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熊孩子贾琮-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葛樵便说:“我只这么一说,你们只这么一听。庐州之主庐王年幼,兵马皆在安抚使杜得渠手中。杜得渠贪婪成性,不大听庐王的话。兄弟们都知道,钟头领本事高超。俗话说,怀才如怀孕,只要有了,早晚被人看出来。钟头领到了庐王治下,早晚被人家当作大贤请去当武官。只是,他一有本事,二没有官职,三没有功劳,四没有手下,必被那个杜得渠欺负。”众兄弟面面相觑。他遂笑道,“各位如若惦记钟头领,不如搬家去庐州,打劫些富户,再联络钟头领,让他单人独骑上山招安数百山匪,在庐王和庐州百姓跟前大大的露一把脸。如此一来,他功劳有了、手下也有了,还愁没有官职、没有前程?你们跟着他正经做了朝廷官兵,闲暇时分偷偷换身衣裳重操旧业,岂不好?”

    众人一听,都说这个主意好。只是他们明面上还是水溶的人。故此那会子钟威问谁有意与他一道来庐州,没人吭声;实在暗暗都拿定了主意,只待钟威一走,他们跟着拔营起寨、一路到了庐州,依计行事。

    当年荣国府请钟珩去见他叔父便是盘龙山柳湘莲搭的线。旁人不知道,钟珩自然知道盘龙山与荣国府有瓜葛,此事显见是贾家那哥俩的主意。不禁哑然失笑:“竟是又欠了他一个人情!”乃看了看大伙儿,“你们当真愿意跟着我?”

    众兄弟个个欢喜异常,齐声高喊:“愿意!跟着钟头领!”

    “好。”钟珩道,“既是大伙儿肯跟着姓钟的,我必不会辜负你们!”

    “跟着钟头领——跟着钟头领——”欢呼声一浪浪的,惊得山上宿鸟扑棱棱飞起一片。钟威在旁暗暗点头,心中得意无比。

    次日一大早,钟家叔侄二人领着一大群山匪,压着许多山匪在庐州打劫来的财物浩浩荡荡回到庐州城。满城如炸开了滚油一般!大街上人人都在议论:教授庐王千岁习武的那位钟大侠并悦志茶楼的那位钟老板,皆是当世难得的英雄!两人双骑,夜闯匪窝,与七百多山匪交手。山匪先是车轮战,后来一拥而上,悉数让他们打趴下了!这群山匪被他们收服了!如今庐王已下了招安令,将这些山匪收编做庐王亲卫营,就命钟珩大侠为忠显校尉统领此营。并又命遭了贼的富户悉数来庐王府领取被劫走的财物,一件不少原物送还。那些遭了难的富户个个欢喜得涕泪横流,齐声称颂两位钟大侠乃是神仙下界救苦救难的。

    如此英雄,全都没有媳妇!!尤其是小钟校尉,年岁轻轻、武艺高强、模样儿又俊、统领了庐王的亲卫营、还是庐王的武师父!前途简直不用算、是个人都知道。满城的大姑娘谁不想嫁给他?区区三天的功夫,悦志茶楼的门槛踏断了两条!都是媒婆干的。

    钟威乐得嘴都合不上。茶楼的生意也不管了,每日只见各色媒公媒婆、看各种画像、精挑细选选侄儿媳妇。只是里头两家有些怪。一家从前乃是京中翰林院的翰林,因朝中大变、心中郁郁,近日来领着全家来的庐州;另一家是从扬州过来的大富商,十分有钱。倒不是说这两家的女孩儿不好,钟威只觉得他们犯不着求着与钟珩结亲。钟珩再如何英雄也不过是个武夫,有些高攀不上。

    他遂往京城放了只鸽子,让施黎查查这两户人家。不想施黎做事极快,没过多久便有鸽子传信过来:那翰林是北静郡王水溶的人,水王爷曾救过他全家性命,他入翰林院也是水溶的门路。那富商乃是庐王舅父曾椟之姐夫。钟威瞧见了不言不语,只将这信拿给钟珩看。

    钟珩大惊:“北静王爷!他谋我的亲事做什么?”

