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综]逢春-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熙因此才没带着他去战场; 就怕他那勇劲一上来就拉不回来。
  太子则会方方面面考虑清楚; 再下决定。在明珠留下的人特地煽风点火之下; 太子已经几次否了大阿哥的提议; 这让大阿哥十分没有面子,都觉得太子是在故意针对他; 用他这个大哥来立威。
  从小长大的兄弟情分竟然因此就出现了裂痕; 当然; 本来双方之间的友谊就不那么牢靠,因为没有永远的兄弟,只有永远的利益。明珠和索额图之间的对立; 或多或少会影响到这两个天之骄子。
  三阿哥看看这个,看看那个; 最终决定还是站在二哥这边。大阿哥因此更恨胤礽了!觉得他心机深沉,早就分化他和老三的关系。
  惠妃是最乐意见到如此场面的,她欣慰地说道:“我的儿啊,你可终于开窍了!不枉费我对你的前耳提面命!好在现在还不晚,同样是皇阿哥,你还是皇长子,凭什么这辈子就必须居于人下!要么立嫡要么立长,你们本来是有同样的竞争地位的!你母妃我这个皇贵妃当了十多年了,又指望着我这唯一的儿子给我争口气呐!”
  明显她不甘于只做一个皇贵妃,她还想做皇后,太后,做这天下最尊贵的女人。当然,这得她自己的儿子争气,坐上那个人人趋之若鹜的位置才行。
  被几方都放了鸽子,可把葛尔丹推进了内外交困的绝路上了。就在他进不能进,退又不甘心的时候,探报传来,康熙皇上亲统三十万大军已经杀过来了。这接二连三的打击,几乎使葛尔丹失去了理智,但他不愧是敢杀敢拼的蒙古勇士,很快地便镇定了下来。
  他紧缩防区,把兵力布置在乌兰布通的景石峰一线,依仗山水之势,作为屏障。进可攻打清军,退可保护粮道,撤回西蒙古。摆出了以逸待劳的驾势,准备与康熙决一死战。
  当康熙亲统大军来到隆化时,已是二月下旬了。探马禀报说,葛尔丹的军队,依山傍水,连营结寨,防守严密,营中灯光彻夜通明。康熙在大帐中仔细审视木制的地形图,与几位大臣商议如何作战取胜的方法。
  康熙不止要坐守中军大帐,他还打算亲临两军战场。费扬古心想:两军阵前,火炮轰呜,刀剑交锋之处,让皇上御驾亲临,万一有个闪失,自己又怎么交代?便急忙道:“万岁,葛尔丹不过是一跳梁小丑。他率三万人马,千里奔袭,已是疲惫之师。我军数倍于敌,不难一举将其击溃。请圣上稳坐中军。奴才若不能打败葛尔丹,请圣上杀了奴才全家。”
  康熙说道:“不,不是打败,也不是击溃,而是要一鼓全歼,斩草除根!你们可知,为了引诱葛尔丹东进,朕费了多大心思吗?此一仗万一有失也不是杀你飞扬古全家的事,就是朕,也无颜去见江东父老。明早四更,来这里集合,随朕到前线视察。”
  众人退下之后,大帐内立刻沉寂了下来,熊熊燃烧的炭火上煮着奶茶,泛着一层层的白沫。因为战事临近,康熙的心情很难平静。
  远在畅春园的建宁也是如此,她正盯着室内燃起的炭火出神,不知道为什么,自从眼看着康熙率军亲征之后,她总是心神不宁,导致做事不能专心。明知道康熙这次远征是有惊无险,他可是历史上少有的在位六十年的皇帝呀,怎么可能在此时出事。
  但是这心头的担忧也很难忽略,建宁把它归结为关心则乱。一直以来,康熙都是呆在相对安全的地方,他第一次跑到刀剑无眼的战场上,皇上也是肉体凡胎,难免的会挂怀。
