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红楼-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否则,四十多岁的从六品的汪经历要拜见才十七岁的从四品的贾参议。这就很尴尬了!
  贾环则是直接以翰苑规矩相见。尊称汪学士为前辈。瞬间,令雅间的气氛变的极其融洽。
  汪璘微微一笑,点点头,赞许的看着贾环。
  自雍治九年,贾环进入士林,他能一路得到众多科场前辈的褒扬、关照、喜欢,并非无因。京中传言其:尊师重道,品行端正。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性情沉稳,气度恢弘。
  酒楼的小二上了酒菜。汪璘和贾环碰了一杯,直入主题,道:“当今西域,胡道昌汉无人。昔日,唐朝面临着强大的东突厥,曰:戎狄炽强,古未有也。而今,国朝所面临的情况类似。拔野古部与同罗、薛延、回纥的联军,控弦之士数十万。
  现今的形势,不独是蛮族大军逼近。内部亦有隐忧。齐总督亲率诸将临瓜州前线据敌,却留苗副将在敦煌驻守,此举意味深长!我在城中多日,得知苗副将与胡人交好。他最宠爱的小妾是吐谷浑女子。”
  贾环听得皱眉。换言之,汪学士的意思,此时的大局势是内外交困。他端起精致的酒樽,缓缓的问道:“汪前辈的意思,苗副将有通敌的嫌疑?”
  汪璘摇摇头,道:“不是。苗副将主张对胡人采取怀柔的政策。他能在齐总督抵达之前,稳住敦煌、瓜州的形势,得益于他和吐谷浑部的良好关系。当时借得胡骑二万人。”
  贾环哂笑,道:“苗副将作为留守,还是很称职的嘛!”
  大周掌控的城池里面竟然有胡骑的存在,而且是如此规模。对胡人怀柔到这份上,真他吗的是奇才!难怪敦煌城中胡儿敢嚣张。根子在这里!胡骑两万!
  汪璘笑一笑,道:“一地有一地的情况。我知道子玉有经世之才,这次来西域,是为将来做打算。当前大战将起,以团结为先。未必有人肯明言。子玉初来乍到,我挑明此事,望子玉勿怪我多嘴。”
  贾环心中一动,举起酒杯和汪璘轻碰,道:“这怎么会呢?我心中感激不尽。汪前辈客气。”
  汪璘微笑,饮酒。
  两人的政治同盟,便在这一杯酒中达成。
  自西行以来,贾环第一次感觉到朝堂中的氛围。他这段时间,都是在忙着运筹,调度粮草。其实算是做数学工作。而此刻,他的感受完全不同!
  汪璘不愧是闽党的二号人物,有望部院高官的人。看得出他来西域的目的:为将来做打算。第一时间示好,挑明齐总督和苗副将存在着矛盾。
  这种矛盾,表面上看,是对军权的掌控的矛盾。是新来的军队和昔日留守军队之间的矛盾。牛继宗的部下们,对齐驰未必就那么服气。苗副将就是台前的旗帜人物。
  苗副将出身于九边,但他稳住了敦煌、瓜州的形势。京营诸将还是服气的。又收留众人,尽力供给粮草,有一份香火情。
  再者,齐驰的策略是稳扎稳打,而牛总兵的部将,只怕急切的想复仇。手握六万京营,天下大可去得,为何要做缩头乌龟?
  而矛盾的更深层次原因,只怕在于齐总督和苗副将对胡人的立场不同。贾环和齐总督都是强硬派。齐总督在西南灭国,杀的人头滚滚。若非如此,贾环不会跟着齐总督来西域。
  汪璘向贾环示好。目的,以贾环的政治水平,当然推测的出来。汪学士想要在西域布政司中大展手脚,从而立功,仕途复起。所以,他和贾环的目的是一致的。
  这是两人合作的基础。
  贾环当前的官职、任务,是负责后勤。他今天晚上还要去和胡商、缙绅谈判。但是,他来西域,并非只是为了当军需官的。他需要和诸将接触,获取军中的基本盘,为将来执政,打下基础。
  所以,他来西域同样是要大干一场,改变西域的形势,推行他的政策,在这片土地打下他的烙印!而非简单的跟着大军转运粮草,其余诸事不问。
  …
  …
  随着同盟的确立,贾环和汪璘一边饮酒,一边闲聊。谈话越发的深入。而这更加的验证了贾环的判断:汪璘很有才干!
