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综]逢春-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一想薛宝钗应该不至于糊涂至此,贾家跟薛家怎么也算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两个家族,何况宝钗就要嫁过去给宝玉为妻了,贾元春倒是从没想过,宝钗以及薛家会看不上宝玉。
  皇后是掌管后宫的人,地位牢不可摧,她今天既然提到让修建了行宫的妃子家不要太过靡费,贾元春她们回到自己的宫苑之后,就要亲自下懿旨到官府中转达皇后娘娘的这个意思。
  皇后又说道:“贤德妃可听过杨国忠的生平?”不等她回答,接着说道,“本宫听说你也有一胞弟,乃是衔玉而生,当真是匪夷所思,闻所未闻。”
  贾元春一听这话,连忙跪下说道:“奴婢也曾读过几本书,知道杨国忠是唐朝宠妃杨玉环的兄长,因仗着是宠妃外戚,所以飞扬跋扈,奸臣误国。奴婢家的胞弟才十几岁,乃是个懵懂幼童,并没有出将入仕,皇后娘娘何以将他与杨国忠相提并论,奴婢不胜惶恐。”
  皇后娘娘状似无意的说道:“贤德妃是误会本宫了,不过是前两天听了两处戏文,里面正演杨国忠而已,突然就想到这儿了。又说到妃子的兄弟们,想起唯独你弟弟是衔玉而生,别说是咱们大清本朝,就是历数前朝,也没听说过这样的奇事,想来是个有大造化的人。嘱咐你们家好好培育,将来为国尽忠,为皇上效力,刚好他又有一个做妃子的姐姐,千万不要学那恃宠生娇的杨国忠罢了。”
  贾元春心中五味杂陈,仍是谢恩说道:“谢皇后娘娘教诲”。
  皇后说:“好了,你们都下去吧,我们再坐一会儿也要回宫了。”
  贾元春与来时的缓步漫游不同,背后就像有人追一样,恨不得大踏步马上就走回自己的宫中。
  周贵妃还一直在一旁说风凉话,“贤德妃妹妹,看来是皇后娘娘对你们贾家关注倒是甚多,而且你那表妹肌骨莹润,举止娴雅,不失为一位国色天香的女子,看来也很得到皇后娘娘的信任呢!”
  贾元春闻言走得更快了,她心中有一团疑惑,不知薛宝钗为何进宫,成了皇后娘娘身边的人,更不知道为何皇后今天要如此敲打她,竟借用宝玉与杨国忠,暗示她是恃宠生娇不得善终的杨贵妃!宫中之前有人猜测,皇后娘娘选了这届极优秀的秀女放在身边。但是贾元春心中知道,薛宝钗早已不在名册之上!
  她回到了凤藻宫中,马上对心腹宫女抱琴说道:“传信出去,让家里太太素来见我!”
  抱琴说道:“可是宫中定例的会亲日子才过,下一次还需二十多天呢,娘娘若有什么口信,到时可让太监带出去。”
  元春这才想起来,几天之前王夫人刚来过宫中,不过这事儿不是靠人传讯几句话就能说得清的,而且皇后刚刚敲打过她,若是再知道她总在向自家府中传递消息,说不定会更为不满。
  贾元春揉了揉生疼的额角,说道:“算了,只让一个小太监出去传喻,就说省亲的园子建造时已经太过奢靡,从此以后切记要节俭度日,园中不可再增建其他,管理院落侍弄草木的人也要减半!”
