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红楼-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是这样的性子。性格柔弱,心里要强。但生活中,人又其实挺有情趣的。
  鸳鸯、袭人两人笑一笑,打招呼,“秦姐姐。”前尘往事,俱成烟云。她没有住在昭文园,而是在昭文园后,隔壁的院落里。和贾环有一子一女。
  秦可卿回礼。
  几人随意的寒暄着。宝珠带着小丫鬟们退出包厢,带上门。
  秦可卿弯腰着,添茶倒水,温柔细致。美眸从贾环的脸上掠过,柔媚的一笑,有着春水一般的柔媚。
  贾环欣赏着她美丽的风情,和鸳鸯、袭人落座。三十八岁的大美人,容颜、身材,此时还如同三十出头的美妇一般,温柔的令人沉醉。
  袭人的性情温柔和顺,嘴角带着笑,低着头吃茶。
  鸳鸯则是娇嗔贾环一眼。三爷荒唐起来的时候,确实非常荒唐。
  少顷,白蛇传开场。
  “青城山下白素贞,洞中千年修此身…”


第九百七十三章 结束和开始
  十月份,自京城的信使到金陵再北归,江南的冬渐深。一场细密的白雪,冷冷咧咧的将浩荡山河笼罩,在天地间描绘出一副苍茫、安宁的画面。
  大运河上,一艘精美的楼船于下午时分游入画卷中,徐徐的抵达扬州的东关渡头。楼船中的乘客正是前往京城的南京吏部尚书宁儒。另有美妾、老仆、长随相随。
  如今海运繁盛。每日自岭南、泉州、华亭等港口至天津的船只络绎不绝。更别提往来高丽、东瀛等地的船只。大运河的千年繁华,正在逐渐的淡去。
  扬州知府沈长吉带着扬州府中的几名官员并十几名随从,等在东关码头上。小雪飘扬,遮掩着十数张伞盖。
  除沈知府外,驻守在扬州的淮扬巡抚,分守道,分巡道等大小官员并没有前来迎接。
  值此之时,朝堂风云变化!执政九年多的齐中堂因病致仕,以曾大绅为执政宰辅。萧丕、殷鹏为辅。此时,龙江先生因天子问询江南纺织厂事故进京。纺织厂近年来已出现多起工伤。官场中人对他的仕途并不看好。
  高大的楼船抵达码头后,沈长吉迎着龙江先生,一路至驿馆中。
  接风宴设在驿馆东的小楼中。此处可以俯瞰扬州城东的美景:江城一色。扬州盐商们的园林天下闻名。扬州城外的驿馆,自也是一等一的精美。景色宜人。
  永兴年间,大学士齐驰主持盐法改革,改总商制的纲盐法为票盐法。楚西各岸,盐价骤贱,民众为之欢声雷动。扬州盐商的辉煌就此一去不复返!
  扬州盐商大部分都是徽商。盐法改变后,衰落的徽商们,将资本转投至贾环在江南所主导的金融、工业、文化产业中,得以保留元气。并没有如同贾环原时空的清末那样:家产被抄,屋舍园林,一律罚没,家族子孙,流离失所。
  此时,扬州园林依旧维持着昔日的体面、辉煌,就是例证。当然,扬州不再是江南的文化中心,徽商亦不没有参与发行纸币。这正是其实力衰退。
  雪花飞扬的洒落,覆盖着假山、奇石,松林。小楼内点着炭盆,温暖如春。
  小厮们送上酒菜,悄然的退下小楼。沈长吉作为龙江先生的门生,陪着吃了几杯酒,语气带着迟疑,缓缓的道:“老师此去京师…,当小心京师气候。”
  龙江先生时年将近六十,闻言微微一笑,抿着黄酒,淡然的道:“长吉,你有心了。”
  天下皆以为权力中心在京师。但真的如此吗?其实不然。权力的中心在金陵:贾环。
