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九四二年十月一个清晨,一架飞机从乌拉尔山以东一座军用机场起飞,飞向欧洲。这架没有任何标识的飞机驶入苏俄领空后,有苏俄战斗机机护航。从北冰洋吹来的寒风夹杂雪花横扫莫斯科,天气异常寒冷。跑道上工作人员用不安、警惕的目光眺望天空。当空中出现一架没有标识的迷彩四发运输机时,机场上一个个头不高的胖老头笑了。
军用运输机内,靠近驾驶舱端坐一个身穿中山装,削瘦的高个子。到达莫斯科上空时,谭志卓透过窗口,看到莫斯科城外,绵延不绝的反坦克壕、战壕、铁丝网,远处炮火轰鸣。德军正在进攻莫斯科,莫斯科已在德军炮火下支撑了两个月。谭志卓初涉政坛,进入农商部担负的第一个重任,就是出任中国驻苏俄商务代办处主任,出发前曾接受过三个月“外交培训”,先后在莫斯科生活了四年。
“两月前,自己曾以中华商会代表身份造访莫斯科。这座世界革命中心和圣地,还充满和平宁静的气息。德军入侵苏俄一个月后,大规模空袭莫斯科。空袭发生在五月二十九日夜。此前,莫斯科人已不止一次听到过警报声,看见过探照灯光警惕地扫过天空,觉得不过如此。直到炸弹爆炸才明白,警报不是防空。
从此,莫斯科习惯了轰炸,学会了扑灭火灾。人们每天早上听完苏军情报局战报,连忙去看地图,地图身价百倍。学生课本中、旧的百科全书中、第一次世界大战历史书中地图都撕下来。学生用直尺、三角尺、裁缝的漆布尺,惊惶不安衡量地图,计算现实距离。每次放弃城市的报道,利沃夫、维帖布斯克、明斯克,甚至小城镇都会让人感到无比恐惧。
八月底,战斗已经在斯摩棱斯克地区进行,一批又一批企业和机关从首都疏散到东方。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工厂车间和机关里“亲爱的祖国在召唤。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标语和宣传画比比皆是。在政府宣传鼓动和强制下,家家户户都有人上前线,成千上万莫斯科人参加了民兵师。工厂夜以继日,赶制军用品。
出于上次战争经验,报纸和无线电台铺天盖地是红军战士与指挥员无与伦比的英雄事迹。利用英雄气概激发群众爱国之心。苏俄外交当局行动果断,曾为轴心国的苏联,在狗咬狗战争爆发后,迅速同英国签订对德《英苏联合行动协定》。明斯克被德军攻占后,朱加什维利会见了来到莫斯科的罗斯福私人代表哈里。霍普金斯。
人们无论躺在家里躺惯的床上,还是躺在工厂集体宿舍板床上,躺在区委和党委会里为了过夜而设置的行军床上,躺在地下铁道站台木躺椅上,总是相信,由于不断有雄厚后备兵力参战,或者德国本土发生革命,局势一定会改观。一大清早积极收听苏俄情报局战报,匆匆翻阅报纸,痛心地断定转折点还没有来临,不过他们仍把希望寄托在第二天。
穿过市中心去上班的莫斯科人,很少放过去红场走走的机会,他们十分高兴,尽管遭到空袭,克里姆林宫依然屹立不动。从地面,还可以看到克里姆林宫,但从空中,克里姆林宫消失了。莫斯科遭受轰炸当天,苏军便对克里姆林宫进行了伪装。克里姆林宫塔楼上的红星和教堂上的十字架都被蒙上护套,塔楼和教堂圆顶被漆成黑色,套上麻袋。
参照克里姆林宫城墙尺寸,造出各种伪装模型,仿造红场和马涅日广场部分轮廓。宫内房屋都伪装得非常像剧院,塔伊尼茨花园部分建筑也被蒙上布顶。克里姆林宫正面建筑呈亮黄色,内部各建筑顶部多为绿色,而莫斯科市内建筑顶部主要是红色和碣栗色,相比之下,非常显眼。根据总体伪装构想,所有建筑全部漆成莫斯科建筑背景色彩。
