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臻璇-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氏做事麻利,不过小半个月工匠就已经出了图纸了,选址就在庆福堂西侧的一个大花园里,那处花园平日里走动的人不多,地方又大,几十年前也是家庙的位子,后来大火烧了一场,没有重建,就这么荒废着。

臻琳搬去了庆福堂里和刘氏同吃同住,每日上午陪着刘氏诵经,中午、晚上在赶着佛幡,臻璇去看了她几回,也陪着绣了一会。

臻琳似乎心情还不错,笑着与臻璇道:“我没什么不习惯的,就当是做了一个老姑娘吧。”

绣品在十二月初的时候完成了。

为了积福,今年的腊八,裴家给天宁寺多添了香火钱,从腊月初七开始在寺门口开了粥铺,一共施粥三日,五房轮流出老妈妈过去代为看管粥铺。

几位嬷嬷都愿意做这样事,又得了福气,又不用出什么力,熬粥分粥自有小厮仆役们做,她们只消站在那儿露了笑脸便成了。

腊八这一日,便是佛祖得道日。

几辆小车从裴府内院驶出,避开了因施粥而人来人往的天宁寺正门,直接到了后门。

头一辆车上头下来了段氏、刘氏和曹氏三妯娌,后一辆上下来了臻琳、臻琪和臻璇三姐妹。

段氏这几个月心情缓过来不少,又开始茹素,虽没有从前那般红光满面,整个人还算爽利。

段氏本来不肯再全管着庆荣堂里的事了,想全部交给曹氏,曹氏推了又推,她实在不愿意接手这些麻烦事,做好了是应该的,做不好反而要被马老太太埋怨。偏生尤氏靠过来转着弯儿想接手,段氏思前想后,总算是不再提这桩事了。

曹氏现在所有的心思都在北疆,眼看着又是一年了,也不知道臻律他们到底怎么样了,打从回了甬州,也没传什么信来,曹氏只能安慰自己没消息就是好消息,知道段氏、刘氏今天要来拜佛,便带着臻琪跟着来了。

没有叫丫鬟们捧包裹,臻琳自己捧着,相比起从前,臻琳的衣着打扮更加素净了,从头到脚只一根木簪子,再无其他首饰,衣服也是青灰色的,只看她的容颜才能看出一些少女的清秀可人。

她们跟在长辈们后头去了大殿。

因是佛祖成道日,殿中上香百姓极多,裴家女客们等了一会,才上前跪拜。

住持慧智大师接过臻琳送上的佛幡,看着上头刺绣精细的金丝银丝,点了点头:“裴小施主有心了。”

慧智大师多少知道一些传闻,见眼前这个女孩儿眉宇之中皆是灵气,不由开解了一句:“一切皆有因果。”

臻琳一怔,明白慧智大师是在点化自己,她赶忙回了一个佛礼:“谢大师指点。”

慧智大师点了点头,与段氏道:“本寺今日还另有客,几位施主请便。”

一个五六岁的小和尚引着她们到了厢房,依旧还是从前来过的那个院子,隔着长廊看着那处楼梯,臻璇不禁想,今日会不会还见到那个举止优雅的女子从楼梯上下来。

见小和尚要回去,臻琪突然出了声:“小师傅,住持大师说的客人是谁?”

小和尚摸了摸脑袋,念了一声“阿弥陀佛”,来人是谁他是听师兄们说起过的,师兄们说,不能告诉不相干的人。可这几位女客能在这个时候到厢房休息,应该也不算不相干的人吧?小和尚有些糊涂了,可要是答不知道那就是骗人,出家人不可以打诳语的。

又摸了摸脑袋,小和尚还是开了口:“是从京城里来的,师兄们说,那位客人叫七殿下。”

小和尚以为七殿下是一个人的名字,还疑惑过为什么有人的名字会那么奇怪,他不懂,其他人却是听懂了。

段氏正在喝茶,握着茶盏的手顿了一顿,喃了一句:“七殿下……”

臻璇也是一愣,突然就想起那一年慕恩与自己说过的,皇上想南下巡视,会从甬州过,莫非是皇上来了?

