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红楼-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势异也!大军夺回龟兹指日可待,我们在这敦煌怕是要待不久了啊。”
  说着,环顾四周。
  食铺临街,并不大,店内支着三五张胡杨木的方桌。老板带着两个小二正忙碌着。贾环的随从钱槐、胡小四并几名家将在另外的两张桌子上。街上数名读书人高谈阔论的走过去,话题不离昨日的大战、大胜。
  “嗯!”贾环微笑着点头,心情放松,夹起碗中炖的酥烂的牛肉,惬意的吃着。
  是啊,他们还在这美丽的敦煌能待多久?或许,明年春天,他们就将前往龟兹。这里是他西行的终点,却是西征的起点。西域,还有更广阔的地域,需要光复。
  “士元,这些时日,战事公务繁忙,我们连敦煌这座美丽的城市都还没有游览过!改日我们约二三青年士子,一起游览这大漠风光。”
  敦煌最有名的其实不是沙漠,而是沙漠的利的月牙泉,以及雅丹地貌。还有,预计埋在黄沙中的莫高窟,那些没有被盗走的经书!文化瑰宝!
  庞泽哈哈一笑,欣然的道:“理当如此!你我来西域,当踏遍西域的名山大川。最终,勒石燕然,方不负来西域走这一遭!”
  贾环亦笑道:“士元这话说的情绪激荡啊!壮志凌云!”
  算下来,雍治天子不过三四年的寿命了。晋王登基,他肯定要回朝。而要在三年的时间,打到漠北去,勒石燕然有难度啊!
  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
  …
  吃过早饭,钱槐用银元会帐。约十银元。还要找几分银子,老板找不开,记在帐上。明日再来。
  贾环心中微微一动。中原地区随后发行的银角货币,还没有流通到西域来。
  当日,汪学士和他说过,工部调拨给西域的一套铸币模具,被他从龟兹带回到敦煌。
  他早就上心。否则,亦不会有杀胡令的颁布。这道命令,没有那么简单的!只是,现在,整个西域估计没有几个人能看得出来。
  敦煌是有金矿、银矿的!
  敦煌城并不大。贾环一行步行到城西的总督府,顺便感受中城中军民的欢庆情绪。昨夜的庆祝,在瓜州的消息传来后,再次推行一个顶峰。这份喜悦,在短时间内不会消退!
  扬眉吐气!
  自雍治十三年,国朝征服西域以来,胡儿气焰嚣张。当街,都敢持刀耀武扬威。但到此时,贾参议发布废奴令,杀胡令,又有军队的大胜作为支撑,城中胡儿偃旗息鼓,遵守律法,唯恐一个不慎,人头落地!
  贾环一行抵达总督府,同僚、书吏、衙役们相互道喜。程攸、杨渭、贾环、胡炽四人在偏厅中喝茶叙话,商议着事情。
  胡炽率先笑道:“大帅的捷报传来,令敦煌这里转运牛羊、美酒至军中犒赏将士。子玉昨日不胜酒力,先回驿站休息,我已经处理好。”
  贾环随和的一笑,表示自己知道。都转运使,从来就不是他所看重的权限。
  程攸瘦高的个子,道:“还有一事,和子玉有些关联。昨日,季高兄提议,调敦煌守军一万精锐,出大漠,直逼龟兹,趁机夺城。耀武营参将荀阳昨夜追杀胡虏,已经整军出发。伸威营被调遣。沈于乔随军。”
  贾环微微的皱起眉头,心情升起很复杂的情绪。喝着茶水,然后,舒展开。
  他是很担心沈迁的安全。这关系到他三姐姐的终身大事,一生幸福。到西域以来,一直都将沈迁带在身边。然而,这时,他怎么派人将沈迁追回来?
  他知道沈迁的理想:大丈夫当带三尺剑,纵横天下!
  雄鹰终究是要翱翔在九天上的!能不能飞起来,直上云霄,要看沈于乔自己的能力。他只能祝福!