莫斯科人走过涂伪装迷彩的红场时,还是怀着复杂的感情眺望大厦窗口,说不定朱加什维利此刻正待在一间办公室里思考改变战争进程的决策。朱加什维利亲自担任国防人民委员,不久又亲自担任苏俄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大家期待转折点到来,莫斯科人们就是如此寻思的。
朱加什维利在七月三日讲话中,开诚布公对人民群众讲道,德军入侵造成国内局势异常险峻,敌人是强大的,要在短期内打败并不现实。他要求大家鼓足干劲,集中意志,准备决一死战。然而人们对朱加什维利的力量和英明的深信不疑,以致开战后最初几星期,大家还在期待奇迹到来。
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八月份每天下午,朱加什维利不在克里姆林宫办公,尽管克里姆林宫建有保证最高统帅部在空袭时照常办公的牢固防空洞。朱加什维利在离地铁基洛夫站不远的一幢有顶楼平淡无奇的独立式小屋中工作,房子离人行道很近。总参谋部作战部在旁边另一幢大厦中办公,一条地道把两幢房子和地下铁道车站联接起来。
谭志卓靠在飞机座椅背上,闭着熬的红肿的眼皮,仿佛觉得又走进朱加什维利办公室,确切点说,走进让人不甚习惯的房间。室内,两对角有两只壁炉,挂着一盏仿照一圈蜡烛制造的老式枝形吊灯,天花板上刻着离奇古怪的彩画。如今,朱加什维利就在这间屋子里办公。
朱加什维利见谭志卓走进来,立即起身迎接,“谭先生,又见面了。”“是啊!15年前,当我离开时,你曾说过,再也不想见到我。”谭志卓记得,说出这句话时,朱加什维利非常尴尬。当年代办处和苏俄政府关系紧张,尤其突袭战俘营事件后更是如此,自己被契卡押上飞机,离开莫斯科。如果不是有所顾忌,自己可能会被囚禁在某一处古拉格农场。
出人意料,朱加什维利只是笑笑,全不在语意中的不恭,不恭对于各族人民领袖而言等于羞辱,如果是换作他的“子民”,不恭肯定会导致一场悲剧。朱加什维利开门见山:“谭先生,勿需隐瞒,苏联希望从贵国进口一切可以进口的军用物资,尤其是坦克及反坦克炮、高射炮及飞机,苏联愿意支付现金。”
“你应该知道,对贵国的全面禁运令,并没有到期,所以,这不是商会能决定的。”“我相信,只要你们愿意,源源不断的物资就可以通过边境输入苏联。另外,我希望通过谭先生,向中国司马总理传递信号,苏俄愿意与中国举行会晤,同时苏俄将承认俄罗斯帝国。”飞机往下直降,但是,窗外除去白茫茫的一片迷雾外,什么也看不见。
似乎飞机的努力穿透了迷雾,谭志卓终于认出熟悉的中央机场。机场建筑物扑来而来,一架飞机正在起飞,在云团中消失。接着谭志卓老远看见起飞跑道上有一个两臂张开、手持红色和白色小旗的战士,此刻他猛然感到一震,接着又是一震。“这鬼地方。”原始的地面指挥方式,让谭志卓摇头叹息。
飞机平稳地在水泥跑道上向航空站滑行。谭志卓听到一名空军军官激动的喊:“谭先生,我们到了,这就是莫斯科吗?”空军军官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兴奋,这可是邪恶极权国家的心脏,谭志卓知道他为什么这么激动,这地方实在太让人好奇了。“谭先生,我们可以参观吗?”飞行军官一本正经的问道,莫斯科是邪恶帝国心脏,如果漫步在街头……
“呵呵,我会转告俄国人,不过需要遵守注意事项,我不希望见到让人不快的事件发生不是吗?”谭志卓拿着被文件撑的胀鼓鼓的公事皮包,把笔记本塞进进包,随口说道。中国对莫斯科的了解,无非是极权政权控制下的国家,邪恶帝国心脏等等,总之是个妖魔化莫斯科。
