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
时间,便是在京中这样的气氛中,缓缓的流走。
至十一月二十五日,皇宫中、西苑里张灯结彩。吴王亲自操持着大小事宜。忙的脚不沾地。对宫中各处的各色赏赐。蒸出来的一笼笼的白面馒头,发给宫中数千名太监、宫女。上上下下,喜气洋洋,欢声笑语。
清晨时,雍治天子在钦安殿中祭拜天地,而后到皇极殿中接受百官朝贺。大学士华墨、卫弘、宋溥三人带着百官进献拜见,进献寿词文章。
雍治天子坐在宝座上,俯视着群臣。各种官样文章,比如:“万寿无疆”、“文治武功远迈前朝”等语,祝福、歌颂天子。
雍治天子听的脸上微微带笑,心中喜欢。人老了,总喜欢听些顺耳的话。而如左都御史张安博那样,喜欢唱反调的,就很不讨人喜欢。即便身为天子表露情绪,不是太好。但今天毕竟是他的生辰,雍治天子情绪外露。
十月底至十一月份,左都御史张安博连上数封奏章,劝谏雍治天子爱惜民力,奉行节俭,不要擅动兵戈。但这些奏章,在朝堂中没有激起半点波澜。颇有些曲高和寡的意味!科道,完全没有“跟风”的意思。包括贾环的好友朱鸿飞、刑科给事中范锡爵等人。天子亦将张安博的奏章留中不发。
御座之下,便是翰林方阵。翰林修撰、中书舍人费敏政偷偷瞄着御座上的雍治天子。
而如同他这样的动作的还有很多朝臣。比如:国子监祭酒魏源质,工部左侍郎纪兴生、刑部尚书白璋、张安博等人。因为,几个月不见,天子再次露面,似乎日渐苍老。
身处在皇极殿中的群臣们,不少人都已经感受到大周雍治朝行将结束的气息!
难怪朝中关于夺嫡之争白热化。天子才46岁,就苍老成这样子,而东宫空悬。人心如何思定?总有些胆子大的,仕途不如意的,以及野心家,想要博一把。
…
…
朝会一直耽搁到下午。群臣散去。圣寿节,放假一天。
雍治天子心情不错的回到永寿宫中,抱着杨皇子,和杨皇后说话。然后,一起登上巨大的御轿,由几十名身强力壮的太监抬着,前往西苑。
冬季时分,天黑的早。西苑中,早已经是火树银花。偌大的西苑中,放眼望去,到处是小巧玲珑的宫灯。颜色红黄蓝紫青。寒风抚过如若银光长龙在舞动,如若梦幻。
雍治天子和杨皇后先到含元殿的偏殿中,稍作休息,用些晚膳。而后,才到正殿中参加家宴。
晚膳前,太监总管许彦、六宫都太监夏守忠、大明宫掌宫内相戴权三大太监带着宫中各处有头脸的太监约六十多人,向天子祝寿。场面略显热闹,喜气盈盈。
…
…
天子圣寿,京城中,并无太多的变化。
荆园中,韩谨和楚王的幕僚们,一起约七八人,呆在楚王在荆园的书房中。
灯火通明。
几名幕僚欲言又止。等会楚王在天子面前那样做,真的好吗?
罗子车掏出怀表,看了看,道:“寿宴快要开始了。”寿礼都是早已经送到西苑。新鲜稀奇的玩意儿,会被陈列在含元殿***人欣赏,亦可大出风头。而后,会是皇子们依次上前贺寿。
据闻,晋王的寿礼颇为出彩,在贾府的信丰号中,花费近十万银元拍得一只象牙西洋船,雕工精美,巧夺天工。
韩谨点点头,“嗯。”
…
…
含元殿外,东西两侧各有几间厢房,这觐见之前休息用的。此时,西侧厢房中,晋王坐在上首的椅子上。他是嫡次子。这里没有人比他身份更尊贵。
晋王的目光从楚王,蜀王,燕王等人身上扫过。然后,低头喝着茶。虽然,他并没有人帮他谋划。但是,他不是蠢人。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他自己定了一个计划。
今天,他一定要在天子面前留下一个好印象!
