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红楼-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承嗣、王子胜、史智等王家的人物还在批评贾环,但离心力,已然产生。而他们还不自知!
  …
  …
  夜里七八点。宝钗在潇湘馆中和黛玉、湘云、宝琴说话,顺便等着贾环。她问去贾府前院里打听消息的晴雯,“三爷还没见完客?”
  晴雯点头,回道:“我让人去问了钱槐,说三爷还在和户部的赵侍郎见面。琏二爷,东府的蓉大爷,蔷二爷都在外头候着,怕是还要谈一谈。”
  宝钗沉吟着点头。明亮的灯光下,杏眼桃腮,肌肤胜雪。
  …
  …
  武英殿中的消息,贾环作为报社主编,自然是在下午时就知道。晚饭后,户部左侍郎赵侍郎来荣国府。贾环和他密谈。
  赵侍郎恨恨的向贾环抱怨着王子腾的长子王承嗣做事不靠谱,最后道:“竖子不足与谋。”
  贾环就笑了笑,“赵大人,还是要将我舅舅,和我表哥,区分开来看嘛。”
  赵侍郎微怔,笑着点点贾环,“你啊…,我是早该过来和你聊聊。”端起茶杯喝口茶,道:“你要和北静王谈一谈。他和贵府交情非同一般。”
  赵侍郎属于四大家族的外围力量,算来往亲密的政治盟友。这话说的就有些推心置腹了:这是叫贾环找外援压王家。
  北静王和贾府的私交极好。远胜四王八公中其他几家。也超过与王家的关系。
  贾环点点头,“我知道。”
  …
  …
  送走赵侍郎,贾环将贾琏、贾蓉、贾蔷叫进来聊了一会。贾环在真理报上做的手脚,瞒不住人。贾、王两家是姻亲,吃不了散伙饭。有些事,他要给三人交个底:
  贾府和王家的斗争,并非你死我活。但一定要让王家尊重贾府的意愿。
  谈完后,贾环从前院里出来,径直往贾府东路穿过,进入大观园,直抵潇湘馆。宝钗、黛玉、湘云、香菱迎着。宝琴已经先回蘅芜苑。贾环歉然的道:“让颦儿久等。你要按时休息。”
  黛玉轻笑。
  笑谈了一会,黛玉、湘云休息。贾环带着妻妾回北园。走在甬道上,秋风冷冽。宝钗穿着精美的褐色斗篷,明眸如星,问道:“夫君,外头…没事吧?”
  贾环微微一笑,轻搂着宝姐姐的细腰,看着月色下她精致绝美的容颜,国色天香,明丽无端。笑道:“姐姐,没事。”
  四大家族,明显是以王家为主导。王子腾想要升大学士,和晋王搅合在一起。那么,王子腾升不了这个大学士,他不会还表态支持晋王吧?
  作为一个政客,基本的素养是:不见兔子不撒鹰。晋王的事没办成,王子腾会给他卖命?答案不问可知。
  当然,这只是暂时的缓解了“危机”。以王二舅的尿性,只怕有机会还想要捞取好处。四大家族,因为血缘关系,根本无法割裂,吃不了散伙饭。贾环想要一劳永逸,他必须要取得四大家族的主导权。
  那天贾环和庞泽的对答。贾环的决定是:阻击王子腾升职,放弃外放,转而寻求在京中晋升。
  因为,他怕自己不在京中,一不小心,就给王家牵连到夺嫡的风波中去。
  而以他现在的处境,在京中谋求晋升,异常困难。就像卫神童说的,近乎是绝路。然而,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第六百零八章 再议
  围绕着武英殿大学士之争,如同一场大棋局,各出其谋,谋取利益。贾环顺利的狙击王子腾,暂时免于被猪队友牵连。但,这只是棋局中的一部分。还有太多的事情,在九月二十六日武英殿议事后,发生。
  当天深夜,小时雍坊宋府中,吏部尚书宋溥与来访的兵部左侍郎鲁伯宗商谈。
  小轩窗中,寒夜清冷。
  宋天官一身灰色的便服,此时神情阴沉,怒道:“何朔欺人太甚!”
