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云宾楼中,纷纷散场。
最失意的,是高之令,殷无忌、宁镀。他们三个,是九日前,笑贾琏笑的最开心的人。
贾琏看看手些发抖的高之令,笑一笑,转身下楼。想踩着贾府上去?京城这水,没你想的那么简单的。
消息,随即传开。
报社的编辑们都像炸开了一般,纷纷写稿。于他们而言,谁又想到事情会出现反转呢?明明是开着,一帮人反对贾府,要踢出贾府,没想到,最终被踢出局的是高之令,殷无忌。而且,汉王府的份额,非常少。
…
…
马车中,汪鹤亭和马均泰,都是笑着摇头,这个方案,对徽商不错。这也是四大财团纷纷赞同的原因。
汪鹤亭笑道:“高百万要傻了。他的二十万打了水漂。”
马均泰微微一笑,“我在想,殷无忌,八成会有麻烦咯!晋商那帮人,说团结也团结。说是一盘散沙,也是散沙。他们的票号要是合并成一家,我们这些人还做什么银业?百川通,被排斥在发行银币之外,只怕要渐渐式微。”
汪鹤亭笑着点点头。
第六百九十一章 春风袅袅(一)
西南钱王胡炽在东城置办了一套住宅。这是一处五进的大院。奴仆、丫鬟、管家、美妾都配置的齐全。
坐轿子回来后,胡炽一身长衫,清廋、矮小,坐在椅子上喝着普洱茶。
族侄带着两个机灵的少年在面前侍候,说话。“四叔…,今天的会商怎么如此之快?”
胡炽喝着茶,笑道:“朝廷里的贵人把事情定好了,还谈什么?结果,对我们而言还不错的。贾探花,还是讲究的。”说着,将今天的情况说了说。
整个过程,现在来看,很清晰。第一次会商,其他落选户部名额的权贵、富商都闹起来。矛头嘛,直指贾府。贾府在名单中太惹眼。
而闹起来后,却是恰恰给了幕后操盘者改变标准的口实、机会。这个幕后操盘者,便是大学士卫弘、贾环。他们作为首倡者,拿到应有的份额。
否则,按照京城里上下的共识,第一条界限是权贵、巨商。卫相和贾环,都拿不到相应的好处。算白忙活一场。
不过,为了推行银币,四大财团,都拿到相应的份额。这一点,还是做事应有的态度。若是权力和资本的结合,只是为了个人捞好处,那他就看贾环不起。
胡炽吩咐道:“你去贾府下个帖子。我在京城里还要待一段时间,和贾探花见面,吃杯酒。”
族侄笑着答应着。
既然来京城的目的达成,他自是心情极佳。
…
…
城南,广州行商的会馆中。夜色朦胧。云宾楼的消息,到此时京城消息灵通的人都已经知道。等明天的报纸出来,便是满城几百万人都知道。
广州行商的领袖伍观恒,在偏厅里和同乡、翰林院庶吉士陆储小酌。
伍观恒今年六十七岁,清廋,马脸,尖嘴,拿着精致的酒杯,含笑着道:“叔厚,你是没听到贾府那位琏二爷的话:我长的比你帅,这就是理由。吓,这话当时把我给吓住。美丽即是正义,按照贾探花这个思路,我也属于被排除在外的人。”
伍观恒作为久经商场的风云人物,今天的事情自是看得清楚:认认真真走形式。
很明显,是由贾环主导此次银币份额蛋糕的划分。否则,贾府有底气说将高之令,殷无忌排除在外?没见今日会商结束时,那两人失落的神情?