  于是建宁起身,来到专门药材的药室开始制药丸,伺候在一旁的墨香有些担忧地说道:“格格还要做药丸啊,您每天都要做很多,咱们这边都快搁不下了!皇上临走之前您还给随行的太医送去了一大批,各式各样治疗什么病的都有,格格,皇上是真龙天子,一定吉人天相,不会有什么事的,您就不要总是无端悬心了!”把自己弄得这么紧张,主子心绪不宁,她们这些伺候的人也跟着提心吊胆。
  道理建宁岂会不懂,只不过还是有些控制不住自己,她一闲下来或是被心慌困扰,就会走到这间药房来。以前在宫中地方小,而且一举一动都有无数双眼睛盯着,有很多不合时宜的事不能做。
  就比如她的爱好制药,就非常不合时宜。在宫里药材管制得极严,哪个宫里领用过什么药材,太医院对应的处方,都会牢牢地记录在案,就怕到时候发生什么药性中毒,查不到罪魁祸首。
  她那时没有机会摆弄,到了这畅春园这地方大的很,想自己种药材都没有关系,她便让人把几乎所有用得到的药材都送来一些。不过连墨香都看出来了,之前她绝对没有这么热衷。
  建宁嘴上说道:“没关系,将这些都收集起来,到时候和其他物资一起送到前线去,前线有那么多士兵,总是多备一些的好。”说完还特地写上标签,将之贴在一个个的盒子上,这间药房已经堆满了这种盒子,里面都是满满的药丸。
  康熙的御营抵达乌兰布通前线,他略做休息,又骑马出营查看敌情。
  沿河驻防的八旗兵、绿营兵和汉军旗营的将士们,见宝扇龙幡遮天蔽日而来,知道是圣驾到了。“皇上万岁、万万岁!”的喊声,响彻了三十里连营。
  康熙打马来到前沿,一手按着冰凉的剑柄,一手举着望远镜,观察着河对岸敌军的布防。但见葛尔丹的军队依山傍水下寨,鹿砦壕沟,遍布阵前,把整个军阵围得如铜墙铁壁一般。康熙不由得赞叹一声:“嗯,这个葛尔丹果然有治军之才,只可惜他不走正路。费扬古,我军的大炮都拉上来了吗?”
  费扬古在马上欠身回答:“回主子,我军的五十六门红衣大炮全都布置完毕,射程都在八里以上。只要我们的大炮一开,葛尔丹这些土垒的营寨,顷刻之间就要灰飞烟灭。”
  没等康熙再说话,敌军中突然响起了三声大炮,武丹等几十名御前侍卫,不等招呼“刷”的一下便围在了康熙周围。
  康熙不禁一笑:“哎,瞧你们那紧张样,葛尔丹就打过来了?朕瞧着,倒像是他要出来说什么话。”
  两军中间的这条河已经干涸,康熙和葛尔丹只隔着十几丈的河岸对话,对方如果趁机发难的话,那将会让人措手不及。康熙镇定自若,费扬古以及一众大臣和侍卫紧张得鼻尖都冒汗,全身都戒备着。
  葛尔丹在马上没什么诚意的说:“准噶尔汗见过天可汗!”
  康熙冷冰冰地对葛尔丹道:“你是在向朕请安?为何不行三跪九叩大礼?”
  葛尔丹狡猾地说:“我今日穿着铠甲,不方便行礼,三跪九叩就免了吧!还请天可汗不要介意。”
  康熙才不乐意跟他打机锋,仍然是冷冷地说道:“你们的领地在准葛尔,距此万里之遥,你带兵来到科尔沁王的领地干什么来了?”
  葛尔丹被康熙一句话就问住了,吭吭哧哧地回答:“皇上,您是天子大汗,我是部落小汗,葛尔丹从来是拥戴大汗的,不敢有非法妄为之举。”
  康熙:“哈哈……你不敢妄为?真是天下奇闻。朕问你,既然称臣于中华,为什么不报朕准许,就吞并了准葛尔四部和喀尔喀三部。你称兵于山陕蒙古各地,烧杀抢掠,□□百姓,还把鄂尔齐的儿子给杀了,这还不算是大胆妄为吗?”
