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梁祝那些年-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敢再动。
  “这有什么好说的,不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娇妻美妾,终此一生嘛。”王蓝田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刚说完,大家就笑了起来。猪一样的生活,王蓝田还真是现实。
  “有出息。”陶渊明听后不由摇摇头,嘴上说着有出息,脸上却失望的很。
  “秦京生,你说。”陶渊明有一指马才身后的秦京生问道。
  “学生希望日后能够飞黄腾达,入则高厦,出则华车,高官厚禄,富贵双全!”秦京生坐直身子,满脸向往说道。
  陶渊明一听,脸上失望的情绪更重了,只听他叹了口气低头道:“这你该请马大人给你讲讲课,如何高官厚禄,富贵双全,那他是行家啊。”
  我自是知道陶渊明一向最讨厌追求高官厚禄、权势名利之辈,对一众学子的失望情绪自然也没少显在脸上,心中不爽,嘴里少不了又要讽刺几句。
  “好说,好说。”与马才满脸不忿情绪相比,马太守到是大度的很,面不改色的笑着答道。
  “马才!谈谈你的志向!”陶渊明突然似有深意的看我一眼,却一指我旁边的马才问道。
  马才听罢郑重站起身,低头看我一眼,言道:“开疆辟土,征战沙场,保家卫国,扬名天下!”
  “好志气!听闻入学之初,你与王韵之一道同谢道韫对弈,谢先生以一句‘乱世枭雄,治世亦枭雄’品评与你。你也该知道沙场杀伐,首重战略,倘若你将来真的领兵为将,该如何方能扬名天下,不知你对此有何见解。”陶渊明似乎是打定主意要跟马家父子过不去了,他若有所思看着马才轻笑一声问道。
  我一愣,说不过马太守,难不成又要为难才兄了吗?竟然将这么久之前的事情又翻出来,还是当着马太守的面,陶渊明这次做的是有些过分了吧。
  “哼!生逢乱世,学生自是想学魏武帝一般,宁我负人,勿人负我,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马才轻哼一声眼中闪过一丝狠厉精光,握拳愤道:“成乱世枭雄,一杆长矛,扫平四海,剿灭成汉,统一北方,恢复神舟,青史留名!”
  我听后不由一怔,才兄,你是想学曹操不成?你说这话是在夸他还是黑他啊,挟天子以令诸侯,有点大逆不道啊。
  “才!休得胡言,好好回答问题!”马太守回过身,看着马才似是低声警告道。
  “昔日桓温将军北伐,水路并进,深入前秦复地,两次击败前来拦截的五万秦军,直逼秦都长安,前秦符健采取坚壁清野政策,桓将军军粮不济,不得方才已退走,水路退走途中,还多次遭到敌军侵扰。”马才看了马太守一眼,满脸的不乐意说道:“北方军伍长于弓马骑射,南方之师则应借地利之便,在水战策略上下功夫。若我在桓将军帐下领军,必定建议将军发挥南方河道优势,在江岸上设下大量的拍车拍船,故作退败引敌军渡江而来,趁敌军进退两难之际,以拍车拍船用巨石攻击,敌方自然尸沉江底,溃不成军。灭掉前秦水路大军,之后6路回军包抄秦军,抢其军粮,断其后路,背水一战,一举灭掉苻健大军自是不成问题。”
  “你这方法倒是不错,只不过也太狠点儿了。”陶渊明听完点点头又皱眉说道。
