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因为如此。蒋方震才会理解炮兵科主任柯森的怒火。虽然和柯森并不是同科同学。但是在日本留学时。虽然柯森所学为炮兵科。但是因为两人是浙江老乡地原因。倒也经常在一起聚会,因此比较熟悉,柯森如果不是愤怒至极点。相信也不会像现在这般失态。
“益木。二千三名学生。等于抽去了军校三分之一地血液。我比任何人都更要痛心,但是现在我们只能如此!等下个月。就会有一批中学生补充到军校。到时我一定把最优秀地人才都分到炮兵科去,行吗?”看着柯森。蒋方震只是希望自己的话可以开导一下眼前有些激动的他。同时作出一些承诺。
“这西北是要打仗吗?现在有了四个旅了。为什么还要扩军!”知道事无挽回地余地后的柯森看着眼前的青铜雕像自语到,此时的柯森甚至于感觉有些造化弄人的感觉,自己因为不想打内战,所以脱掉了军装,但是现在自己所教育地、寄以厚望的学生,却是为了给这个战争游戏输入新鲜地血液,以使这场战争变地更加的职业化。
“我们期待和平,但是为了和平。我们却不得不拿起武器!我们尊重生命,但是为了保卫生命,却不得不夺去一些人地生命。”此时地柯森开始知道为什么司马会说出这样的话,有时候世事总是这般地弄人,总是逼着你走你并不愿意走地道路。
“……事实再一次证明了无论武器如何优秀,都不能保证会战地成功;数量上与装备上的优势都无法弥补战术上的错误。虽然俄军在整个战区里面甚至每场战斗中都可以集中较多的火炮。但是在每个决胜点上。日军优异的指挥都能够及时集中较多的火炮……在没有无线电连络工具地年代。日本军官心中积极主动去完成共同目标地精神。才是让大炮兵连能够真正运作地原因。”卫尔.兰克斯在向自己的学生们讲述着日俄战争。双方地炮兵运用情况,同时适时的对其进行一些点评,以期望自己地学生们可以从中受益。
多年前作为一名德军炮兵见习少尉的卫尔.兰克斯,曾作为观察员全程参于了日俄战争。对于日本地炮兵运用可谓是非常了解,因此在青岛战役时,卫尔.兰克斯的建议给日军造成了较大地损失。正因为如此。卫尔在久留米收留所里的时候。可没少被日本看守折磨。当初被日本看守下了药装进裹尸袋中地卫尔,最初还以为日本人想借故杀了自己。
当得知白己被救恢复自由,再也不用忍受那如同地狱一般地东方式地惩罚之后。激动的难以自抑地卫尔.兰克斯,当时只差没有亲吻那些中国人地脚面了。对于为中国人工作到中国地军校里出任教官。卫尔连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你们必须要牢记一点原则,炮兵与步兵的关系不是从属而是合作。炮兵不但有较大的自由空间。也被要求要主动去寻找、掌握战机。”
看着眼前地这些学生,卫尔用自己并不流利地中国话说到,在中国服役了十年地卫尔,一口地道山东话。虽说并不算得上流利。但是相比于自己地不少从战俘营里被中国人救出地同事而言。卫尔自认自己最大地优点,就是在上课地时候不需翻译。就可以直接和中国人勾通。正是因为卫尔这一口相对流利带着点隆腔地山东话,使得卫尔成为西北军校德籍教官团的联络员。使得军衔不过是上尉的卫尔。在德籍教官团之中享受了特殊地地位。
虽说西北军校这支德籍教官团中军衔最高的不过只是前青岛德军司令部中少校参谋官而已,但是对于西北军校而言,这些参谋军官反而更适合现在地西北。就像那些在军校里做教员的德军士官一样。
“……日军在龙口登陆后,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仅在平度一地,就逼当地人民5天内交猪、羊各1000头。鸡2000只,粮食500万斤。小推车500辆,并公布惩斩令:(一)防碍日军一切行动者斩;(二)切断电线和倾损者斩;(三)知罪不举。窝藏匪徒。从重治罪;(四)村中一人触犯,全村之人尽处斩刑。青岛附近的200多个渔村被日军焚烧,死尸枕籍10余里,……”
看着手中地由军校德籍教官团写地《德日青岛之战》,坐在学校走廊里地孙国邦,不禁感觉有些好笑,做为学校地教学翻译。孙国邦自然担起了把这本《德日青岛之战》给译成中文。这本《德日青岛之战》小册子,虽说这本算得上是战术教材的册子,对于学校的教学有一定的助益,但是孙国邦还是能从中感觉到那些德国军官地敌日情绪,甚至于这些德国军官还用一些事例来挑动军官生们地敌日情绪。
“需要这么挑动吗?”译出一段文字之后,孙国邦自言说到。作为龙口人的孙国邦不用这么挑动。都有强烈地敌日情绪,毕竟孙国邦的家就是毁于日本军队之手,有这么多仇恨在里面,还需要挑动吗?孙国邦知道自己的那些从胶东来地老乡里。只要提到日本人,没有几个不咬牙切齿地。就是现在全中国。又有多少对日本有好感的,日本灭亡中国地心从二十一条里头就看出来了。那里还需要他们德国人在其中添油加火。更何况在孙国邦看来,就是这些德国人。恐怕也没有安什么好心。
“非常感谢你们。蒋百里将军,蔡谔将军以及贵院教职员们。尊贵地客人们,自豪的学员家属们。以及毕业学员们,感谢你们的欢迎。我为能够到这里为中国最优秀地年青人颁受毕业证,而倍感荣幸! 在中国的任何一个地方。 “西北”二字都令人羡慕崇敬地地方。勤劳地人们在这里创造着工业史上的奇迹以及难以计数地财富。勤劳地人们因此而得已在此安居乐业,这里并不仅仅是一个学习场所,西北民团军事学校是西北价值观地卫士。这些价值观造成了无畏的西北军人,这些军人即将造就未来世上最璀璨的历史。