  一代名相齐驰因病致仕。长久以来,永兴朝稳定的权力平衡被打破。京中各方势力蠢蠢欲动,暗潮涌动。然而,齐中堂亦欲平稳过度。贾子玉想政局稳定,天子想朝堂安宁。他此去京师是接任吏部尚书。
  …
  …
  冬日,天晴。京城西北郊,大明宫。
  长春仙馆。
  富丽堂皇的皇家殿宇中,永兴天子宁淅一个人在屋中独处。冬日上午的阳光从洁净的玻璃窗透进来,落在白玉地板上。带着冬季特有的幽静的气息。
  太监、宫女们都等候在门外。宁淅思绪飘散。他母亲生前来大明宫,便是住在此处。
  齐先生致仕。平静了近九年的帝王生涯,就此打破。现在的国家,并非中原一地,北至贝尔加湖、西至呼罗珊,南至南洋诸岛,东至东瀛等岛。海上千帆竞发,带回来的消息,日新月异。
  纵然为皇帝多年,但他对于如何妥善、合格的处理天下大事,还是没有足够的自信。
  所以,在宰辅、大臣等等政治安排落定后,他依旧去信给江南的先生,希望先生能回京城帮他。
  宁淅正沉思着时,太监总管袁琪静悄悄的走进来,低声汇报道:“万岁,长公主到了。”
  永兴朝的长公主只有一位:吴王嫡女,执掌少府的永清公主宁潇。她深得天子信任。在朝中颇有呼应者。
  宁潇稍后自殿外而来。贴身的丫鬟紫儿、婉儿两人留在殿门口。她二十九岁的年龄,穿一身浅白色的宫装,身姿修长。举步徐徐而来,气质静谧、明艳。
  倾城佳人。
  宁淅笑一笑,“潇姐姐…”做个手势,免掉宁潇的礼节,急切的道:“可是先生的回信到了?”
  他和先生的私信,从不走官方渠道。明万历皇帝和王锡爵的沟通,就是私信被泄。再者,先生信中的言辞之意,唯有潇姐姐才能解读的透彻。
  宁潇轻轻的一笑,从袖袋里取出贾环自金陵回的书信,递给宁淅,“陛下先看看。”
  “嗯。”宁淅欣喜的接过信,聚精会神的读着信。半响之后,难掩失望之色。
  信中,先生敦敦教导,勉励他尽力而为。治国不要怕犯错误,重要的是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宁淅收起书信,叹道:“唉…!潇姐姐,先生为文坛宗师,爱江南美景,不爱这北国风光!”
  永兴六年,大周的文坛领袖方宗师去世。谥:文成。贾环继承方宗师的衣钵(方宗师是贾环乡试的座师),为国朝文坛新的领袖!在报纸上大力推行数学、物理、化学等知识。
  宁潇温雅的笑一笑,“美景一时观不透,天缘有份画中游。”
  她亦想贾环来京师。但,现在确实不是时机。并非有贾环当年当着百官的面许诺,在永兴朝永不入仕的阻拦,而是政治上的因素。现在正是天子掌权时!
  齐大学士致仕,至此时十一月底,种种政治安排已经落实。这是一个时代的落幕。同时,这亦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启。
  …
  …
  十一月底,京中正寒冷着。讲武堂第六期的毕业生林司,以千户职,分配到正阳门当差,已经过去数月。
  傍晚时分,一帮同僚们在城门口的耳房里闲聊着报纸上的趣事:沙俄与奥斯曼、法兰西的大战又起。
  ……
  ……
  腊月时节,金陵城中尽是节日气氛。春联、年画在街肆上随处可见。
  昭文园中,贾环在书房的窗前,看着书房后的几杆翠竹,沉吟着。
  突然,身后传来脚步声。贾环从沉思中惊醒过来,见是宝姐姐进来,笑一笑。
  宝钗穿着素雅的水白色棉袄,额前刘海整齐。娴雅的轻声道:“夫君还在思考去去京城的事吗?”