  贾环道:“沈于乔酷爱兵事。有杨游击,荀参将的照顾,希望他能平安归来。”
  程攸笑了笑,“这在情理之中。”敦煌城内,稍微消息灵通点的人都知道。宣大总兵,庆国公的次子沈迁是贾环的准姐夫。贾环的意思表达的很明确:有担忧,但是同意。或许,还有无奈吧。他还以为贾环会发怒。
  又道:“好了,昨日的事情说完,接着该讨论下对城内叛乱的吐谷浑,羌人,月氏的处理。”
  程攸、胡炽、杨渭的目光都落在贾环身上。
  杨渭看着眼前的青年,心中微微有些感慨。实际上,大帅的幕僚之间,并无地位高低之分。但显然,贾环已经成为总督府的核心人物。胡炽,程攸都很尊重他的意见。结果,搞得畅所欲言的碰头会,向给贾环做汇报一样。
  而他是情报主管,对内政事务并不擅长,这件事,同样要听贾环的意见。
  贾环早有腹稿,冷声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既然有些人不想当大周子民,那么,我们就应当顺应他们的意愿,尊重他们的意思。让他们把土地留下,人都滚蛋!敦煌的银矿里,想必很缺人。”
  这话提神,解气!杨渭忍不住脱口而出,赞同的道:“好,理当如此!”他同样是鹰派。
  程攸、胡炽都点头,“嗯,稍后我们按子玉这个方案,报给大帅。”
  贾环补充道:“吐谷浑部占据的大并泽,水草丰美,土地肥沃。不能再给胡儿。应设乡村,用于安置、奖赏伤残,退伍的士兵。这事,我亲自去大并泽走一趟。问一问,谁赞成,谁反对。”
  杨渭、程攸、胡炽都是笑着摇头。别看贾环说的很在理,真要做什么,他们都心知肚明!
  吐谷浑部不少部众,前几日时常来城南的驿馆骂贾环,涉及到贾环的祖宗,妻子。言语污秽不堪。贾环不展雷霆手段才怪?


第八百零一章 自我起
  在敦煌、瓜州处在一片欢腾中时,敦煌北面的大漠中,一行行驼队、马队,正在艰难的行军。
  向导走在队伍的最前面。
  从敦煌出发,前往焉耆、龟兹,是大片的沙漠。物资转运困难。这条路线,是丝路中的路线之一。但只适合商队、小股的军队前进。根本不适合大军的行进。
  大军行进,最理想的路线,应当是先进吐鲁番盆地,沿哈密、高昌再往西行,进入焉耆、龟兹地界。
  但,在此时拔野古联军大败,或杀或俘大半的背景下,这时无疑是抄后路,夺下龟兹的最佳时机。总督府下令,令一万京营将士出击。
  兵部主事、庆国公嫡次子沈迁便在这支队伍中。
  烈日正盛。沈迁浑身裹着白布,感觉嘴里、鼻子中全是沙子,看着蜿蜒的队伍,跟着袍泽们前进。
  成功之路,从来便没有捷径。非得历经艰辛不可。
  …
  …
  同一时间,北山山脉外的戈壁中,副将乐白指挥着麾下的将士,轮番追击,扩大胜果。
  拔野古联军的损失非常大。但各族大将、贵族,统帅拔野古土门全部都在北山战役中逃脱。
  零星的战斗,在这一昼夜间,从未停止。周军的兵锋直指哈密。
  …
  …
  九月初,在西北塞外,已是晚秋初冬。天空澄净的一如碧海,平整的草原上,枯黄两色交替。形成杂乱、美丽的弧线。牛羊在吃草。
  一队骑兵沿着井泉河边奔驰而过。看着汉人的骑兵,草原上放牧的蛮族牧民们眼中露出畏惧的神色。
  近日,吐谷浑部战败,拔野古部来犯,亦被击溃。城中大批的贵人、富商受到牵连,或被抓,或被杀,家产充公!消息早就传遍整个敦煌地区。就算是最懵懂的牧民都知道!
  新掌权的贾参议对胡态度极其的强硬。往日的苗将军则受到排挤。今时不同往日了!