  鲁侍郎六十岁出头,矮胖。他是宋天官的同乡,同为湖广石首县人。今日在殿中议事时,推荐宋天官为大学士候选人。此时,苦笑着喝茶。
  “弘济,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淡定啊。”
  廷推结果,可以报两人给天子,也可以报三人给天子。这都在何大学士的职权范围内。
  他这位同乡,早前在议论一条鞭法时,反对何大学士,岂能不能被记住?韩大学士便是因为此事辞职。否则,哪有如今的大学士之争?如今,这个位置不出曾、殷二人。
  宋天官脸色冷峻。
  …
  …
  相比于宋天官的失意,晋王在府中,暴跳如雷!
  因为,他被楚王给阴了。高尚书,不是他指使的。他根本就不用去问锦衣卫指挥使毛鲲,都能知道这是谁干的。除了他的好八弟,还能有谁?
  可笑他之前还在西苑里嘲笑楚王只会倚重苏州来的穷秀才。
  晋王府后院的一处小厅中,四周无人。烛光在夜间跳了跳,价值千金打碎的瓷器散落在地上。
  晋王坐在椅子中,脸色阴晴不定。他都可预见,天子即将对他的疏远。
  第二天午后,晋王的首席智囊,太监刘国忠到晋王府中。他昨天就得到消息,但是出宫,并不方便。今日才来。
  晋王的花园中,常青藤、葡萄、菖树在山石上蔓牵。深秋时节,碧幽幽的。四周静得鸦雀无声。
  晋王一身绯红色亲王常服,胸前绣着龙纹图案,英俊的脸上有些萎靡、困顿,没有休息的模样。急切的问道:“刘公,我现在该如何做?”
  刘国忠四十岁左右,鬓角已经发白,身材消瘦,看了晋王一眼,吐出一个字,“等。”
  夺嫡如同赛马,有时你领先几步,有时我领先几步。但,不到终点,谁能说是最后的赢家?
  …
  …
  九月底,曾缙、殷鹏两人府上,忽而热闹起来。其中的得意、快意不足言表。
  稍后,对兵部尚书高国对的惩处结果亦出来。天子金口玉言,高尚书的结局,很不好。
  十月初,位于正西坊的高府中冷冷清清。两名澜衫秀才由远而近,进了巷子,在门房处递了名帖,寒暄几句,稍后被门房带进府中去见高尚书。
  几日不见,高尚书气色极差,六十多岁的人,满头白发,身体佝偻着。他在书房中整理书籍,打包,准备离京。深秋的阳光透进来,带着说不清的寒意。
  高国对见韩秀才进来,心里的气不打一处来,道:“韩子恒,你来了?”当初,说的结果可不是这样?但,多年的尚书生涯,养气功夫还在。如今,骂韩秀才能有什么用处?
  韩秀才点点头,将礼单奉上,客气的道:“我来看看高尚书。”他不能说他是代表楚王来的。双方心知肚明。
  高国对将礼单放在书桌上,摆摆手,叹道:“我不是尚书了。”
  场面尴尬。
  韩秀才点点头,干瘪瘪的说了两句话,带着大头秀才童正言出了高府。身后,高府的土墙在秋日下午,冷清清的倍显落寞。
  童正言抱怨道:“这位高尚书也真是的。被免了官,可吝啬到一杯茶都不给我们吃。早知道,我们便不来了。”
  韩谨时年三十多岁,国字脸,一身秀才蓝衫,头戴黑色四方平定巾,有着生活磨难沉淀出来的沉稳气度。温和的笑道:“这叫,认认真真走形式。”
  必须要来一趟,这是善后工作。
  童正言晃晃大头,好奇的问道:“子恒兄,当初你没能料到高尚书会落到这么个结果吧?”当面触怒天子,风险很高。韩谨给出很高的价码,才说动了将要致仕的高尚书。
  韩谨看了看童正言,拍拍他的肩膀,道:“正言,料到,料不到,又有要紧的?”
