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子哥哥说,西郊寺庙,雪景更胜平日三分。
此言不虚。
永嗔徒步而走,担心两位小姑娘受寒,令人用暖轿抬着她们一路沿途赏景先往寺内而去。
他自己立在天地一白之间,走走停停。
忽见面前一堵大理石断墙,上面不知旧时何人用斧锤凿出来几句残篇。
铁笔银钩,触目惊心。
只见上书:
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
长大成人才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
来时欢喜去时悲,空向人间走一回,
不如不来又不去,也无欢喜也无悲。
永嗔不知不觉念出声来,“合眼朦胧又是谁?”愣了一回,从人都不敢吵他,还是他自己发笑,真是痴了,寺庙里的东西无非都是这般“□□空即是色”的。
他绕过那堵石墙,才要离开,鬼使神差又回头看了一眼。
却见石墙背后竟也凿着字句,看时写的却是:
急回头,莫说早,
三岁孩童易到老,才高北斗富千乡,孽障随身何时了,
劝世人,回头好,
持斋念佛终身好,看来名利一场空,不如回头念佛好,
千百年来盘里羹,宽深似海恨难平,
欲知世上刀兵劫,但闻屠门夜半声。
南无阿弥陀佛!
寒风卷着落雪呼啸而过,永嗔痴了似得盯着那石墙上的字。
“我选了这条路,不会回头的。”
“……你果真不肯回头吗?”
与母妃对答的场景历历在目。
他要插手山东之事、太子哥哥最初也是拦着的,前几日母妃泪眼相问、劝他回头,如今连这散心而至的寺庙园林里,竟也有佛语劝他“回头好”。
永嗔痴立良久,忽然咬牙一笑。
佛劝他回头好,他却要告诉佛——世人拿佛当幌子,不过是怕行路难!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小园丁:
读者“别把围巾不当村姑”;灌溉营养液 +1 2015…11…13 18:25:07
读者“别把围巾不当村姑”;灌溉营养液 +1 2015…11…13 18:25:04
读者“别把围巾不当村姑”;灌溉营养液 +1 2015…11…13 18:24:59
读者“别把围巾不当村姑”;灌溉营养液 +1 2015…11…13 18:24:59
读者“别把围巾不当村姑”;灌溉营养液 +1 2015…11…13 18:24:53
读者“别把围巾不当村姑”;灌溉营养液 +1 2015…11…13 18:24:44
读者“兮兮”;灌溉营养液 +1 2015…11…13 17:34:58
读者“yxqjessica”;灌溉营养液 +1 2015…11…13 12:27:29
读者“阿梨”;灌溉营养液 +1 2015…11…13 12:05:03
读者“阿梨”;灌溉营养液 +1 2015…11…13 12:04:57
读者“赫克忒尔迷”;灌溉营养液 +1 2015…11…12 23:34:26
读者“赫克忒尔迷”;灌溉营养液 +1 2015…11…12 23:34:20
读者“赫克忒尔迷”;灌溉营养液 +1 2015…11…12 23:34:11
读者“赫克忒尔迷”;灌溉营养液 +1 2015…11…12 23:34:04
感谢小天使:
鲤鱼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5…11…13 16:54:40
鲤鱼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5…11…13 11:30:55
兮兮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5…11…13 08:33:52
然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5…11…13 02:44:49
学到一个新词,大家么么啪!!!
晚安,明天见~
第44章 两只雪团儿
原本在前面陪着送护送小黛玉与小湘云的莲溪忽而小跑着赶回来。
“爷,卫府老太太带着一大家子在寺里西堂求平安签呢——咱们要不要去打个招呼?”
永嗔掸掸肩头的雪花,问道:“十六嫂可也在?”
