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贾赦长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目煽康母稚狻

    贾瑚虽不知道这两人可是暗卫中精英中的精英,专负责太子安危,但从那两人头上完全不曾变过,一直维持着同一个表情的颜文字,贾瑚百分之百确定这两人比保护着祖父的那些只知道八卦的暗卫要强得多。

    贾赦本想拒绝,不过想想他此行还带着贾瑚,由不得他任性,最后还是捏着鼻子收下了两人,而贾代善虽是暗地里不爽,面对那两个暗卫时总是冷哼来冷哼去,不过想想儿子和孙子的安危,终究还是默许了太子给贾赦送人。

    当然,太子送的可不只有两个暗卫,他不知道从那里得知了贾母有意给贾赦娶二房的事情,还特意送了一个年长的嬷嬷过来。

    那嬷嬷姓宫,不过四十左右,容貌普普,不过是中上之姿,但举止间温柔有礼,又着实有些手段,她来了之后,原本有些淩乱的东院顿时被她管的整整齐齐,好些原本因着主母重病而有些小心思的通房也乖了起来,不敢造次。

    更更难得的是这个嬷嬷肯吃苦,原意陪着贾赦去辽阳府,就凭这一点,贾母便没口子的夸奖着宫嬷嬷,打从心底感谢送人的太子。

    贾母喜道“太子可真看重赦儿,知道赦儿要去辽阳府,身旁没人照顾,还特意赐了宫嬷嬷过来。有宫嬷嬷跟着去辽阳府,我这心也能安了。”

    原以为赦儿文不成,武不就的,将来就只有继承爵位混吃等死的份,万没想到赦儿竟有这份本事攀上了太子,以后这前程是不用愁了。

    她也细细观察过,这宫嬷嬷的确是个厉害人,以宫嬷嬷的手段,她也不必担心赦儿在那里吃不好、住不好,被下人拿捏住了。

    贾母想的更深远,如果要是邢氏进门之后,宫嬷嬷仍继续在大房里管事便就太好了,她也不用担心日子久了,邢氏有了自己的小心思,待二个孩子不好。

    说到底,贾母还是没断了想让邢氏做二房的心思。

    至于老大一去数年,邢氏不可能等着老大之事,贾母也没放在心上,她也明白张氏重病不足半年,要谈什么婚事还早了点,当初和邢家也暗示过此事,是以再等上一些时日也无妨,等年后再想个办法把老大骗回来完婚便是。

    贾母越想越觉得这个办法好,笑的极为灿烂。

    见贾母丝毫没察觉到太子的险恶用心,还笑的一脸傻样,贾代善默默地别过了脸,他终于知道赦儿和政儿的愚蠢是从谁而来了。

    怪不得人说爹蠢蠢一个,娘蠢蠢一窝,古人诚不欺我也!

    辽阳府可不是金陵或着江南那般的繁华之地,在大晋初年,辽阳府虽明为府,但也不过比所谓的蛮荒之地要好上一点罢了,要不也不会成了流放之地。

    从京城一路向北,那怕贾赦是荣国府的世子,身上又有一个辽阳府的正五品同知的官职,这一路上也着实不容易。

    贾赦也是一回生两回熟了,这次又是正正经经的去做官,不像先前是偷偷摸摸的送张家人去辽阳府,除了两个暗卫与宫嬷嬷之外,倒是大大方方的带了两户家下人。

    那两房下人也时常往来东北,算得上是熟门熟路了,一路上倒是挺顺顺利利的,唯一遗憾的是那怕从人带的足了,但从京城到东北并没有多少驿站,大多的时候贾赦父子两人还是得睡在马车上,露宿野外。

    不过贾赦早就经过一遭,也不觉得如何,先前送张家人去东北时才是真真辛苦,有时连马车都没得睡呢,贾瑚野外考古的次数多了,更是没把这当一回事,马车虽然拥挤,他老爹睡觉时的姿势着实不安份,乱翻乱滚的,不过怎么也比考古时胡乱搭的棚子好些,至少不透风吗。

