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红楼-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时,宫中的力量也要动起来。若是雍治天子将死,会不会不讲政治规矩,将他一波带走,这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楚王死,夺嫡之局破!雍治天子死,夺嫡之局一样破!贾环判断楚王要完,那他现在得考虑,怎么解决他身上的危机:雍治天子对他的杀意。
  …
  …
  夜色深沉。京城内城的大街上,一大队人马行走的脚步声,略显的刺耳。
  听到动静的人们都知道,今晚的动乱开始了!
  队伍从东城向南绕道至西苑。月华夏,皇家园林,隐藏在山水之中,带着朦胧的美感。
  队伍正中,卫璟苦口婆心的劝道:“殿下,现在回去还来得及。弑君,天下人都不会认可的。”
  队伍正中的青年,正是前太子的儿子宁榕。这是约50人的队伍,人人一杆火铳,正是他麾下得力的死士,由蔡农吉率领着。从民乱的队伍中挑选出来的。
  宁榕一身黑衣,哂笑道:“卫璟,孟子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他把天下搞的如今这样的情况,以天下臣民,供一人之享乐,私欲,不是独夫么?
  这是我宁家内部的事情,天下人能如何看?当年他不也是这么上位的吗?只要控制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久闻华大学士乃是马屁精,他正好在西苑,可以起草圣旨。”
  卫璟无奈的叹口气。年轻人就是冲动。这么粗糙的计划,明显是临时起意!当然,天子昏迷确实属于突发事件。带着叛军进入西苑。他熟门熟路,知道路线。这是他今天被胁迫的原因。
  少顷,皇家园林中,火铳声激烈的响起。
  蔡农吉指挥着队伍杀入西苑。宁榕跟在队伍后,心潮起伏:父亲,母亲,看我今日为你们复仇!
  他父亲事败,所有人都说,罪魁祸首在贾环。但是,直接凶手,是他的祖父:当今天子。什么自杀,都是骗鬼的!
  他先杀当今天子,再登位,以大势碾压贾环。杀之,易如反掌。土鸡瓦狗尔。
  …
  …
  深夜里的西苑,枪声大作!
  含元殿的寝殿中,一名苍老的中年男子,穿着龙袍,正依靠在塌椅上。一双眼睛睁着,如同鹰隼,犀利而酷烈。他,正是御极十七年的雍治天子!
  如果,外面的人看到这一幕,恐怕要惊骇的跳起来。在西苑的消息传开后,京城里近乎所有的人都判断雍治天子死或者快要死,谁能先想到,天子竟然无事?
  穿着贴身的绿色长裙的青美人娇柔的站在一旁服侍,太监总管许彦站在几米开外的寝殿门口。
  雍治天子目光阴沉,问道:“怎么回事?”
  片刻后,就有消息传来,许彦回转,跪在寝殿门口,回话道:“陛下,殿前侍卫司中,有人带着贼人避开西苑中的防卫,到了含元殿前,才被拦住。”
  火铳的声音,在夜晚里格外的清晰。更何况距离已经非常的近。但,雍治天子只是冷哼一声,并不在意,“朕要活口。”


第七百五十二章 正确的轨道
  短短的一句话,尽显天子的威仪!抓捕活口,会增加殿前侍卫司的伤亡,追捕难度。
  而,西苑之中,突然冒出来、激烈的火铳声,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引起京城内城中所有权贵、高官们的注意。
  京城的布置,向来是东富西贵。而西城的城门阜成门距离西苑不过5里路。这个距离,又是在安静的深夜间,大量火铳发射的声音,如何听不到?
  西苑出事了!
  而贾府所在的四时坊,比阜成门距离西苑的距离更近。贾环听到枪声时,正在荣禧堂和贾政商量天明后的事情。贾琏,贾蓉,贾蔷在旁听。
  五间开的院子中,灯火通明。正厅中,大紫檀雕螭案上下面,放置着两排楠木交椅。
  贾政五十多岁的年纪,熬夜熬到后半夜,神情疲倦。外面的小厮进来确认枪声来自西苑,脸色微变,忙看向贾环,问询道:“环哥儿,西苑这…”
  显然,有人叛乱,进攻西苑。上一次,京城中响起枪声,还是雍治十三年底,前太子兵变。
  现在怎么办?
