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她终将出嫁。所幸,她的夫婿是如此出众啊!否则,他心中何安?
“好的。”
杨皇后螓首微点,再低声叮嘱道:“这次朝廷里的风波,你别卷进去。”
蜀王应道:“嗯。”心中却是微微一惊。
十二月上旬,朝堂中爆发了激烈的朝争。因真理报上大肆报道漠北战功,舆论因此而起,工部尚书纪兴生因此而上书,请求天子重赏诸将、诸功臣。
当然,他不会在奏章提起贾环的功劳。他和贾环是政治盟友,不会这样害贾环。
然而,其政治对手大学士华墨却上密折,攻讦纪兴生罔顾君上困境,逞一己之私欲,操纵朝局。随后,翻出纪兴生在雍治十七年的陈年旧事:结党。将其一本参倒。
他是听潇妹妹分析的。
纪兴生要求大封赏诸功臣,本意还是要掌握在人事调整中的主动权。漠北大胜,天子确实非常高兴。但是,他却是忽略了国库无银,内帑无银的境况。
十一月份,圣寿节上,左都御史张安博当面劝谏:不可靡费,铺张过多,惹得天子极度不快。
华墨借此解决了政治对手。根子上的原因,还在于天子要华墨稳住朝堂,别去烦他。天子选择了更体贴、媚上的华墨。而放弃颇有名望的纪兴生。
纪兴生被下狱拷问,家中被抄。当前,朝堂中,正在追杀纪党。
第九百章 问君何时归(下)
腊八时节,通州的码头上繁华异常。舟楫云集。店肆密布。南北往来的货物,汇聚于此。年节将近。
一艘自金陵而来的大船于下午时分,徐徐的泊在码头上。楼船上一杆“贾”字的大旗在冬风中飘扬。船板开始铺下来。
昨日得到同知,早在码头上酒肆里等着的贾蓉、贾蔷、贾芸等贾府子弟二十多人都动起来。“老爷他们到了。”候着的贾府奴仆催着车马过来。
贾府的大管家林之孝到船舱外见贾政,道:“老爷,到通州了。”
贾政正在小厅中,由赵姨娘服侍着,带着老花镜看邸报。一杯热茶袅袅,散发着清香。
作为前九卿,通政司。政老爹从运河上一路行来,并不缺乏巴结他的官员,消息畅通。此时,他心中满是叹息。他的至交好友纪兴生因在朝中结党营私,被天子抄家下狱。
这个原因,一看就知道是借口。朝中难道无党吗?
京中向来是风云变幻之地,和金陵闲适的政治气候,大不相同啊。
贾政感叹着,摘下老花镜丢在书桌上,回答林之孝,吩咐道:“嗯。你和琏儿安排吧。”
…
…
这艘楼船为贾府私有的楼船,配备着水手。方便贾府众人来往金陵、京城两地。
楼船顶层的中后段是贾府女眷起居场所。王夫人、李纨、薛宝琴、薛宝钗、林黛玉等人俱是住在此。
楼船进入通州港口后。宝钗、黛玉等贾府女眷聚在甲板上眺望着码头上的繁华盛景:人声鼎沸,舟楫如云,货物往来。
薛宝钗一身鹅黄色镶边大袄,雪白莹润,明丽娴雅。三年的时光流逝,她已是二十二岁。正处在她人生中,最美丽的阶段。风华无双。微风吹拂着她的头发。
薛宝钗看着码头上屋舍、店肆,微微感叹,笑道:“这里竟和我们离京时差不多。”将到京师,她心中欢喜。贾环的信,她们都收到。将在京师贾府北园再见!