…
…
夏季的傍晚,还是霞光满天。而冬季的傍晚,夜幕已经徐徐的笼罩在天地间。
小时雍坊,宋溥府上。精美、幽静的小厅中,宋大学士正在和尹言相对小酌。厅中暖和,小圆桌上,酒菜精美,飘逸着香气。
宋溥笑道:“微之今日前来,老夫很是高兴。”他自然算是朝中的明眼人之一。此刻的西苑,恐怕有不少人在盯着。
尹言和宋大学士私交甚笃,坦然的笑一笑,道:“在下消息不够灵通。到宋相这里听消息。”
“哈哈!”
宋溥虚点着尹言,哈哈一笑。尹微之有古君子之风。他对于尹言看好杨皇子,也是很感到意外。他自是不会表态支持,但该行的方便,还是会做。
…
…
宋溥并没有想错。此时,京中确实有许多明眼人在关注着西苑中的动态。
当然,没有消息渠道的人,关注等于没关注。“下棋”是需要一定资格的。
吴王府中,后花园的世子书房中,贾环和宁潇、宁澄姐弟俩,喝茶,闲聊。
夕阳的余晖早就收起。最后一丝光亮都被黑暗吞噬。书房中点燃着一排排的蜡烛。明亮如白昼。又烧着薰笼子等,温暖如春!远处的窗户打开,用花鸟屏风阻隔。
宁澄今年已经十四岁,脸有点狭长、还是很消瘦。一身白色箭袖,吩咐着门外候着的小厮们赶紧去厨房里把烧烤拿进来吃。问道:“姐,贾先生,你们要什么串?”
贾环正在宁淅的书桌边和宁潇下棋。他一身蓝色文士衫,头戴唐巾,十六岁的青年,神情沉静,气度从容。随意的道:“多拿点肉串来。澄哥儿,你长不胖的原因,就是青春期摄入的蛋白质太少。”随口教一下学生。
古代的审美,胖比瘦好。当然,肥胖自是不行。宁澄翻个白眼。他被贾先生鄙视了。对着门外大声吩咐道:“小六,把羊肉串给本世子来二十串。”
宁潇微微一笑,洁白的纤纤玉指,在棋盘上落在一枚黑子。自贾环从东庄镇上写信来,要她劝说九哥接受铸币的利益,因为贾环觉得她处事理智,她和贾环的关系便熟起来。
而后,她父亲为内务府缺钱而烦恼,她推荐贾环解决。否则,在天子下令赏赐前线将士,已经将内帑用的七七八八的情况,今天的圣寿节,哪里能办的如此热闹、光鲜?
宁潇声音清脆的道:“我要蔬菜串。”
宁潇的贴身丫鬟,紫儿在一旁站着,身材消瘦,高挑,撇撇嘴,道:“肉食者鄙。贾先生在教书的书房里吃肉,是不是对圣人不敬?”紫儿还记着当日的仇。
贾环喝口茶,在棋盘上落在一子,随口道:“紫儿同学,还有一句话叫做,肉食者谋之。”
宁潇看着贾环,大而明亮的凤眼一闪,露出耀眼的神采。灿若春华!不错,朝堂大事,肉食者谋之。而她,贾环坐在这里看似悠闲的下棋,其实是正在等着西苑里的消息。这是夺嫡之争中,一个重要的节点。
贾环看了眼,搁在棋盘边的怀表,轻声道:“郡主,寿宴开始了。”他今天在吴王府,其实是来蹭消息的。
贾府中人,对夺嫡的感受并不是很深刻。府中一片祥和、安宁的气氛。政老爹今日散朝回来,还在贾府前头附庸风雅,召集清客、好友开文会。冬至日,就在两天前。
贾府在宫中并非没有消息渠道。元春毕竟还是贵妃。但是,贾环并不打算为今日这样的一桩消息,动用贾府在宫中的人情、渠道。没有必要!