  如果是叛乱,叛乱成功,贾府要怎么应对?西苑里镇压叛乱成功,自是延续贾环刚才的方案。再如果,是晋王或者楚王叛乱成功,又怎么办?
  “父亲,稍安勿躁!”贾环在荣禧堂中微微沉吟着,然后下定决心,沉声道:“父亲,计划暂时不变。我们再等等看。”
  他内心里大约有点猜测,极有可能是废太子的儿子宁榕在进攻西苑。甄宝玉告诉他一个隐蔽的消息:宁榕在京城。晋王和楚王,逻辑上没有那么大的胆子!
  稳住!
  这是贾环不久前在北园夕韵堂和庞泽商量后定的调子!
  在此时此刻,贾环还不知道他判断错了西苑中的形势:天子并未昏迷,而是在钓鱼执法!一个御极十七年的天子,政治手腕,非同小可!阴险诡诈!他利用了群臣对于青美人的误判:认为他临幸青美人必然会出事。
  但是,贾环的决定,暂时来看,是正确的!因为,他选择的是中性策略:稳住!
  今晚的局面相当的复杂!比如,此刻,西苑的枪声,又让局势更加的扑朔迷离!现在的首要问题,已经不在于雍治天子的身体状况,而在于战事的胜负,以及谁发起的叛乱。
  此刻的局面,有着无数种可能!
  在楚王必定出错的前提下,贾环现在最迫切的诉求是:消除雍治天子对他的杀意。
  那么,如果天子死了,这自然不再是问题;若是楚王登位,他将很惨;晋王等位又是一番场景;若是宁榕叛乱成功;或者他是否要考虑推燕王上位…,等等等等。
  但是,每一个人对自己所处的位置,应要有清晰的认识,不要轻易的被外界局势所干扰。
  贾环此时,很冷静。并没有因为死亡的压力、紧迫的局势,而做出不理智的决定。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
  …
  贾环叮嘱了贾政,贾琏,贾蓉,贾蔷几句,出了荣禧堂,返回北园的夕韵堂中。
  贾府对外的情报,首先是送到这里来。而且,庞士元还在这里。
  “子玉…”庞泽和贾环打着招呼,倒茶,交换着看法。西苑的枪声,他一样听到。
  贾环和庞泽谈着情况,沉声道:“天明之后,估计会有个大致确定的消息传出来。我们还有一两个时辰的时间。再等一等。没有变化,再写文章。”
  贾环的计划是在京城的舆论上做文章。京城日报,清晨就要卖,上面要有文章。同样的,天明之后,要以通政使贾政的名义控制真理报,一样要刊发文章。
  贾环和庞泽两人都是主编级别的笔杆子。而不同的情况,文章定调肯定是不一样的。
  时间,缓缓的流走。
  将近凌晨四点了。黎明前,最后的黑暗。此时,西苑的枪声早已经停止。贾环神情沉静,问道:“四水,有消息传来吗?”这是贾环第六次问。似乎有些焦躁。
  张四水摇摇头,道:“贾兄,还没有。”这种事,他帮不上忙。会越帮越乱。
  庞泽看看怀表,再看向贾环,却见贾环向后仰,倚在靠背楠木椅上,很放松,诧异的道:“子玉,你的判断…”
  贾环用力的抿一抿嘴,道:“士元,没有消息,同样是消息。西苑枪声已经停止,若是叛军得胜,你想,现在会是什么情况?”