……作为西北民团军事学校地第一批毕业军官,历史也向你们这一代人发出了号召。西北在此之前受到了狡诈地敌人地攻击。你们是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从这一学校毕业,而加入强大、光荣的西北军队。我们地战争只是刚刚开始。我为那些执行我地命令而战斗地将士们感到骄傲。西北深深感激所有为西北地事业服役地将士们。以及所有为捍卫自由而献出了生命地人,西北和人民尊敬和信任我们地军队。我们相信你们总会赢得胜利。
也许我们的未来之路会充满着波折和不可预料的风险。然而我确信,不论我们在哪里进行任何一场战争,用鲜血和钢铁以自由地心铸就地铁血旗都会是既代表力量。也代表自由。更代表正义! ……我们决心要在这场艰巨关系国家民族复兴地斗争胜利之前,让我们的旗帜在全中国都被承认为自由的象征。
同时也是战无不胜地力量地象征,以国家未来安危所系。我们现在也像以往一样,是为公正地和平而战。为维护我们自由的和平而战,我们要保卫和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野心家们的威胁。我们要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实现国家和民族的复兴,最终把我们地国家建设成一个地自由、正义的社会。
建立这么样的一个正义、自由地社会,是西北的机会。也是西北地责任。从今天起,这也是你们要迎接地挑战。我们将一起迎接这一挑战。你们穿的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伟大地国家的军装。中国不在是那一个老旧地帝国。而是一个全民追求自由和正义的新兴地亚洲第一共和国。
我们希望和追求的仅只是让我们地同胞们能在和平地空气下享有自由和正义,以及对更美好的生活地追求。但仅仅只是这么一个最简单地要求。却让我们必须要付出鲜血和牺牲才能得到,帝国主义者和野心家人,是不会容忍我们追求自由与正义梦想! 他们会想方设法的阻止我们地脚步,但是他们可以阻止吗?
不!绝不!这就是你们的职责和你们地使命。用你们的刺刀去告诉那些无耻地帝国主义和丧权辱国地野心家们。我们绝不会停止我们地脚步!所有侵略别国地帝国主义国家都会最终付出代价。我们绝不会让自己祖国再一次蒙受屈辱。再让自己地国家任由暴君和野心家们地摆布。我们要让我国摆脱现在地这种耻辱地、任人欺凌地境况。
……在正义和邪恶之间,清白与罪恶之间,是不可能有中间立场的,请记住我们有信条。在这场也许需要几代人地努力。才能实现的国家民族地复兴之路上。不是我们的朋友。就是我们地敌人。
……在你们离开这里时,是带着这座学府的性格,怀有我们最崇高地理想地时候。我希望你们时刻铭记西北民团四棱方正星的含义以及军校的校训………荣誉、责任、国家、奉献。……在祖国和民族地复兴之路上。能与你们这些勇士同行。是我地光荣和荣幸!愿你们永远无愧于忠烈祠中供奉着的英灵。现在我代表西北祝贺你们当中的每一位得到了你们应有的授衔。祝贺你们为西北带来的荣誉,国家感谢你们!”
站在西北民团军官学校的训练场上面对着由二千三百名即将毕业地军官生组成地方队,以及坐在后方的他们的家人,司马对着扬声器说到。也许是受其气氛影响。虽然司马尽可能地舒缓自己地心情,但是还是难免会有些激动。以至于到中间时,颇为激动的用力的挥着双臂。不时地握胸抱拳的激动地发表着演讲。
中间地一段甚至于是脱稿地即兴演讲。以至于中间长达数分钟上的演讲内容。实际上是充满着民族主义和带着煽动情绪的词语的内容,虽说用词有些不当,但是这种通篇白话地异常直白的演讲。恐怕还是很多人第一次听到,尤其是那些在收音机前地人们。
借助于西北电台地广播,司马在训练场上对这二千三百名毕业军官地讲话随着电波传到了中国的每一个省份,通过那些省份地茶馆、酒楼、私人家中的收音机。全国有数百万人同时收听到司马这次充满着情绪地演讲。当演讲结束的时候。面对着如同浪涌一般的掌声。虽然司马有些飘然的感觉,毕竟在后世,司马恐怕一生都不可能得到这么多地掌声。
但是在内心深入,司马却开始有些后悔起来。尤其是想到自己所说地那些话。一直以来。司马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一个革命者。或者有什么其它地信条,更多的时候,司马所信奉的是实用主义,这个后世人一般地通病。尽管在中华民族复兴党地党纲中充满着民族主义地字调,但不过是司马想利用这个时代国内的思潮罢了,毕竟在这个时代最受欢迎地就是民族主义。但是司马可从来没想过利用广播电台。把自己的那种反帝国主义的民族主义立场给来个彻底的暴露,这对于奉行实用主义的司马来说。这么做根本不符合自己的利益。而且是现在地西北也不适合出这个风头。
“哎!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随便吧!好像自己是反侵略吧!现在地英法俄美不都是在反侵略嘛!”尽管有些后悔,但是司马知道现在恐怕就是后悔也已经晚了。毕竟自己地声音已经通过广播电台传遍了全国。虽然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听到自己的演讲,但是司马知道现在估计全中国包括那些个驻华公使们。都会对自己地这演讲感觉有些惊骇,所以就在心里自我安慰到,同时开始在脑子里构思着怎么样去应对各界。
“下次绝对不能再这么冲动了!”在如同浪涌一般地掌声之,司马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