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连侍立等候在路边的文武百官也次第跪了下去。
永嗔猛地攥紧了马缰,又瞬间松开,在一身明黄的那人出现在视线里之前,就已经跳下马去,单膝跪伏在路边。
这举动却让一旁的月灿灿着实吃了一惊。
她震惊地盯着永嗔——相识两年以来,她见过他伏在风暴眼中号令全体战士不许后退,见过他伏在泥海浪潮里舍命救起他的副将,见过他伏在盐海里等待杀敌的最佳时机;却是第一次他伏在地上,只为了迎接一个人。这与当初被她大哥抽得满身是血,仍屹立不倒的桀骜少年将军,是同一个人吗?
慢了片刻,月灿灿才想起自己来前学过的夏国礼仪,下马立在一旁,一手抚在胸前,弯腰静候;眼睛却忍不住,又溜向跪伏在一旁的永嗔。
略显急促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一双明黄色的靴子走入两人视线。
一只清瘦的手伸到永嗔面前,手心向上,干净修长的手指缓缓屈起两次——示意永嗔起身。
月灿灿盯着那只手,忽然想,那只手的主人一定生得好看极了。
她忘了才学过的夏国礼仪,没等到叫起,就忍不住抬起了头,明目张胆地向来人瞧去。
刹那间,这暖春三月的景色都黯淡了,唯有那人的眉眼,如同这世间唯一的光。
她忽然就懂了——那个她觉得很没道理的夏国词语,容光。她是在永嗔写在的字条上看到的,那是一句词,“乍雨乍晴花自落,闲愁闲闷昼偏长,为谁消瘦损容光”。她有问他为什么不开心,他却只是开玩笑不解释。
月灿灿下意识地扭头去看永嗔的反应,却见他怔怔盯着来人、眼底莹然有泪。
“我是羌国二公主月灿灿,见过太子殿下。”她弯腰俯身,仍是侧脸望着永嗔。
“请起。”
太子殿下的声音清雅偏暖。
让她想起月光湖,那平静如蓝绸的湖面;那一日动身离开,站在城墙上望着湖面,近岸的湖面颜色碧绿,到远处渐渐变成深蓝。就像这位太子殿下的声音,初听温和,细听却辨出一丝疏冷。
“太子哥哥!”永嗔哽着嗓子念了一声,起身却低着头,不要暴露眼中的泪水。
这两年来,战乱时音讯隔绝,兄弟两次不知几次互相不知生死;此刻万人面前,城下重聚,心情激荡之处,无法言表。
太子永湛微笑,微凉的手指抚了抚永嗔眼角,抹去了那一点潮意。
兄弟二人不及叙旧,就见后面马车上走下来一名狼袍金冠的中年男子,在他身后还有一位粉纱遮面的妙龄女子——正是羌国国储月罗与大公主月皎皎。
“见过太子殿下。”月罗途中旧伤复发,臀骨酸痛,故而换了马车;短途行走却是不妨。
两国皇储相见,必要的寒暄与礼仪不能缺少。
太子永湛与月罗走在前面,在史官跟从下,客气而有节得交谈着。
在两人身后的月灿灿与永嗔却全然不是那回事儿了。
“哎,你可藏得够深的!”月灿灿用胳膊重重撞了永嗔胸口一下。
永嗔假装擦汗,用袖口抹去眼角的泪水,粗声粗气道:“什么?”
月灿灿看在眼里,只做不知,小声叫道:“两年来,你倒一次不曾提过这位太子殿下,他原来生得这样好看。”
永嗔沉默走路。
“喂,你说,我嫁给太子殿下好不好?”
“不好。”
脱口而出的答案,让两个人都愣了一下。
月灿灿眉梢一喜,娇声道:“作甚不好?”