  “位于龟兹的铸币局机器、工匠,在撤离时,我都全部运回到敦煌。”
  “韩布政使并非蠢人。当前西域设总督。政令,军令悉出总督衙门,布政司只是执行机构。所以,他根本没有去城内的沙州府衙、敦煌县衙办公。而是住在驿站中。”
  贾环是很希望他的政敌都蠢一点。省多少事呢。但看起来西域布政使韩伯安很难缠。
  “牛继宗的军事才能不错。他以十万大军,平定西域全境。重置安西四镇。边境西至吐火罗地区。可谓军功赫赫。然而,在西域的治理上,却是平平。
  西域虽然设布政司,但很对政策需要军队的支持。朝廷选派齐总督主持西域全局,无疑是非常正确的一步棋。”
  贾环对这些观点很赞同。一顿酒,从中午吃到下午四点多。两人方才尽兴而散。
  归云楼的门口,阳光和熙。秋风徐徐。街肆上人声鼎沸。贾环和汪璘在门口话别。
  汪璘欲言又止。但终究没说什么。其实,贾环今晚想要募集粮草成功,势必要先去拜访苗副将,取得苗副将的支持,就好办多了。但,这些军务上的事,他不好多嘴。
  贾环懂汪璘的意思,笑一笑,拱手道:“汪前辈,告辞。”关于此时,敦煌、瓜州的局势,他心中隐约有一个计划。
  …
  …
  十四晚,一共十六名胡商、缙绅齐聚在归云楼三楼的小厅中。双方泾渭分明。
  小厅中灯火通明,每张八仙桌上都摆着酒水、菜肴。而今晚的主人贾环还未现身。其时,距离他下午在这里吃酒,才过去约一个半时辰。
  厅中的气氛,略微有些焦躁。胡商骨利挪着自己肥胖的身躯,用突厥语抱怨道:“小小年纪,官威挺大的!”


第七百七十九章 暗标竞标
  贾环、庞泽带着随行的家将踏入归云楼三楼时,正好见到花厅中“民怨沸腾”的一幕。
  六名胡商,十名缙绅,都在出口抱怨。双方都在敦煌城中生活、繁衍多年的家族,都是熟人。国朝自定鼎之后,就复哈密卫、瓜州卫。敦煌一直就是周朝的地域。
  “他这是想给我们一个下马威呢。到底谁给谁好看,待会倒要看看。”
  “哼,他也不想想他的处境。据我了解,齐总督给他筹办粮草的期限还剩两天。”
  “那他是虚张声势咯。想必心虚至极。哈…”
  归云楼的三楼上楼梯来,是观光的四面回廊。走进门内,则是一间约百平米的精美花厅。可以用做聚宴之用。整体风格偏胡化。除开各豪商、大地主、权贵们的府邸,这里是敦煌城内最合适的酒宴场所。类似于地级市里最好的酒店。
  贾环露面,粮商们的抱怨声逐渐的变小。但依旧有那么一两个胡商在嘀咕着。直到看到贾环身后跟着的黄观等佩戴着刀剑、拿着火铳的将士,方才闭嘴。
  黄观身材高大,目光炯炯,扫过一众喋喋不休的胡商。心中讥笑:贾三爷常说胡儿畏威而不怀德,见到他们带着刀剑、火铳,果然是怂瓜。
  庞泽跟在贾环身后,迈过门槛。微微皱眉。这在中原地区是不可想象的。官员和商人谈生意,迟到是很正常的事情。晋商、徽商的掌柜们都不敢多言!
  子玉当然是刻意迟到。用意是营造有利的谈判氛围。官、商的地位是不对等的。但,似乎这第一招,失败了。胡商果然嚣张!
  胡商、汉商如果沆瀣一气,定会令募粮计划受损:他们肯定会统一抬高价格!