  又过了几日,这件雨露案纷纷扰扰已经超过半个月,胤祥的追查也差不多了。正所谓拔出萝卜带出泥,最后的矛头指向的是先帝的皇八子那伙人,主谋是八王爷,牵涉其中的还有九王爷,十王爷。
  为了争这个皇位骨肉相残兄弟倪墙,雍正十分心痛,但是他们竟然胆大的到要给他下药,让他染上毒瘾,这罪名已经构成谋反。若不是因为是皇子龙孙必然要满门抄斩。
  所有牵涉其中的人,该关的都已经关了起来,就差最后的发落,皇上传话到皇后宫中说:可以让薛宝钗回家了。
  随着这几天的相处,皇后对宝钗也算有了了解,认定她不是一个爱慕虚荣的女孩,在这皇宫之中,能有这样一项品质已经是十分难能可贵,因为皇宫处处等级森严,人人都想踩着别人爬到上一层。
  皇上来过两次,不特地召见她,宝钗绝对不往跟前凑。宫中的皇子每日早晚都要向皇后请安,薛宝钗跟在皇后身边,也从不多看一眼。恐怕这些天过去,那几个皇子长什么样,薛宝钗都没看个清楚,将来若是再遇见,也很难认得出来。
  皇后不由得想到:“这姑娘可能是谨慎太过,怕有什么变故,再把她留在宫中。”
  其实她猜的不错,薛宝钗正是如此想的,何况那几个十几岁尚未长大的小皇子也没有什么值得她多看的。
  皇后正要让人给宝钗打点行李,好送她出去,她来时什么都没带,但是这半个多月皇后赏赐的东西不少,为表尊重,都应该带出去。这时,慈安宫那边来了一个老嬷嬷说:“太后和太妃娘娘召见薛姑娘!”
  皇后没想到有这样的节外生枝,既然是太后以及太妃们召见又不能不去,“嬷嬷可知所为何事?”
  那嬷嬷是平日跟在宜太妃身边的,皇后虽然看着眼熟,却连她的姓氏都不知道,因为当今皇上登基之后,那几位曾经风光无限掌管后宫的太妃就退居到慈宁慈安宫中,把位置让出来给当今的皇后乌拉那拉氏。
  那老嬷嬷说道:“奴婢并不知情,还请她和奴婢走一趟。”
  薛宝钗看向皇后,说道:“娘娘不必担心,既然是太后和太妃召见,我去一趟就是了。”
  皇后则沉吟道:“慢着,本宫和你一起去。”
  那嬷嬷板着脸道:“皇后娘娘应该知道规矩,未有召见,娘娘何必擅自过去,若是惹来太后和太妃的不快那就不美了。”
  皇后说道:“本宫这个做儿臣的,去向太后和太妃娘娘请个安,难不成娘娘们还会不见本宫不成!不劳嬷嬷费心了,前面带路吧!”
  见皇后如临大敌,这一路上,薛宝钗倒是也有些心中嘀咕。等到了慈安宫发现是一屋子中年美妇正围着病床边的一人说话,床上那人已是病入膏肓,脸色蜡黄。薛宝钗和皇后进来时,坐在床边贵妃椅上的那位正在劝她,不要多思多虑,病才好得快。
  皇后率先请安,薛宝钗随后才知道说话的那人是当今太后,病床上的那位就是宜太妃。那一屋子的其他美妇都是先皇太妃,因先皇的后宫极其庞大,而且生育子女的也不少,所以皇上登基之后那些育有皇子公主的先皇嫔妃都跟太后住在慈宁慈安两宫中。
  太后倒是和蔼:“这孩子就是那个薛姑娘吧,抬起头来,过来我瞧瞧。”
  床上的宜太妃本来如死灰的目光中又蹦出了光彩:“你就是那个进献了玉露药方的人?!”宫中称这件案子为雨露案,所以别人只以为那药丸名为玉露。
  薛宝钗说:“不错,不知道太妃娘娘有什么指教?”
  宜太妃连喘带咳的说道:“你进上了那么一张药方,可知引起了多大的动荡!既然你如此神医,能拿得出皇上都推崇的保身药方。若是能医得好本宫,本宫就认了,若是医不好,你整出了那件害人的东西,就给本宫陪葬吧!”