7%的份额,便是1400万两白银,保证金是70万。这对于广州行商来说,只是小钱。而一年的利润是280万两,很丰厚了。
陆储时年29岁,笑一笑,喝着酒。这话不好接。伍世伯可以自嘲相貌,但他不可以附和。
伍观恒抿一口酒,道:“叔厚,此子必成大器。我在京中,还要盘桓一些时日,你帮我约一下他,我和他见面聊一聊。”
他到京中,有些时日。虽然不是官场中人,但对大致的局势还是看到的清楚。当前京中的夺嫡之局,已经白热化。所谓白热化,就是大部官员,已经在思考站队的问题了。
这次楚王系的两个钱袋子率先攻击贾府,其实是整个大局的一个缩影:楚王系和贾府的关系并不融洽。但,说实话,他真不看好,楚王身边的东林党们,能斗的过贾环。
几十年后,贾环必然是朝堂上的风云人物。他提前投资。
陆储道:“好的,伍世伯。”
…
…
魏其候府中,魏其候从五军都督府回来,在外书房中,听着许管家的汇报。
许管家气愤的道:“老爷,小的虽然极力反对,但是无法奏效。汉王府的镀爵爷也是。贾府实在太过份。”
魏其候五十多岁,似笑非笑的看了自己的都总管一眼,“那你的意思是?”
许管家慷慨的道:“老爷,请你和汉王等人沟通。陛下、皇后娘娘的份额,咱们不动,但绝不允许贾府独占7%。”
“狗屁!”魏其候忽而爆发,将手里的茶碗重重的放下,骂道:“就你这点小伎俩,还想玩合纵连横。是玩死劳资。滚出去!”
魏其候心里气不气?当然气。但是,贾府所提出的方案,仅仅是一个方案吗?写在纸面上就做成事了?背后没有沟通,谁理他贾环?
不说别的,就他现在去和蜀王沟通,能得到结果?再比如,他去和华相沟通,能沟通出什么来?
平心而论,魏其候心里对贾环并没有什么看法。他还和贾环的恩主何大学士合作过。但,现在贾环是打压他。拿他刷了一遍在旧武勋集团中的好感。可以预见,旧武勋集团对贾环曾经干掉南安郡王的一些疑虑,都将消失。
换言之,贾府,在旧武勋集团中的地位,将显著上升。就看贾环,怎么将贾府的那7%的份额分出去。贾府的份额比北静王府还要高。
…
…
就如同魏其候府中的愤怒,在三月十五日这天,京城中上演着种种的情绪画面。
贾环借贾琏之口,所提出的方案,并非是一个完美的方案。有人拿到筹码,有人没有。所以,势必是有人高兴,有人不爽,有人失落。比如,汉王府中。贾府作为勋贵,皇亲国戚的一员,未免太不把宗人府放在眼中。
比如:晋商里的殷无忌。他都没搞明白怎么回事,就被秒杀!铸币权,百川通拿不到,同乡们,谁带他玩?
比如,苏州巨商高百万。他一向是扮猪吃老虎,但来到京城之后,却没想到真被老虎吃了。二十万两银子打了水漂没拿到铸币份额不说,还出了丑。
可以预见,“我长的比你帅,这就是理由”,在京城报纸的报道下,会成为他人生的污点。京城水深啊!
