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得什么,不过怎么也不能是水月庵啊!!!
在红楼里,那水月庵可说是红楼中第一不干净之处,从上到下都是歪的,好好的小尼姑都快成了暗门子了。
别看三姑姑有些苍老,但事实上三姑姑还不到四十,眉眼间还是可以隐隐看出三姑姑年轻时的风姿,再好生将养一段时候,说不定还能调养的回来,像这样的三姑姑要是去了水月庵,岂不是送羊入虎口?
贾瑚多年不曾回京,回来后也不曾打探过水月庵之事,还真不好说眼下的水月庵是不是已经沦落到了红楼里那个水月庵了,不过在知道水月庵早晚会成了红楼里的那个水月庵,他那好让三姑姑去那儿呢。
“为何去不得?”冯青疑惑的问了句,然后就见到贾瑚不只一张脸,就连耳朵都红的厉害。
冯青也是见过世面的,他游历多年,自然也知道好些尼庵里的藏污纳垢之事,见到贾瑚的反应,顿时有了些不妙猜测。
冯青倒抽了一口冷气,“不会是……”
贾瑚顿觉得冯青表哥当真是个妙人啊,更妙的是当真跟他心有灵犀,好些事情他还未明说,青表哥就顿时秒懂!
“咳咳。”贾瑚先是尴尬的轻咳了两声,最后半承认道:“青表哥,咱们还真是心有灵犀。”
心有灵犀这词着实暧昧,冯青忍不住脸颊微红,正想说些什么呢,不料下一刻,只见贾瑚重重的拍了一下冯青的肩,笑道:“这事就交给你解释了!”
他才十六岁,还是个未成年人呢,这种事就别叫他解释了吧!况且他也解释不出来啊。
贾瑚压根不知道眼下的水月庵是不是在做着那种见不得人的勾当?难不成说他看过红楼原著知道水月庵将来会变成那种脏污之地吗?
正所谓最好的解释就是不解释,所以贾瑚干脆把这重责大任交给了旁人,自己直接跑了,反下他和青表哥也算心有灵犀,让青表哥想办法劝阻三姑姑吧。
“等等!”冯青阻止不及,便见贾瑚直接跑了!
冯青气的都快吐血了,瑚哥儿,心有灵犀不是这样乱用的!还有这这种事情贾瑚不好解释,难道他就好意思说吗?
贾瑚你快回来!我一个人开不了口!
作者有话要说: 晚上的更可能会晚一点哦,不过最晚十一点前一定会更啦。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游手好闲妞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阿不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章节目录 少年无双
无论如何,在冯青的劝阻之下; 贾书婷终于打消了去水月庵里长住的念头; 而是按着贾赦的安排; 直接和冯青一起住到老举人隔邻的一处二进小院之中。
她虽未打消出家的念头,不过正如青儿所说,这庵堂还真的得细细挑选才是,要是去了外甥嘴里那种做着见不得人勾当的尼庵里,她可是连死了都不干净了。
或许是因为贾书婷的姨娘曾经是那种地方出来的人,教道贾书婷时异常严苛; 贾书婷的性子倒是比寻常妇人还要保守的多,当真是全然不敢行差踏错半步; 可说是把贞节两字给刻到骨子里了; 若非如此,当年也不会真信了贾政什么三从四德的鬼话。
也因为如此,在知道这尼庵里也不见得是个干净处之后,饶是素来坚持的贾书婷也不敢再坚持出家,同意外甥的建议,先缓缓再说,那怕是出家; 也得挑间干净的尼庵才是。
待冯青等人安置妥当之后; 冯青的第一件事自然是先去冯府,拜访一下祖父母,毕竟冯青终究是冯家子孙,自然是得先回本家。