    而且吃食上,倒是比贾瑚想像中的要好些,贾赦这次可以说是准备充份,连碧粳米都自备了,更别提荣国府里最出名的路菜,什么茄鲞、野鸡瓜齑都备了好几坛子,就连一整只的风腌果子狸都准备了好几只,随时可以切来吃。

    因为贾赦准备充份,再加上两个暗卫时时出手打点野鸡、野免子什么的,倒让他们一行有了几分露营的味道。

    两个主子都不当回事了,下人再苦再累也不敢说话,只能硬着头皮撑着。至于随行保护贾赦的两个暗卫就更别提了,他们平日里火里来水里去的多的很,压根没把这行路难放在眼里。

    这两个暗卫的名字也带有浓浓的暗卫风直接叫二一和二二,至于姓……这玩意是不存在的。

    二一和二二两人见贾赦父子明明出身富贵,但竟然无半点骄纵之心,面对一路上的行路之难也泰然处之,倒是对两人高看了几分,面对两人时也多了点笑脸,也偶尔会跟贾瑚说说话了。

    无论是那个年纪的男人,都对特种兵都有一份祟拜之心,那怕贾瑚都一把年纪了也不例外,更别提这现代特种兵见多了,古代特种兵他还是头一回见啊,做为一个考古学者,那能不好奇呢?于是乎贾瑚平日里就特喜欢跟着那两人说话。

    一次、二次的还可以不理,这次数一多,二一和二二也不好不理贾瑚了,或许是很少接触过像贾瑚这般啥都不怕的孩童,两人从一开始的冷脸,到最后则成了笑脸,还会教导起贾瑚一二了。

    暗卫营里的秘密自然不能说,但教教贾瑚一些粗浅的武艺什么的,像是已经烂大街的少林长拳什么,倒也算不得什么,况且这小子天生神力,不习武着实浪费了。

    于是乎,二一和二二一路无事,倒是教起贾瑚武艺来了。

    贾瑚一脸懵逼Σ ° △°|||︴等等,我不过是想八卦兼考古,没想做兵王啊!

 第22章 022

    如果二一和二二知道贾瑚心里的想法的话,一定会嘲笑贾瑚,兵王岂是那么好做的?

    要做兵王,可不是武功高就行,还得够狠,瑚哥儿心慈手软,那怕武功再高,這心境也不足以做什麼兵王,當然,賈瑚其實也不想做,不過在这么一个没孩权的时代,贾瑚隐晦的拒绝被两位二先生无情的忽视了。

    于是乎,贾瑚就这样莫名其妙被捉过来学武了。

    更没想的是,往昔舍不得他受苦,说是把他疼的像掌上明珠一般的贾赦不但不阻止,还很赞同的让那两位二先生不用客气,要是小屁孩不好好学,大可以上手打,只要不打死,他这个做老爹的绝对不心疼。

    贾瑚脸色大变,心痛道“老爹!你再也不是我认识的那个老爹了!”

    果然有了后娘便有后爹吗?后娘还没进门,老爹的整颗心都偏了。

    “胡说些什么!”贾赦没好气的笑骂道“混小子!这世上不知有多少人想跟两位二先生学都没机会呢,便宜你了!”

    正所谓技多不压身,瑚儿天生神力,不学武的确是浪费了些,况且眼下要害张氏与瑚儿之人还未捉到,在此情况之下,瑚儿有些自保之力也好。

    瑚儿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啊,这两个人的确是暗卫,不过却不是他爹身旁的暗卫,而是太子身旁的暗卫。

    众人皆知平康帝重视太子,远胜过自身,拨给太子的暗卫都是精英中的精英,这两位二先生更是太子暗卫中的佼佼者,瑚哥儿跟着他们学武,那怕不能做什么武林高手,但至少能有一份自保之力。

    贾赦虽然嫌太子有些烦,不过他送来的这两人倒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他的心腹大多安排去保护张氏与琏儿了,自己这边多少有些溱手不及。

    虽然他爹也可以拨两个暗卫给他,不过老爹身旁的暗卫是直属于圣上,而他和太子之间的关系最需要暪的人便就是圣上,权衡再三,贾赦终究是接受了太子的好意,毕竟他身旁还带着瑚哥儿,他自己也就罢了,但他可不希望瑚儿跟着他出事。

