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红楼-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有数着钟声数的官员们在数过四十九还继续响着的钟声,就都明白其中的含义:天子驾崩!
  街头上的戒严随后解除。城中各官员、士人府邸中响起哭声。忠君之士,不在少数。忠君之民,则未有也。
  原本听到风声,打定主意不去参加朝会的官员,不得不披麻戴孝走出家中,前往皇极殿。
  祭拜天子,谁敢不去?


第九百五十三章 帝位归属(上)
  “铛!”
  午门上的钟声,遥遥的回荡在京城中,京中数千名官员都各自出府,陆续前往皇极殿中祭奠雍治皇帝。
  深受皇恩的士人们在家中痛哭。这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天子驾崩。昨夜、今晨,城中军队战斗的动静,京城内城、外城尽知。在士林看来,此刻国本动摇。
  大时雍坊中,翰林侍讲费敏政穿好官服,带好孝,与妻儿做最后的道别,神情平静的走出家门,往宫中而去。而他心中,情绪激荡!
  国家养士一百五十年,仗义死节就在今日!煌煌大周,断不可使乱臣贼子篡位。
  “铛!”
  如费状元这般的,还有许许多多的文官。特别是御史们。官场清流鄙视浊流。往往自诩正人君子!但,到现在这种时候,事务官,杂官可以缩卵,掌握舆论的清流们,则必须要向前了!
  就算雍治天子将言官们洗了一茬又一茬,敢说话的文官就剩费状元。但,贾环并不是天子。
  十三道御史一百一十人。六科五十八人。除不在京中者,余者纷纷出门,准备在祭奠天子时,怒喷贾环。不需要串联。这是人心!
  贾环杀雍治皇帝易,聚拢人心难。而他所面对的,就是舆论剧烈的冲击!这是贾环必须要面对的困局、京城大势。
  “铛!”
  汉王、魏王等宗室子弟,纷纷自府邸中出来。国朝的皇族,汲取明朝宗室数量庞大的教训,采取的降爵承袭的制度,而除天子亲子必封亲王外,其余皇族得封亲王的极少。
  本朝至今,宗室亲王只剩四位。其中,蜀王宁恪还是因杨皇后得宠的缘故。
  宗人令汉王的长子宁镀说中拿着报纸,骂骂咧咧,“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他如今只得一个镇国公。若他父亲身死,他这一支在京城中就算没落下去。他和贾府不对付,如何肯看着贾环立燕王?
  满城中,现在全是贾府京城日报的文章。贾环亲自执笔的白话文。核心主题是:他起兵造反有理!乔如松所列的雍治天子五大罪状,除立嫂子为皇后这条外,全在报纸上罗列出来。至上午十一点时,京中报业,早在秦弘图的控制下。
  宋王、卫王、燕王等二十多位皇子,亦在钟声中启程,前往皇极殿中。
  “铛!”
  在新旧武勋集团中处于中立的成国公从府中出来。他忧心忡忡。而隶属于新武勋集团的勋贵们,则是心惊胆战。正西坊中,疏勒军抄灭魏其候府,一等伯乌永通府。
  如华府、宋府,:直系男丁系数斩杀,旁系流放,女眷籍没教坊司;奴仆收监,准备变卖;家产充公。
  但害怕,不代表会低头、臣服。
  …
  …
  三月二十二日暮春上午柔和的阳光洒落在京城。昨夜战火的痕迹,在京中内城的大街小巷中清晰可见。京中此时的政治气氛,极其的压抑,紧张。清流、宗室、武勋等众官百态,反应不一。但,都对贾环不利。
  空气中蕴藏着的沉默的愤怒,在午门上未停歇的钟声中,如同上涨的江面,马上就要溢出堤坝!
  时间缓缓的流走。京中的官员们陆陆续续的汇聚到皇极殿。随之而来的情绪,如同暴风雨前的阴云,正在官员们心中酝酿着。等待着一个契机爆发!