冯老将军自觉对这个孙子多有亏欠; 再见冯青文武双全,言之有物,越发满意,当下便要老妻收舍好院落,让冯青回冯家居住,不过冯青以已经有住所为由而捥拒了。
一听到冯青住在贾家小子安排的院落之中,虽说隔壁就是贾家小子给冯青选的先生,冯老将军还是佯怒道:“你既已经回到京中,那有住在外面的理。”
贾家小子毕竟是年轻不懂事,不过怎么说青哥儿也是他们冯家子孙,那有事事都由着贾府安排的理。
就连冯老夫人也微微点头,“很该如此,家里也不是没地方住,何必住在外头。”
她虽然讨厌老二姨娘,不过那也是因为老二姨娘的心眼子太多,就连老二也被她教的一肚子坏水,她这才远了老二一家,不过青哥儿倒是跟老二一家子不同,那性子倒有几分像他生母,想起温柔可人的贾大姑娘,冯老夫人面对冯青也多了点笑容。
如果今天只有冯青一人,说不定冯青也就顺水推舟的住进冯家之中了,不过由于这次还有三姨妈跟他同住,于是冯青委婉的说明缘由。
贾三姑娘险些被夫婿打死,最后由小贾将军代为义绝一事早就在京城里传开了,冯老将军夫妇也知道此事,还曾经感慨过一阵。话说到这份上,冯老将军夫妇也不好强求,不过特意办了认亲宴,让冯青好好认认自家亲。
冯家子孙繁多,冯老将军膝下四子,除了老大与幼子之外,其余皆是庶出。
冯家老大为承爵的长子,极为严肃,待几个庶出兄弟也不过淡淡的,像冯青这般隔了一辈的侄子更是冷漠,不过听到冯青身上有了秀才的功名,又与贾瑚交好,略略高看了冯青几眼罢了。
冯唐的幼子叫做冯紫英,今年也不过十岁上下,还是个半大孩子,不过可看出他在冯家中极为受宠,就连最严肃的冯老大瞧见了冯紫英都会多几分笑意,更别提旁人了。
当年冯老夫人生冯紫英时有些艰难,母子两可说是一起从鬼门关中闯过来的,是以把冯紫英当真是捧在手心上疼着,那怕冯紫英都长到十岁了,眼见也是该讲究起男女大防的年纪,还由着他前前后后的跑走,丝毫不曾拘着他。
至于冯老将军就更别提了,冯紫英虽然是他的幼子,但因为年纪之故,冯老将军几乎是把他当成孙子养了,要什么无所不应,也就只有冯家老大能狠得下心管束一二,不过瞧着冯家老大脸上止不住的笑意,冯青也猜得出这管束只怕也十分有限。
好在冯紫英虽是受宠,不过这性子倒是颇为爽朗,就连冯青也颇为喜欢,特别是冯紫英知道冯青会武功之后,还硬是要他教了几招。
冯青不过小露一手,便彻底的收服了冯紫英,还口口声声的说要拜他为师,那怕被冯老将军斥责乱了辈份也不顾,最后还是冯青答应教冯紫英两手,这才好不容易脱身。
老二便是冯青之父,庶出的老三当年也被分了出去,不过因着老三的性子老实,当年冯父倒是没有把他远远的打发走,而是安排到了京城附近的小镇上,靠着冯府,老三家里的小日子也着实舒坦。
因为就在京城左近之处,这次便特地回来跟冯青认认亲,也顺便看看能不能走青哥儿的门路,把自家小儿子塞到贾家家学里好生学习。
冯青也是到了此时才知道原来贾家家学在京中小有名气,还曾经出过一个举人,与好些秀才,童生更是不计其数,也因此,好些四王公之家都特意让族中的旁系子孙到贾家家学里学习。
当然啦,这贾家家学对自个贾氏一族的子弟是免费的,但对外面来的学生自然还是要收束修的,不过这束修倒是外头其他书院略少一些,毕竟贾家家学虽是经过几次扩充,但这师资还是不如正经书院,是以也不过就收个成本费罢了。
听得此处,冯青忍不住好奇问三叔道:“既然如此,三叔何不把蓝弟送到应天书院或请个夫子,好生教导蓝弟呢?”