    就酱,一直认为自己要走的是文官之路的贾瑚莫名的跟着两个暗卫学了武。

    虽然两个暗卫教的不过是一套最粗浅的少林的入门拳法,不过这两位二先生都算得上是一代高手,在他们的点拨之下,变了形的少林拳法可不比寻常武林世家的武功密技差了,杀伤力硬生生的增强了数倍,不过碍于贾瑚年纪小,身量不足,一时不显罢了。

    贾瑚天生神力,一套简单的拳法也被他打的虎虎生风,两个人暗暗捥惜,贾瑚是个天生练武的好苗子,可惜贾赦无意让贾瑚从军,不然贾家早晚能再得一个小将军。

    两人既是暗卫营里的佼佼者,会的自然不仅仅只是武艺,见贾瑚学的好,不知不觉间越教越多,什么隐密身形、观察、偷听的小技巧也着实说了不少,要不是贾瑚深怕两人透露的太多,把暗卫营里不该说的事情也说了,说不定还能从两位二先生身上挖到更多也不定。

    投桃报李之下,贾瑚也略略小露身手,亲自下厨做了一些简单的吃食给两位二先生品尝品尝。

    在田野考古的时间久了,贾瑚会的绝对不只有泥水泡面而已啊,况且就算是泡面,对这时代的人而言也是无上美味了。

    当然,贾瑚绝对不是什么大厨,其手艺别说荣国府里的厨娘了,怕是连这次带来的家下人中兼做厨娘的何嫂子都不如,但贾瑚有一个好处,便是舍得下料,用油全然不眨眼的,直看得何嫂子一个劲的捂胸口,心疼的直念佛。

    而贾瑚这次做的,不是旁的,便就是泡面!

    所谓的泡面早在汉朝时便有雏型,名为‘踅面’,为韩信所发明,即使是夏季也可以放置个三、四天而不坏,冬季甚至可以放到半个月,汉朝时能得天下,与此踅面之方便也脱不了干系,而清朝时亦早有所谓的油炸踅面,称之为‘伊面’。(注一)

    当然眼下伊面怕是还未发明出来,不过并不妨碍贾瑚让何嫂子帮他做了一堆油炸踅面,无论是用热水一煮,捞出后再拌些红油辣椒,还是直接干着吃,味道都不错,不只两位二先生捧场的很,就连贾赦也颇为爱吃。

    贾赦若有所思,“这个应该不是府里的东西吧?”

    荣国府以战功获爵,府里也有不少方便打战时食用的路菜,像府里的头等名菜──茄鲞便是其中之一,但其中可没有这一道油炸踅面啊。此物虽小,但着实方便,如果行军打仗之时备上一些,倒是方便许多,即使不便煮食,直接干着吃也可解饥。

    贾瑚眼睛一转,乖巧回道“我从外祖的书里看到的,什么汉朝韩信就弄了踅面,便于行军之用,便让何嫂子帮忙试做了一下,不过儿子帮忙时笨手笨脚的,不小心把踅面掉到了油里,成了油炸踅面,不过儿子试了一下,踅面炸过后别有一番风味,也不算浪费东西了。”

    贾瑚三下两下便把油炸踅面一事说成了无心插柳柳成荫而做成的,贾赦也不疑有他,在他看来,他这个儿子懂金石古玩是正常的,正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况且瑚哥儿之前也曾是张阁老手把手教过一阵,懂些金石古玩也很合理,但要瑚哥儿懂厨事就诡异了。

    且不说君子远庖厨,无论是贾家还是张家都不可能让瑚哥儿一个小小孩子进后厨的,如果说是无心做出,倒也合理。

    贾赦一笑,“我儿弄出来的,自然好吃。”

    孩子难得对蜡烛以外的东西有兴趣,爱搞吃的总比爱玩蜡烛强些,就冲着这一点,就算不好吃,贾赦也得硬说好吃,况且这个什么油炸踅面味道的确不错。

    贾赦笑咪咪的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