  大并泽位于敦煌城西北二十里。贾环一行上午出城,半个小时左右即抵达。
  这里曾是吐谷浑部名王伏重的驻地。在胡骑大败后,当日便有周军攻占、接管此地。俘获大批的牛羊,胡人子女。
  九月初六时,大并泽这里十分热闹。用木栏围起来的简陋营地中,到处是人。官员、吏员整理着战后的收获,分门别类,登记造册。商贾们则是钻营门路,希望低价拿到胡人奴隶,牛羊等物资,再向中原专卖。
  当然,守在这里的商贾,财力都并非雄厚。属于中小势力。真正的巨商,都是直接和军中的权力人物们交谈,切下战后商贸最大的蛋糕。
  “踏踏!”
  一水的红胖袄,百余名骑兵的声势,立即引起营地入口处,所有人的主意。
  有眼尖的人喊道:“是贾参议!”贾环前几日在敦煌多次露面,见过他的人不少。而在西域,贾参议这个名字,比“贾探花”更出名!
  一名二十多岁的男子,看着队伍中被簇拥的青年,羡慕的叹口气,“我这二十多年算白活了啊!”
  贾环作为敦煌的权力人物,连蛮族牧民都知道。消息灵通的商贾,怎么可能不知道?临时总督府中,现在贾环说话算数!当即,便有心思活泛的商人关注:“贾参议来这里做什么?”
  北山大胜,真正的财富,其实在两处:其一,在北山之后,缴获的供应拔野古联军的后勤队伍:牛羊百万头。其二,敦煌城内的吐谷浑、羌人、月氏贵族、富商的财富。
  大并泽这里的几万人口,牛羊,反倒不是最多的。吐谷浑部的金银、宝石等财富,早就被运往敦煌。按理说,贾环处在敦煌权力金字塔的顶尖人物,不应该出现在这里,关注这点蝇头小利。
  营寨门口的商人们,相互交谈着,少顷,便有最新的消息传来:贾参议前来惩处当日在城中辱骂他祖宗、妻子的吐谷浑族胡儿。
  …
  …
  秋风吹过草原。正午时,烈日高照。肃杀的氛围浮现。
  大并泽草原的北端,一排排,约100多名胡人被绑着跪下,不少人痛哭流涕,用汉语求饶道:“贾大人饶命,当日我等不过是奉命行事。并不敢冒犯大人。”
  还有人道:“贾大人大人大量,何必与我等小人计较?冤有头,债有主。这事是伏王爷、慕延、苗将军商议的。我等愿生生世世念贾大人再生之德。”
  敦煌归附汉家一百五十多年,而大并泽这里距离敦煌城并不远。吐谷浑部落中,很多人都会说汉语。不然何以八月底的那几日在城南驿馆门口堵着贾环骂?
  贾环端坐在条桌后,不为所动。神情冷漠。
  道歉有用,要法律干什么?求饶有用,要军队干什么?
  身边秦弘图、张四水、黄观、钱槐、胡小四簇拥着贾环。另有十几名府学的学子追随。百余名将校手拿火铳,正准备行刑。一名九品小官带着几名书吏在一旁核对着名单。
  这时,吐谷浑部的一名宿老在一名小吏的带领下,走过来。约六十多岁。这个年纪在胡人中算高寿。孙大使过来道:“贾大人,这是吐谷浑部的宿老穆萨。在部落中威望很高。他这几日非常的配合我们。”
  贾环便点点头。
  穆萨跪在贾环面前,道:“上天有好生之德。如今我部族子民尽归天朝所有。望贾大人网开一面。赦他们一命。罪民之罪,割舌刺面,非死罪。”
  这话说的很有道理。但这个道理只是吐谷浑部的道理,而不是贾环的道理。
  沙州府府学里的学子,因仰慕贾环的文采、名声,追随在左右。当然,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敦煌这里的豪强、缙绅,开始在贾环身上下注。派族中子弟追随在他左右。
  有几名学子,脸色微动。确实,罪不致死。
  贾环冷淡的驳斥道:“胡儿率性如禽兽,不知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