  童正言悚然一惊,突然间觉得韩谨既熟悉又陌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初,本就是“忽悠”高尚书去当炮灰?高尚书落到如今这个结局,当初的承诺,也不用全部兑现了。这种风格,让他心中有些难以接受。
  君子重诺啊!
  …
  …
  十月初三,永寿宫中,杨贵妃穿着翠绿色的长裙,正在逗弄着乳母怀中半岁大的儿子,脸上满是母性的光辉。她的身材已经恢复,冰清玉润,芳华绝代。
  刘国忠自宫外进来,在一旁等了一会,见杨贵妃留意到他,跪地行礼道:“奴婢恭喜贵妃娘娘。”
  杨贵妃微微一笑,三十出头的美人,有着尤物般的风情,刘国忠身为太监,都觉得她是如此的美丽。“刘公公来晚了,方才独孤贵人和商贵人都来过。”
  这几日,后宫之中,已经传遍,天子有意晋封杨贵妃为皇贵妃。
  刘国忠笑了下,神情有点冷,他似乎很不擅长笑,道:“奴婢非为贵妃娘娘将要封为皇贵妃贺,而是贺喜贵妃娘娘将要成为皇后。”
  这话是很入耳的。杨贵妃禁不住用手背掩嘴娇笑,自谦道:“刘公公到底是与众不同。皇后,母仪天下,我何德何能居之?”
  刘国忠拱拱手,并不多说。
  但他这个态度,恰恰增加了他的话的说服力。晋王除了等,还是走走后妃路线。
  而近日的事情,则是表明杨贵妃在天子心中的地位。以他之见,宫中传言贾贵妃若生皇子必为皇后,这是非常可笑的一种观点。圣天子嘱意杨贵妃。
  …
  …
  贾元春所在的凤藻宫中,防护严密。已经快8个月了。抱琴、陈太监等人如临大敌。
  宫中的某些传言,令凤藻宫中十分紧张:杨贵妃有望晋封皇贵妃。
  按照惯例,在有皇后的时候,皇帝很少册封皇贵妃,这是尊重皇后的地位。若宫中没有皇后,封皇贵妃的妃子,则必然执掌六宫。
  那么,如此情形,置元妃于何地?
  周贵妃扶着贾元春在花园中走动了一圈,回来坐在软褥上说话。周贵妃将近四十岁,鹅蛋脸儿,身姿偏丰满,气质沉静秀雅,宽慰道:“妹妹不要多想杂事,好好休养。”
  孕中的女子是非常敏感的。贾云春点头,“我知道。”她问身边的陈太监,“你近日出宫了?”
  陈太监低头答道:“是的,娘娘。静养为主。”这是贾环的答案。在没有b超的年代,酸儿辣女,完全是扯淡。只有等胎儿出生才知道性别。生皇子和生公主,完全是两回事!
  贾云春“哦”了一声,笑着对周贵妃道:“周姐姐陪我下盘棋?”
  …
  …
  西苑,御书房中。太监、宫女站在各自的位置中。书房中,一个美人的声音抑扬顿挫。
  雍治天子一身明黄色的龙袍,惬意的躺在躺椅上,听着身边商贵人念着奏本。另有两名太监在旁边的书案上,提着笔,天子口述,他们写在奏章上。
  商贵人的声音如若黄鹂,清脆动人,念道:“…臣等廷议,首推掌翰林院事礼部左侍郎曾缙,左都御史殷鹏。伏唯陛下圣裁。”
  雍治天子哂笑一声,道:“打回去,让何朔择日廷推。”
  一名小太监用铺着黄绸缎的托盘接了商贵人手中的奏章,送到书案边,两名太监,奋笔疾书。
  消息传到军机处,满朝皆惊。
  天子否定了廷推的结果。曾缙、殷鹏不符合天子的心意。而廷推结果,体现的是何朔的想法。难道说天子要敲打何大学士?君臣的蜜月期就要结束了?
  但,为什么天子却又下令何朔主持廷推呢?圣心莫测!
  风雨欲来。


第六百零九章 难眠的一夜
  十月初四,天子的批复到军机处。朝廷中暗流汹涌。每一个人对天子此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