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行一个军礼,尽管不知道她们的姓名,但是秦少岭却知道她们的身份:军人遗属。从边防军走上战场的那一天起,边防军军人家属就无时不刻在担心亲人的安全,她们中很多人一朝醒来就由妻子变为遗孀,孩子失去父亲,这群曾经的军人眷属也因此发生了转变,成为了军人遗族。
无论是西北或是在中国任何一个地区,男人从来都是家庭的中坚,在西北的价值观念中,个人与国家之间的责任与义务关系是相互的,军人为国家利益战死沙场,政府理应代表人民从经济上和生活上抚恤军人家属。也就是说,当女人由妻子变为遗孀,小孩成为孤儿,除了失去亲人的悲痛外,他们理应免受其他方面的冲击,从现实的经济状况到将来孩子的教育问题。
“金钱不能抚平一切创伤,但如果有一个军人家庭因为失去丈夫而导致贫穷,那将成为国人心中永远的痛。”在最初创建民团时司马就坚定的认为,死亡关怀不仅包括优厚的抚恤金以确保阵亡军人无后顾之忧,庄重的军人葬礼也可使死者家属得到宽慰和荣耀,同时也会极大的提升军人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和自我认同感。
公墓并不是建在一望无际的平原之上,从公墓中央山顶上向下,沿山体分布数千个由阵亡官兵墓碑组成的碑群,这里也有士兵守灵,面色严肃的边防军士兵,纹丝不动肃立着,与公墓构成一个整体。站在山顶远眺,能望见山下无数排列整齐似在迎接检阅的白色墓碑,雄伟的忠烈祠轮廓也很明晰,这里常常聚集着来此祭祀儿女、故友以及参观的人群,但四周很安静,没有人高声交谈,甚至脚步都放得很轻,所有人都生怕打扰到地下英灵安息。
西北是商业之都,但是在整个墓区,都看不到任何商业气氛,鲜花或其他任何祭物都需要事先准备好,墓园各处黑色铜牌,提醒每一位到访者,这里是神圣与庄严所在,不要有任何不合适的行为举止。
山下绵延起伏由墓碑连成的白色色带让胡致远感觉窒息,这白色色带是数万年青人用生命连接而成。 “少岭,知道吗?战争爆发一年零六个月,已经有三万九千四百余名官兵阵亡,去年我带着学生来这里参观时,这里只稀落分布着百多个墓碑,而现在……你看!”
“老师,我记得您曾在爱国教育课上说过,每一个人在整个国家顺利前进的时候所能得到的利益,比个人利益得到满足而整个国家走下坡路的时候所得到的利益要多些,一个人在私人生活中,无论怎样富裕,如果他的国家被破坏了的话,也一定会陷入普遍的毁灭之中,但是只要国家本身安全的话,个人就有更多的机会从私人的不幸中恢复过来。”这是古希腊著名政治家伯里克利,在为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阵亡将士举行的国葬典礼上发表的演说中的一段,秦少岭用老师曾在课堂上的话语作了回答,个人的生命在国家安全与尊严面前……
“少岭,你是不是以为我恐惧了,还是……此时的我像是一个懦夫一样!”胡致远在说话时脸上带着些许自嘲。 “你看,这无数的白色墓碑,在很多人眼中,它代表了战争的光荣,但同时也代表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哀痛,人们知道每一个墓碑下都是一个为国尽忠的军人,但是却忘记了他们都是一群青年,他们在自己生命最具活力之时离开人世,本来他们可以为国家作出更多的贡献。”
