旧是歌舞升平,灯红酒绿。只是,金陵的风云变幻,秦淮河上的过客匆匆。陈家、甄家的少爷、公子们都已经是烟消云散。
  秦淮河南岸珠市云烟院中,箫声悠悠,如泣如诉。常来的熟客们便知道这是江南名妓刘如烟在吹箫。技艺高超。
  云烟院内的一处阁楼二楼中,刘如烟专注着的吹着竖萧。身姿婀娜修长。
  身后,云烟院的粟妈妈絮絮叨叨的道:“女儿啊,妈妈当日也是被甄大少逼的无奈啊。你和贾三爷有旧,去求求他,我们娘俩的日子不好过些?”
  刘如烟没有说话。她的好姐妹苏诗诗当日给赶出云烟院。她亦是无法。如今,贾先生的老师张安博升任礼部尚书,云烟院在花魁大赛中又被中散先生处罚,日子有些难过。
  但,她并没有去求贾先生的想法。没有用的。宋若雨的遭遇不就是明证?
  她在想,如今已是天下花魁的苏诗诗在何方。她知道江南秦淮河上自林千薇口中唱出的那首名曲: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吗?
  贾先生要离开金陵了。
  …
  …
  贾环要离开金陵返回京城的消息不胫而走。但这并非什么新闻。因为天子加开恩科,所有有志于科场的举人都会在明年二月前抵达京师。反倒是贾环到十一月中旬还没有离开,实际上是有些晚了。他肯定需要要在春节前回到京师的家中。
  对他的离开,有人轻松,有人怨恨,有人感叹,但贾环自己还在处理金陵的琐事。他带着黛玉去苏州祭拜林如海夫妇、裴姨娘耽搁了时间。
  不过,离开的时间渐渐的近了。定于十一月十九日。元伯、钱槐、胡小四等人都是忙忙碌碌。张承剑、纪鸣、白师爷,萧幼安都帮贾环处理一些事务。
  何元龙、何师爷都返回扬州。沙抚台还在忙碌的赈灾中。他不像卫弘可以准备升官了。
  南京户部尚书是闲职,有功劳,有空缺就可以升走。淮扬巡抚是实职。得从稳定地方、大局的方向考虑。至少在明年夏季前淮南灾民安顿下来前。沙巡抚都不可能调任。
  十一月十七日上午,贾环在德润坊贾府中召见荣、宁两府的管家、管事。叮嘱族中子弟、下人不得生事。
  甄家已倒。但贾家在金陵的权势却没有减弱,而是有所增长。根本原因是贾环让金陵的人们见识到贾皇妃的“威力”。而不久之后,贾元春将受封贵妃。她是贾家未来数年权势的根基。
  在金陵等待朝廷处罚结果时,他就已经写信给贾政,说明金陵事了以及情况,让其转告贾元春。
  贾环叮嘱了一番后,将身边的一名青年推出来,介绍给荣、宁两府的管家,“这是原来陈家米行的大伙计施羽。我在金陵的香水生意,伺候由他负责。”
  正厅中,十几名齐聚的贾府管事都有些骚动。为首的两府留守都总管刘管家、吴管家都一脸震惊的看着贾环。他们都没想到三爷会将每年近万两银子利润的生意交给一个青年。
  贾环并不解释,道:“你们配合好他。若是阳奉阴违,想必城外赖家负责的庄子还差些人。”
  这话说的下首的十几名管家管事顿时鸦雀无声。然后整齐的躬身行礼,齐声道:“是,三爷!”
  三爷本来权威就重。在他“干掉”陈家之后,在贾家中,至少在金陵这里绝对是一言九鼎。
  当然,贾家的子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