“十六皇子妃倒是不在,只卫母带着众内眷,还有孙儿辈的几个小子。”
“罢了。”永嗔想了一想,“索性竟不去寺庙内了,让前头送林姑娘和史姑娘的人回来——我记得这隐清园西北角有一座临湖阁楼的。只让寺里备下斋饭送来。不要让卫府人知晓,不然他们不过来见我是失礼,过来见我又扰了我的清静。”
莲溪笑道:“爷,您还有怕旁人扰了您清静的时候呐?”嘻的一笑,不等永嗔发作,早一溜烟跑去传话吩咐了。
一时小黛玉与小湘云被送回来。
小湘云笑道:“就在这园子里才好。寺庙里净是些大和尚臭道士、泥胎木塑的佛像,有什么好看好玩的?”
小黛玉与她挽手登阁楼,一面替她小心足下,一面笑道:“你只说是泥胎木塑的佛像,却不知道当初做佛像的师傅也是下了功夫的,香客来瞧着,只见有的安详,有的静穆……种种不一,各有意趣。”
小湘云笑道:“那我看活生生的人,岂不是更千姿百态?何必跑老远去看菩萨、看佛像?”
小黛玉一噎。
小湘云难得能辩得过黛玉一回,一时喜得只是笑,又抱着黛玉胳膊道:“这一遭说不过我了吧?”
小黛玉也不着急,微微一笑,等她得意够了,才轻言慢语道:“我听人说,洛阳有个石窟,里头藏了近十万座佛像,那最大的佛像有五层楼那么高,最小的佛像呢……”她见小湘云已是听住了,不禁暗笑,“最小的呀,能给你捏在手心,一不留神还要不见了呢。”
小湘云心驰神往,先道:“我想要拿那个小的来玩。”又道:“好姐姐,你可别是编出话来诓我。”
小黛玉道:“那石窟从原是北魏的皇帝要建的,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不知过了几朝几代,这才营造出今日模样。如今那些佛像就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一日都游赏不完的。”故意又冷笑道:“难道这些奇事怪事素日你讲的多些,我若说一件,便是编话诓人不成?”
小湘云忙赔罪告饶,又缠着要她多多讲那佛像的故事来听。
一对小姐妹有说有笑,永嗔在一旁倒是微觉诧异。
他家小女神……见识有点广呀——不满六岁连龙门石窟里佛像大小都知道了。
小黛玉与小湘云坐到临窗榻上,先还是黛玉讲典故,湘云挨着她托腮细听。
永嗔也不去吵她们,随手捡了书架上的一册佛经,消磨时光,偶尔听她们一两句玩笑话。
却听那边越说越热闹,不知何时竟练起佛“印”来。
只听小黛玉童声童气道:“你瞧仔细了,这一种是结跏趺坐,左手横置左足上,名为‘定印’,意为禅定。”她一面说着,一面已是做出动作来。
小湘云依样学样,认认真真坐起,左手横放在左足上,歪头看黛玉,“这样就是禅定了么?”
小黛玉还认真瞧了两眼,笑道:“应该是了。”又教她,“再来一种,右手直伸下垂,名为‘触地印’,意为成道。”
两个小女孩玩得有声有色,永嗔看得津津有味。
“像这一种结跏跌坐,左手横置左足上,右手向上屈指作环形,名为‘说法像’……”小黛玉眉飞色舞教着湘云,忽然一扭脸瞧见十七殿下正望着这边也不知看了多久——她们这样玩闹可都被人看到啦!
她咬唇不语,脸色微红,把右手曲起来的手指也悄悄缩了回来。
小湘云虽也看到察觉永嗔的目光,却因年纪小又娇憨天真,并不知羞,仍是笑问黛玉,“好姐姐,你看我这手指曲的对不对?摆出这个姿势来,是不是就跟涅槃佛是一样的啦?”
永嗔忍笑看着,萌得肝颤,这大概就是古代版小女孩玩的“家家酒”了吧?又或者古代版小女孩cosplay雅典娜圣斗士?