  葛尔丹变了脸色:“这么说鄂尔齐也知道是我干的了?怪不得他说翻脸就翻脸!他那个二儿子优柔寡断,根本接不下他的王位,我那是在帮这个老朋友。土谢图汗屡次侵扰我的领地,还杀了我的侄子,我不能不报仇,可是,大汗你为什么却偏袒土谢图汗,既然你可以不君,我就可以不臣!”
  康熙朗声道:“好一个不臣!朕御驾亲征就是来治你这个不臣之人的!”康熙懒得再跟他废话,调转马头而回。说这些也不过是为了不给天下人他对葛尔丹不教而诛的借口。
  康熙所带的是朝廷剿灭叛匪的正义之师,葛尔丹是怀着不臣之心的乱臣贼子。在战争之中师出有名十分重要,至少对提高自己士气和打击对方的士气很重要。由此,大清与葛尔丹之战由此展开,葛尔丹的兵力远远少于大清兵力,先不论他如何被压着打,但是他也有自己的优势。
  清廷的大军奔袭千里,走草原入戈壁,对这边昼夜温差极大的极端气候多少有些不适应,所以营中不少人都染了风寒,且春夏交接的时候,草原上总是蚊虫肆虐,士兵们被这些蚊虫叮咬,痒一些也就罢了,都是百战之师,咬咬牙就挺了过来,只不过这些蚊虫之中还有待着病毒的,所以一场空前蚊虫传播疾病――疟疾就此在军中传开。
  康熙每日都会去视察军营,检查军纪,几乎与将士们同吃同睡,所以不可避免的他也累到生病了,他时而发热,又时而冷的打起摆子。太医和军医们一起来给皇上会诊。
  几个随行大臣以及中军主将费扬古见到皇上病倒都急得热锅上的蚂蚁一样,顿时没有了主心骨。
  索额图看太医查看了半天,终于忍不住说:“太医,皇上到底得了什么病?”
  太医细细的检查之后,发现皇上的病症与营中多数军人的相同,于是把几位大人领到一旁,压低了声音说道,“皇上得的也是疟疾!现在军中已经有几百人得了这种病!”
  明珠一惊不小,道:“你没看错?”
  这可把随军的大臣和军医们吓惨了!任谁都知道,疟疾是顽疾,是个死亡率极大的病,目前根本没有对此的特效药,全靠个人的身体素质熬过去。大军之中有这么多人都得了这个病已经够麻烦,现在皇上也得了这个病,若是传出去,岂不是要人心慌慌。万一皇上真在北征途中有什么闪失,这回去要如何交代呀!
  太医却没有大臣和军医那么紧张,他忽然想起什么,让众人稍安勿躁,回到自己的帐篷中捧来一个匣子。皇上这时已经醒了,几位大臣正在回奏他的病情,康熙自己的身体,怎会不知这次的病来得很是凶险,但是仍觉得要不了自己的命。
  太医回来,打开匣子,里面密密麻麻排满着白色的药丸。康熙奇怪的问道:“这是什么?”
  太医说道:“启禀皇上,这是临行之前,三公主给带的。”
  康熙听到是建宁给带的东西,立刻精神就不一样了,眼睛也睁得开了,之前他觉得累连眼睛都一直是半睁半闭,显得很没有精神。
  康熙让人将他扶起靠坐着,向太医招了招手。
  太医连忙把匣子放到康熙眼前,康熙看着盒盖上还有一张纸条,龙飞凤舞的写着:“疟疾”的字样,他认得出来这是建宁亲笔,不由得伸手去扶抚那字迹。
  康熙一边喃喃的说道:“她怎么知道朕会遇到这个病……”
  太医在一旁解释:“除了这一盒,还有其他十几个盒子,装了不同的药丸,上面写着不同疾病名称,代表不同的疗效。想来公主殿下是把所有行军中常见的病都想到了。”当初接了这些匣子,太医还十分惊喜,他身为一个谨慎的大夫,深知有备无患的道理。
  明珠看向康熙,见康熙点了点头。
  明珠说道:“快找两个得了疟疾的人,给他们试药。”
  索额图则对太医发难,“你早就有药,怎么早不拿出来,外面那些士兵都快死了,耽误了军情,你担待的起吗!”
  太医有些委屈地道:“因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