老师沉重的话语,让秦少岭沉默了,如果他们没有牺牲,或许会像老师所言,为国家作出更多的贡献,但战场是军人价值体现之处,国家公墓是军人魂归之处,在西伯利亚战场上秦少岭曾多次目睹过在敌人反击时重伤的官兵高呼着 “忠烈祠见!”的呼声,拉响手榴弹和敌人同归于尽的场面,在每一个军人看来,牺牲或许是自己为国作出的最大贡献,也是他们个人最高的荣誉。 “老师,为国捐躯的英雄是生命的顶点,也是光辉的顶点。”师生二人静静的站在山丘上,望着眼前一眼望不到头的白色墓碑,再也未发一言。
此时辽阔的大地上黄昏来临,通红的巨大夕阳勾画出令人心醉的自然美,所有目睹此景的人都会陷入梦幻境地,夕阳隐没在远方的树林中,放射出金黄色的光芒,奔流的云彩在光芒中流动,极为壮观。大自然发出慈爱的光芒,照耀着大地上的一切,金黄色的夕阳将白色的墓碑辉映成金色。夕阳渐没,进入夜幕,远方的忠烈祠在灯光的衬映下依然向人们展示着它的威严, “身后得享忠烈祠”,西北国家公墓和忠烈祠的意义早已远远超越了其作为墓地的本来含义,而成为西北军人荣耀与地位的象征,是最能触摸到军人灵魂深处的地方。
第二百一十章 后果
十一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二十一世纪初一部电影中看到贼头对自己的手下如此说道。在这个时代什么最重要?恐怕仍然是人才,尽管一直以来不断的用高薪、高待遇从世界各国不遗余力的引进各行各业的人才,在西北全区境内有数十万来自欧美各国的专家学以及熟练技工,但是这一切似乎仍然不能满足西北的需求,尤其是未来整个中国的需求。
为了弥补技术尤其是基础技术上的不足,唯一可能的办法就是直接使用拿来主义,直接引用后世成熟的技术,尽管后世国内技术相对落后,但是拿到这个时代无疑是划时代的存在,这么做的最直接好处就是西北企业可以直接使用产能高、效益好、见效快的后世技术,但大量后世技术的直接引用,难免会引起一后遗症。
为此建立一系列研究所就成为西北目前最重要的工作,这些研究所除了从事基本技术研究之外,还吸引一些 “成熟”的他国先进技术,当然这些技术都是有选择性的大,都为20年代至30代的成熟技术,研究这些 “成熟”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是研究所工作的重点,在西北平均每个月都有一家研究所投入使用。
“……我国落后于欧美太久,现正是我国民奋起直追之际,国家技术落后他国已达百年,百年之距需要我国技术人员用二十年甚至十年时间赶超,这一切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在人行道边吃边走的赵旬潜看着报纸上主任在西北新材料物理试验室成立当天的致词,脑中不禁浮现出最近一直困惑着自己的那句话,最近只要一提到技术,赵旬潜脑中就会冒出那句话。 “西北最大的秘密国科委技术研究所!”
无论是作为一个记者或是作为个人,好奇心是人类追求任何事物的原动力,如果没有好奇心或许就没有这个时代科技发展,正是这种好奇心促使赵旬潜在得知这一切后,就开始进行秘密调查,试图查清这个西北最大的秘密或许应该叫迷团。
“国科委技术研究所究竟在什么地方?”在国科委对街不远处,在车内端着杯咖啡的赵旬潜望着着对面毫不起眼的军事机关,很难想象西北大多数最先进的技术大都出自这个机关。 “在这个世界只有一类人会窥探国家机密,那就是间谍!”想到曾经在报纸上看到防间常识,魏良友朝驾驶位上的前辈看去,自己进入报社之后就跟在赵前辈,他是间谍吗?魏良友不禁有些迷惑,如果不是间谍为什么要窥探国家机密,违反保密法案?