  装满火药的桶中,就差一个火星。
  …
  …
  贾环站在皇极殿外的广场上,静静的目送着百官进入殿中,祭拜天子。神情沉静。
  身边,数百名亲卫持械簇拥着。皇极殿四周的宫墙要道全是他的嫡系军队。
  在当前这个时候,他肯定不会踏入皇极殿。那基本等同于凯撒进元老院。明朝文官们曾经创造生撕锦衣卫指挥使的记录。
  自昨夜起兵以来,杀天子,杀雍王,复血仇!尔后,开始处理善后事宜。当时,一切都非常顺利。然而,在黎明前,魏其候于阴暗中,骤然发动,令局面一度极其危险!差点倾覆。直到天明前才扑灭。
  此时,城北京营的大营中,参与叛乱的振威营、果勇营等三万多士卒,正在被沈迁处理:俘虏、伤兵、后勤、补给,投诚,掌握京营大营等等事务。
  一队队垂头丧气的士卒,被耀武营的士卒们押送着。昨夜里的反扑声势浩大,但并非七万京营都参与了。否则,京营的驻地里如何摆得开战场?
  投诚的京营接受沈迁的改编,渗沙子。相同的事情还出现在京师内城九门,外城十二门中,这里是由张四水执行。
  罗君子、纪澄、乔如松等人带领的团队,则是代行顺天府府尹的职责。控制着京中的行政。
  秦弘图则是与锦衣卫一起执行着特殊、要害的任务,比如:控制舆论、暗中监视、消息传递。
  这一幕幕的画面,此刻,仿佛在贾环眼前浮现。击杀魏其候,军中善后的事宜他没有过问,他这里只有一条沈迁给他的确切的消息:京中兵权,尽在使君掌中!
  从黎明时起,他忙碌的谈判,都是为应对此时皇极殿中的局势!这是意料中,计划里的事情。这是昨夜起兵之后,最后一个困难:百官。更直白些叫:人心。
  贾环作为弑君者,践踏了数百年以来的君臣秩序、礼法,天然属于被官员、士林所批判、攻击的对象。但,一个穿越者,并不会被皇权、忠君禁锢手脚。
  书生一怒,把剑而起,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杀皇帝,自然有这样的后果。但,有些事情,并不能因为有后果,就不去做。
  …
  …
  “使君,有三刻钟了。里头人估计差不多齐了。”高子重看着怀表,语速飞快的说道。带着一种激动。
  这是昨夜起兵之后的最后一战!战场在政治上。若是能解决这个难题。那么,昨夜起兵造反之事,将会落下帷幕!想想,那是何等激动人心的局面。
  燕王为天子,使君为帝师!使君自回京以来,所受到约束、委屈,都将不复存在。使君的地位将等同于执政宰辅!他作为亲卫,与有荣焉。
  贾环轻轻的点头,“嗯。”平静的等待着接下来的较量。
  正说话时,皇极门处,走来一名绯袍官员。正是贾政。政老爹是一个迂腐的读书人。他是忠臣。看元春回贾府省亲时他的表现就可以知道。
  贾环眼睛眯了眯。导火索来了。


第九百五十四章 帝位归属(上一)
  二十二日正午,暮春的阳光和熙。午门上的钟声已经停歇。昨夜一夜的战火,京中百姓受到损失的约有十几万。主要集中在内城城门,各坊中主要干道处居住的家庭。
  比如,住在贾府外东廊、西廊、宁荣街南街的奴仆们,昨晚便受到兵灾的冲击。
  然而,这个比例,并不足以影响到京城的日常秩序。贾环取得兵权后,除却谈判外,通过设在武英殿的中枢,抓了三件事:治安、漕运(粮食)、报纸(舆论)。
  上午的宵禁、戒严解除后,街面上已经安靖。昨夜横行的泼皮、流氓、溃兵全部被锦衣卫、军队拘走。在京城日报先入为主,抢占舆论高地为贾环起兵辩护、定性时,各处街市的商贩们打开门做生意,做工的人们出来找活儿。伴随着漫天飞舞的流言,京中百业按照其巨大的惯性在阳光中徐徐复苏。
  对于百姓们来说:天大地大,吃饭最大!京中剧烈的权力变化,距离他们太远。正所谓: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而于士大夫们来说:山陵崩,天地失色,国家飘摇。此时,皇极殿中群情汹涌!