黛玉穿着一件青色碧霞云纹棉袄,身段婀娜,风姿明媚,如花似玉的佳人。她小贾环半岁,今年十九岁。细声道:“宝姐姐,通州这里三年未变。而我们都长了三岁。”
环哥将归,她心中感慨万千。三年的时光,在金陵的思念里流逝。她如何不叹?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李纨、探春跟着笑起来,“颦儿,你都嫁人了,还说这孩子气的话。”
一旁站着的薛宝琴咯咯轻笑,道:“林姐姐,不知道京中的姐妹们如何了?”她和湘云挺谈的来。迎春、惜春都在京中。
一干丫鬟们俱在,笑声附和着。甲板上这里,一时莺啼燕语,姹紫嫣红。
…
…
这时,宝玉从丫鬟金钗儿手里那过一件白色的斗篷走过来,准备给黛玉披上,大圆脸上全是温柔之意,道:“林妹妹,这里风大,你身子弱,披件斗篷挡着风。”
黛玉明眸嗔怒,有点恼宝玉。她已经出嫁。宝玉还这样待她,当她是什么人呢?
紫鹃梳着丫鬟小辫,拦着宝玉,道:“二爷,姑娘这里有呢。不劳二爷费心。”
宝玉脸上略尴尬。
贾宝玉的妻子薛宝琴一脸的黯然之色。心中凄苦难言。悔当初,不该嫁。
宝钗轻轻的拍拍堂妹的手,安慰她,正准备说宝玉时。王熙凤从船厅出来,拍手笑道:“嗳哟,都教我好找,原来大嫂、妹妹们都在这里。马车已备好,要下船了,都快来吧。”
凤姐儿一身桃红百子刻丝银鼠袄子,头戴白色抹额,粉光脂艳,酥凶挺拔,明媚动人。说不尽的美人风情。
众女眷和丫鬟们就此都离开。
宝玉看着她们的背影,跺脚,一声长叹,泪流满面。即便他和琴妹妹成亲,但他这些年,一腔情思都在林妹妹身上。奈何…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
…
京中教坊司,乃是天下闻名的红粉场所。京城东的本司胡同里,处处是绣阁朱楼。花街柳巷中,丝竹悦耳,贵人买笑。
这是男人乐土。各中姿色的美人匍匐在身下,在塌前承欢。前提是有金银、权势!
然而,对于犯官的家庭、家族来说,教坊司这里是不堪回首的血泪史。
十二月十二日,纪兴生被抄家八天后,锦衣卫在其家中发现他和晋王来往的“证据”,呈报天子。天子震怒,对纪兴生的印象更坏。在西苑御书房中御批:令有司论其罪。
其实,在雍治天子行将就木,步入晚年,晋王作为唯一的成年嫡子,几乎可以确定为新皇人选。押注杨皇子的毕竟是少数人。如此情形,朝堂上谁和晋王没点瓜葛?
像纪兴生这样的重臣,逢年过节时,晋王派人给他送礼,他难道能拒之门外?会不会做人?
按理说,进入年底,朝廷上下都懈怠着,风平浪静,等着过年。有什么恩怨来年再说。但建极殿大学士华墨唯恐夜长梦多:焉知过几天天子气不会消?
判处纪兴生、纪时春等人流放西域,家产抄没,女眷籍入教坊司。
按照国朝早几十年的政治斗争来说,这有些过了。但是,按照雍治朝的斗争来说:一般。早年间,南书房的大学士们,都是被杀头的。夷三族的不是没有!
雍治天子当年政变上台,前十年杀的人头滚滚。赢得一个刻薄寡恩的名声,只是,这些年对大臣才有所收敛。
教坊司在入夜后,越发的热闹,灯红酒绿,红袖邀欢。一辆华丽的马车驶入本司胡同中的一座绣楼中。
绣楼的房中,永清公主宁潇侧站在窗户口,看着漆黑、阴沉的天空。
她今日前来,是女伴男装。一袭白衫,身姿修长。头戴唐巾,明眸皓齿,肌肤白皙,俊美异常。
她身后,纪兴生的女儿纪小娘子正在坐在床榻上呜呜的啜泣。
她和永清公主同为贾探春的手帕交,相互认识。知道宁潇是来救她的。
永清公主宁潇是受贾环的委托照顾纪婉儿。去年淅哥儿的儿子出生时,贾环的信从西域来。贾环不看好纪兴生和华墨的政斗。现在,他人还没回京,结果已经出来。
片刻后,一名中年仆妇进来,道:“殿下,手续办好了。”
宁潇走到床榻边,怜惜的抱着纪婉儿的肩膀,轻轻的拍拍,叹息道:“婉儿,跟我走。”
带着纪婉儿离开教坊司。坐在马车上,宁潇情绪不佳。纪兴生任事,做事,却败给贪——腐、媚上的华墨,家破人亡,这何其令人可惜?难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不知道贾环何时归来啊!真希望他快一点,快一点。
她之前和贾环初识时,曾说他是庸庸碌碌之辈。但他不是的。她心中很清楚,若贾环在京中,一定会帮纪兴生。而且,可以获胜!
