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环不可能在此时的演讲中,长篇大论,说明其中的细微之处,而径直给出了他的观点,简化后的评判标准:汉语,汉服,汉俗!胡服左衽,即是蛮夷!
满场寂静。不少人审视着四周的人群。这个标准,相当的清晰!
贾环申明华夷之辩,再宣布道:“自即日起,西域之地,凡我大周马蹄所至,枪炮之射程内,汉人不得为奴!违令者,籍没,下狱论罪。总督府稍后会贴出公文。”
敦煌城州学明伦堂前的广场上,瞬间,沸腾起来!
刚才贾环讲了很多句,但是加起来,都没有这一段话、法令,令人惊讶、震撼、振奋:汉儿不为奴!
广场上数百人举止各不一样。有的人神情振奋,高呼询问;有的人和周围人议论;有的人感慨难言。种种反应,不一而足。这所有的声音、情绪激发、汇聚起来,在此时,仿佛山呼海啸一般!
但,这是支持贾环的力量!
这是汉家儿郎的力量、意志!
…
…
伸威营游击杨纪看着这眼前沸腾的场景,再看向月台上,平稳站立的贾环,情绪复杂!
先厘清华夷之分,再定制度:汉儿不为奴。这完全激发了众人的情绪。他不知道别的人是怎么想的,但他手下京营的儿郎,必定会很欢迎这个法令!喜欢这位军需官!
杨纪心中轻轻的叹口气,下定决心。他之前还通过沈迁向贾环施压。然而此时,大势如此啊!等会聚会结束后,他要厚着脸皮,再找沈迁谈一谈。
…
…
文官的阵列中,前翰林院学士汪璘,看着侧前方两米开外,皱着眉头的西域左布政使韩伯安,微微一笑。再看向,月台上的贾环。难掩赞赏!
这真的是一个为大合唱那个面而生的人啊!
在这样敦煌文武齐聚的场合,驱逐苗骐,再宣布政令,一环连着一环。表现的极其精彩!换一个人来,同等条件下,能做到如此地步吗?未必啊!
自此,敦煌城中,对胡人怀柔的那一套舆论,怕是没有什么市场了!贾环不愧是操纵舆论的高手。
汉儿不为奴。这条法令的背后,细思起来,大有深意。当前,西域的权贵府中,谁不用奴仆?若是大周马蹄所至,不得用汉人,那么用谁呢?
胡儿!
这必然会影响到整个西域,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他选择和贾环结盟,是绝佳的一步妙棋!而贾环的政敌,韩伯安,此刻估计就难受了。
…
…
月台上,贾环等了等,等着众人消化他所宣布的消息。他没有立即走下来,因为,他还要宣布一则法令。
第七百九十一章 贾环版的杀胡令
自贾环取得齐总督的支持,调兵打破胡商骨利的府邸,抓捕其归案,强行开团,不管副将苗骐是否为骨利发声,贾环都有把握消弭其在军中的影响力。
当然,斗争的手段、方式和现在会不同!
八月二十三日万抓捕骨利后,事情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这个变化,并非指贾环所承担的压力、恶毒的骂语。
而是,杨渭、秦弘图的到来。接着几日,骨利招供,查出拔野古部的说客。并知悉,吐谷浑部的想法:欲叛,占据敦煌。
这让贾环改变了计划和斗争方式,至有今日的聚会!
这是一个很激进、大胆的方案!因为,如果在公开的场合,和苗骐交锋,说错话,或者失败,局势都将无可挽回。但,同样的,如果成功,所造成的影响和效果,将迅速的传遍敦煌,震动人们的思想。
贾环要将轰动性的法令,聚在一起宣布!
…
…
“自雍治十七年来,拔野古部联军,包括同罗、薛延、回纥,自漠北攻进北庭,屠杀我大周军民,不计其数…”
整个西域的地图中,在敦煌以西,葱岭以东的范围来说,最富饶的两块土地分别是庭州、龟兹。
龟兹自不必说,为整个西域的中心。唐设安西四镇,这里便是都护府的中心。而庭州,一直以来就是北庭的核心区域。其中三县之一的轮台县,现名:乌鲁木齐。由此可知其土地的富庶。
唐征服西域,大量富有冒险精神的汉人随着军队至西域,最先的落脚点便是北庭。再向安西各地扩散。周朝征服西域,汉民们一样是先由哈密(伊吾),至庭州府,再向龟兹、碎叶、于阗,疏勒,乃至于葱岭以西的地区开拓。
这是一种地理上的必然!
从瓜州越过北山、大漠,便是吐鲁番盆地。在沙漠中的绿洲,名哈密。而哈密往西行,便是高昌(今吐鲁番)。往天山北麓行,便是富饶的庭州,设:金满、轮台、浦类三县。
这里居住着大量的汉人。
朝廷的官府报纸真理报上,对于拔野古部的进犯,描述是:征服铁勒诸部。随即越过天山,在天山南麓与大周会战,继而夺取龟兹。然而,在这简短的描述中,隐藏了多少汉家儿女的血泪?
生活在北庭的铁勒诸部被征服,那么居住在北庭核心区域庭州的数万汉民呢?
在外界盛传的拔野古部领军人物拔野古孝德,和国朝有着血海深仇。相当的残忍、嗜杀!
结局,不问可知!若非被杀,就是成了奴隶。这也是唐朝安西四镇丢失后,汉民们悲惨的命运、结局!
汉胡不两立,这不仅仅是五个字。而是历史书上,血淋淋的事实!教训!你不杀他,一朝虏夷乱中原。便是杀的血流成河,杀的神州几近沉沦!