冯蓝乃是冯老三的幼子,此次认亲之时,冯老三也特意带了冯蓝过来,虽然只有七、八岁,倒是个机敏的,虽是学习的晚了些,按着冯青看,冯三叔要是有意让儿子科举入仕,全力培养一下倒也可期。
按着三叔所言,贾家家学在京中虽也算得上是不错,但总不如应天书院,那还不如直接把冯蓝送到应天书院,或着是请个夫子在家教导也成。
记得冯靛幼时便被冯父与姨娘寄与厚望,小小年纪便特意为他请了夫子教导,再大了一些还花了不少银子特意把他送到金陵书院中读书,虽然书是没读出来,不过印像中大部份的人家都是如此做法,三叔又何必特意把小弟送到贾家家学呢?
对此,冯三则是忍不住笑了,“青哥儿,你也太瞧得起咱们家蓝哥儿了,这小子能够学点实用的东西回来,我就阿弥陀佛了,旁的我也不敢指望。”
冯三和其兄最大不同便是很有自知之明,自家的儿子有几斤几两重,自己最是明白,以冯蓝之材,考个童生或着秀才或有可能,但要做个举人可就难了。
这举人还能够补个官,但秀才能做个什么?就算要去做刑名师爷、钱谷师爷 ,也得有几分本事才成,是以冯三琢磨再三,干脆让儿子去贾家家学去学习了。
冯三神神秘秘的说道:“你别看这贾家家学里的师资不如什么应天书院,不过人家在另外一方面可有特长呢。”
冯青微微挑眉,洗耳恭听,只听冯三续道:
“这贾家家学里旁的可以学不好,但这刑律之学与算学一道却是非学不可,成绩不到,那些学生还拿不到毕业证书,将来还不许以贾家家学弟子的身份行走呢,是以虽说贾家家学中科举入仕者少,但因为贾家家学出来的人长于刑律与算学,后来去做师爷者倒是不少。”
这贾家家学确实在科举上着实不咋的,不过要论培养师爷,贾家家学可是京中数一数二的厉害。
冯三叹了叹道:“我也不指望蓝儿有什么大成就,能做得了师爷,养得活自己就好。”
虽是说的谦虚,但说到最后,冯三隐隐有几分得意之色,虽说应天书院的师资好,可人家不重视律法与算学啊,就光懂个四书五经有个屁用,即使中了举,还不是得去贾家家学里请几个厉害的师爷帮衬着。
再则,以蓝儿的资质,最多也不过是个秀才,所谓穷秀才、穷秀才,即便考到了秀才,还不是得靠家里养活,还不如去当师爷,还可以给家里挣点银钱。
况且别看这师爷不过是幕僚,算不得什么上得了抬面之人,不过师爷掌管一府之银钱与刑律教化,这手上的权利可不比那些官员小了,再加上底下人的孝敬,这小日子可美的很呢。
冯青微微挑眉,顿时想到了贾瑚明明好些事可以硬干蛮干,以势压人,但偏生总是弯着道透过律法来解决,虽说其中难免有着不少手脚,不过一切依法行事,让好些有意拿这事来攻击贾家之人都无从下手。
再想想贾家家学,冯青不由得叹道:“还真有几分像极了瑚哥儿的手笔。”
冯三也忍不住点头,“小贾将军本就是个守法之人,他自个的算学又是数一数二的强,怪不得贾家家学里的刑律之学与算学之学倒比其他的书院强些。按我看,这四王八公这一辈中,大概无人能出其右了。”
这小贾将军守法是出了名的,那怕圣上对此也多有夸奖,即使是贾府政敌也不曾说出半点小贾将军违法乱纪之事,不只是小贾将军,就连整个贾府都多有规矩,着实