臻璇把自己听说的和段氏说了一说,段氏却摇摇头,道:“不会,要是皇上出京了,老爷一定会传信来的。况且马上就要过年了,这个时候皇上不会离京。”

“也许是七殿下先行安排,等开春了皇上就南巡了。”曹氏想了想,应了一句。

既然知道了七皇子也在天宁寺,裴家女眷们也不方便多待,等用了斋膳,便使人向慧智大师说了一声,从后门回去。

后门外头,正要上车,臻璇眼尖瞧见不远处还停着一辆马车,马车上的家徽她认得,是夏家的。

正文 第一百九十六章 起伏(二)

年后头一天上班,大家还习惯吗?

求票求收求订~~~~~

====================================

臻璇皱了皱眉头。

夏家的那辆马车上只有一个车把式,看起来五十岁左右的样子,然后车边再没有随从,也不晓得那车里有没有人在。

突然之间,一阵脚步声从身后传来,带着几分急促。听见声音,姐妹三人都回过了头,这才看到是有一个少年与她们一样从寺院后头出来。

那是一位十六七岁的少年,面如冠玉,但看服饰就晓得是富贵出身。

彼此都留意到了对方,那位少年脚步一顿,脸上错愕一闪而过,然后就冲她们点了点头,不等她们回礼,就匆匆上了夏家的马车。

马车没有停留,车把式轻轻催了一声马,就走了。

臻璇跟在臻琳、臻琪后头上了车。

臻琪说起了刚才那位公子,笑道:“怎么会有一位公子从后门里出来,莫不是跟我们一样,躲前头的香客信徒们?”

“我看他上的马车是夏家的。”臻璇被臻琪的语气逗乐了,回了一句,“若是殿下出门,怎么可能只身一人,大约是夏家的某位爷吧。”

臻琳抿着嘴唇若有所思,等臻璇唤了她两声,才慢慢摇摇头表示不赞同:“大约是七皇子。”

臻璇一怔,臻琳说话向来有分寸的,不会凭空做出这样的推断。她是因为看见了夏家的家徽才会当是夏家的人,臻琳这么说也一定有她自己的理由,便问了一句:“四姐姐为何这么说?”

臻琳眉头微蹙,道:“我看到他的鞋子,金线盘绣的祥云只有皇家才能用。”

臻璇和臻琪了然,暗道了一声臻琳的细心。

回到裴家,段氏与马老太太说了七皇子已经到了甬州,不晓得明年开春皇上是不是就要南巡了。

马老太太说了一声知道了。就叫段氏捎信去京城,与大老爷通个气。

若是南巡也带了嫔妃娘娘们,到了甬州之后传召有品级的命妇们去问话,她们也要早早有些准备才好,毕竟这个家里,马老太太和李老太太都是一品诰命夫人,段氏是二品诰命。

信笺快马加鞭,一来一回也要二十天左右,等收到回信的那一日,正好是腊月二十八的祭祖。

祭祖仪式结束之后。所有人都在庆荣堂里聚着吃了顿团圆饭。

李老太太陪马老太太多吃了几杯酒。下午时就在庆荣堂里歇的午觉。

臻璇和季氏便在马老太太屋里说说家常。倒也其乐融融。〖TXT小说下载:。。〗

段氏在这个时候收到了回信,待看完了,便问了锦虹一声:“老太太醒了没有?”

等两位老太太起身,段氏才把信里的内容念了念。

大老爷说。他也听到了风声说皇上明年会南巡,还会叫上怀安王爷一道,宫里的娘娘也会随驾,只是哪几位不是现在就能知道的。

只因明年的怀安王爷的乳母的六十大寿,皇上与怀安王爷一母同胞,小时也与这位乳母一道生活过,颇为看重孝道的皇上和王爷要为乳母做大寿。

七皇子这次先行,大约就是为了寿宴的事情。

大老爷这么一提,段氏倒是想起来了:“婉芸生圆姐儿的时候。亲家太太求来的月子餐不就是说是请人从怀安王爷的乳母那儿求来的宫里的方子吗?那位乳母就住在甬州,只是素来不喜好和官宦人家往来,我们也全然不知道是哪一位。”