  “才兄,你以为前秦丞相王猛是死的啊,以人家的才识胆略哪有这么容易上当的……”我听后在佩服才兄很有思想的同时也不由轻声吐槽道。我记得历史上王猛出山助苻坚治国,使前秦成为诸国中最有生气的国家,因而敢于与群雄角逐,十年之间便统一北方,王猛亲自统兵征伐更是攻必克,战必胜。
  等等!若是这么说来……
  “白痴!那时候王猛还没出山呢!你不要拆我的台好不好!”刚刚忽然想到现在的历史时间似乎正是处于王猛出山辅佐苻坚治国统一北方的时间时,突然被脚上被马才故意一踩,脚上一痛,给打断了思路。
  “才兄此举万万不可!”还未等我再度接起刚才的思绪,就突然听见身后的梁山伯起身阻道:“才兄灭敌之计,虽然甚妙,但大量巨石和船只沉入河底,势必抬高河床,淤塞河道。近几年长江水患严重,百姓累受江水肆虐,如果为了一时之胜利,而不顾黎民百年之生计,导致江水溃绝,可比战争死的人要多上千万倍!这样的赢,又有何益?”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像你这种妇人之仁,岂可共谋天下之事?”听了梁山伯的话马才似是眼角一抽,黑着脸回道。
  我也不由无奈,才兄,这才是来拆台的好不好?不知道梁山伯这家伙是太天真还是太正直,不说马才刚刚说这话的可行性、可信性到底有几分,就冲马才刚才对我做的那小动作我就觉得,他说这些话根本就是故意说给他老爹听的!当然我不是说梁山伯说以天下苍生为重这话不对。
  “论韬武略,才兄将来必是卫国栋梁。但眼前世事纷乱,战事连连,百姓急需修生养息,穷兵黩武只会使天下苍生沦为刍狗啊。”梁山伯有些焦急的继续辩论道。
  “懦弱畏战,自甘败亡,才会沦为刍狗!”马才轻哼一声不屑道。
  “好了,你们俩别争了,王韵之这事你怎么看?”陶渊明突然看我一眼问道。
  “啊?那个臣提笔安天下,武将上马定乾坤,臣武将只有同心同德,才能使朝廷更加昌盛!山伯兄与才兄与一一武,自然要同心同德才是。”我一愣起身有些心虚的旁边有些脸黑的马才无奈道。
  其实刚才他们说的话我根本没往心里听,我一直在想,苻坚在王猛的辅助下统一北方之后,继而发动对东晋的侵略战争到底具体是在什么时候,若是战争一旦发生,那尼山书院这个地理位置岂不正是最容易受到侵害的地方吗?
  如此想来这个问题好像很严重啊!


☆、31第三十一章 父子心结

  “你倒是两头不得罪;也罢,那这种经国卫国的大事还是让居庙堂的马太守来评评里好了。”陶渊明看我一眼轻笑一声;随意说道。
  “先生;让马太守来评理;岂不是诚心让我们看一出父子连心的戏吗?”马太守刚起身想要说话;后面的荀巨伯便急着起身说道。
  “大胆!怎么说话呢!”陶渊明突然一拍桌子大声训斥,继而装模作样道:“马太守身居高位;岂是偏心自己儿子的人?你说是吧,马大人!”。
  陶渊明这一拍桌子真心把我吓了一跳,刚刚在想这前秦和东晋之间的战事;走了会儿神;没想到眼前突然一下子就变得火药味十足了。
  “老夫认为……”
  “马大人!梁山伯拟就的治水方略;可是连谢丞相和谢道韫先生都称赞的哦。”马太守站起身依旧话还未说完;又被荀巨伯出口抢了话。
  我听后站在旁边不由皱眉想,今天怎么回事儿,陶先生和荀巨伯这是在明着唱双簧啊!不看着马家父子反目出丑,他们心里就不舒服是不是。还有,谢丞相毛时候看过梁山伯的治水方略了?
  “梁公子年纪轻轻便得到谢丞相的青睐,将来必成大器啊!”马太守听后,脸上有一瞬难堪,但随即便又笑着说道。
  “爹!你怎么……”马才听见自家老爹夸奖别人,有些不忿道。
  “放肆!”马太守突然朝着我身边的马才大吼道:“请注意你现在的身份,你现在是上课的学生!”