  她这话一出口,本来劝慰她好好休息,保重身体的声音也停了,屋内一时寂静无声,连平时关系与她不错的惠太妃都不知道如何接口。
  宜太妃的病早就被太医院宣布无药可治,只是在熬日子罢了。她的亲儿子九王爷因为参与这玉露案,被皇上革掉了王爵贬为庶人,所以众人明知道她这是为儿子不甘心,临死也要拉个垫背的。
  而宝钗偏偏这么倒霉,谁让是她进献的药方。
  皇后一惊,说道:“宜母妃想是病中糊涂了,薛姑娘又不是太医,如何为您医治。而且她有功无过,皇上亲口所说,已经下旨让她出宫回家,宜母妃若是非要这样拂了皇上的意,为难这位薛姑娘,恐怕要惹得圣上不满。”
  太后也说道:“宜太妃妹妹还是保重自己,别总听信下人的闲言,允瑭他们这些后人如何,自有他皇帝四哥秉公处置,妹妹何必要弄得与皇帝为难。”
  宜太妃说道:“太后娘娘,我还没到老糊涂的地步。”她向薛宝钗说道:“治得好我,本宫自有重赏,若是连我这点小病都治不了,你有什么资格向皇上进献药方!简直太过不自量力!本宫要治你大不敬之罪,或者这根本就是一场阴谋,只是害苦了我那实心眼儿的小九!”
  宫廷中的事不可能传得沸沸扬扬,但是对于那些有自己眼线有手段的人,宫中又很少有秘密,所以宝钗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虽然雍正没有特意派人来报告,这几位太妃太后,倒是知之甚详。
  这时,一个威严的声音说道:“宜母妃是说谁策划的阴谋害九弟,是在说朕吗?”
  见是皇上突然驾到,屋内除了太后之外,其他人见到雍正又是重新一番见礼。
  太后眉头微皱:“皇上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平时这个时间不是都在朝处理朝政吗?”
  雍正给皇太后见礼后说道:“本来是在处理朝政,不过突然想到宜母妃重病,作儿臣的更应该常来探视,没想到你们这边这么热闹。连朕下了令要让出宫的人都在。”
  太后这个时候不想皇帝在场,宜太妃不论怎么作,她也是先帝的妃子,不应该由雍正来教训,到时候朝中若是传出雍正不敬母妃的谣言,就对他这个新君大大不利了。
  太后说道:“既然是皇上下令让出的宫,那那个姑娘,你就遵旨行事吧。”
  她这话音才落,躺在床上的宜太妃不同意了:“还不能放她走,本宫说了,除非治好了本宫的病,否则我要治她的罪!”众人建议太妃,现在病入膏肓油盐不进,也是拿她无法。
  她摆出做母妃的范儿来,雍正帝也要让她三分。
  薛宝钗这时说道:“对于宜太妃娘娘的病症,太医院可是说束手无策了,还有多久时日只能靠天意,是这么说的吗?”
  那位去请她来的老嬷嬷说道:“不错,姑娘就像是在场一般。”莫非就是这么看两眼,就看出她的情况。
  薛宝钗向雍正说道:“宜太妃的病症,太医院按伤寒做保守治疗,恐怕娘娘活不过这个月底,民女倒是有个法子,还能多保证娘娘几年寿命。”
  众人都十分惊奇,眼看着这宜太妃就是要不行的了,要不然她们也不会总凑在这屋里,就是随时准备送她走的意思。
  雍正眉毛一挑,说道:“君前无戏言,你可要想好了再说话。”
  薛宝钗点点头,说道:“还有一些不适宜病人多听的细节要禀告,请皇上与皇后娘娘移驾外间,容我细细道来。”
  于是,皇上和皇后随她出来,皇后说道:“大家都知道,宜太妃不过是熬日子罢了,就算是你治不了她,皇上和本宫也不会怪罪。只是先忍忍她罢了。”
  薛宝钗说道:“这位宜太妃,确实是阳寿将尽之相,不过,民女确实有一种办法,可以为她推宫过穴,不过这位太妃,身体太多虚弱,强行这么做,虽然能延长三五年的寿命,但是有一个后遗症,就是……”
  雍正急道:“就是什么,你说就是了,朕答应不怪你。”
  薛宝钗说道:“这个后遗症就是太妃娘娘从此生活不能自理了,若是恢复的不好,可能连话都说不了。但是民女可以保证,她的意识会是很清明的。”
  雍正沉吟片刻,这位宜太妃身后娘家所代表的势力,以及站在九阿哥允瑭那一边的势力,他还没有完全收复,这时若他一发落了老九,宜太妃就去世,确实不是时候,说不定又让人抓到攻击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