  贾环笑着摇头,让她放宽心,“姐姐,我不去的啊。”


第九百七十四章 风起于微
  贾环的话,让宝钗的嘴角禁不住微微翘起来,一个很娴静、淑女的浅笑。明艳的如同一株牡丹浅浅的绽放。
  凝视着宝姐姐那水杏般的美眸,贾环微微失神,沉醉于她的美丽中。宝姐姐大他两岁多。再过一个月的时间,正月二十一日,便是她32岁的生日。正值她一生之中最美丽、诱人的时间段中。
  贾府中的人,因宝钗肌肤雪白,体态微丰,将她比作杨贵妃。但,杨贵妃比宝姐姐多的,位列四大美人,无非就是多一层身份而已:唐玄宗的爱妃。
  论容貌、才气、品性、为人处事,杨玉环何能比得了他的宝姐姐?杨贵妃的姐姐,在长安何其的跋扈?他要做的事情,是千年未有的大变局,又岂是唐玄宗那种封建帝王可比?
  在贾环看来,真正像杨贵妃的,是杨皇后。九年前,他在永寿宫中,一睹她的容颜,五官精致。冰清玉润。绝代美妇!堪称尤物!他曾俯视过她的风情。
  这么些年过去,杨燕燕早已在京中郁郁而终。元春为太后。
  贾环牵着妻子的手,和她并肩站在书房的窗前,看着她美丽的侧颜,伸手轻拈着她落在肩头的一根发丝,再宽她的心,道:“姐姐,现在正是子文掌握大权时。我去京师做什么?我在江南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想干活的人干不了,心里的怨气可想而知!他怎么可能去学张居正?他与张先生最大的区别在于他的年龄。他今年才不到三十岁。可以允许宁淅犯错误,可以允许改革的事业出现反复。
  事实上,纵观古今中外,所有的改革都会出现反复。
  权术上的考量,贾环说话点到即止。但,其中的凶险,他和宁潇都深知。再者,他留在江南,继续推动工业化的进程,发展资本的力量,事半功倍。
  宝钗偏头,依偎在丈夫的肩头,明眸流波,含笑道:“那,夫君可以去餐厅里吃腊八粥了吗?”
  贾环笑一笑,搂着妻子的腰,宝姐姐身上的幽香,满在他的鼻端,“嗯。”
  书房门外,香菱和如意两人娇俏的而立,对视一笑。府里都很担忧三爷想去京城呢。奶奶出面,一问便知三爷的心意。这么些年过去了啊!荻少爷、茂少爷都长大、开蒙。两人仿佛还是新婚时。
  …
  …
  永兴八年的腊月,在江南江北一般同的雪景中,徐徐的流逝。就如同秋季时的政治风波,徐徐的平息。
  新春佳节,即将来临时,自京中出发返川的齐大学士带着家人,刚刚走到湖广武昌府。
  在武昌府城东,精美的府邸之中。齐驰半倚坐在正房的床榻上,挥挥手,让服侍他的妻妾、儿子们都离开,道:“你们都去过年吧!别耗在我这儿。”
  少顷,正房里便空下来。值此时,他的病情已经大致稳定下来。六十多岁的齐中堂,一个人沉思着他这些年来的宦海沉浮: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咚,咚…”
  敲门声响。齐驰从沉思中惊醒过来,见门口胡炽正恭敬的而立,笑道:“兴斋来了。坐。不必拘礼。我已不是国朝的宰相了!”他和胡炽交情非同一般。这栋住宅都是胡炽在武昌府的产业。
  胡炽去江南传信返回京城后,一路追随着齐驰返乡。以两人的年纪,恐怕这一别,就是再无相见之日。是以,他一路相送。这是一个商人的忠义!
  胡炽身材矮小,干瘦,七十多岁的老人,穿着黑色的长衫,笑着走进来,拱手道:“大帅今日感觉可好些?”
  “死不了。”齐驰洒脱的一笑,寒暄几句,对胡炽感叹道:“我这一生,唯识人耳!”
  比如:军事长才曾季高。依靠着曾季高,他征服西南,拓土千里。比如:到此时,依旧对他不离不弃的胡炽。有这份忠义,他值了。
  还有,信守承诺的贾环。京中的政治安排,基本都依着他的意思进行的。贾环停留在金陵,并未去京师。他内心中,感慨难言!
  从雍治九年那时起,他就未曾看错过贾环!
  胡炽坐在椅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