他要刷的分,其实已经处理完。他在吴王府这里等结果。吴王管着内务府,想要知道西苑里的消息,实在太容易。而且正好永清郡主宁潇很关心时政。
第七百零五章 圣寿节(下一)
酉正二刻(下午六点半),雍治天子带着杨皇后从含元殿后进来,殿中的皇子、妃子、公主、驸马们已经等候。男昭女穆。俱是华服。渐渐的安静下来。
只是,两名年幼的皇子们在乳母的怀中放声大哭。贾皇子之后,宫中再只有两名新生儿。两名身份比较低的妃嫔脸色有点发白。这哭的不是时候。不时的有几道嘲讽的目光扫过来。
雍治天子笑着挥挥手,道:“叫他们的乳母把他们带下去。他们年纪还太小,朕的生日,来了就行。”叫人将两名皇子带下去。这才到御座上就坐。
两名皇子的母亲松口气。雍治天子的性情,一贯比较严苛。可见今日天子心情很不错。
燕王宁淅站在左侧皇子的队伍中间,看着战战兢兢、感恩戴德的妃嫔,心中黯然。这就是皇权的可怕啊!
想起先生教他做人的道理:一个男人,在家里要和气;因为你是妻儿们的屏障,最大的依靠。
…
…
一个细小的插曲,并不影响雍治天子此时良好的心情。目光落在御座前。
御座前一米开外,以陈列的形式,正摆着各种奇珍异玩。铃铛满目。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便是玉台上,托着的一只象牙材质的西洋船!在烛光下,莹莹如润。
雍治天子露出笑容,满意的点点头。京城日报曾详细的报道过这艘船,价值9万6千银元。工艺难度在于打磨象牙。现在看起来,船体晶莹,果然是精湛的艺术品。
他虽然深居在西苑,但对外界的消息并不闭塞。除却奏章,锦衣卫的消息,真理报、大周日报、京城日报这三份报纸,也是常看的。京城日报前些时间刊登了一部武侠:笑傲江湖,颇为吸引人,打发时间正好。
晋王留意到天子的目光,心里松口气,笑起来。他的策略初步有效。
同时,在晋王身后,楚王嘴角亦露出一抹高深莫测的笑容:贵重吧,越贵越好!
这时,杨皇后,贾贵妃,独孤贵人等女眷依次上前祝寿,再退回到班次中。各妃嫔的祝寿之词,无须赘述。无非是:祝陛下万寿无疆之类的话语。
接着,便是皇子们依次上前祝寿。含元殿中,气氛在某个瞬间,变得有些微妙。整场家宴,皇子们与天子奏对,说话的机会,就在此时。这是整场酒宴的关键时刻!
晋王第一个上前,一身红色的亲王服,向天子跪拜,高声道:“儿臣祝父皇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雍治天子看看跪在御座前的嫡次子,微微点点头,“嗯。”伸手示意,让晋王起来,问道:“皇儿近日都在读什么书?”象牙西洋船令他颇为满意。
含元殿中,气氛顿时略显尴尬。因为,一年前,天子令晋、楚两王在家读书、思过。但是,事到如今,禁令松弛。两人都在京中露面、活动!
晋王微愣,急中生智,道:“儿臣在家中读的孝经。心有所感:父皇治国劳累了这么些年,如今在西苑休养。只是西苑却是许久未曾修缮。儿臣看在眼中,急在心里。为父皇在西苑中建了一座玻璃屋,恭贺父皇圣寿!”
“哦…”
含元殿中,顿时响起一阵哗然声。不仅仅是皇子,连天子的妃嫔们都目露惊奇之色。
众所周知,玻璃很贵重。特别是澄净的玻璃。一面整块的玻璃,价值千两白银。而将玻璃制作成屋子,会是花费多少?怕不下于几十万两白银吧?这就是几百万银元!啧啧。令人赞叹。
含元殿,皇子方阵中,楚王一系的几个皇子,都是焦急的看向楚王。晋王这…要拿头彩啊!早前听说晋王的寿礼是送一艘象牙西洋船,没想到晋王还留了一手!
楚王亦微微一愣,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变故。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