其他诸如贾琏和贾蓉,贾蔷的等贾府众子弟的畅饮,和史、王、薛家的沟通,不必细说。
不管各方的反应如何,三月十五日会商,整个铸造、发行银币的方案就算定下来。整个过程,就像是资深的猎手,布置了一个并不高明但精巧的局。
当京中的权贵,巨商们闹腾时,权力与资本结合,所带来的巨大的能量释放出来,轻而易举的碾碎了一切反抗的力量。
如此的简单。并不繁杂。于贾环和卫大学士而言,在为国家做事的同时,要确保自己应得的份额。就是这样的简单。但,所带来的影响,对时局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比如:银币的发行对全国经济的影响。拿到发行银币资格的商家,在银行业中,必将走的更远。
比如,贾府和楚王系的关系…,比如,资本力量,在权力指挥棒下,继续追逐权力,重新配置。
雍治十六年的暮春,要来了。桃花明媚。
第六百九十二章 春风袅袅(二)
三月十五日会商后,第二天上午,户部关于铸造、发行银币方案的奏章就已经到了皇城内的军机处。
军机处票拟后,上奏天子。二天后,天子批复。随后,关于钱币改革的事情便做起来。
户部、工部,大量的人力、物力调动起来。一项项的工作逐步推进:制定钱法,收取各家的保证金,制定名册,厘清权责,签订契约。工部在城南的作坊里,几十名工匠用心的铸造着母钱。另有,在各地设立铸造局的事宜。在工部与各家来回的磨嘴皮中,定下地址。
西苑,春风沉醉的御花园中,午后的阳光落在花园东面临湖的楼阁中。亭中二楼,太监、宫女们捧着各种器具侍奉在一旁。入眼皆是皇家的用度,颜色。
雍治天子一身明黄色的龙袍,舒服的倚在铺着精美的明黄色团龙图案坐褥的塌椅中,眺望着北海,久久不语。
娇小玲珑的独孤贵人乖巧的侍立在一旁。双十年华。精致的五官如若刀削般的立体。冷艳动人。一身粉白色的紧身胡服。愈发显得乳挺腰细。玉臀小而圆翘。她身高虽然不高,但笔直的双腿却予人一种修长感。别具风情的性——感美人。
吴王从亭下上来,等在天子身后,看着天子发白的鬓角,心中有些忧伤。说起来,他是天子简拔的,这份恩情他如何能忘?
“皇弟来了?”雍治天子并没有回头,仿佛是刚回过神来,道:“怎么,为贾环说情来着?内务府占15%的份额,不是朕应该得的吗?”银币份额一事,贾府出头,得罪了那么多人,有些话,自是传到天子耳中。
这个世界,从来都不缺聪明人。很明显,贾环主导了银币份额分配一事。而讲内务府的份额定的这么高,用意不就是讨好天子,想要复官吗?
吴王心中一叹,幸好贾环和他谈的“刷好感”不是这个。弯腰低头答道:“臣弟不敢。工部的金银母钱已经铸造好。臣弟拿来,请陛下一观,并命名。”
“哦?”雍治天子起身,走过来,面对着吴王。时年四十六岁的雍治天子颇显老态。脸上的法令纹,很是明显。皮肤灰暗。整个人如同即将枯萎的老树。只是,依旧散发着帝王的威严。“呈上来,给朕看看。”
吴王下楼,片刻后,手里拿着一个托盘上来。上面放着一套9枚钱币。金币三枚、银币6枚。款式各不相同。
新拟定的钱法:社会流通的以1元的银币为主,但会辅以价值更大的金币,以及面额更小的银角,分1角、2角、5角。但由于有铜钱的存在,银角的推出并不急迫。
雍治天子伸手,从铺着黄绸缎的银盘上,拿起钱币,把玩着。
吴王介绍道:“陛下,金银币各三种款式。区别在于图案上。臣斗胆,请工匠分别印上了太祖皇帝和陛下的图案。请陛下恕罪。”还有一种,印的是一个农民种地的图案。
雍治天子看着银币,笑道:“这有什么罪?朕也有闻,海外诸国,在钱币上印着其国王的图像。”说着话锋一转,道:“将朕的图案印上去,这是贾环的主意?他倒是全才。诗词,绘画,商业都懂。”
吴王点头,奏道:“确实是贾环提供的想法。陛下文治武功,远迈前朝。当使万民景仰,无日不得见天颜。”
雍治天子心情畅快的哈哈大笑,道:“朕的文治武功,比太祖不如。再者,民以食为天。历朝历代,莫不劝农。灵雨既零,命彼倌人,星言夙驾,说于桑田。你们想的不错。命名,就以朕的年号吧。雍治银元。”
“臣遵旨。”吴王低头,答应。心中,知道他和贾环,都已经成功的在天子心中加分。
…
…
时至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