  …
  …
  武英殿中,大殿中,书吏们忙碌着。蜡烛已经吹灭。
  罗向阳满眼通红,处理着政务,不时的问纪澄的意见。他并非只熬昨晚一个通宵。山长、叶先生、大师兄他们的葬礼,他主持着所有事务。
  纪澄时年24岁,官任翰林检讨。他是继贾环、庞泽之后,书院弟子中对实务最擅长的弟子。罗君子处事公允,但终究是没有在地方历练过。这时,实务的处理,大部分都是纪澄出主意。
  公孙亮倚靠在软榻上,忽而道:“皇极殿那边应该开始了吧?他很担心贾环那里。
  他当日面对着雍治天子杀山长有多么愤怒,此刻朝臣们就有多么愤怒。雍治皇帝,毕竟占着大义名分:君父啊!
  罗向阳和纪澄两人停止讨论。要过来汇报事务的书院弟子们都等一等。
  罗向阳走到屏风的桌椅边,坐着喝口茶,叹道:“子玉登在京城日报上的文章,友若和伯言都看过吧?将此次复仇,定性为如唐朝时的权力更迭。
  只是,唐太宗玄武门之变,未杀高祖,而只杀李建成、元吉。高祖禅位。神龙政变,天后亦是被迫禅位,而无人敢杀。
  唐玄宗在唐隆政变中杀韦后,杀安乐公主,杀上官婉儿,于先天政变时杀宰辅,杀大将,杀太平公主。被诛杀者无数,但同样不涉及天子。
  子玉如此解释,恐怕难以服众啊!”
  昨晚以来,他心中一直有两个问题,盘桓不去。这是其中之一。或许,是因为太疲倦、太累,所以想得多。
  纪澄沉静的道:“长文兄,院首若不杀雍治皇帝,那就不是他了!”
  他知道,在院首心中,视山长如父,视叶先生为师,视大师兄为至交好友。
  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这几句诗词,字字泣血,可知院首心中当时的哀疼、悲伤!所以,才有“今日高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这是没有妥协的余地的!只有一枪打爆雍治,才是终结。
  罗向阳轻轻的点头。这就是困局所在啊!有的时候,做事不是以政治利益来衡量的!而是,要做一个人!事事都以政治利益衡量,那是政治动物。
  三人在武英殿中默默的喝着茶,思绪飘向皇极殿。群情汹涌啊!
  …
  …
  京营大营中,沈迁在校场北面的衙门中。他看看手中的怀表,在公房里独自沉吟着。
  他指挥数万大军,纵横千里,临战阵而不惊,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但,此刻心中却都微微有些烦闷。他在关注皇极殿的局势。
  他追随子玉起兵造反,是为子玉要自保、复仇,是他看不惯雍治皇帝倒行逆施。他们的目标,都不是为了砸碎、打烂整个国家。
  而此时的皇极殿,就是一个待爆炸的火药桶。
  子玉要“说服”哪些文臣:起兵弑君,迫不得已。使得百官不追究弑君之罪,再推举天子。这两个任务,何其之难啊!
  他在担忧着。
  …
  …
  张四水驻正阳门。居形胜之地,俯视承天门前的六部、五军都督府翰林院等官署。
  他在城楼上,眺望着整个京师。京师内外九门,全部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上十二卫正在进行收编、遴选的工作。羽林卫和金吾卫的数名指挥佥事,在他身边奉承着。
  这是最早归顺的一批武将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