  “好!马太守,马大人!你这意思梁山伯强过我?学生就是不明白!凭什么听谢丞相的一言两语就下定论,难道仅凭位高权重,说的话就一定正确吗?”马才握紧双拳,没好气的朝着马太守辩论道。
  “才兄!马太守不是那个意思。”眼看情况不太对劲,我赶紧扯了马才的袖子解释道:“我说你们是不是跑题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说到治水这是梁山伯自小研究继承父业的强项,才兄比不过自然也是正常。可是要论领兵打仗,梁山伯自然比不上才兄分毫的,这两者本来就没有可比性的。”
  “那可不一定!”祝英台见我如此说,站起身来反驳道:“山伯治水是保护百姓免受水患侵扰,是救万民于水火。可马才一心想要领兵打仗,发动战乱是要陷万民于水火!谁是谁非,谁对谁错,早已是一目了然。如此看来,也确实没有可比较的必要了。”
  “哪个告诉你领兵打仗就是发动战乱的!”我听罢不由皱眉一怒反问她道。我靠!祝英台你神逻辑啊!
  “好了,好了!你们别吵了!”不知什么时候,早就站在学堂一侧的陈夫子见情势有些不对劲,赶忙走上来劝说。此时马才和马太守还在大眼瞪小眼的,都是气得不轻。陈夫子转到马才身边劝道:“马公子啊,这众人面前,你父亲也不好偏袒与你的,你说是不是啊!”
  “哼!你太小看马大人了,马大人从来不怕落人口实,他是怕得罪谢安,妨碍仕途罢了!”马才也不看别人盯着马太守轻哼一声有些鄙视的说道。
  我听后一怔,马太守是怕得罪谢安吗?那我……
  “你说什么!”还未等我怔完,只听‘啪’的一声传来,马太守竟然守着全班学子的面又扇了马才一巴掌!
  “我不服气!我就是不服气!我是不会妥协的!绝不!”马才红着眼睛看着马太守一怒,一字一句愤道。怒完,一踹桌案,便毅然转身离去。
  “才兄!”待我反应过来,下意识迈出脚去想追他回来。
  “回来!这种忤逆尊长的畜生,让他自生自灭吧!”马太守冲我怒道。
  回首俯视一圈,目光所见都是交头接耳小声窃窃私语之人,梁山伯、荀巨伯几人慢慢坐下也有几分情绪低落,祝英台还在安慰梁山伯说什么不是你的错之类的话。见他们如此,我再也忍不住,跨出去的脚步生生抽回。
  “马大人,儿子不是这么教的。”看着马太守面上也露出几分后悔的模样我轻声道:“陶先生,这节课是要讲自己的想法是吧,韵之现在倒有几分想法不知道该不该讲?”
  陶渊明看我一眼,明显脸上也有几分不悦:“愿闻其详。”
  “好,那我就说说我的看法。”轻呼一口气,我站直身板正襟言道:“晋朝南渡之前,由于朝廷内乱,胡族入侵,以长江为分界线,长江以北战事连连,八王之乱、五胡华乱,导致经济破坏,家国破灭,生灵涂炭。元帝南迁,因先祖前丞相王导与一众能臣谋划和努力方才使江南之地重显一片安定富庶景象。晋氏南渡,中原沦落已有四十多个年头,朝中亲身感受亡国之辱的故老多都已逝去,新生后代南下的士族大多只想偏安一隅,守住眼前安乐。试问在坐之人,有谁还能想着北伐中原,完成恢复神州的大业?”
  “山伯兄或许你会说,北伐中原能否一雪国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让百姓们过上衣食饭饱的好日子,所以现在最重要的该是休养生息才是。那你可知当年桓将军北伐至前秦长安复地,当地的耆老百姓是如何的夹道欢迎,如何的流泪感泣!你一直讲休养生息,那你可知如今秦王苻坚已在王猛的帮助下,开疆扩土大有一统北方的趋势!苻坚雄心勃勃,待稳定西北,无后顾之忧后,定会争锋东南,一图统一大业,你以为我们偏安一隅便会永远平平安安?若有一日,苻坚真的领兵来犯,逼近江南,你以为就凭你几句要以天下苍生为重的话,他便会乖乖退兵?”
  “江南如今的安宁都是先辈们流血流汗拼命换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