孙氏正抱着圆姐儿,听婆母提起来,便笑着道:“说起来那方子救了我一条命呢。我过年回娘家的时候与我母亲提一提。”

段氏知道孙氏明白自己的意思,便笑着点头赞许。

臻璇看了孙氏一眼,孙氏这些年圆润了一些,前两年怀过一胎却没有坐稳,段氏跟着心疼起来,说是孙氏年纪也不大,又已经是有儿有女了,不要着这个急,等过些年养好了身子再要一个也行。

段氏话这么说了,也没开口塞人,孙氏心里明镜一样,对婆母越发体贴周详,两个孩子带得也好,小日子过得舒舒服服的。

辰哥儿已经开蒙了,去年臻璇她们去京城的时候,原来族学里请的陈先生年纪大了再也教不动了,与六老爷商量了之后,便要把几个孩子举荐到盛安书堂,那里的先生也是一个有大学问的,只是书堂里的孩子不一定都是官宦出身,叫家中长辈有些担心。

六老爷亲自去书馆看了几次,见那边的孩子有一些虽然出身一般,却都是静得下心念书的,文风极正,又有八老太爷说,英雄不问出处,谁知道这些人里头会不会有下一个程琅元。

那时候还未出程家退婚的事,这句话全是夸奖的意思。

大伙听了觉得有理,当初六老太爷也好,大老爷也好,都是去过书堂念书的,没道理到了这些孩子就金贵了,况且多结交一些正气之人,又可以切磋学识,免得在家中做井底之蛙,也是好的。

因此辰哥儿他们都被送了过去。

除了臻後,贾老太太看不上外头的先生,决定送去与贾家弟子一块念书,其余的基本都去了。

臻衡也不例外。

臻璇回来时曾问过那学堂如何,臻衡笑着夸了一句“先生是正经读书人”,叫臻璇也放心不少。

辰哥儿听孙氏说到回外祖家,也跟着笑了起来,问着要带些什么礼物给表兄弟们。

段氏闻言乐了:“我们辰哥儿真是好孩子,不忘记兄弟们,好好好。”

这般说笑,倒是把之前对裴大老爷提到的圣上南巡的紧张给冲淡了。

马老太太一面笑着一面低声与李老太太道:“若是给乳母做大寿,我们到时候少不得要去磕头的。”

李老太太笑了一声,却是没有任何喜意:“我们两个占着一品诰命的位子,多少年都没去给贵人们磕过头了?也难得,就是这个时候才会想到我们呢。”

这一年没有年三十,年二九就是除夕,守岁时听到外头的鞭炮阵阵,才恍然大悟新的一年已经来临。

磕了头说了吉祥话,季氏一把把臻璇拉到了身边:“真快啊,再过两个月,我们璇儿也要及笄了,是个大姑娘了。”

臻璇一怔,是了,下下个月三月初二,便是她十五岁的生日了。

及笄了,只因上头臻琼还没有说亲,臻璇的婚事说急却也不见得那么急了。

庆安堂里有了缓冲,庆福堂里却是头痛得厉害,周氏为了臻琼的婚事操透了心。周氏就一个嫡女,又是族长家的女儿,怎么挑都不满意。

偏生臻琼的性格太清冷些,周氏总怕她将来嫁了人吃亏,想选一户关系简单些的人家。可门当户对的高门大户哪里有简单的,这就越挑越没有了。

也许真的是缘分,元月里走亲戚,周氏的大哥与大嫂带着几个孩子来拜年,顺便带了周氏族中的一个少年。

那少年叫周唯鸣,父亲是周氏隔房的嫡出兄弟,前年突遭大病撒手人寰,母亲是书香出身,族亲里也出过几个做官的,只是都是低品的。去年十六岁的周唯鸣中了秀才,想好好走一走读书人的路子,周氏的大哥想着裴家有几位都在京中为官,就想让周唯鸣过来认认亲,将来便是进京赶考了,总归有个亲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