永嗔已是反应过来,嬉笑道:“你是我捡回来的,要嫁也是嫁我,怎么能便宜了别人。”
他二人在后面说话,走在前面的太子永湛与国储月罗都听得清楚。
先头月灿灿说太子永湛好看,月罗颇为尴尬,只作听不到;到永嗔如此嬉笑作答,向来沉稳如太子永湛,也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
永嗔立时察觉,抿唇断了话头。
月灿灿却是不怕的,见他嬉笑,脸色一沉,冷笑道:“好小子,我知道你。你定是想着,当初第一次见,就险些被我毒死。我这样浑身是毒的女人,万万不可放到你太子哥哥身边去,是也不是?”
第64章 微君之故,胡为乎泥中
一年半前,夏夜的月光湖畔,羌国与柔兰交界处。
永嗔带着仅存的十三名亲兵,伪装成东西来往的商人,在湖畔暂作修整。三天前,才从一队柔兰伏兵的铁骑下逃脱,众人都已是两日两夜不曾合眼,此时都彼此倚靠着眯眼休息。
唯有永嗔独自倚着一株巨大的胡杨树,坐望着黑色湖水中月亮皎洁的倒影。他的目光从一张张熟悉的脸上缓缓划过,这都是近一年来跟着他出生入死的人;现在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疲惫与不安。一路穿越柔兰,眼看着身边一起战斗的兄弟一个个死去,躲过一场伏击又迎来下一场,这种疲倦感与恐惧感足以摧毁任何人。
亲兵中最小的一个,还不足十八岁,名唤张崂诗,众人都戏称他为“张老实”;他看上去比旁人都瘦弱些,这会儿躲在马腹下,蜷缩着身体抱住膝头,仿佛这样会更安全一点。湖边夜风微凉,一阵风吹过,赵老实半梦半醒中哆嗦了一下,却仍是紧闭双眼、累得醒不过来。
永嗔默默起身,把自己的披风罩在张老实身上,轻轻走到湖边,望着那漆黑的湖水出神。
秦白羽跟上来,一言不发,陪了一会儿,犹豫道:“爷,您也稍合合眼吧。此地到羌国黄楼还要过三座城池。”
黄楼是羌国的国都。就算到了黄楼,要如何取信于羌国国主,说服他出兵——虽然永嗔早有成算,却也怕万一。
毕竟这个万一,关乎惠远十万大军的性命,甚至关乎夏国的半壁河山。
永嗔心思沉重,缺水的嗓子喑哑道:“你且休息。”
原本明亮的少年嗓音,竟然哑得像是砂纸摩擦发出来的声音一般。
秦白羽双唇嗫嚅,小声道:“若是带了莲溪来就好了,他向来会宽解爷。”
“莲溪不通武艺,带他一同,只怕三个月前遇到的第一场伏击,就让他丧了命。”永嗔淡淡道:“你们要保护我一个,已然枉送了数条性命;再添一个莲溪,咱们便永远走不到黄楼了。”
虽然永嗔武艺高,到底是领兵之人,遇到伏击,对方首要目标是他、这边拼死保护的也是他。
眼看着旁人为自己舍命的滋味,只怕还不如真的死了来得畅快。
忽然秦白羽脸色一变,低促道:“有人来了!”他说着就趴下来,耳朵紧贴草地,听了一听便跳起来,轻叫道:“骑兵上百,是从羌国那边来的。”
永嗔下令道:“且避一避,看是何人,再相机行事。”
然而已经迟了。
这百骑来的如此迅速,恍如暗夜中的一道闪电,为首的青年狼袍金冠,面相阴鸷,驰到湖边,只扫了一眼,便挥手说了一句羌国话。
永嗔见他穿狼袍、戴金冠,料得是羌国王子,只不知这羌国王子为何深夜突然现身此处。此时他已是人困马乏,且敌众我寡,便暂且按捺着,要看个究竟。
永嗔并十三骑被缚住手脚,用一条麻绳串成向外的圆圈。
那阴鸷青年骑在马上,缓缓绕了一圈,仔细扫视着每个人的面容;他的目光像水蛇一样,阴冷刺骨。
有近侍附耳同他汇报了句什么,还指向被缚住的众人。
永嗔顺着他指的方向瞄了一眼,却见是张老实——披着他披风的张老实。他的心沉了一下。
阴鸷青年驱马到张老实面前,皱眉打量着他,又看了一眼他的披风,露出一丝轻蔑的笑意,摇了摇头。他双腿轻夹,又绕了一圈,这次在永嗔面前停了下来。
“人在哪?”阴鸷青年用生涩的汉话问道。
永嗔心中微愣,看到他身后近侍举着的独耳黑狼旗,已经料知这必是羌国大王子月罗。他用蹩脚的羌国话道:“我是夏朝十七皇子,从惠远、经柔兰而来,有要事与羌国国主相商,还望大王子行个方便。”
这一下出乎月罗预料,他眯起眼睛,打量着永嗔,马鞭轻轻抽打着自己手心,半晌,咬牙阴冷一笑,仍是问道:“人在哪?”竟是全然不信。
“什么人?”