东晋后期,五胡乱华,视汉人为猪狗,称两脚羊。五代十国后,宋辽金蒙时期,多少汉人被杀?多少汉家故土被杀成白地?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
…
此刻,贾环的脑海中,并无战乱后的图片、画面呈现,他并不知道,此刻正在胡骑蹄下,庭州汉民们的境遇。没有消息送到敦煌乱。大战起,而消息阻隔!
但,这从过往的历史中可以推测,得出贴近事实的结论。因而,贾环在开头说了两句之后,声音低沉,喉咙里有些堵!
晚秋上午的微风中,广场上,微微有些沉重的呼吸声,在这白云蓝天中。
因为,贾环的话勾起许多人的不堪回首、痛苦的记忆!多少军中将校生死与共的同袍、手足、兄弟,死在胡人的屠刀下?自北庭、姑墨、龟兹,这一路败下来啊!多少文官的妻妾、儿女、亲族、学生死在这场战败的战役中?
太多,太多!
西域总人口约四千万,几十万汉民,于此浩劫中,成为白骨!君不见,天山头,累累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贾环深深的吸一口气,平复着胸腔中激荡的情绪,朗声道:“西域惨败,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拔野古部手中沾满了我汉家的鲜血,血债累累!
今日,我代表朝廷、代表总督府在此宣布:暴胡残虐,杀我大周百姓、子民。自即日起,西域汉民,皆有义务屠戮、杀尽拔野古部等四族!
我大周兵锋所向,四族中,凡敢持兵器者斩之!西域诸民,凡斩此四族中人,以人头向总督府请功。每人头,赏10银元!”
杀胡令!
当前,西域在战乱的情况下,一头活羊,价值大周所发行的银币:10银元!而贾环开出的赏格,即是如此。千百年前,五胡乱华,以汉民为羊!今日,贾环返回给他们!
在这雍治十八年八月三十日的上午,贾环的话,清晰的传到在场所有人的耳朵中。是的。这一大段的文字,话语,转化起来,核心意思只有三个字:杀胡令!
杀拔野古部四族!
拔野古部四族,就算部族百万,计四百万,总计不过四千万银元!贾环要族灭其种。血债血偿!
贾环的话音刚落,广场上不知道谁喊了一声“万胜!”,紧跟着,响起如同巨大的声潮:“万胜!”,“万胜!”,“大周万胜!”这是压抑的火山,在喷发!
这种情绪、力量,摧枯拉朽!必将摧毁任何敢于阻拦的一切敌人!大周的刀剑、枪炮,本就是为了保护大周的百姓、子民而存在!
胡道昌汉无人。但这绝不是真正的情况。我们可以在一时战败,但我们一定会复仇!天道好还,中国有必伸之理;人心效顺,匹夫无不之报!
齐襄公复九世之仇,春秋大之!
…
…
山呼海啸,地动山摇!
程攸看着广场上的数百人,呼喊的口号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以军中的将校和州学的学子们嘶吼的最为激动!而文官们略显矜持!
他看着贾环,仿佛又看到了当日接风宴上,贾环掌控舆论时的局面!现在同样如此!
当日,胡炽说,天下无人能出其右!这不是假话。与贾环这样的人站在同一阵营中,很令人安心!
…
…
西南钱王胡炽,今天同样在现场。他在月台下的侧面,跟着总督府的吏员们站在一起。
看着这令人震撼的场面,心中突然明悟!
一直以来,他对贾环,并不是以二把手、下属的定位。而是,有点审视的意味。毕竟,他更受齐总督信任,毕竟,在西南的军中,大军粮草都是他来筹集、运送。
然而,在此时,他明白过来:贾环是官员,搞的是政治;而他是商人,局限在钱财、算术中。
他所看重的东西,在贾环眼里,或许不算什么。粮草官,不是贾环在西域的终点!而仅仅只是一个起点!
胡炽看着贾环的侧影,释怀、敬佩的微微一笑。
…
…
明伦堂前的广场上,沈迁没有和黄观等人站在一起充当护卫,而是“厚着脸皮”,跟着军中的将校站在一起。
此刻,当身边的同袍们都高呼着“大周万胜”时,他突然想起诗经中,秦军的那首军歌:“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沈迁注目着月台上的贾环:高高的个子,容貌普通,一身石青色的长衫,头戴唐巾,腰悬玉佩,整个人,如同石雕一样的沉静,沉稳!气度、格局雄迈!
他记得,贾环的本经,便是《诗经》。
大丈夫当如是!
…
…
众人情绪的轰然爆发,如同洪流!
贾环在月台上,心情起伏不定。大周血性未失!换做伪清末年,怎么可能三言两语,就调动得起国民的爱国情绪,意识?当年,前贤们废了多少心血?
许久,贾环双手做了一个向下压的手势,再次开口道:“西域当前的困境、困局,有赖于诸君奋起,有赖于千千万万的汉家儿郎奋起、搏杀!
环不才,有诗一首,赠与诸君,计今日之事。共勉之!
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西域挟春雷。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诸位,明日辰初时,总督府在城南,公审胡商骨利!”
回应贾环的是沸腾的叫好声、欢呼声、还有“万胜”的声音!声浪冲天。
第七百九十二章 洪流、胡骑
八月三十日上午,在州学里的聚会结束了。其所造成的影响非常的巨大、深远!
当日是敦煌城内的军政学、缙绅、名士齐聚。西域左参议,西征大军都转运使贾环取得总督府的全力支持,宣布查出骨利通敌,颁布废汉奴令、杀胡令法令。
在这样的聚会上,这样震撼性的消息,自是随着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