“赵前辈,我们这么做会不会违反保密法案?”穿着格字呢短大衣的魏良友望着国科委入口处的宪兵,心中不无忧虑,虽然刚来西北不到半年,但魏良友却知道西北法律地严酷,如果因为触及保密法案而身获牢狱之灾,自己一生可就全完了。
《安全保密法案》是西北知名度最为广泛地法案,在不断宣传下西北各行各业都知道安全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尤其是企业大都建有完善的制度,以防止商业间谍或敌国间谍获得工业技术机密,但更为人们所熟知的却是国家机密保密法则,任何人都不得以任何借口窥探国家机密,在西北一直有一种观点,只有间谍才会窥探国家机密。
“保密法案?”赵旬潜先是一愣,然后看了一眼身边的小魏,他是自己的学生。 “小魏,记者的使命是将真相告知国人,我们现在所做的并不是要窥探国家的国防机密,而是掀开这个西北最大的迷团,你看那座大楼毫不起眼,但是他却是整个西北的大脑,技术的大脑,我敢说甚至连西北公司都不一定能与之相比。”赵旬潜的话看似在说服小魏,但是实际上却是在说服自己,自从开始调查国科委以来,赵旬潜就常会被噩梦惊醒,在噩梦中赵旬潜常梦到自己知道不该知道的秘密而被……但当好奇心涌上心头之后,赵旬潜再也无法停止自己的脚步。
“有车队驶来了!”这时驶来一个车队,数辆箱式卡车前后有面包车押送,赵旬潜连忙拿起望远镜看过去,车队牌照都是军队牌照,车队经过的检查后,直接驶入国科委地下停车场。记下牌照的赵旬潜在车队驶入地下停车场后,连忙翻着笔记本仔细对照,而呼息此时变得急促。
“不是常见部队牌照!”赵旬潜激动的朝魏良友看了一眼,不仅不是常见部队牌照,甚至赵旬潜笔记本上根本没有记录这个单位的牌照开头序号,边防军牌照序号有一种特定的规则,在西北这是个公开信息,任何人都能从边防军相关单位查询,而这个序号却不在边防军公开序列内。如果车队没有进入国科委,赵旬潜或许会将其划入军队伪装牌号,那是保密牌号,但是伪装牌号只用于战区,在这个时候战区部队车辆进入国科委,可能吗?
“前辈,我看,还是算了吧!如果……”见前辈如此激动,似乎好像距离那个秘密很近了,魏良友连忙开口劝道,现在收手或许还来得及。 “小魏,明天咱们就收手!”赵旬潜的声音显得有些激动。收手?玩笑,担惊受怕了这么长时间,在即将接触到真相时收手!可能吗?听着前辈的回答,再看一眼他的表情,魏良友知道前辈恐怕很难收手,至少在他直接接触到真相之前,绝对不可能放手。
“前辈,那个……我去买两杯咖啡再买些吃的,指不定……” “来不及了!”未待魏良友把话说完,车队已经从国科委停车场开了出来,赵旬潜连忙开动汽车跟过去,赵旬潜有一种直觉只要跟着车队,一定能找到那个秘密。正如赵旬潜所料,这个车队的确能把他带到秘密所在,这个由面包车和箱式卡车组成的车队属于51区,每个月都会往返于基地与国科委之间,将成吨图纸以及技术资料交给国科委。
看着车外繁华城市朱大民的眼中并未流露出任何眷恋之色,作为51区押送分队队长,从进入51区起,朱大民多少明白或许自己下半生至少大半时间都将在处于绝密的51区度过。当车队驶过一个社区的时候朱大民不禁朝社区看了一眼,如铁板的脸上流露出难得的柔情,自己的家就在这里。 “爹,你在那个部队服役?你们的部队在前线吗?”想到儿子问自己时满眼期待的模样,朱大民眼中神色一黯,在其它部队同僚的子女都能向同学们炫耀着自己的父亲,但是自己的儿子永远都不会知道他的父亲在什么地方服役。
51区是绝密之地,保密!是那里的唯一原则。自进入五十一区之后,朱大民曾见到太多同僚和士兵因为违反保密制度,而遭受惩戒,甚至有人被判入军事监狱服刑,在那里容不得任何泄秘以及任何好奇心,任何好奇心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