    “我侄儿是个将才,他从前不查;偏他已允了你离寨之后方明白,心中极是惋惜,又想拉拢于你。”钟威乃冷笑道,“琮三爷临走之前还叮嘱我,曾家有五女,皆是用来拉拢人家的。他们若要将女儿与你结亲,让我最好莫要答应。咱们爷俩都是老实人,算计他们家不过。谁知人家压根儿舍不得拿自家的女孩儿给咱们家。”

    钟珩默然片刻,缓缓摇头,叹了口气。

正文 第327章

    话说水溶派了手下的一户人家想与钟珩结亲,让人家叔父查出来了。钟威是个老探子,想事比钟珩远了去了,回头与刘登喜营中一道出来的老兄弟商议道:“你们瞧着水溶这是做什么?”

    那个大夫先笑道:“兄长果然是个老实人,显见北静王爷在谋算庐州。他不是没有地盘么?有兵马也只能充作海盗山匪,憋屈的紧。庐州虽小,地处江南要地,商贸繁盛。钟珩自有本事,又是庐王的武师父,早晚执掌庐州兵权。”

    钟威皱眉道:“纵然如此,难不成我家珩儿会献庐州给他?珩儿是那般无义之人么?”

    另一个道:“未必要献庐州,架空庐王也成。除去亲事,只怕他回庐州带来的那些也是水溶安排好了的,为的是来日好挑唆珩儿。”乃笑道,“他也不查查咱们钟大哥是什么人!怕是把你当作凡夫俗子了。”

    钟威哼道:“他纵想查也没处查去。”想了想又说,“纵有他安排好了的,也不会都是他的人,至多两三个。”遂命留神钟珩最初带来的那十几位,并雇了些街面上的小乞丐帮着盯梢。

    这头水溶的探子还没找出来呢,燕王的探子又找上门来了。前些日子钟威只哄燕王的人说是走亲戚,走着走着就不回鄂州了,总得给人家一个说法,好歹人情还欠着没还呢。钟威便给送碳的老张头去了封信,说是仇人已死、呆在鄂州也无用,兼那知府有心害他、愈发留不得了。听闻庐州除了盐课,便来瞧瞧。谁知一不留神钟珩竟做了庐王的武师父!遂想着就在庐州接着开茶楼,名字依然叫悦志茶楼。

    过了一阵子,燕国便派了探子与他联络。这探子乃是一位绸缎商人,姓蔡,本就是庐州人氏,门路也熟悉,钟威盘铺子时他还帮了忙。他探听的消息乃是从曾家得来的,便是杜得渠与钟珩偶遇的那一套。燕国那头便让这个蔡老板告诉钟威,让他侄儿好生教导庐王,来日必有大用。谁知没过多久钟家叔侄来了个两骑降山匪、轰动一时。燕王府自然也惊动了,特命他送了份贺礼来。

    钟威笑呵呵拱手相谢。那蔡老板又问他侄儿媳妇可选定了没,钟威喜滋滋道:“还没呢。看不过来!”蔡老板又问他想挑什么样的,他道,“本分人家就好,咱们也沾不得大富大贵。”蔡老板连连点头。

    后传信京中,司徒磐看了含笑道:“他既无意搭上庐州权贵便是没有野心。甚好。”

    另一头杜得渠却是气恼得很。当日钟家在鄂州遭官府欺负初来庐州,是他儿子大大方方让出庐王武师父之位安顿他们。如今分明知道庐王不给自家兵饷,他们竟跑去出风头替庐王收拾山匪不说、还闹得满城皆知!并将那些山匪直招安做了庐王的亲卫!这不是白眼狼是什么?忙跑去寻曾椟告密,说钟家害死了鄂王,鄂州已贴了告示。曾椟正色道:“此事乃是鄂州知府为了夺他们家茶楼揽客的法子、栽赃予他们家的。我早已查明。”杜得渠无奈,又使人去鄂州知府衙门报信,说钟家已到了庐州。鄂州知府巴不得他们再不回鄂州了,只让下头的衙役虚应付了几声便罢。

    心知这些当官的一个也靠不住,杜得渠遂特往钟珩跟前凑,给他脸子瞧。钟珩少年时遭了那般大难,哪里在意这些小挑衅?杜得渠冷嘲热讽他只置若罔闻,些许义气小事他便让着。

    杜得渠撩拨了数回见他皆忍让,愈发得了意,这一日到了悦志茶楼,横眉立目的往门口一坐,命上茶来。吓得旁的茶客都往外跑,眨眼人都跑没了。

    钟威遂上前道:“这位客官的架势,显见不是来喝茶的,是来找茬的。不如去外头消消气再进来如何?”