一名空军士兵看见特使站起来,向门口走去,便轻轻打开舱门。“谢谢,中士。”“谢谢,特使先生。”“谢我?”谭志卓一愣。“是啊!如果没有你,就没有机会来莫斯科,俄罗斯帝国的莫斯科,而不是……中士认真回答。同时朝舱外红旗瞄了一眼。“注意措辞,中士,这里是苏俄,明白吗?”中士点点头。
谭志卓顺舷梯走下去,看到苏俄外交人民委员莫托洛夫急匆匆走到飞机前迎接自己。谭志卓还在舷梯上时,莫托洛夫已经伸出手,紧握住谭志卓的手,“谭特使,祝您平安到达。”说着立刻改变了声调,官方式的说道:“谭特使,我想会见会成为中苏两国伟大友谊的开始。”“或许吧!”谭志卓淡淡的回应。
第二百二十九章 澳大利亚
遍地砂砾,怪石嶙峋,银装素裹的草原,硝烟弥漫,大自然的优美景致和战争氛围交织成一幅幅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画面。
“知道为啥守在这儿?”科尔舔着一张纸条,懒洋洋卷成一支烟问道。鲍勃把军帽往上推推,使自己能从帽沿下看见科尔。“如果不守在这,澳大利亚就会变成火奴鲁鲁。”说完抽出刺刀,“如果现在日本兵出现在面前,我会用刺刀把他割成碎片。”“可我听说上原有泽上将还不错,占领黑德兰港后,即未屠杀战俘也未杀死平民,甚至从爪哇运来大米。”
科尔把熄灭的烟头向阳光下一只蜥蜴弹去,“伙计,上原有泽或许不错,可万一日本人以后派来谷寿夫呢?”鲍勃重新压下帽子,遮住眼睛,舔舔干裂的嘴唇。“我宁可战死,也不愿成为日本人的俘虏。”
广阔无际的澳大利亚沙漠,每年八个月从不下雨,温度高达华氏131度,现在正值雨季,高温、高湿的环境,令人闷热难奈。位于红色岩丘上的掩蔽部正好面对雷区和环形阵地西南角装倒刺铁丝网。
上原有泽率领的日本人民军澳大利亚方面军,出人意料在大沙沙漠边缘登陆,随后径直向南占领黑德兰港,战前由中国公司为运输铁矿石修建的大型港口。随后兵分两路,一路南下占领纽曼铁矿,另一路一股作气向吉布森地区扑来,试图彻底切断北部地区四十余万美澳联军退路,全歼美澳联军。
一挺大口径勃郎宁机关枪与他们一起呆在这个洞子里,紧挨它的是一箱箱弹药。这里距离前线还有点距离,士兵的步枪倚在墙上,刺刀在托布鲁克阳光下闪着寒光,到处都是嗡嗡的苍蝇。四人全是昆士兰丛林地带的人,所以克里斯默斯克里克高温、潮湿环境,并没有让他们感觉特别不适应。
“成为俘虏?怎么可能?”科尔向蜥蜴扔了个小石子,它似乎没有动的意思。“日本人在西澳站稳脚跟,原因是日本人从沙漠地区登陆,麦克阿瑟没有在那里部署防御部队,只是个疏乎。表面看,日本人在西澳占据优势,但已从南方向西澳增援来几十万军队,而且麦克阿瑟已经率领部队到达的沃勒布达。”
“满载最先进坦克的轮船已进入帕斯港,数十万美国军队正在向北进军,麦克阿瑟将军率领的盟军,正在西澳构筑坚不可摧的堡垒。我们将和盟友并肩战斗,粉碎日本侵略军,打破上原有泽的美梦。”小收音机里传来一段配激昂音乐的播报,广播中甚至特意提到上原有泽。8月30日后,澳大利亚,甚至美国都知道了这位人民军上将大名。
甚至连麦克阿瑟在恶梦中都不断诅咒这个个头比一般日本人稍高的上将。一个半月来,上原有泽的第一坦克师团,在黑德兰港外,击败防御黑德兰港的美军第十三师、澳大利亚第四十、四十二旅,俘虏3万美澳联军,黑德兰港这座因铁矿贸易而诞生的港口沦陷,意味日本澳大利亚军团得到稳固的后勤基地,从而在澳大利亚站稳脚步。
“一月前,听到上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