见小黛玉害羞,永嗔轻咳一声,决心加入进来,他笑道:“另外还有一种立像……”他站起来,走到塌边,左手下垂,右手屈臂向上伸,“这个叫‘旃檀像’……从前太子哥哥给我当故事说过,每个印像都有典故的,只是我如今也记不得了。”
小湘云拍掌笑道:“原来殿下小时候也这样玩过。”
其实是不太一样的。当初太子哥哥只当睡前故事讲给他听,安坐不动;他则是一个人把两人份的动作都耍完了。
想到此处,永嗔“老脸一红”,对小湘云笑道:“不及你们姐妹二人做的好。”
小湘云得了夸奖,笑着推出黛玉来,“都是林姐姐教得好!”她见十七皇子人极亲切的,又肯同她们一起玩耍,这会儿已是放开了性子。
小黛玉又要推她,两人登时笑闹做一团。
永嗔只在一旁笑看着,留心别让她俩跌下榻来,见小黛玉笑得脸色红润起来,不禁暗想:人都是有爱说笑的一面的,端看是对谁,又是在何种境况下罢了。只愿她们两个,这一生顺顺遂遂,都似这一刻这般平安喜乐、姐妹情长才好。
一时斋饭送来。
小湘云先还不乐意,悄声对黛玉道:“最不爱吃斋饭了,回去我去求老太太,咱们烤鹿肉吃好不好?”
小黛玉只抿唇笑而不语。
等斋饭摆上来,小湘云登时忘了“不爱吃斋饭”,把一碟子豆腐皮三鲜包子吃个精光,又吃了半盘子冻豆腐炒蜜豆。
一时饭毕,小湘云奇怪道:“这家的斋饭,怎得跟我往日吃的不一样?鲜得舌头都要吞下去了。”
小黛玉嗤的一笑,拧着她肉嘟嘟的雪腮,“都吃成一只雪团儿了。”
永嗔看着略显单薄的小黛玉,道:“雪团儿好。你什么时候也长成雪团儿了,非但你父亲,连我也觉安慰。”
小黛玉收回轻拧着湘云的手来,脸色微红,垂首只道:“殿下……”却也不知要回什么话好。
倒是小湘云趁隙笑道:“还有我,还有我,我也觉得安慰呢!”把永嗔和黛玉都逗笑了。
小湘云又笑道:“殿下,您给评评理。每常在家吃饭,林姐姐身边的丫鬟婆子都是劝‘姐儿多吃两口吧’;我身边的丫鬟婆子从来只会说‘姐儿少吃两口吧,仔细又积食’——您说说,这叫什么事儿?”
小黛玉拿帕子捂着嘴笑得肩膀直颤,永嗔则是大笑出声,“你那丫鬟婆子不好——这样,以后我接你林姐姐出来玩,你若得空就一块也来,我带你们俩,咱们吃遍都中如何?”
“只吃遍都中怎么够?吃遍天下才足愿!”小湘云扬起小拳头,昂首挺胸,又拉住笑得要避过气去的黛玉,“好姐姐,你说,咱们吃完都中,再去哪里?姑苏如何?”
“她原就是个爱玩爱闹的主儿,哪里经得起殿下您这么招惹?”小黛玉擦了擦笑出来的眼泪,说着嗔怪的话,却并无丝毫不悦。
莲溪进来,附耳道:“爷,卫府人都走了。我亲自瞧着,卫老太太带着他家小公子坐头车走的。”
永嗔脸上笑意还未褪去,闻言道:“咱们回宫。”看了一眼小黛玉与小湘云,忽然起疑——遍京都王孙里,姓卫的只这一家。倒不曾问过那卫府小公子的名字。许竟是书中湘云的姻缘所在也未可知。
于是送小黛玉与小湘云回府,小湘云颇有些恋恋不舍。
跟着十七殿下外出,身边丫鬟婆子都不好管她,真是顺心顺意到了极点。
永嗔回了毓庆宫,待太子哥哥晚上回来后,将从隐清园带回来的几样斋饭与他一同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