    杜得渠冷笑道:“钟老板,你侄儿那份俸钱是怎么来的,你心中清楚。”

    钟威道:“清楚的紧,是我花了一千六百两银子买来的。前头一千,后头还谢了将军六百。平素向朝廷捐个寻常点子的知县也越不过三千两。咱们当日不是钱货两讫了?”

    杜得渠一噎,半晌才说:“当日你们一家子如何狗一般拜托我谢我,如今竟翻脸不认人了?”

    钟威奇道:“我家侄儿对将军有失礼之处么?”

    杜得渠又噎了,总不能说“你们去收服山匪是拆我的台”吧!他是个横的,干脆一拍桌子:“没错,他就是对本将军无礼!”

    钟威笑道:“既是我侄儿已经无礼过了,我这个当叔叔的再无礼一回无妨。”遂左手捏起杜得渠背后的衣领子将他拎了起来。他出手太快,杜得渠浑然不觉,待明白过来,早被他一只右手扭住了两只手。钟威便当众拎着他大步走了出去,就在茶楼门口一撒手,“扑通”的一声将杜得渠撂在地上。看热闹的都哗啦啦起哄。

    杜得渠恼羞成怒,爬起来挥拳向钟威砸去。钟威后脑勺稍偏了偏,鬓角恰好擦着杜得渠的拳头划开。杜得渠第二拳又到了。眼看拳头要砸到钟威的后背,看热闹的已惊呼了起来,钟威身子忽然往前一蹿,拳头碰巧挨到衣裳。杜得渠紧跟着一脚踢过去,钟威向旁闪了闪,脚尖又是将将晃过他的裤腿。若有行家在早看出来钟威本事高出去杜得渠一大截了;偏杜得渠正在火头上,只顾往前撞。钟威因已让了他三招,便不再闪躲,如后头长了眼一般反手叼住他的手腕子,轻飘飘一脚,脚尖踢在他膝上,杜得渠立时摔倒在地。钟威只做无事人一般走回茶楼,从头至尾没回过头。“好——”四周闲人纷纷鼓掌叫好,此起彼伏。杜得渠臊的老脸又黑又红,爬起来跳上马走了。

    因实在丢人,杜得渠次日便装起病来,也不来闹兵饷了。钟珩乐的清静,每日只安心教导庐王、操练人马,并同他叔父学些兵法。

    曾椟闻听大赞,向他父亲道:“钟珩此人好生沉稳!”

    曾老爷子道:“只是他叔父不想与你姐夫结亲。再看些日子,若此人当真好,大丫头给他也可。”曾椟点点头。

    见诸事安稳,钟威遂挑了个家风实在、靠得住的寻常小户人家的女孩儿,替钟珩定做了媳妇。英雄有主,庐州满城的大姑娘霎时失了兴头。曾椟听了说与曾老爷子,老头道:“急什么?不是还没成亲么?”曾椟犹豫片刻,终没言语。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自打得了前朝留下的火器图纸,台湾府已做了不少火器出来,贴上西洋签子充作海货卖。因陈王吴王得了明晃晃的好处,诸家王爷个个摩拳擦掌打主意。

    新年刚过,辽王悄然出兵高丽。高丽国因毫无防范,并辽王手中买了许多火器、以火器攻刀戟极占便宜,此仗打得颇顺,一路攻城掠地并无拦阻。

    辽王亲在阵前领兵,这日又破了一城,十分欢喜。乃在中军大帐对一位谋士道:“多亏了吕先生!”

    那吕先生摆手道:“哪里是我的本事?实在是孔先生的本事。”

    辽王奇道:“哪位孔先生?”

    吕先生道:“孔方先生。”辽王哈哈大笑。吕先生也笑了,道,“高丽国城池皆不大结实,拿火炮一轰便倒。打起来他们最远的是弓箭,咱们最远的是生铁雷;他们不远不近还是弓箭,咱们不远不近有火。枪。等到了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