…
…
贾政、贾琏带着贾府众人于腊月初九回到四时坊宁荣街的荣国府中。至二十日,府中才算从搬迁的忙碌中,稍稍安宁下来。
这几日,前头,贾府男子们酒宴,和京中的世交们互访,自不必提。
府内,王夫人、王熙凤忙的脚不沾地。拾掇、清扫各处,照料大观园。安排各处的衣食住行。李纨、探春帮忙料理贾府庶务。宝钗只管着北园里的事。
北园的正房厢房里的小厅中,麻将的搓洗声不断。午后的时光,微冷而静谧。
晴雯、如意、香菱、莺儿四个通房丫鬟聚坐在一起打国粹。宝钗带着彩霞和黛玉一起去秋爽斋中,帮探春准备出嫁事宜。她们几人在屋里闲着无事。
晴雯标致俏丽。如意清秀柔美,香菱温柔安静,莺儿灵巧娇媚。
晴雯葱绿的掐牙背心,刚输了一把,郁闷的道:“三爷怎么还不回啊!”
一句话说的如意几个咯咯娇笑。因为,贾环在屋里是出名的散财童子。
如意娇笑道:“晴雯姐姐,你这个理由想三爷,可真是绝了。”
晴雯翻个白眼,斜着大眼睛,呛道:“你们不想?”她吵嘴不认输。
屋中笑声,稍减。如何不想啊?三年的时光,就这样悠悠的走过。有太多的话,太多的担忧,想问他,想和他说。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三爷,你现在到哪里了啊?
此时,钱槐刚骑着一匹快马,跑进宁荣街。
第九百零一章 回时莫徘徊
腊月中的贾府在午后的时光略显安静。
钱槐风尘仆仆的在侧门口翻身下马时,贾府门口顿时一阵轰动。随即,消息传向贾府各处。
钱槐被管事领着,快步往贾政的外书房而去,
…
…
荣国府前院中,贾政的外书房。
书房中,一应陈设精美、雅致。挂着名家字画。多宝阁上陈列的装饰,价值万元。
午后时分,贾政正在和七八名清客在书房里清谈。气氛融洽。
詹光手里拿着一副画,笑呵呵的道:“老世翁在金陵这三年,这笔法越发的老练。”
贾政谦虚的笑着。只是脸上的笑容出卖他的情绪。几名清客纷纷出言赞和。
这时,长随信儿从外头快进来,神情兴奋,跪在地上,大声道:“老爷,三爷派钱槐回来通知,他已到顺天府境内,今晚到府。”
贾环今晚回来?贾政微怔,随即反应过来,道:“好!叫钱槐进来。”他要问下贾环的近况。
政老爹没有察觉,他的声音有点高。高兴之意,溢于言表。八名清客们何其眼明,立即恭贺贾政。
贾府的主心骨回了。老世翁能不能官复原职,就看贾环的了。
…
…
贾环将在晚上回府的消息,如同一阵风般的在宁荣两府内传播。
起先是在荣国府的侧门处,贾瑞等人议论着。稍后,前院的书房、管事处、纠风办等地,都在传遍。
宁国府里的贾蓉、贾蔷亦收到消息。年关将近,基本都在家中准备过年。
而随着贾政见过钱槐后,令人往后院里报信,令贾府的厨房准备接风的宴席,贾府内的气氛如同被点燃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