  贾环刚刚和庞泽交换过看法,判军,最大的可能来自于前太子的儿子宁榕。庞泽眯着眼睛,道:“那应该是通知群臣,明日常朝。”二十八日,并不是常朝日。政老爹是通政使,九卿之一,属于肯定是要被通知到的大臣。
  贾环点头,再道:“而如果天子已经死了,或者处在无法治愈的昏迷状态,前皇太孙起兵攻西苑,他还敢扣押西苑中的消息,不通知卫、宋两位大学士,不通知晋,楚两王,则如同谋反。”
  前皇太孙起兵,和普通的叛军,根本不是同一种性质。前者,是明目张胆的争夺皇位!而后者,可以用兵乱来概括。
  国朝的大学士,位在亲王之上。但是,手中没有圣旨时,没有兵权。西苑中的消息是天子临幸青美人昏迷,值班的华大学士怎么可能拿到圣旨?
  那么,华大学士脑子抽了,才会有谋反的举动,或者有扶持其他的皇子的想法。京中握有兵权的勋贵们,可没有表态。文官集团内部意见也不统一。
  庞泽神色微微一动,顺着贾环的话往下说:“那么,只能是天子的授意。天子醒了?”
  贾环微微一笑。
  …
  …
  抽丝剥茧的分析,让贾环对局势的把握,回到接近事情真相的轨道上。他比别的大臣的优势,在于他的父亲是九卿;在于,他知道要复仇的宁榕在京城。
  事实上,当西苑的枪声响起时,卫弘、宋溥两位大学士便坐轿子出门,前往西苑请求觐见天子。
  雍治十三年,朝廷首揆谢旋,坐视叛乱,事后被贬。当日,有消息传说,天子私下里曾说起汉武帝杀宰相刘屈氂之事。
  现在,西苑出了这么大的事,两位大学士如何还能在家中等消息?
  …
  …
  晨曦在天边出现,透过西苑茂密青绿的树梢,落在含元殿。
  寝殿中,雍治天子余怒未消!里面一片狼藉。
  叛军的首领已经被抓住,是他的孙儿宁榕,还有殿前侍卫司的虞侯卫璟。
  雍治天子咆哮道:“岂有此理?混账东西,他当朕是什么?朕是他的皇祖父!”
  殿中所有人都跪下。青美人战战兢兢。太监总管许彦,跪在地上,等待着天子对郡王宁榕的处置命令。他刚带来审讯消息,又惹的天子雷霆震怒。
  三位大学士都在殿外的朝房中。对外的消息依旧是封锁。令群臣猜不透西苑中的情形。
  这时,一名太监进来汇报:“陛下,锦衣卫指挥使邢佑求见。”
  雍治天子一甩衣袖,坐到塌椅中,道:“叫他进来。”


第七百五十三章 破局!
  五月二十八日,将近早上六点许。一匹快马奔跑在内城的街道上,“踏踏”。马蹄声敲击着黄土路。将清晨的宁静踩碎。
  骏马疾驰,轻快如风!
  庞泽快马回小时雍坊的张府,通知山长,贾环对于现今局势的判断。而此时,京城日报正在大量印刷,马上就会对外发售。
  同时,京城九门已经打开。贾政,贾环带着贾府的奴仆、护卫,出正阳门,接管真理报社。真理报主编周慎行,并不在报社中,即便他在,亦不可能拦得住通政使。
  国朝各衙门上衙的时间是早上7点。而今日并非常朝日。早上六点半左右,大周雍治朝的重臣,天下闻名的大儒,时年72岁的张安博在儿子和老仆的陪同下出门,坐马车,前往西苑求见天子。
  昨晚西苑那么大的动静,但搞的清楚状况的,只有极少数人。这涉及到信息的来源,以及对局势的判断。
  比如,假设西苑中天子已死,这个时候去西苑求见天子,被扣住。到时候,新帝登基朝拜,这乱臣贼子,你当不当?还是有官员有顾虑的。
  再有,有的官员便是没有收到确切的消息。人在这种情况,一般而言,自然是下意识的先去工作单位找同僚们打听消息,而不是直接前往西苑。趋利避害是本能。
  只是忠诚、正直的大臣,才会在情况不明时,前往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