“啪”的一声,马鞭伴着风声,兜头往永嗔甩来。
永嗔双手双足被缚,避无可避,实实在在吃了这一下,脸上一凉,紧跟着火烧火燎得痛起来。
“滴答”一声,沁出的血珠汇成一大滴,砸落在缚住他双手的麻绳上,晕染成一团暗色。
十三骑眼见少将受辱,个个怒目圆睁,这就要挣开麻绳与羌人拼命。
永嗔伸舌舔了一口腮上血水,低斥道:“不许动手。”
来羌国,是为了夹击柔兰,不是为了结仇。
若是要羌国出兵,要以他的性命来换,那他也只能“死得其所”。
这是他的使命。
月罗见他喝止手下,倒是挑了挑眉,慢慢折起马鞭,开恩似得再给他一次机会,冷声问道:“人在哪?”
“实不知大王子要寻何人。”永嗔温和道,不恼不怒,平静道:“大王子不妨告诉我,也许我们路上有遇到您要找的人呢。”
月罗似乎是被他这平静的态度说服了,眯眼盯着他,一时没有动作。
片刻,月罗像是信了他的话,略缓了面色,才要说话,就见随行的近侍从胡杨树下跑回来,手中用素绢捧着一支金钗。
月罗一见那金钗,立时脸色大变,一手攫了那金钗,另一手挥着马鞭又向永嗔抽来。
这次鞭鞭用力,直破衣衫,次次见血。
永嗔咬紧牙关,挨过最痛的一阵,语气竟还平静,“大王子要寻的,是一位女眷吗?”
月罗森冷道:“交出人来,留你全尸。”
秦白羽略懂羌国话,因叫道:“我们这一路而来,实在不曾见到女眷。”
“撒谎!骗子!”月罗挽紧了马鞭,将永嗔抽得皮开肉绽。
百余名骑兵带着猎犬,四散开来寻人,这一切在黑夜中显得危险又诡异。
永嗔用简短的羌国话道:“大王子,现在最要紧的是找到人。您要惩罚人,可以等找到人之后再说。”
月罗冰冷道:“交出人来。”
永嗔不知道这羌国王子为何认定他抢了人,这却也不是辩解的好时机,只道:“我从柔兰一路而来,历经百战,善于寻找逃人踪迹。大王子不妨将详情告知,也许我能为大王子分忧。”
月罗眯眼盯着他。眼前的少年已被他抽得满身是血,却始终语气平静,连挺直的脊背都不曾佝偻,只怕就是被活活打死也不会吐露半句。他手上马鞭又大力挥下,这一次却是劈开了永嗔手脚上所缚麻绳。
永嗔直觉眼前金光一闪,怀中已被抛入那支金钗。
“找人。”月罗盯着他,神色狰狞,他招手示意近侍上前。
那近侍会意,叽哩哇啦说了一大通羌国话。
秦白羽努力听着,给永嗔翻译道:“他说,他们大王子在找二公主。这支金钗是二公主心爱之物。又说……他们二公主机智聪慧,果敢有谋,若是天明前寻不到二公主,那就再也寻不到她了。又说……若果真寻不到,就、就杀了咱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