  子玉手中有银钱,但这才刚刚开始。征服西域,都要靠这剩余的2000万银元。
  贾环充耳不闻,神情沉静,径直往主位中走去。满座的粮商无一人起身迎接,表示着他们的不满。
  花厅之中摆了四张八仙桌。十六名胡商、缙绅们依次而围坐。贾环的主位在最上首的桌子。
  黄观带着麾下十几人配刀剑堵在厅门口,给粮商们带来压力!
  贾环走到位置上,并没有坐下,而是一一环视着众粮商,再缓缓的道:“本官今日请诸位贤达前来,为的是求购7万石军粮。当前西域严峻的形势,诸位应当都有所了解。胡焰嚣张!
  本官恭添为西征大军的都转运使,负责供应十五万大军粮草。敦煌水草丰美,沃野千里。必不至令本官空手。本官今日与诸位协商稻米、麦子、牛、羊的价格…”
  贾环的开场白很强势。西征大军购买粮食,粮商们谁敢不卖?但是…
  “呵呵…”
  花厅之中,突兀的、很不合时宜的响起几声笑声。坐在贾环面前三米开外的八仙桌边便的胖胡商骨利,笑的眼睛都眯起来,费力的挪着他臃肿如几百斤肥猪的庞大身躯,楠木椅子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
  骨利年纪约三四十岁,非常的胖,头小手脚短,肚皮圆,整个人如同肉球一般。穿着精美暗色丝绸长衫。见厅中所有的人都看过来,很随意的道:“我突然嗓子有点痒,请贾大人见谅!”
  “哈哈。”厅中响起一阵附和的笑声!不少汉商都是脸带微笑。
  敦煌大族的族长郭纶,是一名六十多岁的老者,穿着浅蓝色的棉布衫,微不可查的摇摇头。看来,本城的头号富商骨利根本不把贾参议放在眼中啊!贾参议这脸丢的!
  贾环眼神微冷。他这时自是认出来,眼前的肉球,就是上午时,他在敦煌大街上遇到的,带着侍卫,耀武扬威的胡人。有这种体型的人,不多。
  贾环看了骨利一眼,没回应这毫无诚意的道歉。继续道:“采取何种方式报价,我等会再说。首先,我需要提醒各位一段历史往事:唐失安西四镇,汉儿为奴,妻离子散。
  血脉、种族,不是你想改,别人就会承认的。若是拔野古联军攻下敦煌,诸位阖族的结果如何?联姻、跪舔有没有用?可以去翻翻史书。看看到底如何。以史为鉴。”
  贾环顿了顿,再道:“现在言归正传。请诸位将各自的报价以及可以筹备的粮食数量,隐秘的写在纸上。本官将择取最低的商家报价采购。
  我需要提醒各位的是,此次粮食采购,只是第一笔生意。后续,大军的各项物资都将部分从敦煌城中采购,预计数额不会低于1000万银元。”
  贾环的话,说的简单点,就是“工程招标”。
  这十六名胡商、汉商,现在坐在一块,聊的很嗨,多是旧识,看似一个整体,其实不然!自古,汉胡不两立!拔野古部联军来了,吐谷浑人可以投降,当二等人。汉人呢?唐朝安西四镇的结局,可以去翻翻。
  同时,贾环画了一张饼,1000万银元的采购大饼。很多话,不用说的太明白,他当然是会和此次采购粮食的商人合作。
  商人短视,未必会讲什么国家、民族大义。晋商不就把明王朝卖的干干净净?但,商人绝对逐利!
  重点在于,贾环采取的是暗标的模式。没有人知道别人写在纸上的价格。这加剧了竞争。有利于低价拿到粮食。
  或许,有的人更看好前线是胡骑取胜,或许有的人比较保守。但十六家粮商中,一定有人会赌一把!机会就在眼前,若是这些粮商不敢赌,他们就有胆子高价卖粮?
  吾之刀剑不利否?
  贾环说完之后,坐下来,做个手势,令等候在外面的钱槐带着书手进来,给各粮商送上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